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专题四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命活动) 课件 2021届中考生物一轮复习
展开考点1、[重、难点考点]植物的光合作用 【知识梳理】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条件↑
↓场所实质:合成 有机物 ,储存 能量 。 应用:立体高效种植、延长 光照时间 、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等以增加农业产量。
【典型例题】【例1】 (2017·广东)下列有关植物光合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B.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光C.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D.农作物种植越密,对光利用越充分,产量就越高答案:C
本题考点:植物的光合作用。解题分析: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A错误;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B错误;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养育了其他生物,C正确;农作物的种植应合理密植,种植得越密,影响光照,产量会降低,D错误。名师点睛: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应用既是重点考点,又是难点考点,考生需全面掌握,并与生活联系,难度偏大。
【例2】 (2017·桐城)利用光合作用原理,可直接提高温室大棚蔬菜产量的措施是 ( )A.适时松土B.防治病虫害C.增加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D.夜间适当降低大棚内温度答案:C
本题考点: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解题分析:适时松土是为了促进根的呼吸作用,A错误;防治病虫害与光合作用无关,B错误;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增加其浓度,可加强光合作用,使作物产量提高,C正确;夜间降低温度,也可以增加产量,但这是利用了减弱呼吸作用的原理,D错误。名师点睛:本考点是重点考点,考生需学以致用,灵活应变,难度中等。
【即时练习】1.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 B )A.制造有机物,释放能量B.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C.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D.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2.下面描述光合作用过程的反应式,正确的是 ( A )
3.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D )A.光合作用的条件之一是必须要有光照B.光合作用是一切生物生存的根本保障C.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D.绿色植物所有的器官都能进行光合作用4.(2017·内江)利用温室大棚栽培蔬菜、水果等农作物,已成为现代农业的基本模式。下列是温室大棚栽培作物常采取的措施,其中不是直接利用光合作用来提高产量的是 ( B )A.合理密植B.适时松土C.延长光照时间D.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5.(2017·德阳)右图为光照充足条件下植物叶片光合作用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C )A.①是氧气,②是二氧化碳B.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导管运输到植物体各处C.该过程可以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D.农作物种植过密,光合作用减弱,其主要原因是水分不足
考点2、[重、难点考点]植物的呼吸作用及与光合作用比较 【知识梳理】1.呼吸作用
↓场所实质: 分解 有机物, 释放 能量。 意义:为生命活动提供 动力 。 应用:松土促进 根 的呼吸。
2.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比较
【典型例题】【例1】 (2018·漳州模拟)如图甲中A、B、C分别表示某植物叶片所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乙为该植物在晴朗的夏季一天24小时内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植物在黑暗环境中吸收的气体主要是 ;图乙中曲线Ⅱ代表图甲中 (填字母)生理活动。 (2)图乙中代表光合作用的曲线是[ ],进行此生理活动的场所是 。 (3)移栽植物时,常在阴天和傍晚进行,并剪去大量枝叶,其目的是抑制图甲中[ ]的生理活动。答案:(1)氧气 A (2)Ⅰ 叶绿体 (3)B
本题考点: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解题分析:在黑暗环境中,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能进行呼吸作用;图甲中A是呼吸作用,B是蒸腾作用,C是光合作用;图乙中曲线Ⅰ代表光合作用,曲线Ⅱ代表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阴天、傍晚”或“剪去枝叶”都是为了抑制蒸腾作用。名师点睛:本题考点较多,植物的几大生理作用常综合性考查,难度会偏难。
