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家乡的风俗》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96924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习作:家乡的风俗》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96924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习作:家乡的风俗》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96924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习作:家乡的风俗》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969247/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习作:家乡的风俗》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969247/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习作:家乡的风俗》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969247/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习作:家乡的风俗》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969247/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习作:家乡的风俗》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969247/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习作:家乡的风俗教学ppt课件
展开这节课,让我们一起修改、完善这次的习作吧!
对典型习作进行评价和修改,明确修改方向,学习修改方法。
端午节——挂香袋 在我的家乡,端午节那天有佩戴香袋的习俗。于是,我常常期盼端午节快点到来。小时候,每年的端午节我总是用手轻轻地抚摸着胸前挂着的香袋,心中浮想联翩。连晚上睡觉都紧紧攥在手中不放,似乎小小的香袋里藏着无穷的秘密。对于端午的最初印象,就有了与别的节日不同的好奇与神秘。听奶奶讲,端午节是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古人常说五月是“百毒之月”,就是指这个月份气候潮湿,容易滋生各种毒虫。传说古时候,每年的四五月份,各种虫害、瘟疫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玉皇大帝便派了一位神仙下凡,查访民情,治理瘟疫。神仙发现同是天下人,心眼不一般。有的人好,有的人歹,便惩恶护善,掏出五色香袋对善良的人说:“每年五月初五,你们同家里的小孩戴上它,身上戴香包,门上插艾蒿,癌病全除掉,吉祥光高照。”奇怪的是,从那以后,凡是戴着香袋的大人小孩,虫害见了便逃之天夭,而没有香袋的恶人们却因虫害毒疫身亡。后来,
人们便在每年的端午节佩戴香袋,以求驱吉避凶。 对于小朋友而言,每年的端午除了吃粽子,挂香袋就是最大的乐趣所在。小时候,每到端午,我便追着问:“奶奶,奶奶,你今年准备给我买个什么样的香袋?一定要买个最漂亮的!”这样的期盼成为了我对端午最深刻的记忆。记得有一次,奶奶给我买了一个葫芦形香袋,上面是彩色丝线绣出的活灵活现、火眼金睛的孙悟空。我挂着香袋兴高采烈地去上幼儿园,一蹦一跳地炫耀自己的“孙悟空”。班里大部分小朋友也挂了香袋,可大家还是对我投来了羡慕的目光,那天满心的自豪与欢喜至今仍记忆犹新。再长大些上了小学,奶奶依旧会提前一天买好香袋挂在我和弟弟的床头。每当香袋的香气萦绕在我的身边时,我就知道端午节到了。端午节,挂香袋,已成为我们过端午的习俗。世界上并无鬼神,但小小的香袋是中国文化的传承,是老一辈对小一辈的祝福,更是人们对于平安的祈祷和祝愿,温暖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提示:同桌之间阅读、评价、修改习作,并推荐佳作或精彩语段在班级分享。
推荐佳作:1.《 》2.…… 推荐语段: ;2.……
元宵闹花灯我最喜欢的就是元宵节闹花灯。元宵节的晚上,大街上,公园里,处处挂满了色彩缤纷、图案各异的花灯,让人看得眼花缭乱。我特别奇怪,为什么元宵夜一定要闹花灯呢?妈妈告诉我,在很久以前,一只神鸟降落人间被人们误杀。天帝知道后震怒,下令正月十五火烧人间。人们想出个法子: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三天,每户人家在门前挂起红灯,从而骗过了天帝,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和财产。 从此元宵节闹花灯便成为了一个风俗一直传到了今天。每年元宵节,市里都会举行元宵节花灯会。有人物的、动物的,各式各样,琳琅满目。从这条街的一头走到那头,满眼都是花灯,满眼都是看花灯的人。花灯和人在光与影的交错下,重重叠叠,模模糊糊,让人分不清梦境与现实。
人物的花灯,除了那些民族英雄与众人皆知的历史人物之外,还有一些神话人物。例如威风凛凛的孙悟空,脚踩着筋斗云,神气活现;还有坐在宝座上的玉皇大帝,看上去极其威严,不可侵犯;还有端详着蟠桃的王母娘娘,一大把白胡子的太上老君等等,就像是各路神仙在聚会。花灯仿佛让他们一个个有筋有骨,有血有肉。 畅游在花灯的世界里,我仿佛也置身于神话传说中。 我最喜欢的便是动物花灯!动物花灯真多啊,琳琅满目的花灯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那漂亮的兔灯,粉红色的身子,长长的耳朵,圆圆的小脸上挂着一副甜美的笑容,摆动的手臂,好像在跟大家说:“祝你们元宵节快乐!”最可爱的还是攀在树上的那只猴子:一只手抓着树枝,另一只手准备去摘枝头上的那只桃子,调皮得很。还有那威武的“老虎”、会动的“小鸡”……
灯多,看花灯的人也多。马路上人山人海,整条马路都变成了“人行道”,一眼望去看不见人流的末尾。 人们边赏花灯边猜灯谜,兴致盎然。你看,这盏灯上写着“一双长耳朵,眼睛红又红,不吃肉和鱼,吃菜和萝卜”打一动物,谜底是“兔子”,你猜对了吗?夜渐渐深了,但观灯的人还是络绎不绝,各种彩色的灯像天上的繁星一样,大放光彩,真是“夜花灯醉,只缘春意浓”。随着小贩的最后一声吆喝,一年一度的元宵之夜落幕了,我依依不舍地回家了。
再次修改、誊抄自己的习作。建议给习作配上简笔画和一首小诗,回家后与爸爸妈妈分享你笔下的家乡的习俗。
敬请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8 匆匆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8 匆匆教学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背诵检测,聪明的,一去不复返,逃去如飞,千门万户,八千多日的匆匆里,吹散了,蒸融了,游丝样,赤裸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写作品梗概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写作品梗概教学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品梗概分享会,写作品梗概方法和步骤,作品梗概分享推荐会,习作写作品梗概,评改指导,明确评价标准,掌握修改方法,分享习作,谢谢大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人教部编版习作:家乡的风俗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习作:家乡的风俗教学ppt课件,共1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闹花灯,包饺子,除夕真热闹,谢谢大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