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
2022-2023学年河北省沧州市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次月考模拟(AB卷)含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北省沧州市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次月考模拟(AB卷)含解析,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情景综合题,请你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河北省沧州市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次月考模拟(A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有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所给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生物中,不是由细胞构成的是( )
A.蘑菇 B.含羞草 C.流感病毒 D.大马哈鱼
2.超仿真机器人是外观和功能与人一样的智能机器人,但其并不属于生物。判断超仿真机器人是否属于生物的标准是( )
A.能否生长和生殖 B.能否与人对话
C.能否进行数学计算 D.能否表演节目
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出自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诗句中的“树”“鹊”“蝉”三种生物共有的特征是( )
A.都能运动 B.都以植物为食
C.都能进行呼吸 D.都能合成有机物
4.2021年5月11日上午10时,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下列有关人口普查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口普查是一种调查方式
B.普查前要制订合理的普查方案
C.普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各项数据
D.由于我国人口太多,可以根据原有数据进行估算
5.明明对校园内的植物种类进行了调查,他在调查过程中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选择整个校园作为调查范围
B.提前设计好调查路线
C.邀请同班六个同学组成调查小组
D.调查时将自己不认识的植物带回去问老师
6.小麦是三大谷物之一,其颖果是人类的主食之一,磨成面粉后可制作面包、馒头、饼干、面条等食物。按照生活环境进行分类,小麦属于( )
A.作物 B.陆生生物 C.植物 D.水生生物
7.甲、乙两种植物的根系如图所示,影响它们根系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
A.水 B.温度 C.空气 D.光照
8.菟丝子的叶片退化,细软的茎缠绕在大豆的茎上,它的根伸进大豆的茎内吸收水分和养料,大豆与菟丝子之间的关系是( )
A.吸收 B.寄生 C.捕食 D.竞争
9.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
B.生物的生活和分布只受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C.“雨露滋润禾苗壮”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10.如下表是池塘中几种生物消化道内的食物情况,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生物种类
大鱼
小鱼
水蚤
河蚌
消化道内的食物
小鱼
水蚤
小球藻
水蚤、小球藻
A.大鱼、小鱼、水蚤、河蚌都属于消费者
B.根据表中信息,可以写出4条食物链
C.最短的食物链是:小球藻→河蚌
D.最长的食物链是:小球藻→水蚤→小鱼→大鱼
11.海洋中的一条食物链是:浮游植物→磷虾→须鲸→虎鲸。若此处海洋被某种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污染,则在这条食物链中,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多的是( )
A.浮游植物 B.磷虾 C.须鲸 D.虎鲸
12.农田生态系统中,假设有两条主要的食物链(如图所示),如果有人大量捕捉蛙,短期内对该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 )
A.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 B.水稻虫害严重
C.蛇的数量迅速增加 D.鼠的数量迅速增加
13.氧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地球上的氧气主要来自( )
A.海洋生态系统 B.湖泊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
14.下列不属于城市生态系统特点的是( )
A.消费者主要是人类
B.容易产生环境问题
C.动植物数量多,种类全
D.人类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
15.各类生态系统之间具有密切联系。下列选项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池塘里的鱼自由地游动
B.水和水蒸气在全球范围内运动
C.迁徙的大雁经过不同的生态系统
D.蒲公荚的果实随风飘散到不同的地方
二、情景综合题。(本题包括4道题,共55分)
16.(14分)我们常说“葵花朵朵向太阳”,向日葵究竟向不向日?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向日葵从发芽到花盘盛开之前这一段时间,的确是向日的,其叶子和花盘在白天追随太阳从东转向西,不过并非即时跟随,植物学家测量过,其花盘的指向落后太阳大约12度,即48分钟。太阳下山后,向日葵的花盘又慢慢往回摆,在大约凌晨3点时,又朝向东方等待太阳升起。
这是因为在阳光的照射下,向日葵背光一面的生长素含量升高,刺激背光面细胞拉长,从而慢慢地向太阳转动。太阳落山后,生长素重新分布,又使向日葵慢慢地转回起始位置,也就是东方。等到向日葵的花盘盛开后,向日葵便不再向日转动,而是固定朝向东方了。
(1)由材料可知,向日葵从 之前的时间段一直是向日的,等到 之后,便不再向日了。
(2)阳光刺激可以引起向日葵转动,这说明生物能 。
(3)向日葵经过传粉受精后会结子,这说明生物能 ,向日葵的种子种下后长出的是向日葵,这属于 现象;同一花盘上的种子长出的向日葵并不完全相同,这属于 现象。
(4)到了一定季节,向日葵会枯萎,叶子会脱落。这说明生物能 。
17.(12分)雯雯常常看到妈妈将做菜后留下的蛋壳倒扣在花盆中.妈妈说蛋壳中含有促进植物生长的营养物质。蛋壳真的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吗?为此,要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首先选取发育情况相同的3株健壮吊兰幼苗分别栽入体积相同、质量相等的A、B、C三个花盆中(A和B中装洗净的细沙,C中装普通土壤)。
②A盆中不放蛋壳、B、C盆中放等量蛋壳,其他管理条件都相同。
③一段时间后,雯雯将吊兰的变化情况记录在表中。
花盆
实验前质量/克
实验后质量/克
生长情况
A
52
65
植株弱小、叶色变黄
B
52
88
植株较健壮、叶色较绿
C
52
102
植株健壮、叶色浓绿
(1)雯雯在此实验中提出的题是 ?
