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考点12 水的污染和净化-备战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帮(解析版) 试卷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考点12  水的污染和净化-备战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帮(解析版)第1页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考点12  水的污染和净化-备战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帮(解析版)第2页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考点12  水的污染和净化-备战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帮(解析版)第3页
    还剩2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考点12 水的污染和净化-备战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帮(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考点12 水的污染和净化-备战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帮(解析版),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基本实验操作;, 基本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12 水的污染和净化
    命题趋势
    借助生产生活实际,假设具体的情景,以“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为主题的信息题和开放题是中考的热点之一,水的净化方式在中考中单独出题,大多是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而软硬水的鉴别是通过与水的污染及其防治、水的净化方法等有关水的知识方面综合进行考查。
    考查重点
    1. 辩证的看待水资源的丰富与有限;
    2. 基本实验操作(过滤与蒸馏);
    3. 基本实验操作(过滤与蒸馏)的注意事项。
    重点考向
    考向一、爱护水资源
    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液体,4℃时ρ=1ɡ/cm3,
    分布储量
    分布:地面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其中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小于1% ,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分布不均,人均量少。 





    水污染原因
    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
    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
    水污染危害
    人饮用中毒、致病、甚至死亡
    工农业生产使用被污染的水,会降低产品的质量
    消除水污染
    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
    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
    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
    知识拓展
    1、爱护水资源的措施,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
    节约水资源就要提高水的利用效益。使用新技术、改革新工艺和改变习惯可以大量节约工农业和生活用水。
    水体污染是指大量的污染物质排入水体,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质恶化,水体及其周围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对人体健康、生活和生产活动等造成损失和威胁的情况。
    2、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三态变化的实质:水的三态变化就是由于水分子的运动导致了水的状态变化。水分子获得能量时,运动加快,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水由液态变成了气态(或由固态变为了液态);失去能量时,运动减慢,分子间的间隔减小,水由气态又变回了液态(或由液态变为固态)。
    方法技巧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H2O,最多的金属元素是Na ,最多的元素是O 。
    跟踪训练
    1. (2021·黑龙江哈尔滨市·八年级期末)结合如图你认为下列有关说法不合理的是( )

    A.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总储水量很大
    B.随着人类用水量的不断增加,可供人类利用的水资源更显短缺
    C.哈尔滨靠近松花江,因此永远也不会缺水
    D.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会导致水体污染
    【答案】C
    【解析】A、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总储水量很大,但是淡水资源很少,不符合题意;
    B、淡水资源有限,且分布不均,随着人类用水量的不断增加,可供人类利用的水资源更显短缺,不符合题意;
    C、哈尔滨靠近松花江,但是淡水资源有限,应节约用水,符合题意;
    D、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会导致水体污染,不符合题意。故选C。
    2. (2021·安徽铜陵市·九年级期末)2020年,多地开展“守护好一江碧水,保护母亲河,致敬世界地球日”的活动。下列对于水的认识,错误的是( )
    A.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
    B.长期饮用纯净水,不利于身体健康
    C.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才可排放
    D.我国地大物博,人均水量居世界前列
    【答案】D
