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六单元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选必三第六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 参考答案.docx
    • 选必三第六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docx
    选必三第六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 参考答案第1页
    选必三第六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 参考答案第2页
    选必三第六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 参考答案第3页
    选必三第六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第1页
    选必三第六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第2页
    选必三第六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六单元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

    展开

    这是一份第六单元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文件包含选必三第六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参考答案docx、选必三第六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六单元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一、单选题

    1.泰山被列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是人类文明留下的辉煌,需要我们悉心保护。对它进行保护的第一要义是

    A.经济性 B.实用性

    C.独特性 D.真实性

    2.哲学家卡尔·波普尔说过:假如世界毁灭了,图书馆还在,很容易重建世界,如果图书馆也没有了,我们就会变成原始人。这说明

    A.书籍是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 B.书籍是文化传承的唯一载体

    C.图书馆是传承文化的唯一机构 D.博物馆是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

    3.亮相2022年央视春晚的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青铜大面具宽131cm,高71cm,深66cm,重131斤,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大的青铜面具,其分铸技术、合金比例与安阳殷墟属于同一系统。这是三星堆文化典型器物,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体现了古蜀先民对自然万物与人神世界的理解与思考。从材料中可以推断出

    面具的巨大证明蜀地盛产青铜青铜冶炼技术开始于商周时期

    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的特点其造型反映古蜀人独特的审美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以下关于世界文化遗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世界遗产公约》是目前拥有缔约国最多的公约之一

    B.意大利佛罗伦萨是展示欧洲文艺复兴的重要文化遗产

    C18世纪始一些国家通过立法进行现代意义的文物保护

    D.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

    5.徽派古村落,依山造屋。傍水依村,推窗见河,开门走桥,顺自然显人文。类似这样特色鲜明的古村落各地都有。我们必须保护好这些村落,因为

    古村落承载的乡土栖居方式已经成为多数人的选择

    各具特色的古村落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

    古村落对于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好古村落有助于全盘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下表是新中国头17年教育与旧中国教育发展比较,从表格数据的变化,可以看出新中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其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1965年学校数(所)

    比旧中国最多时增长

    1965年在校生数(万人)

    比旧中国最多时增长

    高等学校

    434

    1947年的1.1

    67.4

    1947年的3.3

    中等学校

    80993

    1949年的14.1

    1432

    1946年的6.9

    小学

    1681939

    1949年的4.9

    11620.9

    1946年的3.9

     

    A.国民教育体系的建立 B双百方针的提出

    C.《义务教育法》的颁布 D.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7.世界文化遗产受到的威胁是多种多样的。希腊的帕特农神庙在20世纪70年代曾经有过一次失败的修复,黏合剂等材料的不恰当使用对古迹造成了破坏。这提示我们保护世界文化遗产要

    A.避免自然灾害侵蚀 B.加强科学研究

    C.减少人为开发因素 D.强化修缮意识

    8.下表所示为三星堆遗址的若干史事记录。由此可知,我国

    时间

    史事

    1987

    三星堆考古遗址工作站成立

    2010

    三星堆遗址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2021

    四川省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四川省三星堆遗址保护条例》

    国务院发布的《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将三星堆遗址申遗正式列为国家十四五申遗重点培育项目

     

    A.科学考古历史悠久 B.文物保护法律完备

    C.文化产业高度繁荣 D.重视文化遗迹管理

    919世纪时;研究古埃及古代到历史的风潮在欧洲兴起,学术界普遍认为“1822年,商博良发表了对埃及象形文字的研究结果论文,埃及学的此生形文字的成功释读是19世纪人文科学领域取得的划时代的成果,是人文料学的历史性胜利,对此认识最准确的是

    A.历史研究依赖考吉挖掘 B.文字是文明的重要载体

    C.楔形文字更具艺术价值 D.欧洲学术服务殖民需要

    1020世纪20年代,法国巴黎新出的服饰,最多几个月后就会出现在上海。一首流行俚语说道:人人都学上海样,学来学去不像样,等到学了三分像,上海又变新花样。材料主要反映出当时

