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3物理新中考二轮复习重难突破(北京专用)专题02 声现象
展开
重点讲解
重点一、声音的产生
1、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是: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声的音叉,发声也停止,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振动的物体叫声。
重点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交谈。
2.传声介质:固体、液体、气体 传播形式:声波
重点三、声速
1.定义:声音传播的距离和传播所用时间之比叫做声速,大小等于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2.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m·s-1)
空气(15 ℃) | 340 | 煤油(25 ℃) | 1324 | 海水(25 ℃) | 1531 | 大理石 | 3810 |
空气(25 ℃) | 346 | 蒸馏水(常温) | 1497 | 冰 | 3230 | 铝(棒) | 5000 |
软木 | 500 | 水(常温) | 1500 | 铜(棒) | 3750 | 铁(棒) | 5200 |
从表中可获取的信息:
(1)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
(2)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一般来说,声音在固体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
(3)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温度有关,同一种介质传声,温度越高,传播声音越快。
3.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重点四、回声
1.定义: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次传入人耳的现象,叫回声。
2.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如果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 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加强原声。
3.应用:回声测距(测量方法: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重点五、音调
1.定义:在物理学中,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2.频率:
(1)定义:声音的频率是指声在1s内振动的次数,用f表示
(2)单位:赫兹,简称赫,符号是Hz。
3.探究音调的影响因素
(1)如图实验表明:音调的高低与声振动的频率(即振动快慢)有关。
(2)声音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4、声音的分类:
(1)可闻声波:多数人只能听到频率范围为20~20000Hz的声音,低于和高于此频率范围的声人都听不到。
(2)超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
(3)次声波:低于20Hz的声。
重点六、响度:
1.定义:在物理学中,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2.振幅:物理学中,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叫振幅。
3.决定响度的因素
(1)如图所示实验表明: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声音的响度越小。
(2)人听到的声音是否响亮,除跟发声体发出声音的响度有关外,还跟人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系。声音是从发声体向四面八方传播的,越到远处越分散,所以距离发声体越远,听到的声音越小。
(3)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和距发声体距离的远近有关。振幅越大、离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减小声音的分散可以增大响度。
重点七、音色
1.定义:音色就是声音的品质,是区分发声体的依据。
2.决定音色的因素:音色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因素决定。
3.波形图辨别乐音三要素:
音调相同、响度相同、音色不同
声音的特性在实例中的应用
1.打击乐器(鼓):鼓皮振动发声;鼓皮绷得越紧,振动越快,音调越高;击鼓力量越大,鼓皮的振动幅度就越大,响度也越大。
2.弦乐器(二胡、小提琴、钢琴):通过弦的振动发声;长而粗、不紧的弦发声的音调低,短而细、绷紧的弦发声的音调高;弦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的响度就越大。
3.管乐器(长笛、萧、号):吹奏时空气柱振动发声;长的空气柱产生低音,短的空气柱产生高音。
重点八、噪声
1.概念:物理学角度上的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环境保护角度: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干扰的声音。
3.噪声的来:
主要来:日常生活、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建筑施工
4.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
(1)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是0dB;
(2)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是30~40dB;
(3)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
(4)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
(5)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
5.控制噪声的途径:
(1)防止噪声产生,在声减弱,如:摩托车的消声器,无声手枪。
(2)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如:城市道路旁的隔音墙。
(3)防止噪声进入人耳,在人耳处减弱,如:工人用的防噪耳罩。
真题演练
一.选择题
1.(2021•门头沟区一模)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锣鼓喧天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真空不能传声
C.“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D.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声处减弱噪声
2.(2021•海淀区一模)小鹏听到室外饱含深情的歌声“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便判断说:“这是小红在唱歌”。小鹏辨别出是小红的声音,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振幅
3.(2021•大兴区一模)关于声现象,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根据声音的音调不同,可以分辨出是什么乐器
B.声音既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也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改变声振动的幅度,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