    【解析】A、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因此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故A正确;
    B、纯净水不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所以长期饮用纯净水,不利于身体健康,故B正确;
    C、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才可排放,可以防止水体污染,故C正确;
    D、我国水资源总量28000多亿立方米,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3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干旱缺水成为我国尤其是北方地区的主要自然灾害,所以我国水资源十分丰富,人均占有量居世界各国之首是错误的,故D错误。故选:D。
    3. (2021·山东淄博市·八年级期末)关于水的天然循环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
    B.太阳能是实现水的天然循环的重要条件
    C.水的天然循环过程中,水分子本身及其能量都没有发生变化
    D.通过水的天然循环实现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答案】C
    【解析】A、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太阳光是实现水的天然循环的重要条件提供了能量,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水的内能转换为势能,再由风能吹到某地,吸收内能,降落,重力势能转换为动能,最后又变成水,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通过水的天然循环能实现水资源的重新分配和水的自身净化,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4.(2021·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是一个水球,有90%的面积被水覆盖
    B.冰融化为水后,体积变大
    C.每个成年人每天一般约摄水2.5L
    D.陆地淡水几乎占地球总水量的3/4
    【答案】C
    【解析】A、地球是一个水球,有71%的面积被水覆盖,不正确;
    B、冰融化为水后,体积变小,不正确;
    C、每个成年人每天一般约摄水2.5L,正确;
    D、陆地淡水几乎占地球总水量的2.53%,不正确;故选C。
    5. (2020·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水是人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水在自然界中以固态、液态、气态形式存在
    B.水对调节地球温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C.水在自然界中不断循环,淡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D.水能溶解很多物质,在生物体内起着运送营养物质的作用
    【答案】C
    【解析】A、水在自然界中以固态、液态、气态形式存在,说法正确;
    B、水对调节地球温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说法正确;
    C、水在自然界中不断循环,淡水量很少,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说法错误;
    D、水能溶解很多物质,在生物体内起着运送营养物质的作用,说法正确。故选C。
    真题再现
    1. (2021·张家界)今年5月4日,习总书记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要坚持节水优先,抓好水污染的防治工作”。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实验室废水和废液直接排入下水道
    B.用洗菜、淘米水浇花,用洗衣水冲厕所
    C.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D.农业和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和滴灌
    【答案】 A
    【解析】A. 实验室废水和废液直接排入下水道,会造成水污染,做法不合理;
    B. 用洗菜、淘米水浇花,用洗衣水冲厕所,节约用水,做法合理;
    C. 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经处理达标后排放,减少水污染,做法合理;
    D. 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和滴灌,节约用水,做法合理。故答案为:A。
    2. (2020·江西)下列做法违背节水理念的是(  )
    A. 防止水龙头滴漏           B. 采用大水漫灌农作物           
    C. 使用节水器具            D. 循环利用工业用水
    【答案】 B
    【解析】A、防止水龙头滴漏,节约用水保护了水资源,不符合题意;
    B、采用大水漫灌农作物,不利于节约用水,符合题意;
    C、推广使用节水器具,有利于保护水资源,不符合题意;
    D、将工业冷却用水循环利用,可以节约用水,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3. (2021·安徽合肥市·九年级一模)2021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九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三十四届“中国水周”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 Valuing Water”(珍惜水、爱护水),“中国水周”活动的主题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生活中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 B.地球上水资源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农业和园林浇灌釆用喷灌、滴灌 D.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循环使用
    【答案】B
    【解析】A、生活中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避免水富营养化,造成水体污染,符合这一主题,不符合题意。