【例2】 (2017·乐山)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是植物的重要生理活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的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B.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和无机盐C.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D.呼吸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答案:C
本题考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比较。解题分析:光合作用需在叶绿体中进行,植物并不是所有细胞中都有叶绿体,A错误;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B错误;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C正确;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D错误。名师点睛: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比较常结合事例分析,难度会增加,考生需全面掌握,并能灵活应用。
【即时练习】1.(2016·湘潭)花卉养殖爱好者经常给花盆松土,这样做的目的是 ( B )A.促进植物的蒸腾作用B.促进根的呼吸作用C.抑制植物的蒸腾作用D.抑制根的呼吸作用
2.(2017·宜兴)堆放时间较长的蔬菜会因产热而腐烂,与细胞产热直接相关的生理过程是 ( A )A.呼吸作用B.蒸腾作用C.光合作用D.运输作用
3.(2017·包头)如图是黑藻在二氧化碳浓度为0.03%的条件下,测定的光照强度影响光合作用速率变化的曲线。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A.从曲线中看出,限制BC段光合作用速率上升的因素是光照强度B.黑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也进行呼吸作用C.若增加二氧化碳浓度,m值将会增大D.从AB段看出,增加光照强度可以提高光合作用速率
4.如图是某研究人员依据某植物在夏季的一昼夜中二氧化碳吸收量和放出量绘制的曲线图,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进行光合作用的时段是 ,进行呼吸作用的时段是 。 (2)光合作用最强的时间是 ,在该植物体内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间是 。
(3)在B点和D点,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和释放量等于零是因为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 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 (4)在B~C段,二氧化碳吸收量处于上升的趋势,原因是 ;在C~E段,二氧化碳吸收量处于下降趋势,原因是 。从这两个变化中,可以得出光合作用的变化与 的强弱有关。
答案:(1)AE OF (2)C D (3)等于 (4)光照强度增强,气孔吸收的二氧化碳的量增多 光照减弱,光合作用强度吸收的二氧化碳减少 光照
考点3、 [一般考点]植物的吸收作用 【知识梳理】原理:吸水:细胞液浓度 > 环境溶液浓度。 失水:细胞液浓度 < 环境溶液浓度(烧苗现象)。 部位:根尖的 成熟区 (根毛区)。 植物所需的无机盐:
应用:移栽植物时要带土坨,保护幼根、 根毛 。
【即时练习】1.植物对水分需求的特点是 ( B )A.植物一生当中各个时期对水的需求量都是相同的B.同一植物在不同生长时期对水的需求量是不相同的C.植物体在初期萌发时,耗水量是最大的D.植物的种类虽然不同,但它们对水的需求量却是相同的
2.将两株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玉米幼苗,分别在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中培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A.实验变量是水分的多少B.实验应在黑暗处进行C. 土壤浸出液为植株生长提供无机盐D.实验说明植物生长需要氮、磷、钾等无机盐3.一次性施肥过多,会造成植物萎蔫,其原因是( B )A.土壤溶液浓度小于根细胞细胞液浓度B.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细胞细胞液浓度C.土壤溶液浓度等于根细胞细胞液浓度D.植物吸收了过多的无机盐
考点4、[一般考点]植物的蒸腾作用 【知识梳理】部位:叶片的 气孔 (气孔:由成对保卫细胞构成,是气体进出、水分散失的“ 门户 ”,内含 叶绿体 。) 意义:a. 降低 叶面温度; b.促进 根 吸收水; c.促进水、无机盐的 运输 。 应用:移栽植物时要去掉部分枝叶, 减弱 蒸腾作用。 【注意】根吸收的水 大部分 用于蒸腾作用。
【即时练习】1.(2015·广州)岭南特产荔枝在结果期间需要吸收大量的水分,这些水分主要用于 ( A )A.蒸腾作用B.呼吸作用 C.光合作用D.提高结实率2.下列做法不属于运用蒸腾作用原理的是 ( C )A.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枝叶B.对移栽后的植物进行遮阳C.对栽培的花卉适时松土D.选择阴雨天移栽植物3.植物体吸收水分到蒸腾作用散失水分,主要经过四步:①根吸收水分;②通过气孔散发到空气中;③通过导管输送到叶;④水分化为水蒸气。其正确的顺序应该为 ( B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 C.①③②④D.①④③②