    A.巴黎为世界时尚之都 B.中国物质生活实现了西化

    C.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D.上海是中外文化交流中心

    11书藏古今,港通天下是宁波的城市形象口号,其中的书藏古今指向的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藏书楼——明朝中期建造的天一阁。天一阁是古代中国私家藏书的代表,对后世藏书楼的发展影响深远。清朝嘉庆年间的学者阮元在其《宁波范氏天一阁书目序》中曾写道:海内藏书之家最久者,今惟宁波范氏天一阁岿然独存……乾隆间,诏建七阁,参用其式且多。下列关于天一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明成相组织编纂《永乐大典》时,天一阁可能进献了大量藏书帮助修编

    B.明清时期的天一阁不仅具有图书文献保存功能,还发展出服务公众的职能

    C.明清时期社会稳定、私学发展、商品经济繁荣等因素推动了天一阁的发展

    D.天一阁同时也是古文明遗址中最完整、规模最宏大、书籍最齐全的图书馆

    122022年杭州亚运会吉祥物江南忆组合(如图)以杭州的文化遗产良渚遗址、大运河、西湖为创意来源,设计为机器人形象,融入杭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特色。这一设计深受国内外广大群众喜爱。这一现象说明,文化遗产

    借助现代科技可以焕发活力

    应以开发建设为主保护为辅

    是历史留给人类的共同财富

    既是民族的同时也是世界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18世纪80年代,实科学校、专科学校和工业学校是德国这一时期的主要职业教育学校类型。德国公民普遍认为,具有某种职业资格是实现人才社会价值的先决条件。国家在教育方面,大力投入经费,推动义务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功。影响德国这一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因素是

    A.政府和社会大力推广职业教育

    B.本国的文化传统和价值取向的影响

    C.社会生产方式和经济发展水平

    D.世界市场的形成对劳动者提出要求

    141953年以后,中共上海市委先后开办了11所高级党校、中级党校、初级党校以及各类专业干校。至1955年底,从各级党校毕业的干部就有25300多人。上海的这一做法

    A.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B.为社会转型提供了思想保障

    C.完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 D.提高了广大干部的科学素养

    152018年,美国《时代》周刊发布一份旅游目的地榜单,列出世界上100个值得一去的地方,天津滨海图书馆荣登榜首。仅凭几张设计感十足的照片,滨海图书馆曾引为8万点赞,周末更是排起了长队,大家纷纷想要目睹这座图书馆的风采。对此理解最合理的是

    A.图书馆致力于发展旅游功能

    B.图书馆主要担负着文化传播的使命

    C.图书馆的职能不断得到拓展

    D.图书馆应限于保存古籍和文化遗产

    16.明代有学者评述说:今之雕印,佳本如云,不胜其观……佳人出游,手捧绣像(插图小说),于舟车中如拱璧(珍宝);医人有术,索图以示病家。这说明

    A.市民文化影响力得到提高 B.雕版印刷开始大规模普及

    C.小说适应了市民阶层需要 D.科技进步促进了文化传播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改革开放前,我国政府和公众的城市遗产保护意识相对匮乏。改革开放后,随着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国政府以国际社会为参照,分1980年代、1990年代、21世纪三个阶段逐步推进城市遗产保护,并通过提升民众意识缓解阻力。日益壮大的物质基础,使我国的城市遗产保护不乏后发优势。我国积极将遗产保护纳入城市规划,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逐步建立起从文物保护到城市、村镇保护到历史街区保护三级保护体制。尤其是21世纪的前十年,出台城市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文件几乎是将近过去50年的总和。伴随“入世”,我国密切了与国际社会的遗产保护合作,并凭借强大的行政执行力,将城市发展和遗产保护统一了起来。另外,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尤为重视,为丰富国际遗产舞台做出了中国贡献。

    ——摘编自毕玲玲《城市遗产保护:中西对比研究》

    材料二   19世纪的工业化、城市化促使人们从不同角度关注城市遗产问题。以民促官,法国政府开始重视城市遗产保护。20世纪上半叶,在国际现代建筑学会通过的《雅典宣言》影响下,法国的《历史建筑保护法》在实施时重视功能性城市规划,很多历史建筑被拆除。20世纪下半叶,法国积极参与城市遗产保护的国际合作,受国际环境运动和相关国际法的影响,出台了《罗儿法》等一系列法律文献,形成了重点城市历史建筑-历史建筑列级-历史保护区-历史建筑周边500米保护范围的保护模式。21世纪初,在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中践行整体性保护以及利用城市遗产推进城市全面发展已成国际普遍共识。法国名城波尔多等城市因其丰富的城市遗产保护及城市发展的有机结合吸引着世界各国的旅游者。