    B、地球上水资源丰富,但是可利用淡水资源却非常少,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符合题意。
    C、农业和园林浇灌釆用喷灌、滴灌节约用水,符合这一主题,不符合题意。
    D、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循环使用,减少了水资源浪费,符合这一主题,不符合题意。故选:B。
    4.(2021·河北保定市·九年级三模)2021年第29届世界水日主题为“珍惜水,爱护水”。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大量开发利用地下水 B.用喷灌、滴灌方法给作物浇水
    C.日本福岛核废水排海 D.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节约用水
    【答案】B
    【解析】A、大量开发利用地下水,会破坏地下水资源,错误;
    B、用喷灌、滴灌方法给作物浇水,利于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正确;
    C、日本福岛核废水排海,会造成海水污染,错误;
    D、工业废水含有有害物质,不能直接灌溉农田节约用水,错误。故选B。
    5. (2021·荔湾模拟)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世界每3人有1人无法获得安全饮水。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世界水平的1/3,近2/3城市不同程度缺水。下列做法不会造成水污染的是(  )
    A. 随意向河道内倾倒废旧电池等垃圾                      
    B. 使用含磷洗衣粉洗涤后的废水直接排入河道
    C. 追求农作物生长而过量使用农药化肥                  
    D. 向河道内投放花白鲢鱼苗
    【答案】 D
    【解析】A. 随意向河道内倾倒废旧电池等垃圾,会污染水源,不符合题意;
    B. 使用含磷洗衣粉洗涤后的废水直接排入河道,会使水体富营养化,不符合题意;
    C. 追求农作物生长而过量使用农药化肥,会污染水源,应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不符合题意;
    D. 向河道内投放花白鲢鱼苗,不会污染水源,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6.(2021·重庆南开中学九年级期中)每年3月22日为世界水日,2021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珍惜水,爱护水”。重庆拥有两江的水资源,重庆市民的下列说法、做法中,不符合世界水日主题的是( )
    A.在两江治理中,遵循“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
    B.在嘉陵江上,增加旅游船只、江上餐厅,促进经济发展
    C.勒令沿江附近污染大、排污不合格的化工厂立即整改
    D.禁止向两江投放有毒有害物品和其他生活垃圾
    【答案】B
    【解析】A、在两江治理中,遵循“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保护好环境,正确;
    B、在嘉陵江上,增加旅游船只、江上餐厅,会有许多垃圾产生,污染水体,错误;
    C、勒令沿江附近污染大、排污不合格的化工厂立即整改,利于消除污染源,正确;
    D、禁止向两江投放有毒有害物品和其他生活垃圾,利于水体保护,正确。故选B。
    7.(2021·辽宁盘锦市·九年级开学考试)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下列做法中有利于节约用水的是( )
    A.用自来水不断为西瓜冲水降温 B.用洗过衣服的水冲厕所
    C.将隔夜的白开水直接倒掉 D.淡水资源取之不尽,无需节约
    【答案】B
    【解析】A、用自来水不断为西瓜冲水降温,浪费的大量的水,不利于节约用水,故选项A说法错误;
    B、用洗过衣服的水冲厕所,有利于节约用水,故选项正确;
    C、将隔夜的白开水直接倒掉,浪费的大量的水,不利于节约用水,故选项C说法错误
    D、地球上总水量很大,但是淡水资源却很少,要节约用水,水不是取之不尽的,故选项D说法错误。
    故选B。
    考向二、水的净化
    (1)水的净化
    水的净化是指将自然界中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常呈浑浊状态的水,可通过各种途径净化处理的过程。通常水的净化过程有静置沉淀、过滤、吸附和蒸馏等几个步骤。
    (2)净化方法
    净化方法
    原理
    作用
    沉淀
    静置,使不溶性大颗粒物质沉淀下来,与水分离
    除去大颗粒不溶性物质
    吸附
    利用木炭或活性炭的吸附作用除去自然界水中的一些色素和异味物质
    除去色素和异味
    过滤
    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与液体进行分离
    除去固体物质
    蒸馏
    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其分离
    除去各种杂质(净化程度最高)
    (3)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

    (4)水的净化方法对比:
    过 程
    作 用
    静置沉降
    能除去水中一些较大的固体颗粒,不能除去质量较小的固体颗粒。
    过滤
    净化程度高于沉淀,可以除去已沉淀下来的杂质,还可以除去质量较小但体积较大的固体颗粒,不能除去能溶于水的杂质。
    明矾
    絮凝剂,促进水中颗粒较小的悬浮物质的沉降
    吸附
    活性炭(表面疏松多孔)可以除去溶解在水中的有颜色和具有特殊气味的物质。
    杀菌
    可除去水中的细菌。氯气是常用的杀菌剂。
    煮沸
    可除去部分水中的可溶性杂质,形成水垢;能降低水的硬度。煮沸后的水适合长期饮用。
    蒸馏
    是一个比较全面综合的净化水的过程,不仅可以除去不溶于水的杂质,也可以除去水中的一些颜色与气味,还能降低水的硬度,通过蒸馏出来的水基本上是纯净的水。



    易错警示
    ①在净水的各种方法中,沉淀、吸附、过滤等发生的是物理变化,用氯气或漂白粉对水进行消毒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②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所得到的水仍然是混合物;
    ③净化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蒸馏→吸附→过滤→沉淀。
    ④除蒸馏外,其他的净化方法得到的水均为混合物.