(2)比较A、B两盆中植株的变化情况,可以得出结论: 。
(3)如果实验前选取的吊兰幼苗发育情况不相同, (选填“能”或“不能”)得到上述结论。
(4)A、C两组 (选填“能”或“不能”)形成对照实验,原因是 。
(5)该实验存在一些不足,请提出改进建议: 。
18.(15分)下面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请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该食物网由 条食物链组成。
(2)昆虫与杂食性鸟之间存在两种关系,一种是 关系,另一种是 关系。
(3)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植物通过 作用固定太阳能开始的,因此植
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者。
(4)植物和动物死亡后,尸体不会堆积如山,是因为细菌、真菌等能够将尸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
供植物再利用,因此细菌、真菌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者。
(5)该生态系统在没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各生物的数量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这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
19.(14分)迄今为止,地球仍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唯一的家园。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该节日专为世界环境保护面设立,旨在提高民众对于现有环境问题的意识,并动员民众参与到环保运动中,通过绿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沼泽属于 (填图中字母),该生态系统有“ ”之称。目前,地球上除了南极地区还没有发现沼泽外,其余各地都有沼泽分布。
(2)动植物种类繁多,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填图中字母)。
(3)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做 ,它是包括我们人类在内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它的范围包括 的底部、 的大部和 的表面。
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有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所给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生物中,不是由细胞构成的是( )
A.蘑菇 B.含羞草 C.流感病毒 D.大马哈鱼
【分析】生物共有五类,动物、植物、真菌、细菌、病毒,五类生物中,只有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解:蘑菇属于真菌、含羞草属于植物、大马哈鱼属于动物,都具有细胞结构;流感病毒属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故选:C。
【点评】明确: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超仿真机器人是外观和功能与人一样的智能机器人,但其并不属于生物。判断超仿真机器人是否属于生物的标准是( )
A.能否生长和生殖 B.能否与人对话
C.能否进行数学计算 D.能否表演节目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A、生长和繁殖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故能否生长和生殖是判断超仿真机器人是否属于生物的标准。符合题意。
BCD、此三项都不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故不是判断超仿真机器人是否属于生物的标准。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出自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诗句中的“树”“鹊”“蝉”三种生物共有的特征是( )
A.都能运动 B.都以植物为食
C.都能进行呼吸 D.都能合成有机物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A、树属于植物,不能运动,不合题意。
B、树属于植物,细胞内有叶绿体,以无机物为原料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即以无机物为食。不合题意。
C、“树”“鹊”“蝉”都属于生物,都都能进行呼吸。符合题意。
D、树属于植物,细胞内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而鹊、蝉属于动物,没有叶绿体,不能合成有机物。不合题意。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4.2021年5月11日上午10时,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下列有关人口普查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口普查是一种调查方式
B.普查前要制订合理的普查方案
C.普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各项数据
D.由于我国人口太多,可以根据原有数据进行估算
【分析】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了解生物种类、生存环境和外部形态等常用的研究方法.调查者以正确的理论与思想作指导,通过访谈、问卷、测验等手段.有计划地,广泛了解.掌握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得出结论。
解:调查法的步骤:一、明确调查问题,确定调查范围及对象;二、选择调查方式 不同的调查课题应采用不同的调查方式。调查法包括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三、制定调查提纲及项目。四、实施调查。调查时要如实全面的记录数据,不能凭个人感觉记录,五、调查材料及数据的处理。对调查结果要认真整理分析,有时还需要进行数学统计。六、撰写调查报告。2010年我国开展了第六次人口普查,精确度要求高,事关国计民生重大的调查应该选用普查。而根据原有数据进行估算,误差大,精确度不高。
故选:D。
【点评】关键是熟练掌握调查的基本方法、一般步骤以及特点。
5.明明对校园内的植物种类进行了调查,他在调查过程中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选择整个校园作为调查范围
B.提前设计好调查路线
C.邀请同班六个同学组成调查小组
D.调查时将自己不认识的植物带回去问老师
【分析】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解:A、调查前,要确定调查对象,校园内调查生物,应首先确定调查范围,确定整个校园是合理的,A正确。
BC、为了更好的完成调查,我们一般成立调查小组,组内分工合作,组间协作,共同完成调查任务,并要提前设计好调查路线,BC正确。
D、调查时不能将不认识的植物带回,D错误。
故选:D。
【点评】熟知调查的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小麦是三大谷物之一,其颖果是人类的主食之一,磨成面粉后可制作面包、馒头、饼干、面条等食物。按照生活环境进行分类,小麦属于( )
A.作物 B.陆生生物 C.植物 D.水生生物