    ——摘编自陈静《法国波尔多整体城市遗产保护下的建筑设计策略》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遗产保护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法在城市遗产保护上的异同。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从国际视野谈谈中法城市遗产保护的启示。

    18.学思之窗

    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果欲达其做官发财之目的,则北京不少专门学校,入法科者尽可肄业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阅读材料,概括蔡元培的观点。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艺复兴以来,欧洲人开始了探索海外世界的热潮,将从全世界搜罗、掠夺的奇珍异宝带到了欧洲。大量私人收藏的发展,为博物馆的藏品积累做了准备。17世纪开始,在人人平等的思想影响之下,许多皇室和贵族的收藏品开始对部分公众开放参观。1683年,牛津大学通过接收英国贵族阿什莫林捐赠的各种器物和动、植矿物标本建立了阿什莫林博物馆,这是世界上第一间永久向公众和学者开放的博物馆,并成为牛津大学的科学研究中心。

    ——摘编自池永梅《公共博物馆在欧洲的起源》等

    材料二   晚清人视“博物院”为“新物云集”之地,主要是展示器械枪炮、科学发明、水火电气等对图强御辱“有用”的东西,譬如京师同文馆下属的教学辅助设施一一科学博物馆。甲午战后,日本明治维新的显著成果给中国知识阶层沉重警示,博物馆被赋予开启民智的历史使命。1905年,张謇创办我国第一个公共博物馆一一南通博物苑。他认为,文物收藏的目的是“留存往迹,启发未来”。民国建立后,基于“文化之成就,本乎历史之传承,而历史之精神,端在文物之观感”宗旨开设的国立历史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相继成立,藏品多来自清廷内府,以历史古物为主,参观人数众多。

    ——摘编自李飞《由“集新”到“集旧”:中国近代博物馆的一个演进趋向》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欧洲公共博物馆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博物馆的发展趋势。

    2016世纪以来全球联系加强,中西文化交流随之更加密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的欧洲被称之为“中国的欧洲”,欧洲的思想精英尤其是启蒙思想家通过文字认识中国文化。16世纪下半叶,欧洲陆续出现葡萄牙人的《中国报道》等记述中国的著述,种类繁多,如《中国新地图集》《中国哲学家孔子》《中国植物》《中医津要》《中国礼仪论》等。他们还将儒家的“四书”译为西文出版,既为欧洲“汉学”的兴起打下了基础,亦促成欧洲社会“中国热”风潮出现。

    ——马建春《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贡献》

    材料二   但是“从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几乎没有一个欧洲国家思想家认为中国社会及文化有可取之处”。赫尔德认为“这是一个为避免犯错误而仅有一个人干活的群体……它对一切外来事物都采取隔绝、窥测、阻挠的态度”。19世纪时,欧洲流传一个比喻“这个帝国是一个木乃伊,它周身涂有防腐香料,描绘有象形文字,并且以丝绸包裹起来,它体内的血液循环已经停止”。当更多的欧洲人这样看中国时,他们的军舰来叩关了。

    ——夏瑞春《德国思想家论中国》

    材料三   近年以来,吾国人之羡慕西洋文明无所不至,自军国大事以至日用细微,无不效法西洋,而于自国固有之文明,几不复置意。然自欧战发生以来,西洋诸国日以其科学所发明之利器戕杀其同类,悲惨剧烈之状态,不但为吾国历史之所无,亦且为世界从来所未有。吾人对于向所羡慕之西洋文明,已不胜其怀疑之意见,而吾国人之效法西洋文明者,亦不能于道德上或功业上表示其信用于吾人。则吾人今后不可不变其盲从之态度,而一审文明真价之所在。

    ——杜亚泉《静的文明与动的文明》(1916年)

    (1)据材料一、二,概括1620世纪欧洲知识界对中国认识的变化及原因。

    (2)分析材料三中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文化态度改变的原因。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主要途径,谈谈你对文化交流重要性的认识。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第六单元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