    跟踪训练
    1.净水过程中可加入的吸附剂是(  )
    A.活性炭 B.生石灰 C.熟石灰 D.烧碱
    【答案】A
    【解析】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净水过程中可加入活性炭,而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氢氧化钙,使水具有较强的腐蚀性,不能加入,烧碱溶于水,使溶液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加入。
    2.下列净化水的方法中,单一操作净化程度相对较高的是(  )
    A.吸附 B.沉淀 C.过滤 D.蒸馏
    【答案】D
    【解析】在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中,蒸馏可以得到几乎纯净的水,净化程度较高。
    3.地球表面约有71%被水覆盖,但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总量却不足总水量的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活性炭给水杀菌消毒
    B.为了健康可多饮蒸馏水
    C.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D.煮沸可以使软水变为硬水
    【答案】C
    【解析】A.活性炭因其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而具有吸附性,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但不能用于消毒。故A错误;
    B.蒸馏水中缺少人体所必需的矿物质,故长期饮用蒸馏水不利于人体健康,故B错误;
    C.可以使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硬水和肥皂水混合产生浮渣,软水和肥皂水混合产生泡沫,故C正确;
    D.煮沸过程中,可溶性的钙镁离子化合物会转化为沉淀,煮沸可以使硬水变为软水,故D错误。
    4.水是生命之源,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活性炭能使海水淡化
    B.明矾可以净水
    C.煮沸不能降低硬水的硬度
    D.生活用水可以任意排放
    【答案】B
    【解析】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能淡化海水,故错误;
    B、明矾可以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时生成胶状物,该胶状物吸附悬浮于水中的杂质,使杂质从水中沉降下来,故正确;生活用水
    C、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使硬水中的钙镁离子沉淀出来,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硬水的硬度,故错误;
    D、生活用水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生活污水任意排放会污染水资源,故错误。
    5.下列关于水净化过程中常用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明矾可以促进水中悬浮物的沉降
    B.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的所有杂质
    C.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可使海水转化成淡水
    D.过滤或加热均能使硬水转化成软水
    【答案】A
    【解析】A、明矾可以促进水中悬浮物的沉降正确,故选项正确;
    B、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的所有杂质错误,因为过滤只能除去不溶性杂质,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故选项错误;
    C、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可使海水转化成淡水错误,故选项错误;
    D、过滤或加热均能使硬水转化成软水错误,故选项错误;
    真题再现
    1.(2021·四川自贡市·中考真题)水是生命之源。成市生活用水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的过程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通过反应沉淀池、过滤池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
    B.吸附池内常用活性炭吸附色素和异味
    C.自来水厂投入明矾进行消毒
    D.硬度较高的自来水,用户可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其硬度
    【答案】C
    【解析】A、通过反应沉淀池,使悬浮的杂质沉降,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不符合题意;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符合题意;
    C、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加速其沉降,不能进行消毒,符合题意;
    D、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在加热时,能形成沉淀,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不符合题意。故选C。
    2.(山东省潍坊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活性炭能起到软化水的作用
    B.经过净水机净化的水是纯水
    C.自来水在加热煮沸过程中有化学变化发生
    D.在水中加入肥皂水振荡,浮渣较多说明是软水
    【答案】C