【分析】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即形态结构把生物划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
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是水生还是陆生,可以将生物划分为分为: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
按照生物在生活生产中的用途,可以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解:由分析可知,按照生活环境进行分类,小麦属于陆生生物。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根据分类依据的不同可以属于不同的类群。
7.甲、乙两种植物的根系如图所示,影响它们根系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
A.水 B.温度 C.空气 D.光照
【分析】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生物因素。
解: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刺,根比地上部分长许多。是因为荒漠干旱缺水,根比地上部分长许多,可以吸收到荒漠深处的水分,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甲、乙两种植物的根系如图所示,故影响它们根系形态的主要因素是水。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不同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同。
8.菟丝子的叶片退化,细软的茎缠绕在大豆的茎上,它的根伸进大豆的茎内吸收水分和养料,大豆与菟丝子之间的关系是( )
A.吸收 B.寄生 C.捕食 D.竞争
【分析】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同种生物之间的作用和不同种生物之间的作用,常见的关系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
解:寄生关系是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对一种有利。对另一种(寄主)造成伤害的营养关系菟丝子和植物体之间的关系属于不同种生物之间的作用。由于光合作用需要在含有叶绿体的细胞内进行,菟丝子的叶片退化,茎黄色或黄褐色,不含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菟丝子生长于大豆、柑橘等植物体上,遮挡光线,影响了大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菟丝子主要靠吸收大豆体内的水分和营养物质来生存,对大豆造成伤害。因此,菟丝子与大豆的关系是寄生关系。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理解寄生关系的概念特点。
9.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
B.生物的生活和分布只受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C.“雨露滋润禾苗壮”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分析】(1)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一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影响生物,生物能适应环境,生物也能影响改变环境。
解:A、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A正确。
B、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B错误。
C、雨落滋润禾苗壮体现的是水分对生物的影响,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水分对生物的影响,C正确。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意思是蚂蚁在大堤内挖洞影响了大堤的牢固性,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D正确。
故选:B。
【点评】理解掌握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0.如下表是池塘中几种生物消化道内的食物情况,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生物种类
大鱼
小鱼
水蚤
河蚌
消化道内的食物
小鱼
水蚤
小球藻
水蚤、小球藻
A.大鱼、小鱼、水蚤、河蚌都属于消费者
B.根据表中信息,可以写出4条食物链
C.最短的食物链是:小球藻→河蚌
D.最长的食物链是:小球藻→水蚤→小鱼→大鱼
【分析】(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2)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解:A、大鱼、小鱼、水蚤、河蚌都属于消费者,A正确。
B、由分析可知:表中的5种生物可构成的3条食物链:小球藻→河蚌、小球藻→水蚤→河蚌、小球藻→水蚤→小鱼→大鱼,B错误。
C、最短的食物链是:小球藻→河蚌,C正确。
D、最长的食物链是:小球藻→水蚤→小鱼→大鱼,D正确。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的概念。
11.海洋中的一条食物链是:浮游植物→磷虾→须鲸→虎鲸。若此处海洋被某种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污染,则在这条食物链中,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多的是( )
A.浮游植物 B.磷虾 C.须鲸 D.虎鲸
【分析】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生态系统中一些有害物质(如汞、银、镉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因为这些有害物质化学性质稳定,在生物体内是难以分解、无法排出,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链的最高级消费者。
解: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在“浮游植物→磷虾→须鲸→虎鲸”食物链中,浮游植物的级别最低,有害物质含量最少,虎鲸的级别最高,含量最多。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食物链的概念和能量流动的特点及生物富集现象。
12.农田生态系统中,假设有两条主要的食物链(如图所示),如果有人大量捕捉蛙,短期内对该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 )
A.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 B.水稻虫害严重
C.蛇的数量迅速增加 D.鼠的数量迅速增加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动物在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
解: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生态平衡。这种平衡是动态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在该农田生态系统中,如果人们大量的捕杀蛙,短期内,会使水稻的害虫因失去天敌的控制而大量繁殖,同时蛇的数量也随着蛙的减少而减少,从而造成水稻虫害严重,可见,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此题的关键是弄清各种生物之间短期内的逻辑关系。
