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文来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国内部)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展开文来高中2022学年第一学期国内部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地理试卷
满分分值:100分完卷时间:6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格林尼治时间2016年3月17日零时18分45秒,爱尔兰天文爱好者拍摄到一颗天体碰撞木星表面的照片。据此完成1-2题。
1.和木星天体类别相同的是( )
A.太阳 B.地球 C.月球 D.哈雷彗星
2.有人称木星为“地球的盾牌”,保护着地球等其他星体。你认为较合理的解释是木星( )
A.距离太阳更近,削弱了太阳射向地球的紫外线辐射
B.公转轨道在地球与小行星带之间,阻挡小行星撞击
C.公转方向与地球一致,构成了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
D.体积、质量巨大,吸引部分可能撞向地球的小天体
3.当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的时候,会出现日食天象。而太阳系其他的行星,只要有卫星,同样有可能出现日食天象。火星有两颗天然卫星,它们同样有可能运行到火星和太阳之间。火卫一又叫福布斯,质量较小,不足以形成球体,外形看起来像个土豆。右图为火星日食图。与材料中发生的天体现象位置关系相符的是( )
A. B.
C. D.
读天体系统示意图,完成4-6题。
4.“太阳大,地球小,太阳带着地球跑;地球大,月球小,地球带着月球跑。”童谣中出现的天体,按其先后顺序排列的是( )
A.恒星、行星、卫星 B.星云、恒星、行星
C.恒星、行星、小行星 D.恒星、小行星、流星体
5.图中③为( )
A.地月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可观测宇宙
6.下图中能正确反映河外星系、太阳系、地球三者的关系的是( )
A. B.
C. D.
天亮前后,东方地平线上有时会看到一颗特别明亮的“晨星”——金星,它不是光源,人们称它为“启明星”。下图是太阳系部分行星绕日公转示意图。读下图,完成7-9题。
7.图中被称为“启明星”的是( )
A.M B.J C.V D.W
8.“狮子座流星雨”来源于( )
A.M轨道与V轨道之间 B.V轨道与地球轨道之间
C.地球轨道与W轨道之间 D.W轨道与J轨道之间
9.图中所示信息反映了行星的运动特征是( )
A.自转方向都一致 B.公转方向都一致
C.公转轨道都为正圆形 D.公转轨道面完全重合
对中等质量的恒星而言,当核心的氢耗尽之后氦闪就会发生,氦闪是简并态物质自然引发的爆炸。影片《流浪地球》讲述了地球因太阳“氦闪”而被迫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流浪地球”计划分为三步:第一步,终止地球自转;第二步,将地球推入土星轨道,借助土星引力,弹射出太阳系;第三步,地球经历2500年的星际流浪,抵达新家园。下图为地球流浪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10-12题。
10.地球之所以要逃离太阳系是由于( )
A.日心与地心距离发生变化 B.地球的体积、质量发生变化
C.地球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D.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发生变化
11.地球靠近木星时,地球可能面临的危险( )
A.被小行星等星际物质撞击 B.大气层越来越稠密
C.木星受地球引力作用,远离轨道,撞向地球 D.温度剧烈上升
12.在地球流浪经历的A-B-C三个过程中,地球所属的天体类型分别是( )
A.行星一行星一行星 B.行星—卫星一行星
C.行星一卫星一卫星 D.行星—卫星一恒星
2017年7月22日至8月1日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不向其火星轨道探测器和火星车发出任何指令。NASA有关人员解释:“预计到通信会明显变差,谨慎起见,这段时间我们不会和我们的火星设备交流。我们不想冒险让航天器执行错误指令。”据此完成13-14题。
13.这次通信变差与火星、地球、太阳三者相对位置关系相关,该时段火星最可能位于上图中的( )
A.甲段 B.乙段 C.丙段 D.丁段
14.干扰通信的物质直接来自太阳( )
A.日冕层的带电粒子 B.光球层的耀斑爆发
C.色球层的太阳风 D.色球层的太阳黑子
2021年9月28日,在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我国研制的太阳双超卫星首次亮相。作为我国首颗太阳探测卫星,计划在今年发射,卫星若发射成功,将标志中国正式进入“探日时代”。下面是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太阳活动预报中心报道的两则太阳活动综述(耀斑级别由低到高分别是A、B、C、M、X)。据此,完成15-17题。
2021年9月14日在过去24小时中,太阳活动为低水平。日面上有2群黑子。该期间发生的最大耀斑是:M2.8。 |
2021年10月14日在过去24小时中,太阳活动为低水平。日面上有2群黑子,该期间无C级及以上耀斑发生。 |
15.与太阳辐射有关的是( )
①豫章郡出石,可燃为薪。
②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③烟火冲天,其声如雷,昼夜不绝,声闻五六十里,其飞出者皆黑石硫黄之类,经年不断……热气逼人三十余里。
④生于水际,沙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土人以雉尾挹之,乃采入缶中。颇似淳漆,燃之如麻,但烟甚浓,所沾帷幕皆黑。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6.与9月14日相比,10月14日( )
A.太阳风活动剧烈 B.地磁场更为平静
C.卫星通信中断频繁 D.极光影响至赤道地区
17.太阳活动强烈时,下列行为能有效防范其影响的是( )
A.增加户外活动,增强皮肤活力 B.扩大电信网络建设,保持网络通畅
C.清理“宇宙垃圾”,保护宇宙环境 D.加强监测和预报,做好应急准备