考点5、[一般考点]植物的运输作用 【知识梳理】认识导管和筛管
应用:果树的环剥以增加产量,树不怕空心只怕剥皮等。
【即时练习】1.把幼嫩的植物茎掐断,从茎的断面可以看到汁液向上渗出,这些汁液主要来自茎的 ( A )A.导管B.筛管 C.形成层D.以上均不对2.某生物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后得出了如下结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D )A.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B.导管中水的运输方向是“根→茎→叶”C.根、茎、叶的导管是连通的D.筛管是运输水和无机盐的附属结构3.有些不法分子盗剥名贵植物杜仲的树皮作药材,致使树木死亡。其原因主要是破坏了树皮中的( B )A.导管B.筛管 C.髓D.形成层
考点6、[一般考点]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知识梳理】1.作为生产者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绿色植物通过 光合作用 制造有机物,并将 光能 转变为储存在有机物的化学能。有机物及储存的能量是生物圈中生物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 物质 和 能量 。 2.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绿色植物通过 光合作用 ,能不断消耗大气中的 二氧化碳 ,又将 氧气 排放到大气中,对维持生物圈中的 二氧化碳 和 氧气 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 要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一方面应当 保护 现有的森林,并 大力 植树造林;另一方面,要 减少 二氧化碳的排放。
3.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绿色植物通过 蒸腾作用 能够提高大气 湿度 ,增加 降水 ;另外植物能够涵养 水源 ,补充地下水,一片森林就是一座绿色 水库 ,我们应好好爱护森林。
【即时练习】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为地球上其他生物提供了 ( D )①食物来源 ②空气来源 ③氧气来源 ④能量来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正常情况下,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能够维持,是因为 ( B )A.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光合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B.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C.呼吸作用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光合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D.燃烧煤等燃料消耗氧气和二氧化碳
3.“山上植物多,赛过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的谚语,说明森林具有的作用是 ( A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B.防风固沙,调节气候C.净化空气,杀灭细菌D.绿化环境,消除污染
实验1 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产物【知识梳理】(1)实验步骤:
①暗处理:把盆栽天竺葵放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转运和消耗叶片的 淀粉 ,为了证明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 ②设计对照:选取一片叶,把它的一部分 上下两面 遮盖起来(注意 上下两面 都要遮住,这样才能保证这部分叶片 不能 进行光合作用),然后放在阳光下光照(实际是给见光部分叶片进行 光合作用 )。(没有遮盖部分——有光,遮盖部分——无光) ③酒精脱色:把叶片摘下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进行 隔水 加热(注意酒精 不能 直接加热,它的燃点 低 )(叶绿素 易 溶解在酒精中,叶片变成 黄白色 ,便于下一步滴加碘液的观察) ④检验淀粉:清水漂洗叶片后(把残留的叶绿素冲洗掉)滴加 碘液 (淀粉遇碘变 蓝 ,这是检验淀粉的常用方法)。 ⑤观察变化:清水冲掉碘液(避免多余碘液的颜色影响观察),观察现象(见光部分变 蓝 ,不见光部分 不变蓝 )。
(2)实验结论:① 光 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必不可少的条件; ②光合作用产生了 淀粉 (有机物)。
【典型例题】【例1】 (2018·湖北)小明对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一)选取盆栽银边植物,暗处理一昼夜。(二)选取其中一片生长健壮的叶,在叶片的中部切断主叶脉(如图),在断口左侧用黑纸板正反两面部分遮光。
(三)光照三小时后,摘取该叶片,经酒精脱色、清水漂洗,滴加碘液,观察到叶片各部位颜色变化情况:A、B、C、D部位不变蓝,E部位变蓝。请分析作答:(1)若 对照,变量是光照;得出的结论是 。 (2)若C、E对照,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 。 (3)若B、E对照,可以说明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4)小柯同学认为此实验设计不够严谨,为了让实验结果可信,结论更有说服力,应如何改进?