13.氧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地球上的氧气主要来自( )
A.海洋生态系统 B.湖泊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
【分析】生态系统的类型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不同的生态系统功能不同,解答即可。
解:海洋生态系统是由海洋生物群落和海洋环境两大部分组成,海洋中的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虽然这些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不如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但由于数量庞大,因为在地球上70%的水域中全是藻类植物,且代谢速率极快。所以它们通过光合作用每年能够产生三百六十亿吨氧气,占全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是产生氧气最多的生态系统。
故选:A。
【点评】掌握各类生态系统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14.下列不属于城市生态系统特点的是( )
A.消费者主要是人类
B.容易产生环境问题
C.动植物数量多,种类全
D.人类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
【分析】生态系统的类型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不同的生态系统功能不同,解答即可。
解:城市生态系统属于人工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是城市居民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也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加工、改造而建设起来的特殊的人工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类起重要支配作用;植物种类和数量少,消费者主要是人类,而不是野生动物。城市生态系统由少量的植物(生产者),人、少量的动物(消费者),分解者以及生活环境组成。但是,生产者的数量较少,消费者主要是人类,容易产生环境问题;因此动植物数量多,种类全不属于城市生态系统特点。
故选:C。
【点评】掌握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15.各类生态系统之间具有密切联系。下列选项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池塘里的鱼自由地游动
B.水和水蒸气在全球范围内运动
C.迁徙的大雁经过不同的生态系统
D.蒲公荚的果实随风飘散到不同的地方
【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生活的家园。
解:A、池塘里的鱼只能在池塘中自由游动,无法证明生物圈是一个整体,各个生态系统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A符合题意。
B、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物圈中的每一个生态系统都与周围的其他生态系统相互关联,这种关联表现在方方面面。从非生物因素来说,阳光普照于所有的生态系统,大气圈中的大气在不停的有规律的环流,水和水蒸气也在全球范围内运动,B不符合题意。
C、迁徙的大雁经过不同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是一个整体,各个生态系统都存在一定的联系,C不符合题意。
D、蒲公荚的果实随风飘散到不同的地方,说明生物圈是一个整体,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记住生物圈的范围,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明确生物圈是统一的整体。
二、情景综合题。(本题包括4道题,共55分)
16.(14分)我们常说“葵花朵朵向太阳”,向日葵究竟向不向日?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向日葵从发芽到花盘盛开之前这一段时间,的确是向日的,其叶子和花盘在白天追随太阳从东转向西,不过并非即时跟随,植物学家测量过,其花盘的指向落后太阳大约12度,即48分钟。太阳下山后,向日葵的花盘又慢慢往回摆,在大约凌晨3点时,又朝向东方等待太阳升起。
这是因为在阳光的照射下,向日葵背光一面的生长素含量升高,刺激背光面细胞拉长,从而慢慢地向太阳转动。太阳落山后,生长素重新分布,又使向日葵慢慢地转回起始位置,也就是东方。等到向日葵的花盘盛开后,向日葵便不再向日转动,而是固定朝向东方了。
(1)由材料可知,向日葵从 发芽到花盘盛开 之前的时间段一直是向日的,等到 花盘盛开 之后,便不再向日了。
(2)阳光刺激可以引起向日葵转动,这说明生物能 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
(3)向日葵经过传粉受精后会结子,这说明生物能 繁殖后代 ,向日葵的种子种下后长出的是向日葵,这属于 遗传 现象;同一花盘上的种子长出的向日葵并不完全相同,这属于 变异 现象。
(4)到了一定季节,向日葵会枯萎,叶子会脱落。这说明生物能 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
【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1)这是因为在阳光的照射下,向日葵背光一面的生长素含量升高,刺激背光面细胞拉长,从而慢慢地向太阳转动。太阳落山后,生长素重新分布,又使向日葵慢慢地转回起始位置,也就是东方。等到向日葵的花盘盛开后,向日葵背光一面的生长素含量不再升高,不再刺激背光面细胞拉长,向日葵便不再向日转动,而是固定朝向东方了。
(2)向日葵“花儿朵朵向太阳”是受阳光刺激引起的,因为在阳光的照射下,向日葵背光一面的生长素含量升高,刺激背光面细胞拉长,从而慢慢地向太阳转动,说明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3)向日葵鲜花凋谢脱落后会结子,说明生物具有繁殖的特征,向日葵的种子种下后长出的是向日葵,这是亲代和子代的相似性,属于遗传现象;不同的向日葵之间也有差别,并不是完全相同,基因改变了性状,这属于变异现象。
(4)叶片经过一定时期的生理活动后细胞内大量的代谢产物,如矿物质积累,引起生理功能衰退(叶绿素被破坏,叶变黄)而死亡,所以到了一定季节,向日葵会枯萎,叶子会脱落。这说明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故
(1)发芽到花盘盛开;花盘盛开
(2)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3)繁殖后代;遗传;变异;
(4)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17.(12分)雯雯常常看到妈妈将做菜后留下的蛋壳倒扣在花盆中.妈妈说蛋壳中含有促进植物生长的营养物质。蛋壳真的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吗?为此,要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首先选取发育情况相同的3株健壮吊兰幼苗分别栽入体积相同、质量相等的A、B、C三个花盆中(A和B中装洗净的细沙,C中装普通土壤)。
②A盆中不放蛋壳、B、C盆中放等量蛋壳,其他管理条件都相同。
③一段时间后,雯雯将吊兰的变化情况记录在表中。
花盆
实验前质量/克
实验后质量/克
生长情况
A
52
65
植株弱小、叶色变黄
B
52
88
植株较健壮、叶色较绿
C
52
102
植株健壮、叶色浓绿
(1)雯雯在此实验中提出的题是 蛋壳能促进植物生长吗 ?