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火星探测分为四步走。第一步,定轨,探测器发射进入绕地轨道,绕地飞行;第二步,地火转移;第三步,火星捕获,进入绕火星轨道,绕火星飞行;第四步,探测器登陆火星)。下图为“天问一号”探测器示意图。火星车的肚子旁还装有4个“大翅膀”,这4个“翅膀”是太阳能电池板,专门为火星车运行提供能源。据此完成18-19题。
18.“天问一号”探测器( )
A.发射和运行时可能受极光的干扰 B.定轨以后位于地球平流层
C.运行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 D.发射起飞后成为自然天体
19.我国航天发射一般选择在太阳活动微弱时段进行是为了避免( )
A.地球磁暴导致航天器方向错乱 B.黑子和耀斑爆发带来降水异常
C.航天器与地面指挥系统通信不畅 D.太阳风暴干扰发射场风速
中国贵州射电望远镜“天眼”曾接收到一个来自距地球4光年外的外太空可疑信号。据科学家推测,外太空的某颗恒星周围有一颗潜在的宜居行星。宜居行星与其绕转恒星相距约750万千米,该恒星比太阳暗约900倍。据此完成20-21题。
20.判断该行星宜居的主要依据是( )
A.具有与地球表面相近的温度 B.具有与地月系一样的天体系统
C.与恒星的距离接近日地距离 D.获得与地球上相似的可见光
21.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上水以液态形式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 )
①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较适当 ②地球自西向东绕日公转
③地球处在一个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于2020年7月23日成功发射,2021年2月10日与火星交会,成功实施捕获制动进入环绕火星轨道,对预选着陆区进行了3个月的评查后,于2021年5月15日成功实施火星着陆。2021年5月22日,祝融号火星车成功驶上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完成22-24题。
22.下列选项中描述正确的是( )
A.降落在火星上的探测器是天体 B.与火星相邻的行星是金星和木星
C.围绕火星运转的探测器属于卫星 D.火星不属于类地行星
23.火星属于(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河外星系 D.其他恒星系
24.科研队对火星进行生命探测时首先查找液态水存在迹象,原因是( )
①存在液态水,说明可能存在适宜的温度 ②有液态水才能形成云雨现象
③液态水可以形成多样的地表形态 ④生命起源于海洋,有液态水才可具备此基本条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不同地质年代的沉积岩含有不同生命现象的信息。下图示意不同地质年代地层中的生物化石。据此完成25-27题。
25.根据地层及其化石的有关知识,可知( )
①任何地层都含有生物化石 ②化石的特点与环境关系密切
③生物总是从低级向高级进化 ④生物总是从复杂向简单演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6.人类出现在( )
A.元古代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27.下列关于各地质时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古生代晚期和中生代是重要的造煤时期
B.古生代,喜马拉雅运动使地球上的海陆分布与现在趋于一致
C.中生代,蕨类植物繁盛
D.古生代晚期,以恐龙为代表的爬行动物繁盛
读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示意图,完成28-29题。
28.1时期以前,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原始大气出现 B.天文演化时期 C.地质演化时期 D.大量生物出现
29.下列地理事物与图中数码对应正确的是( )
A.②—真核细胞生物出现 B.③恐龙灭绝
C.4无脊椎动物大量出现在地球表层 D.5鱼类和两栖类动物出现
下列图中图甲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局部图”,图乙为“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图”。读图完成30-32题。
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层在大洋地壳中常常缺失 B.岩石圈的范围是指(1)层和(2)层
C.②为软流层 D.岩石圈的范围指①②的全部和③的大部分
31.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地方是( )
A.莫霍面附近 B.上下地幔之间 C.古登堡面上部附近 D.内、外核之间
32.图中各层中,构成大陆地壳的是( )
A.①② B.① C.② D.③
北京时间2021年10月2日6时48分,四川乐山市犍为县(29.25°N,103.96°E)发生3.1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0千米。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33-34题。
33.此次地震的震源最可能位于( )
A.Ⅲ圈层 B.Ⅳ圈层 C.莫霍界面以上 D.古登堡界面以下
34.岩石圈( )
①包含地壳及上地幔 ②位于软流层以上
③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④包括水圈的全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022年9月1日,库里尔群岛的埃贝科火山喷发出大量的火山灰,据俄罗斯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的观测数据,火山灰柱高约4km。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代表地球不同圈层。据此完成35-36题。