答案:(1)D、E ①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②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或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2)叶绿素 (3)水(4)①重复进行此实验;②选用同一植株上的多片叶进行实验;③选用其他斑叶植物上的叶片进行相同实验。(答案不唯一,不能笼统说具有偶然性、没有体现重复性等等。答案应为具体改进措施,答对一点即可)
本题考点:验证光合作用的原料、场所、产物、条件。解题分析:D、E对照,验证光合作用的条件光和产物淀粉;C、E对照,验证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里要有叶绿素;B、E对照,验证光合作用的原料为水;(4)从偶然性、重复性思考,但注意要说出具体措施。名师点睛:这是有关光合作用实验的综合性考查,内容全面,且有发散性问题,考生的综合能力要强,难度较大。
【例2】 (2016·南充)如图是某实验小组在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其正确的步骤为 ( )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①③⑤⑥④C.③①②⑥④⑤D.①③②⑥⑤④答案:D
本题考点:“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实验步骤顺序。解题分析:本实验的顺序是:暗处理—遮光对照—光照—酒精脱色—漂洗—滴加碘液检验,故D正确。名师点睛:本实验是重要实验,考生需掌握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难度中等。
【即时练习】1.某初中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于6月中旬晴朗的一天,做了如下实验:从上午7点开始,在相同植株的同一位置上,每间隔4个小时,摘取一片生长状况都相同的叶子,并按时间顺序编号后低温保鲜。待摘取了4片叶子(依次为①号、②号、③号和④号)后,同时进行脱色处理,再滴加碘液。蓝颜色最浅的叶子是 ( A )A.①号叶B.②号叶C.③号叶D.④号叶
2.绿色植株在黑暗中放置24小时后,选择一片绿叶,把主叶脉剪断(如图所示),然后将植株放在阳光下照射2~4小时,发现B区不能正常制造淀粉,其原因是B区叶片缺少 ( D )A.叶绿素B.光C.二氧化碳D.水
3.如图表示“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实验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暗处理的目的是消耗掉叶片中积累的淀粉等有机物B.部分遮光的实验操作不必要,因为已经进行了暗处理C.酒精脱色后,大烧杯内的清水呈绿色,小烧杯内酒精无色D.滴加碘液和显色以后,叶片上用黑纸片遮光的部分呈蓝色
4.如右图所示将一棵银边天竺葵(银边部分不含叶绿素)在黑暗中放置24小时后,选一健壮的叶片,用不透光的两块软木片在A处从正反两面遮住,然后将整个植株移到阳光下。数小时后,将选择的叶片摘下,去掉软木片,经酒精吸色处理后加数滴碘液。试回答:
(1)银边天竺葵边缘不呈现绿色是因为不含 。 (2)A处颜色 ,原因是 ,从而说明了 。 (3)B处颜色 ,原因是 。
(4)C处没有变蓝,说明 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场所。 (5)该实验可探究光合作用需要 和 ,其产物是 。 (6)若收集天竺葵在光下放出的气体,经检验,发现有助燃作用,可知光合作用还可制造 。
答案:(1)叶绿体 (2)不变蓝 未见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 (3)变蓝 绿叶在光下制造了淀粉 (4)叶绿体 (5)光 叶绿体 淀粉 (6)氧气
实验2 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知识梳理】
实验要点:1.选择三个环境差异 显著 的测量地点,如 裸地 、草坪、灌木丛。 2.测量裸地、草坪时,干湿计应 直立 地面,而测量灌木丛时,应将干湿计挂在 枝叶繁茂 的地方。 3.分三个时间段进行实验,分别是早、 中 、晚;每次实验每个测量点都要测量 三 次,并取 平均值 。 4.本实验的变量是 不同的植被 。 实验结论:1.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有不同影响(原因是植物进行 蒸腾作用 )2.不同植被对湿度影响的大小: 灌木丛 >草坪> 裸地
【即时练习】1.小明同学实测了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湿度,得到几组平均数据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D )三种不同地点的空气湿度平均值
A.从表中可以看出,空气湿度最大的地点是灌木丛B.表中数据表明,早、中、晚不同时间里,空气湿度最大的时间是早晨C.表中数据表明,无论是草坪还是灌木丛都有增大空气湿度的作用D.测量灌木丛的空气湿度时,干湿计应放在地上
2.某学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用干湿计测量裸地、草坪和茂密的灌木丛中的湿度,你认为该小组探究的问题是 ( B )A.植物对水分的需求量B.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C.空气湿度对植物分布的影响D.水分对植物种类的影响
3.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得到如下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A.该探究中作为对照的是裸地组B.实验应选择在水源丰富的地方进行C.该探究的实验变量是空气湿度D.草坪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大于灌木丛
一、选择题专练 1.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 ( C )A.含钙、铁、磷的无机盐B.含硼、锌、钾的无机盐C.含氮、磷、钾的无机盐D.含氮、铜、铁的无机盐