(2)比较A、B两盆中植株的变化情况,可以得出结论: 蛋壳能促进植物的生长 。
(3)如果实验前选取的吊兰幼苗发育情况不相同,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得到上述结论。
(4)A、C两组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形成对照实验,原因是 有两个变量,蛋壳有无和土壤情况 。
(5)该实验存在一些不足,请提出改进建议: 吊兰的数量太少,应增加吊兰幼苗数量 。
【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解:(1)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小霞在实验中提出的问题是蛋壳能促进植物生长吗?
(2)根据探究“蛋壳能促进植物生长吗?”那么设计对照实验中除了蛋壳以外,其他条件如湿度、温度等都应当相同.也就是说只有蛋壳是不同的,蛋壳有无就是这个对照实验的唯一变量.因此比较甲、乙两盆植株的变化情况,可以得出结论:蛋壳能促进植物的生长。
(3)如果小明实验前选取的吊兰幼苗发育情况不相同,该实验就有了两个变量,蛋壳有无和吊兰幼苗发育情况不相同,因此不能得出上述结论。
(4)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A、C两组不能形成对照,原因是有两个变量,蛋壳有无和土壤情况。
(5)实验选取了发育情况相同的3株健壮吊兰幼苗,数量较少,具有偶然性,因此应增加吊兰幼苗数量。
故
(1)蛋壳能促进植物生长吗?
(2)蛋壳能促进植物的生长
(3)不能
(4)不能;有两个变量,蛋壳有无和土壤情况
(5)吊兰的数量太少,应增加吊兰幼苗数量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探究实验的步骤。
18.(15分)下面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请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该食物网由 5 条食物链组成。
(2)昆虫与杂食性鸟之间存在两种关系,一种是 捕食 关系,另一种是 竞争 关系。
(3)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植物通过 光合 作用固定太阳能开始的,因此植
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生产 者。
(4)植物和动物死亡后,尸体不会堆积如山,是因为细菌、真菌等能够将尸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 无机物
供植物再利用,因此细菌、真菌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分解 者。
(5)该生态系统在没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各生物的数量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这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自动调节 能力。
【分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解答即可。
解:(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图中食物链有:植物→植食性鸟→鹰、植物→鼠→鹰、植物→鼠→狐、植物→杂食性鸟→鹰、植物→昆虫→杂食性鸟→鹰,因此该食物网共有5条食物链.
(2)杂食性鸟吃昆虫属于捕食关系,昆虫与杂食性鸟都吃植物属于竞争关系,因此昆虫与杂食性鸟之间存在两种关系,一种是捕食关系,另一种是竞争关系。
(3)在生态系统中,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开始的。所以该生态系统中植物能够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
(4)植物和动物死亡后,尸体不会堆积如山,是因为细菌、真菌等能够将尸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供植物再利用,因此细菌、真菌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5)该生态系统中能够长时间维持相对平衡的状态,说明生物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一定的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故(1)5
(2)捕食;竞争
(3)光合;生产
(4)无机物;分解
(5)自动调节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的概念、生物之间的关系以及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19.(14分)迄今为止,地球仍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唯一的家园。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该节日专为世界环境保护面设立,旨在提高民众对于现有环境问题的意识,并动员民众参与到环保运动中,通过绿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沼泽属于 C (填图中字母),该生态系统有“ 地球之肾 ”之称。目前,地球上除了南极地区还没有发现沼泽外,其余各地都有沼泽分布。
(2)动植物种类繁多,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B (填图中字母)。
(3)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做 生物圈 ,它是包括我们人类在内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它的范围包括 大气圈 的底部、 水圈 的大部和 岩石圈 的表面。
【分析】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地球上的所有生态系统。各生态系统之间不是孤立的,每一个生态系统都与周围的其他生态系统相互关联,据此解答。
解:(1)C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因此被称为“地球之肾”。
(2)B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
(3)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度,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故
(1)C;地球之肾。
(2)B。
(3)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岩石圈。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记住生物圈的范围,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是统一的整体。
2022-2023学年河北省沧州市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次月考提升(B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蘑菇 B.钟乳石 C.机器人 D.鼠标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一现象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
A.温度 B.土壤 C.水分 D.湿度
3.发现血液循环的人是( )
A.达尔文 B.哈维 C.林奈 D.拉马克