35.此次火山灰柱喷出地表后,首先到达的圈层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6.图中圈层的特点是( )
A.甲圈层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系统 B.乙圈层占据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底部
C.丙圈层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D.丁圈层与外部圈层之间没有联系
气球作为探空的工具已被广泛使用。下图示意一探空气球由地面上升至100km高空处,据此完成37-38题。
37.该探空气球记录的随高度升高气温变化的规律可能是( )
A.递减→递增 B.递增→递减
C.递增→递减→递增→递减 D.递减→递增→递减→递增
38.该探空气球探测到水汽集中分布的层应是(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电离层
2012年10月14日,奥地利人鲍姆加特纳乘坐氦气球从39千米的高空勇敢地跳下,开始了人类历史上最高的自由落体运动。他配备的特制宇航服,外表绝缘,密封的内层中填充加压氧气,头盔中有液氧系统,护目镜中装有温度调节器。据此完成39-40题。
39.鲍姆加特纳勇敢地跳下时,位于(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电离层
40.鲍姆加特纳配备特制宇航服的原因是( )
A.平流层水汽杂质含量大 B.对流层中天气变化剧烈
C.39千米处的大气层氧气含量少 D.39千米处的大气层有毒气体多
二、综合分析题(共20分)
(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2021年5月15日,我国天问一号着陆器首次成功降落火星。火星表面有稀薄的大气,密度相当于地球的百分之一,以二氧化碳为主,火星上的风速可达每秒180米,这几乎是地球上特大台风风速的三倍多。火星上遍布着数以万计、大小不一的陨石撞击坑。较大的陨石撞击坑又称“环形山”,是大流星体穿过大气层后撞击而成的环形凹坑(左图)。火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没有稳定的液态水体,沙尘悬浮其中,常有沙尘暴发生。目前,火星正是远离地球的时候,地火的距离达到了3.18亿公里。从地球上发射出的无线电信号以光速传播,也要17.7分钟的时间才能抵达火星。因此,探测器完全依靠自主降落火星.右图为我国火星探测标识“揽星九天”示意图。
41.写出“揽星九天”标识中字母对应的天体名称:B_________,E_________,其中表示类地行星的是_______(填字母),属于巨行星的是_________(填字母)。(4分)
42.根据材料和火星探测任务示意图,推测对火星表面探测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困难。(6分)
43.与地球相比,指出火星表面撞击坑密布的原因。(4分)
(二)读下图“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6分)
44.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大气层是_________(填字母),该层大气随高度上升,气温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
45.图中B层大气是最佳的航空飞行层,请说明原因。(2分)
46._________层(填字母)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D层中有_________层,太阳活动爆发时,会引起该层的扰动,此时传播的无线电短波信号会减弱或中断。(2分)
文来高中2022学年第一学期国内部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地理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B | D | C | A | D | D | C | D | B | D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A | B | C | A | C | B | D | C | C | A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C | C | B | D | B | D | A | B | A | A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C | A | C | C | A | C | D | A | B | C |
二、综合分析题(共20分)
(一)(1)金星 木星 ABCD EF(4分)
(2)火星表面大气层稀薄,风速大,着陆器安全着陆难度大;火星表面砾石遍布,着陆器平稳着陆难度大;火星常发生沙尘暴,对着陆器干扰大;距离地球远,飞行时间长等。(任答3点得6分)
(3)火星大气层稀薄,阻力小,不能使流星体燃烧殆尽;火星距小行星带较近,易遭受陨石撞击,撞击坑数量多;大气稀薄,无稳定液态水,外力作用较弱;无植被覆盖,生物风化作用弱等,因此撞击坑得以完整保存。(任答2点得4分)
(二)(1)A (逐渐)降低(2分)
(2)大气上热下冷,以平流运动为主,飞机飞行较平稳;水汽、尘埃含量少,天气晴朗,能见度高。(2分)
(3)A 电离(2分)
上海市南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这是一份上海市南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真题】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zip: 这是一份【期中真题】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zip,文件包含期中真题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期中真题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上海市建平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上海市建平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