D.射击运动员戴上耳罩,是在声处减弱噪声
4.(2021•海淀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关于利用钢尺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及其特点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看到钢尺不振动了却还能听到声音,说明钢尺发声不一定要振动
B.越用力拨动钢尺,钢尺振动幅度越大,音调越高
C.可用钢尺演奏音乐,是因为调整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就可以改变其发声的音调
D.人耳和钢尺之间没有接触却能听到声音,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5.(2021•海淀区校级模拟)小潘潘在生日聚会上用小提琴演奏乐曲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演奏前,调节小提琴的琴弦松紧可改变声音的响度
B.小提琴弦发出声音时不一定在振动
C.小提琴演奏的乐曲通过空气传入听众的耳朵
D.小提琴的音色和二胡的音色相同
6.(2021•河池一模)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在公路两旁植树,可以有效防止噪声的产生
D.我们能分辨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音调不同
7.(2021•海淀区校级模拟)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口技”表演,模仿的是人的音色
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响度大
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指的是声音音调太高,太刺耳
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8.(2020•海淀区校级三模)如图所示的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我们能听到悠扬的琴声,说明固体可以传播声音
B.用力敲击鼓面,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C.宇航员在太空交流,说明真空可以传播声音
D.用一只手按压琴弦的不同部位,另一只手拨动琴弦发出的音调相同
9.(2021•海淀区校级三模)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超声波与次声波的振动频率可以相同
B.用不同种乐器演奏同一乐曲,这几种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相同
C.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不同
D.在靠近居民区的高架路旁,设置隔音墙是为了减小噪声对居民区的影响
10.(2021•西城区二模)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与次声波的振动频率相同
B.振幅能决定音调的高低
C.在马路的两侧植树可以减弱噪声
D.声音在真空中传播最快
11.如图所示,在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
(1)用嘴贴着瓶口吹气,能发出“1,2,3,4,5,6,7,ⅰ”的音乐声音,发出的声音是由_____的振动产生的;吹_____(填序号)瓶时,发出的声音音调最高,其原因是_____高,所以发出的音调高。
(2)用小木棍敲瓶口,也能发出“1,2,3,4,5,6,7,ⅰ”的音乐声音,发出声音是由_____的振动产生的;敲_____(填序号)瓶时,发出的声音音调最高,其原因是_____高,所以发出的音调高。
12.如图是小明用笛子和二胡奏出的声音经过同一个示波器显示的波形图。关于这两个声音,你的认识是:音调较高的是_____发出的,响度大的是_____发出的。
13.某同学在研究声音的特性时,做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重做上述实验,此实验说明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在这个实验中乒乓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14.崇仁一中秋季田径运动会于2016年10月25日至27日在校田径场隆重举行,此起彼伏的加油声是由声带的 _______ 而产生的,并通过_______传播到运动员耳朵中的。
15.蝙蝠飞行时,不断从喉部发出一种高频率的声波,当声波遇到前方的昆虫或障碍物时,则产生不同的回声反射回来,它的双耳听到回声,再经大脑的分析,就能辨别出前方的目标是食物还是障碍物,从而采取行动,或捕食或躲避,反应灵敏而准确.人们为了利用这种特性,对蝙蝠进行了研究,发现蝙蝠喉部的发声体在4 s的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在400000次~560000次之间,请你计算出蝙蝠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这样频率范围的声波人们能听到吗?
16.如图所示,根据给出的某一声音波形图,请在图中画出音调是原来的两倍的声音波形图。
17.某同学郊游时,看见前面有一座大山,距他850米。他对大山喊一声,问几秒后听到回声?(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米/秒)
18.声现象和光现象在我们生产和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请你参照示例,说出下列物理现象应用的例子,各举一个实例即可。
| 物理现象 | 应用实例 |
示例 | 光的直线传播 | 激光准直、射击瞄准、针孔照相机等等 |
1 | 光的反射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 光的折射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 声音传递信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 声音传递能量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专题02声现象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解答】解:A、“锣鼓喧天”是指声音的响度大,而不是音调高,故A错误;
B、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故B正确;
C、“闻其声,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故C错误;
D、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错误。
故选:B。
2.【解答】解:小鹏辨别出是小红的声音,主要是依据声音的音色不同。
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3.【解答】解:
A、由于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因此根据声音的音色不同,可以分辨出是什么乐器,故A错误;
B、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
C、响度由振幅和距离声的远近决定的,故改变声振动的幅度,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故C正确;
D、射击运动员戴上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
故选:C。
4.【解答】解:
A、声音的产生条件就是振动,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看到钢尺不振动了却还能听到声音,因为钢尺还在微微振动,所以还能听到声音,故A错误;
B、越用力拨动钢尺,钢尺振幅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故B错误;
C、用钢尺演奏音乐时,调整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改变钢尺振动的频率,改变其发声的音调,故C正确;
