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 综合能力测试卷(二)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94514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 综合能力测试卷(二)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94514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 综合能力测试卷(二)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94514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 综合能力测试卷(二)
展开综合能力测试卷(二)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Cl:35.5 Fe:56 Zn:65 Ag:108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1~10小题每题2分,11~15小题每题3分,共35分)
1.下列用途利用了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
A.木炭用作吸附剂 B.生石灰用作干燥剂
C.氧气用作助燃剂 D.氮气用作保护气
2.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物质按混合物、碱、氧化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空气、氢氧化钠、水
B.液氧、纯碱、空气
C.生铁、石油、干冰
D.矿泉水、熟石灰、高锰酸钾
3.下列做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用洗涤剂去除油污
B.用白酒去除水垢
C.用小苏打发酵面粉
D.用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老年人饮用牛奶,可预防骨质疏松
B.合理使用农药、化肥,提高粮食产量
C.使用舒适耐磨的合成材料作布料,力促“不愁穿”成为现实
D.缺乏磷、钾、铁等微量元素,应大量服用保健品
5.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硝酸钾属于复合肥料
B.生活中可用肥皂水将硬水转化成软水
C.碳酸钙不仅可作补钙剂,还可作牙膏中的摩擦剂
D.温室效应的加剧主要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增大有关
6.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 | 事实 | 解释 |
A | 五月槐花香浓郁,六月荷塘清久远 |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
B | 家中绿植枝叶生长不茂盛,叶色淡黄 | 缺少氮肥 |
C | 用洗洁精洗去餐盘上的油渍 | 洗洁精能溶解油渍 |
D | 常用醋酸或盐酸除水垢 | 醋酸和盐酸中均含有H+ |
7.有关课本实验中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可以用硫粉代替红磷
B.过滤时,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
C.蒸发食盐水时,待蒸发皿内水分蒸干后,才停止加热
D.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8.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括号中为方法或试剂),你认为可行的是( )
A.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硫酸亚铁溶液、硝酸铜溶液、银丝)
B.鉴别固体: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铵(水)
C.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 (点燃)
D.分离氧化钙中混有的碳酸钙粉末(加水溶解,过滤)
9.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
A.在硝酸铵溶液中:Na+、Cu2+、OH-
B.在稀盐酸中:Ba2+、CO32-、Zn2+
C.在氯化钠溶液中:K+、Ca2+、NO3-
D.在氢氧化钠溶液中:H+、Mg2+、Cl-
10.汽车尾气是空气污染的元凶之一,使用催化净化装置,可以有效减少尾气污染,其反应原理之一是2NO+2CON2+2X,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的化学式为CO2
B.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C.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D.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主要来源于汽油的不充分燃烧
11.镍氢充电电池有着广泛应用,镍(Ni)及其化合物能发生下列反应:①Ni+2HCl===NiCl2+H2↑、②NiO+2HCl===NiCl2+H2O、③NiO2+4HCl===NiCl2+Cl2↑+2H2O。Ni(OH)2不溶于水,对上述反应的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
A.镍能与氯化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B.NiCl2能与NaOH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C.反应②和③都是复分解反应
D.反应①、③中Ni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12.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将a、b、c三种物质t1 ℃时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a>b>c
B.t2 ℃时30 g物质a加入到50 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80 g溶液
C.t1 ℃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质量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b>a=c
D.若a中混有少量c,可以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
13.在A+B―→C+D的反应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C和D为盐和水,该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B.若A是氧化铜、C为铜,该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
C.若将20 g A和30 g B混合,则生成C和D的总质量一定为50 g
D.该反应不可能是化合反应
14.有关物质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质X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
B.反应②一定有盐参加反应
C.向Ca(OH)2溶液中加入CaO,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D.图中的所有反应均不属于置换反应
15.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39分)
16.(5分)化学知识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相应序号填空。
①煤 ②生铁 ③氮气 ④氯化钠 ⑤二氧化硫 ⑥硝酸钾
(1)充入食品包装袋中用于防腐的是____________; (2)可形成酸雨的是____________;
(3)常用于消除道路上积雪的是____________; (4)属于合金的是____________;
(5)被称为“工业粮食”的是____________; (6)属于复合肥的是____________。
17.(12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回答下列问题。
(1)常温下,湿衣服逐渐晾干。从微观角度解释,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甲图中火柴能持续燃烧,乙图中火柴很快熄灭。其熄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醇俗称酒精,是一种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可作酒精灯或内燃机的燃料。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炎热的夏天,我们在喝了可乐之后,常常会打嗝,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________有关。
(5)爸爸买了硝酸铵化肥,准备给菜地施用,小明告诉爸爸这种化肥不能与草木灰混合施用,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厨房里经常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________功能。
18.(10分)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推进社会发展与进步。
(1)自然界中的水含有较多杂质,净化过程中加入活性炭,是利用其________性。
(2)天然水具有一定的硬度,日常区分硬水和软水可选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
(3)以水为原料,可获得多种产品。
①工业上常用水制取水煤气,原理为:H2O+CCO+H2,该反应过程中,热能转化为________能;
②利用CO和H2制取二甲醚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该变化过程中,参加反应的CO和H2的分子个数比是________。
19.(5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金属。