4.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各样生物都生活在( )
A.生物圈 B.岩石圈 C.大气圈 D.水圈
5.“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写的是动物之间的什么关系?( )
A.捕食 B.竞争 C.合作 D.寄生
6.2019 年的澳洲山火整整肆虐了 4 个多月。你认为这场大火会破坏( )
A.物种的多样性 B.遗传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其他三项都对
7.“草盛豆苗稀”体现的草与豆苗之间的关系是( )
A.合作 B.竞争 C.捕食 D.共生
8.在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中,滴加生理盐水(0.9%)的目的是( )
A.清洗细胞 B.给细胞染色,方便观察
C.维持细胞的生理活性 D.防止细胞核死亡
9.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字母“e”字在视野中左下方,要把字母e移到视野中央,应将玻片往哪个方向移?( )
A.左上方 B.左下方 C.右上方 D.右下方
10.四位同学使用不同的显微镜镜头组合(如下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
目镜
物镜
甲
15×
40×
乙
10×
40×
丙
10×
10×
丁
15×
10×
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细胞最多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1.若在玻片上写有字母“d”,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 )
A.d B.q C.b D.p
12.在实验设计中,下列哪个选项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 )
A.有光和无光 B.温度和水分 C.0℃和25℃ D.有水和无水
13.用显微镜来研究生物体的基本结构﹣﹣细胞的方法属于( )
A.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分类法
14.桔子有酸味、甜味,这些物质存在于桔子细胞的( )
A.细胞膜里 B.细胞间质里 C.细胞液里 D.细胞核里
15.植物细胞中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结构是( )
A.细胞质 B.线粒体 C.细胞膜 D.叶绿体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6.生物学是研究 和 的科学。
17.(4分)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是 、 、 、 。
18.(3分)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是 生物,由两个以上的细胞构成的生物是 生物,细胞是生物体的 单位。
19.(1分)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是 。
三、请你分析。(每空1分,共10分)
20.(10分)这是一位同学写的一份关于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报告,由于被水浸渍,一些地方字迹已经看不清楚(题目中画横线处),请你将它补充完整,并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
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问题: 。
假设: 。
设计方案:
(1)材料用具;20只鼠妇,湿润的土壤,纸盒一个,纸板、玻璃板各一块。
(2)实验装置:在纸盒里放上一层湿润的土壤,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玻璃板,一侧盖上纸板。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 和 两种环境。
方法步骤:
(1)将鼠妇放入纸盒中,两侧的中央放入数量相等的鼠妇,静置2分钟。
(2)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黑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实验记录:
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鼠妇数目:
环境
2min
3min
4min
5min
6min
7min
8min
9min
10min
11min
明亮
3
2
2
2
2
3
2
2
1
2
黑暗
17
18
18
18
18
17
18
18
19
18
结论: 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在 的环境中生活。
问:这个实验的变量是什么? 。
用多只鼠妇进行实验的目的: 。
为什么实验结束后要洗手: 。
得出结论后,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 。
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蘑菇 B.钟乳石 C.机器人 D.鼠标
【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A、蘑菇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
BCD、此三项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一现象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
A.温度 B.土壤 C.水分 D.湿度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
解:“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在山下四月间桃花都开尽,山上寺院内的桃花才刚刚开放,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3.发现血液循环的人是( )
A.达尔文 B.哈维 C.林奈 D.拉马克
【分析】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血液循环是英国科学家哈维根据大量的实验、观察和逻辑推理于1628年提出的科学概念,然而限于当时的条件,他并不完全了解血液是如何由动脉流向静脉的.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解:哈维英国医生、生理学家、解剖学家和胚胎学家,他著有《心动论》即《动物心脏和血液运动的解剖学研究》一书,叙述了它发现血液循环的过程,提出了新的血液循环理论。
故选:B。
【点评】了解为生物学的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的科学家,学习他们为开学事业而拼搏的精神.
4.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各样生物都生活在( )
A.生物圈 B.岩石圈 C.大气圈 D.水圈
【分析】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据此答题.
解: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为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的唯一家园。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故A是正确的。
故选:A。
【点评】明确一点:生物圈是人和其它生物共同的家园.