    【解析】A.活性炭只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异味,不能吸附水中的钙、镁离子,不能起到软化水的作用,选项错误;
    B.经过净水机净化的水中还会含有一些矿物质离子,属于混合物,不是纯水,选项错误;
    C.自来水在加热煮沸过程中钙、镁化合物会生成难溶性的沉淀从水中除去,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正确;
    D.硬水遇肥皂水浮渣多,软水遇肥皂水泡沫多,在水中加入肥皂水振荡,浮渣较多说明是硬水,选项错误;故选:C。
    3.(河北省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煮沸可给水杀菌消毒
    B.过滤可使海水转化为淡水
    C.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
    D.用活性炭可除去水中异味
    【答案】B
    【解析】A、煮沸可杀死水中的细菌,可给水杀菌消毒,故A正确;
    B、过滤可将不溶性固体与液体分离开,过滤不能把溶解在水中的物质分离出来,过滤不能将海水转化为淡水,故B不正确;
    C、往水中滴加肥皂水振荡,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泡沫较少的是硬水,可以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故C正确;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色素和异味,可以用活性炭可除去水中异味,故D正确。故选B。
    4.(2021·江苏盐城市·九年级二模)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明矾是一种常用的絮凝剂 B.活性炭可长期使用无需更换
    C.过滤可除去水中杂质离子 D.该净水过程可将硬水变为软水
    【答案】A
    【解析】A、明矾是一种常见的絮凝剂,能使水中悬浮物质沉降;正确;
    B、活性炭不能无限制的吸附,需要定期更换;错误;
    C、过滤只能去除难溶性杂质,不能去除可溶性离子;错误;
    D、该过程不能降低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含量,故将硬水变为软水;错误。故选A。
    5.(2021·山西太原市·九年级一模)每年的 3 月 22 日是“世界水日”,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中,没有涉及的净水方法是( )
    A.蒸馏 B.过滤 C.吸附 D.沉降
    【答案】A
    【解析】实验室制取蒸馏水会用到蒸馏,自来水厂净水的过程包括沉降、过滤、吸附等,不涉及蒸馏,故选A。
    考向三、过滤和蒸馏
    (一)过滤

    1.适用范围
    用于将不能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
    2.装置及操作要点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中间不要留有气泡,若有较多气泡会使过滤速率减慢。
    两低:①滤纸边缘比漏斗口稍低,防止液体从漏斗外溢出;②漏斗内液面比滤纸边缘低,防止液体未经过滤,从滤纸和漏斗间隙中流下。
    三靠:①玻璃棒斜靠在三层滤纸处,防止玻璃棒捅破润湿的滤纸造成过滤失败;②倾倒液体时,烧杯口紧靠玻璃棒,用玻璃棒引流防止液体溅出;③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使滤液沿烧杯壁流下,防止滤液向四周飞溅。
    3.常见问题分析
    (1)过滤仅除去了水中的不溶性杂质,因此过滤后的水不是纯水。
    (2)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①滤纸破损;②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③仪器不干净等。此时,应重新过滤,直到滤液澄清为止。
    (3)过滤速率太慢的原因: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残留的气泡减慢了过滤的速率;静置时间不长,大部分大颗粒沉淀物质还未沉降。
    (4)玻璃棒在过滤操作中的作用是引流,防止液体溅出或溅落到桌面上。
    归纳总结过滤操作及其注意事项
    操作要点
    操作原因或可能引起的后果
    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加快过滤的速度
    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
    便于观察和掌握液面的高度
    漏斗内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防止液体从滤纸与漏斗间隙流下,使过滤不充分
    烧杯紧靠引流的玻璃棒
    防止液体溅到漏斗外面
    玻璃棒下端轻靠三层滤纸
    防止戳破滤纸
    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防止液体溅出
    (二)、蒸馏
    1.定义及装置
    (1)蒸馏自来水是将水加热沸腾形成水蒸气,再将水蒸气冷凝成纯净水的过程。

    (2)蒸馏是硬水软化的一种方法,是净化程度最高的净水方法,得到的蒸馏水属于纯净物。
    2.实验注意事项
    (1)蒸馏烧瓶下面需垫上石棉网,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防止蒸馏烧瓶受热不均匀而炸裂。
    (2)蒸馏烧瓶中液体体积不能少于其容积的,也不能多于其容积的。
    (3)蒸馏烧瓶内应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使蒸馏平稳进行,以防加热时暴沸。
    (4)冷却水的流向应跟蒸气的流向相反,这种逆流冷却可以收到最大的冷却效果。
    易错警示
    明矾在净水过程中只是形成胶体,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色素和异味及其少量的可溶性杂质,不能杀菌和消毒。
    知识拓展
    1、过滤
    用途
    将不溶性固体与液体分离
    操作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壁,中间不留气泡