(1)生铁和钢中最主要的元素是________;用铝壶烧水主要利用铝具有良好的________性。
(2)铝制品有良好的抗腐蚀性,其原因是在空气中铝的表面易形成致密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验证Zn、Cu、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可选择的试剂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Zn、Ag、CuCl2溶液 B.Cu、Ag、ZnSO4溶液
C.Zn、Cu(OH)2、Ag D.Zn、Cu、Ag、稀硫酸
20.(7分)A~K为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为黑色粉末,H是一种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D、F的化学式:D________,F________。
(2)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气体E的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9分)
21.(9分)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请根据下列实验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A实验中,烧杯③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B实验中,硬质玻璃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末端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实验中,若要除去粗盐中难溶性的杂质,其正确操作步骤为______________(填序号),步骤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按照②③①的步骤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填“偏小”或“偏大”)。
22.(10分)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是碳酸钠、硫酸钡、氢氧化钠、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成分,小燕老师取用一定量样品,加足量水溶解,过滤得到白色沉淀甲和无色滤液乙。
写出上述操作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滤时用到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探究活动一】奋进小组探究白色沉淀甲的成分。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取白色沉淀甲,滴加足量的稀硝酸 | 沉淀部分消失 | 白色沉淀甲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 |
【探究活动二】智慧小组探究白色固体样品中是否含有______,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
实验Ⅰ | 取适量无色滤液乙,加入碳酸钠溶液 | 无明显现象 | 无色滤液乙中一定不含____________ |
实验Ⅱ | 步骤①:取适量无色滤液乙,加入过量的________溶液,过滤 | 生成白色沉淀 | 原白色固体样品中一定存在该物质 |
步骤②:取步骤①中的滤液,滴加________溶液 | ______________ |
【反思】实验Ⅱ中步骤①加入过量试剂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通过两个小组的共同探究,得出原白色固体样品含有的成分。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7分)
23.(7分)某化肥厂生产的一种化肥包装袋上的说明如图所示,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其纯度,取样品5.6 g,完全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加入100 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硝酸银溶液,恰好反应生成14.35 g沉淀(杂质不与硝酸银溶液反应)。通过计算回答。
(1)所用硝酸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该化肥是否合格。
答案
一、1.A 2.A 3.B 4.D 5.B 6.C 7.B 8.B 9.C
10.C
11.C 点拨:反应③不是复分解反应。
12.D 点拨:将t1 ℃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 ℃,则a、b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仍然等于t1 ℃时a、b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c则析出晶体,溶质质量分数减小,它们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b>a>c;t2 ℃时a的溶解度为50 g,因此将30 g a加入到50 g水中,形成的饱和溶液只有75 g,还有5 g a未溶解;t1 ℃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与溶液质量和溶解度有关,题中没有给出三种溶液的质量,故无法比较所含溶质质量大小关系。
13.C
14.D 点拨:根据图示可知,X为CO2,不属于有机物,故A错误;反应②Ca(OH)2→CaCO3可以通过CO2与Ca(OH)2反应实现,不一定有盐参加,故B错误;向饱和Ca(OH)2溶液中加入CaO,恢复至原温度,Ca(OH)2溶液质量分数不变,故C错误,D正确。
15.D 点拨: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固体质量不会减小至零,故A错误;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稀释过程中,pH逐渐减小,但不会等于7,更不会小于7,故B错误;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生成H2、O2的体积比约是21,不是质量比,故C错误;锌的活动性比铁强,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酸反应,铁生成的氢气多,故D正确。
二、16.(1)③ (2)⑤ (3)④ (4)② (5)① (6)⑥
17.(1)分子在不断运动 (2)火柴梗的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3)可再生;C2H5OH+3O22CO2+3H2O (4)温度
(5)铵态氮肥与碱性肥料不能混合使用,否则会产生氨气,降低肥效 (6)乳化
18.(1)吸附 (2)肥皂水 (3)①化学 ②12
19.(1)铁;导热 (2)氧化物保护膜 (3)A
20.(1)Cu(OH)2;CO2 (2)复分解反应
(3)Cu+2AgNO3===Cu(NO3)2+2Ag
(4)冶炼金属(或作燃料)
点拨:H是一种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且H是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所以H是碳酸钙,气体F和溶液G反应生成碳酸钙,所以F是二氧化碳,G是氢氧化钙,固体I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溶液J和银白色固体K,所以I是铜,J是硝酸铜,K是银。A为黑色粉末,A和气体E加热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所以A是氧化铜,E是一氧化碳,氧化铜与溶液B反应,所以B是盐酸或硫酸,C是氯化铜或硫酸铜,C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沉淀D,所以D是氢氧化铜,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三、21.(1)作对比
(2)红色粉末逐渐变黑;防止有毒气体CO逸出污染空气
(3)①④⑤;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而导致液滴飞溅;偏小
点拨:③中仰视读数,会使实际量取水的体积偏多,导致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22.Na2CO3+BaCl2===BaCO3↓+2NaCl;引流
【探究活动一】BaCO3、BaSO4
【探究活动二】NaOH
实验Ⅰ:BaCl2
实验Ⅱ:CaCl2(或BaCl2);酚酞(或CuSO4等);溶液变红(或产生蓝色沉淀等)
【反思】除去Na2CO3
四、23.解:(1)设反应的NH4Cl质量为x,消耗AgNO3的质量为y。
53.5 170 143.5
x y 14.35 g
== x=5.35 g y=17 g
所用Ag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17%
(2)NH4Cl的质量分数为×100%≈95.5%,故该化肥合格。
答:略。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 综合能力测试题(五): 这是一份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 综合能力测试题(五),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化学符号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下列有关金属的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 综合能力测试题(四): 这是一份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 综合能力测试题(四),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5 Ca—40 Cu—6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 综合能力测试卷(三): 这是一份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 综合能力测试卷(三),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