5.“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写的是动物之间的什么关系?( )
A.捕食 B.竞争 C.合作 D.寄生
【分析】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
解:“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螳螂和蝉,螳螂吃蝉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捕食关系;黄雀和螳螂,黄雀吃螳螂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捕食关系。其食物链是:树→蝉→螳螂→黄雀,可见A正确。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理解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6.2019 年的澳洲山火整整肆虐了 4 个多月。你认为这场大火会破坏( )
A.物种的多样性 B.遗传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其他三项都对
【分析】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层次。
解: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层次。2019 年的澳洲山火整整肆虐了 4 个多月,这场大火不仅使大片的森林(各种植物)被烧毁,其间生存的大量的动物和微生物也被烧死,因此这场大火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故选:D。
【点评】熟记掌握生物的多样性对人类的重要作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基因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中最基本、起决定作用的多样性。
7.“草盛豆苗稀”体现的草与豆苗之间的关系是( )
A.合作 B.竞争 C.捕食 D.共生
【分析】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解: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豆苗与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等,属于竞争关系;草盛,即草多了,草吸收的水、无机盐就多;草还挤占豆苗的生存空间,遮挡阳光影响豆苗的光合作用,导致豆苗生长缓慢,因此才有了“草盛豆苗稀”景象。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理解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8.在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中,滴加生理盐水(0.9%)的目的是( )
A.清洗细胞 B.给细胞染色,方便观察
C.维持细胞的生理活性 D.防止细胞核死亡
【分析】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可概括为:擦→滴→取→盖→染等几步,“滴”的是生理盐水,而不是清水。
解: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需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0.9%的生理盐水,其渗透压与人体血浆的渗透压相等,人体细胞处在这种浓度的生理盐水中,细胞的形态、功能可以保持正常,如果处在清水中,人体细胞会吸水涨破;如果处在浓盐水中,人体细胞会失水皱缩。
故选:C。
【点评】如何制作临时装片是考查的重点内容,可结合着具体的实验操作掌握。
9.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字母“e”字在视野中左下方,要把字母e移到视野中央,应将玻片往哪个方向移?( )
A.左上方 B.左下方 C.右上方 D.右下方
【分析】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
解: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所以如果字母“e”字位于视野中央偏左下方,要想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左下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向右上方移动移到视野中央。
故选:B。
【点评】显微镜视野中对于玻片的移动方向,可总结规律:即与物像的位置方向一致,物像会移动中央。
10.四位同学使用不同的显微镜镜头组合(如下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
目镜
物镜
甲
15×
40×
乙
10×
40×
丙
10×
10×
丁
15×
10×
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细胞最多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越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越多.
解:A、甲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5×40=600(倍);
B、乙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0×40=400(倍);
C、丙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0×10=100(倍);
D、丁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5×10=150(倍);
因此显微镜放大倍数最小的是丙、100倍,所以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细胞最多的是丙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最多.
11.若在玻片上写有字母“d”,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 )
A.d B.q C.b D.p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的特点,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
解:显微镜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象了。
故选:D。
【点评】在显微镜的使用中,物像和实物的区别是考察的重点内容,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12.在实验设计中,下列哪个选项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 )
A.有光和无光 B.温度和水分 C.0℃和25℃ D.有水和无水
【分析】本题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的有关知识。科学探究是我们一般采用对照性的探究实验,对照性的探究实验应注意变量的唯一性。
解:作为对照性的探究实验,我们要注意变量的唯一性。
A、“有光和无光”唯一变量是:光;
B、“温度和水分”变量有两个﹣﹣温度和水分;
C、“0℃和25℃”变量是温度;
D、“有水和无水”变量是水;所以不能作为一组对照组为:B
故选:B。
【点评】设立对照组是要有唯一变量。
13.用显微镜来研究生物体的基本结构﹣﹣细胞的方法属于( )
A.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分类法
【分析】此题考查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解:A、实验法是生物研究的主要方法。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科学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要有计划、要耐心;要积极思考,及时记录;要交流看法、进行讨论。用显微镜来研究生物体的基本结构﹣﹣细胞的方法属于观察法。符合题意。
C、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把生物划分为种属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问题来源于观察,科学探究通常开始于观察,观察法是指通过有目的、有选择地观察获取科学事实的自然信息的活动方法.