2.小慧同学切取采自同一植物且粗细相同的两株枝条,使其长度相等,并将其中一枝条的叶片全部摘除,再分别插入装有等体积红色溶液的两烧杯中,标示为甲、乙两组,如图所示。静置一段时间后,得知两组的枝条内都有红色溶液,一组上升5 cm,另一组上升1 cm。红色溶液上升5 cm的组别及其枝条内出现红色的主要部位分别是 ( B )A.甲、韧皮部B.甲、木质部C.乙、韧皮部D.乙、木质部
3.森林地区往往比沙漠地区降雨更多,从生物学角度分析,主要原因是 ( A )A.蒸腾作用使大气湿度增加B.根系保持水土,蓄水过多C.呼吸作用旺盛,产生水分多D.光合作用旺盛,释放水汽多
4.如图的实验装置中,能够证明“在有光的条件下氧气是绿色植物释放出来的”的实验装置和证明“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的实验装置分别是 ( A )A.甲与丙、甲与乙B.甲与乙、甲与丁C.甲与丙、乙与丙D.甲与乙、乙与丙
5.(2016·广东)绿色植物在光下可以进行的生命活动有 ( A )①根的吸收作用 ②蒸腾作用 ③光合作用 ④呼吸作用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③④
6.现将一密闭透明的实验装置(如图甲)在晴天的凌晨开始置于室外,并进行24 h的气体分析测定,得出某气体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乙)。该气体是 ( A )A.氧气B.二氧化碳C.水蒸气D.氮气
7.萝卜长在土壤以上的部分是绿色的,而长在土壤以下的部分是白色的,原因是 ( B )A.叶绿体只有在光下才能形成B.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形成C.叶绿素的形成需要水分D.叶绿素的形成需要空气且水分充足8.如图所示的瓶子内装有正在萌发的种子,24 h后,把点燃的蜡烛放入瓶中,蜡烛熄灭,其原因是 ( A )A.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B.种子进行蒸腾作用,放出了大量水蒸气C.种子进行光合作用,放出了氧气D.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二氧化碳
9.在昼夜温差较大的地区,粮食作物的籽粒饱满(如东北大米),果类和瓜类特别甜(如新疆哈密瓜),这是因为 ( B )A.白天光合作用强烈,晚上呼吸作用强烈B.白天光合作用强烈,晚上呼吸作用微弱C.白天光合作用微弱,晚上呼吸作用微弱D.白天光合作用微弱,晚上呼吸作用强烈10.农民将丰收的水稻和小麦收获后,在入库前,都会将其尽快晒干,目的是 ( D )A.降低蒸腾作用,避免能量消耗B.促进光合作用,延长种子寿命C.保证种皮干燥,防止虫类咬蛀D.抑制呼吸作用,降低有机物的消耗
11.下列做法中不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是 ( C )A.对草原实施轮牧并控制放牧数量B.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C.倡导“使用一次性木筷”和“互赠贺卡”D.合理使用燃料,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二、综合题专练12.右图是绿色植物叶片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的①④属于植物的 组织。 (2)绿色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有机物主要由图中 (填图中序号)细胞通过光合作用合成,该生理过程所需的原料CO2主要通过图中的 (填图中序号)进入叶片。 (3)在农业生产上,既要充分利用单位面积上的光照,又要避免叶片互相遮挡,影响光合作用,因此栽培作物时应该 。
答案: (1)保护 (2)② ⑤ (3)合理密植
13.下图为研究植物散失水分的四个实验装置,将A、B、C、D四个实验装置放在阳光下照射2个小时。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A、B两个装置中,能证明塑料袋壁上的水珠是由植物体散发出的是 装置。 (2)C、D两个装置中,塑料袋壁上的水珠较多的是 装置。通过这组实验可以得出结论: 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植物蒸腾作用散失大量水分,因此大面积植树造林可以 (填“提高”或“降低”)大气的湿度。
答案: (1)A (2)C 叶 提高
14.右图是光合作用实验的示意图,具体步骤如下: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1)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 。 (2)用黑纸把一片叶的部分从正面和背面遮盖住,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3~4 h。(3)剪下遮光的叶片,去掉黑纸。
(4)将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再放入大烧杯内隔水加热,叶片逐渐由 色变成 色,试解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 (5)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干净,然后放在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这是为了检验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 。 (6)片刻,用清水冲洗掉碘液,这时可以看到见光部分呈 色,遮光部分 色。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是 。
答案: (1)让叶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4)绿 黄白 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5)淀粉 (6)蓝 不变蓝 光
15.(2019·河南)小麦是人类的主粮之一,在我国北方广泛种植。河南是全国小麦第一生产大省,被誉为“中原粮仓”。
