![7.6证明 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397453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7.6证明 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397453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7.2 实验——神奇的莫比乌斯圈 课件 课件 6 次下载
- 7.5 猜想 课件 课件 4 次下载
- 实验单 教案 教案 4 次下载
- 8.1因式分解 课件+教案 课件 6 次下载
- 8.2提公因式法 课件+教案 课件 6 次下载
初中数学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下册7.6 证明精品教学设计
展开学 科 | 数学 | 班级 |
| 任课教师 |
| ||
课 题 | 8.6 证明(二) | 课型 | 新授 | 日期 |
| ||
学习目标:
2、初步运用推理的格式进行最简单的证明。
| |||||||
学习重点 | 数学中的说理 | ||||||
学习难点 | 证明的必要性 | ||||||
教具学具 | 多媒体 | ||||||
教学方法 | 讨论法、谈话法 | ||||||
教 学 过 程
|
一、 复习、引入、诊测 (略)
| ||||||
教
学
过
程
|
例1:请在括号内填写解方程 3x-2=x+4的依据。 解:3x-2=x+4 3x-x=4+2 ( ) 2x=6 ( ) x=3 ( )
例2:已知:如图,C、D是线段 AB上的两个点,且AC=BD, 试判断AD=BC吗?为什么?
解:AC=BC 因为 AC=BD( 已知 ) CD=CD ( 已知 ) 所以 AC +CD =BD+ CD ( 等式的性质 ) 即 AC=BC [想一想]:你还能用其他的方法说明 AC=BC吗? |
教
学
过
程
| 三、课堂反馈: 1、 一本书共246页,请你猜出这本书 的页码共用了多少个数字并给予说明。 (说明:如12为2个数字,246为3个数字) 分析: 一位数:1~9页,有9个数,有1×9=9个数字; 二位数:10~99页,有90个数,有2×90=180个数字; 三位数:100~246页,有147个数, 有3×147=441个数字; 因此,共有9+180+441=630(个)数字。
2、 已知:如图,AO⊥BO , CO⊥DO, 求证:∠1=∠3 证明: ∵AO⊥BO(已知) ∴∠1+∠2=90º(垂线定义) 即∠1=90º-∠2 ∵CO⊥DO,(已知) ∴∠3+∠2=90º(垂线 定义) 即∠3=90º-∠2 ∴∠1=∠3(等量代换) 四、课堂小结:(略) 五、堂堂清练习: 已知:如图,C、D是线段AB上的两点, 且AC=BD。求证:AD=BC
|
布置作业 | 必做:新课改课堂作业 选做:目标——学习拓展 |
板书设计:
8.6 证明(二) 例1:
例2:
| |
课后自评与反思:
|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3.2 命题、定理、证明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3.2 命题、定理、证明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下册12.2 证明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下册12.2 证明教案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创设,新知探究,典例教学,课堂练习,小结与思考,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7.6 余角、补角教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7.6 余角、补角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