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考前必测--18.语言文字运用+文言微语段阅读(附答案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高考语文考前必测--18.语言文字运用+文言微语段阅读(附答案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Ⅱ,文言微语段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言文字运用+文言微语段阅读
满分:20分 建议用时:2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都城纪胜》的成书年代,据自序有“时异事殊”,“缅怀往事,殆犹梦也”之语,当在元军攻陷临安之后。所署“甲戌岁中秋日”,甲戌即宋度宗咸淳十年。吴自牧增加这句话表明这一时期南宋杂剧的“唱念”大大强调了,而这正好发生在南戏在临安盛行之时。
早期南戏以“宋人词而益以里巷歌谣”(《南词叙录》)构成曲牌连缀体制,恰好具备官本杂剧较之前段子杂剧、参军杂剧、傀儡杂剧不同的特征——演唱故事。南宋中期的南戏音乐已不再是“里巷歌谣”,而是吸收了唱赚、诸宫调等其他说唱技艺的音乐形式来丰富自身。在都城盛行之后,其以角色演唱故事的方式对于宋杂剧音乐体制的构建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甚至,有理由相信,官本杂剧所用音乐已与南戏音乐相互融合,它们在河流交错、气候温和、风景秀丽的江浙地区形成了共同的特色——曲风柔婉妩媚、缠绵细腻;旋律修饰华美。
1.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特征——演唱故事”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带工老板或者打杂的拿着一叠叠的名册,懒散地站在正门口——好像火车站剪票处一般的木栅子前面。
B.“好香的干菜——听到风声了么?”赵七爷站在七斤的后面七斤嫂子的对面说。
C.周朴园: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惠,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后来,后来,——你知道吗?
D.“呜——”火车开动了。站台上送行的人们纷纷挥手,一片手臂的森林出现在不舍的泪眼中。
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修改。(6分)
答:
二、文言微语段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片段,完成3~4题。
杞子①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
(摘编自《左传》)
[注] ①即烛之武退秦师后,被秦伯留下驻守郑国的杞子。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B.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C.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D.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4分)
译文:
(2)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4分)
译文:
1.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标点符号用法的能力。A项和文中的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B.破折号表示话题的转换;C.破折号表示话语的中断;D.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长。故选A。
2.答案 吴自牧增加的这句话表明这一时期南宋杂剧的“唱念”被大大强调了,而这正好发生在南戏在临安盛行之时。
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吴自牧增加这句话表明……”结构混乱,改为“吴自牧增加的这句话表明……”;“这一时期南宋杂剧的‘唱念’大大强调了”主客体不对应,根据句意应是被动句,改为“这一时期南宋杂剧的‘唱念’被大大强调了”。
3.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竭”是“力”的谓语,“远”是“主”的定语,所以“远主”中间不能断开,应在“竭”后面断开,排除B、D两项。“所为”构成“所”字结构,中间不能断开,所以应在“为”后面断开,排除C项。
4.答案 (1)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国都北门的钥匙,如果悄悄派兵前来,就可以占领他们的国都。
(2)(崤山)有两座山头:南面的山头是夏王皋的坟墓,北面的山头是周文王避过风雨的地方。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关键点:(1)“管”,钥匙;“潜师”,悄悄派兵;“国”,国都。(2)“陵”,山头;“后”,君主;“所辟风雨”,避风雨的地方;“其南陵,……也”“其北陵,……也”,都是判断句。
参考译文
秦国大夫杞子从郑国派人向秦国报告说:“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国都北门的钥匙,如果悄悄派兵前来,就可以占领他们的国都。”秦穆公向秦国老臣蹇叔征求意见。蹇叔说:“让军队辛勤劳苦地偷袭远方的国家,我从没听说有过这样的事情。军队辛劳精疲力竭,远方国家的君主又有防备,这样做恐怕不行吧?军队的一举一动,郑国必定会知道。军队辛勤劳苦而一无所得,一定会产生叛逆念头。再说行军千里,有谁不知道呢?”秦穆公没有听从蹇叔的意见。他召见了孟明视、西乞术和白乙丙三位将领,让他们从东门外面出兵。蹇叔哭他们说:“孟明啊,我看着大军出发,却看不见他们回来了!”蹇叔的儿子跟随军队一起出征,他哭着送儿子说:“晋国人必定在崤山抗击我军。(崤山)有两座山头:南面的山头是夏王皋的坟墓,北面的山头是周文王避过风雨的地方。你们一定会战死在这两座山之间,我到那里去收你的尸骨吧。”于是秦国军队东行。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考前必测--20.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阅读(附答案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Ⅱ,古代诗歌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考前必测--16.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阅读(附答案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Ⅱ,古代诗歌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考前必测--14.语言文字运用+文言微语段阅读(附答案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Ⅱ,文言微语段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