14.桔子有酸味、甜味,这些物质存在于桔子细胞的( )
A.细胞膜里 B.细胞间质里 C.细胞液里 D.细胞核里
【分析】植物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液泡、叶绿体等组成,如图:
解: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如各种蔬果汁中含各种有味道的物质以及丰富的营养物质,就是来自于细胞中液泡的细胞液,因此,桔子有酸味、甜味,这些物质存在于桔子细胞的细胞液里。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植物细胞的结构以及功能。
15.植物细胞中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结构是( )
A.细胞质 B.线粒体 C.细胞膜 D.叶绿体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能量转换器包括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解:植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因此,植物细胞中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结构是叶绿体,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细胞中的两个能量转换器,了解叶绿体和线粒体能量转换的不同。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6.生物学是研究 生命现象 和 生命活动规律 的科学。
【分析】此题考查对生物学的认识。
解:生物学: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即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分类、遗传和变异、进化、生态的科学。
故生命现象;生命活动规律。
【点评】我们在学习生物学时,就是从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分类、遗传和变异、进化、生态等几方面学习。
17.(4分)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是 新陈代谢 、 繁殖后代 、 应激性 、 生长发育 。
【分析】生物的基本特征主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生物在表现为多样性的同时也具有共性: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生物才有生长、繁殖和应激性等生命特征。
(1)应激性:生物在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叫做应激性。应激性是生物具有的普遍特性,它能够使生物“趋利避害”。如向日葵的花盘随着太阳转动;含羞草的叶片受到触动时会自然下垂等。
(2)生长:生长是生物普遍具有的一种特性,生物通过生长使体形增大,体重增加。
(3)繁殖:生物产生后代的过程,叫做繁殖。如蜻蜓点水、母鸡生蛋等。
(4)新陈代谢:能够不断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同时不断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如汗液、尿液、二氧化碳等)。
故新陈代谢;繁殖后代;应激性;生长发育。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18.(3分)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是 单细胞 生物,由两个以上的细胞构成的生物是 多细胞 生物,细胞是生物体的 基本 单位。
【分析】生物可以根据构成的细胞数目分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单细胞生物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
解:生物体具有严整的结构,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是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一个细胞就是一个生物体,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由两个以上的细胞构成的生物是多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大多始于一个细胞﹣﹣受精卵,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通过细胞分化产生各种组织,进而形成器官等,构成完整的生物体,常见的动物和植物大多属于多细胞生物。
故单细胞;多细胞;基本。
【点评】细胞是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9.(1分)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是 实验法 。
【分析】此题考查对实验的认识。解答时从实验法方法步骤入手。
实验法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一般方法步骤:①发现并提出问题;②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③作出假设;④设计实验方案;⑤实施实验并记录;⑥分析实验现象;⑦得出结论。
故实验法。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实验法方法步骤。
三、请你分析。(每空1分,共10分)
20.(10分)这是一位同学写的一份关于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报告,由于被水浸渍,一些地方字迹已经看不清楚(题目中画横线处),请你将它补充完整,并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
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问题: 光对鼠妇生活有影响吗? 。
假设: 鼠妇喜欢(或不喜欢)黑暗的环境 。
设计方案:
(1)材料用具;20只鼠妇,湿润的土壤,纸盒一个,纸板、玻璃板各一块。
(2)实验装置:在纸盒里放上一层湿润的土壤,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玻璃板,一侧盖上纸板。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 有光 和 无光 两种环境。
方法步骤:
(1)将鼠妇放入纸盒中,两侧的中央放入数量相等的鼠妇,静置2分钟。
(2)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黑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实验记录:
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鼠妇数目:
环境
2min
3min
4min
5min
6min
7min
8min
9min
10min
11min
明亮
3
2
2
2
2
3
2
2
1
2
黑暗
17
18
18
18
18
17
18
18
19
18
结论: 光 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在 黑暗 的环境中生活。
问:这个实验的变量是什么? 有无光照 。
用多只鼠妇进行实验的目的: 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增加实验的可信度 。
为什么实验结束后要洗手: 防止微生物或病菌对人体危害 。
得出结论后,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 水分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
【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在设计对照实验时要注意变量的唯一性。
解:问题:由于探究的是光对鼠妇的影响,所以提出的问题是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意思对即可)
假设:作出的假设可以有两种,一种是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另一种是光对鼠妇的生活没有影响.(意思对即可)。
(2)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环境下,明亮环境中平均鼠妇约为2个,黑暗环境平均为18个,可以得出实验结论: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生活在黑暗的环境中。
这个实验的由于探究的是光照对鼠妇的生活的影响,所以设计的对照实验组应该是以光照为唯一变量,即有光和无光。
实验中要用多只鼠妇的原因是减少偶然性,提高准确性,多只能得出可信的结论,如果采集的鼠妇生病、或受其它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都会导致实验结论出错。
实验结束后要洗手?因为在实验中接触到土壤及鼠妇,这样的环境里会滋生着大量的病菌等微生物,所以实验结束后要洗手,目的是清除手上沾染的病菌等微生物。
根据实验结论: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生活在黑暗的环境中。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如:水分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故
(1)光对鼠妇生活有影响吗?(答案合理给分)
(2)鼠妇喜欢(或不喜欢)黑暗的环境.(答案合理给分)
(3)有光、无光;光、黑暗;有无光照;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增加实验的可信度;防止微生物或病菌对人体危害;水分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光照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实验,通过此题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步骤。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茂名市七年级上册期末生物提升模拟(AB卷)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北省保定市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次月考模拟(AB卷)含解析,共5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次月考模拟(AB卷)含解析,共5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