D、人耳和钢尺之间没有接触却能听到声音,是声音通过空气传播的,故D错误。
故选:C。
5.【解答】解:A、演奏前,调节小提琴的琴弦松紧,可以改变琴弦的振动快慢,可以改变琴弦的振动频率,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故A错误。
B、小提琴弦发出声音一定是琴弦振动产生的,故B错误。
C、小提琴和听众之间有空气,小提琴演奏的乐曲通过空气传入听众的耳朵里,故C正确。
D、小提琴和二胡弦的材料不同,音色不同,故D错误。
故选:C。
6.【解答】解: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不振动的物体不能发出声音,故A正确;
B、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B错误;
C、在公路两旁种树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错误;
D、我们能分辨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音色不同,故D错误。
故选:A。
7.【解答】解:A、因为每个人的发声结构不同,“口技”演员主要是模仿别人的音色,故A正确;
B、“震耳欲聋”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大,故B正确;
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大,故C错误;
D、“隔墙有耳”,声音是靠固体墙传过来的,说明固体能够传声,故D正确。
故选:C。
8.【解答】解:
A、声音的传播靠介质,我们能听到悠扬的琴声,说明气体可以传播声音,故A错误。
B、用力敲击鼓面,鼓声越大,说明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B正确;
C、宇航员在太空交流,是利用电磁波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C错误;
D、用手按压琴弦的不同部位,弦的振动频率改变,故发出的音调不同,故D错误。
故选:B。
9.【解答】解:
A、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通常在20Hz~20000Hz之间;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波,所以超声波与次声波的振动频率不相同,故A错误;
B、用不同种乐器演奏同一乐曲,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故这几种乐器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故B错误;
C、用力大小只会影响振幅,振幅与声音响度的大小有关,敲击力度的大小不会改变声音的音调,故C错误;
D、在靠近居民区的高架路旁,设置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为了减小噪声对居民区的影响;故D正确。
故选:D。
10.【解答】解:
A、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通常在20Hz~20000Hz之间;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波,所以超声波与次声波的振动频率不相同,故A错误;
B、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频率越大,音调越高,故B错误;
C、在马路的两侧植树,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正确;
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D错误。
故选:C。
11.【解析】
(1)[1][2][3]往瓶中吹气也会听到声音,这是瓶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用嘴吹气时,从左到右空气柱越来越长,空气柱振动越来越慢,音调越来越低,故吹A时发出的音调最高。
(2)[4][5][6]敲击玻璃瓶时,声音是由玻璃瓶内水柱振动产生的;装不同水量的玻璃瓶子振动频率不同,从左往右瓶内水的质量逐渐减小,因此声音的音调会越高,从左往右音调变高,故敲击H时发出的音调最高。
故选:A。
12.【解析】
[1]频率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物体振动的越快,频率越大。观察图形,相同时间内,笛子的振动频率大,所以音调高。
[2]振幅是指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它决定了声音的响度。笛子的振幅大,声音的响度大。
故答案为:笛子 笛子
13.【解析】
[1]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音叉在振动,即发声体在振动;
[2]音叉的不同响度对应不同振幅,但是这个不同振幅无法直接观察出来,但可以通过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这是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
故答案为:发声体在振动 把微小振动放大
14【解析】
[1][2]起彼伏的加油声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然后通过空气传播到运动员耳朵中的。
故答案为:振动 空气(介质)
15.【解析】
频率指的是每秒钟振动的次数,所以根据,可计算出蝙蝠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100000 Hz~140000 Hz,人耳只能听到20Hz到20000Hz之间的声音,故这样频率范围的声波人们不能听到
故答案为100000 Hz~140000 Hz,不能
16.【解析】
由图知,音调是原来的二倍,则频率是原来的二倍,如下图所示。
故答案为:
【解析】
因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太快,故光传播的速度可以忽略不计,看到闪电经3s听到雷声,即声音传播时间t=3s,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v=340m/s,则雷电发生处离小明距离S=vt=340m/s×3s=1020m.
故答案为:1020 m
18.【解析】
[1]光的反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有汽车的观后镜,让人可以不回头也能看到后面的景物;
[2]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有放大镜,让人可以看到微小物体的放大图像;
[3]声音传递信息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倒车雷达,B超;
[4]声音传递能量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有超声波清洗物件,超声波碎石。
故答案为:汽车的观后镜 放大镜 倒车雷达 超声波清洗物件
备战2023物理新中考二轮复习重难突破(山东专用)专题02 声和光现象: 这是一份备战2023物理新中考二轮复习重难突破(山东专用)专题02 声和光现象,文件包含备战2023物理新中考二轮复习重难突破山东专用专题02声和光现象解析版docx、备战2023物理新中考二轮复习重难突破山东专用专题02声和光现象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备战2023物理新中考二轮复习重难突破(河北专用)专题02 声和光: 这是一份备战2023物理新中考二轮复习重难突破(河北专用)专题02 声和光,文件包含备战2023物理新中考二轮复习重难突破河北专用专题02声和光解析版docx、备战2023物理新中考二轮复习重难突破河北专用专题02声和光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备战2023物理新中考二轮复习重难突破(广东专用)专题02 光现象: 这是一份备战2023物理新中考二轮复习重难突破(广东专用)专题02 光现象,文件包含备战2023物理新中考二轮复习重难突破广东专用专题02光现象解析版docx、备战2023物理新中考二轮复习重难突破广东专用专题02光现象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