(1)面粉主要来自小麦种子的 ,可用来制作面包、馒头等食物。 (2)图1为小麦叶肉细胞结构示意图。小麦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经 运输到种子内储存。光合作用的场所是细胞内的[ ] 。 (3)某科研团队测量了不同光照强度下,密闭容器内小麦叶片二氧化碳的吸收量,结果如图2所示(忽略其他因素的影响)。分析曲线可知: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相等的点是 点;当光照强度为 lx时,小麦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最多。
(4)叶锈病是危害小麦生长的常见病害。小麦的抗锈病和易感染锈病是一对相对性状。现有一株抗锈病小麦,经自花传粉后收获种子,由这些种子长成的植株中,有抗锈病的,也有易感染锈病的。据此判断 为显性性状,亲代植株的基因组成为 (用R表示显性基因、r表示隐性基因)。
答案: (1)胚乳 (2)筛管 ③ 叶绿体 (3)B 3 250 (4)抗锈病 Rr
16.如图为植物细胞吸水、失水的图解,请据图回答:(1)A为正常状态的细胞,如果将它放入清水中,细胞将变为 细胞状态(填字母),原因是 。 (2)一次给作物施肥过多,根毛细胞将变为 细胞状态(填字母),原因是 。 (3)图中①是 ,其中的液体是 。
答案: (1)B 细胞吸水 (2)C 根毛细胞失水 (3)液泡 细胞液
17.如图为一段枝条,上面长有两个大小相同的A、B果实。如果将B果实上下部位(图中c、d处)的树皮进行环剥。请回答下列问题。(1)A果实将 ,原因是 。 (2)B果实将 ,原因是 。 (3)以上现象说明 的运输是通过 由 向 运输的。
答案: (1)继续生长 叶制造的有机物能不断运送到A果实 (2)停止生长 叶制造的有机物不能送到B果实 (3)有机物 筛管 上 下
18.请根据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a、b表示植物的生理活动:a是 ,b是 。 (2)A、B表示两种物质:A是 ,B是 。 (3)a作用的意义:不但为生物圈中所有的生物提供了 ,而且提供了呼吸作用需要的 ,同时减少了大气中的 含量,维持了生物圈中的 平衡。 (4)b作用的意义是释放 ,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 。
答案: (1)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2)二氧化碳 有机物 (3)有机物 氧气 二氧化碳 碳—氧 (4)能量 动力
19.该图是刘磊同学的一个实验设计,请根据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刘磊设计该实验装置是为了探究 。 (2)经过一段时间的光照后,刘磊挤压塑料袋,石灰水无变化,这是因为 。 (3)将该装置在黑暗处数小时,再挤压塑料袋,石灰水 ,说明 。 (4)刘磊从植物体上摘取一片新鲜的叶片,放在黑暗中几个小时,经测量,其质量减轻,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中,除了叶片要散失水分外,其次是 。
答案: (1)植物的呼吸作用是否产生二氧化碳(2)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被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了(3)变浑浊 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4)植物的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
20.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的基本功能是维持植物的生命。那么,根、茎、叶在维持植物生命方面分别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请根据下面的漫画回答问题。
(1)叶说:“没有我,你们都会饿死。”说的是叶具有 的功能,完成这一功能的场所是细胞里的 。
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人教版】2023届中考一轮复习专用训练卷—专题15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含解析):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人教版】2023届中考一轮复习专用训练卷—专题15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含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属于复杂反射的是,下列不属于内分泌系统的器官是,人体产生听觉的部位是,下课铃响了,你直奔食堂,下列反射中,属于人类特有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专题三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器官) 课件 2021届中考生物一轮复习: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专题三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器官) 课件 2021届中考生物一轮复习,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2-,-3-,-4-,-5-,-6-,-7-,-8-,-9-,-10-,-1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专题13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解析版):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专题13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解析版),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教材重点回顾,高频考点梳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