    二低: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漏斗内的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烧杯靠玻璃棒、玻璃棒靠滤纸、漏斗下端靠烧杯内壁
    仪器
    漏斗、玻璃棒、烧杯、铁架台(带铁圈)
    2、蒸馏法的操作要点:加热时,烧瓶下垫石棉网;冷凝管中冷水流向是下进上出;为防止烧瓶内出现暴沸,要加入少量沸石或碎瓷片。
    方法技巧
    ①在自来水净化过程中,沉淀、吸附、过滤等发生的是物理变化,用氯气或漂白粉对水进行消毒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②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所得到的水仍然是混合物。
    跟踪训练
    1. 下列关于过滤操作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B.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的边缘
    C.为了加快过滤的速度,可用玻璃棒在过滤器中搅拌液体
    D.玻璃棒要轻轻地斜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答案】C
    【解析】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过滤的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A.过滤时,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使液体流下去。故A选项正确;
    B.过滤时,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的边缘。故B选项正确;
    C.过滤时,不能用玻璃棒在漏斗内搅拌,以防滤纸损坏。故C选项不正确;
    D.为了防止液体流下时冲破滤纸,或玻璃棒戳破滤纸,玻璃棒末端应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故D选项正确。
    2.如图所示,在蒸馏烧瓶中加入几粒碎瓷片,再加入约三分之一体积的自来水,连接装置进行制取蒸馏水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时,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加热时蒸馏烧瓶出现移动
    B.实验时,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b进a出
    C.图中所示装置,温度计的位置不对,水银球应该插入液态水中
    D.用酒精灯的内焰加热且垫上石棉网
    【答案】B
    【解析】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蒸馏操作的原理、操作的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蒸馏是通过加热汽化的方法而将物质分离的一种方法,结合蒸馏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A.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加热时出现暴沸,故A选项错误;
    B.实验时,为增强冷凝效果,下端管口是进水管,上端管口是出水管,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b进a出,故B选项正确;
    C.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故C选项错误;
    D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且垫上石棉网,故D选项错误。
    3.实验室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蒸馏海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蒸馏烧瓶中加入瓷片的作用是防止暴沸
    B.实验时冷却水应从a进入,从b流出
    C.锥形瓶中能收集到高浓度的氯化钠溶液
    D.该装置不需要石棉网
    【解析】A、蒸馏烧瓶中加入瓷片的作用是防止暴沸,故选项说法正确。
    B、为增强冷凝效果,下端管口是进水管,上端管口是出水管,实验时冷却水应从b进入,从a流出,故选项说法错误。
    C、锥形瓶中能收集到蒸馏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D、烧瓶不能直接进行加热,该装置需要石棉网,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
    4. 如图所示是某学生设计的过滤操作装置图,并用装置将浑浊的河水进行过滤。

    (1)指出图中的错误:①_____;②_____ ;③_____。
    (2)该同学首先将浑浊的河水静置一段时间,然后再过滤,原因是_____。
    (3)为了加快过滤速度,该同学用玻璃棒轻轻搅动漏斗内的液体,这种做法的后果是_____。
    (4)该学生改正了错误操作后进行过滤,他发现过滤后的液体仍有浑浊现象,请你帮他找出造成此现象的可能原因(回答两种):①_____;②_____。
    【答案】滤纸高于漏斗边缘 没有用玻璃棒引流 漏斗末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 防止过滤太慢 滤纸破损 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滤纸破损(合理即可)
    【解析】
    (1)过滤时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中间不留气泡,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倾倒液体时要用玻璃棒引流,液面不能高于滤纸边缘,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处,漏斗下端管口应紧靠烧杯内壁。过滤时应用玻璃棒引流,防止浊液洒在漏斗外边或者冲坏滤纸。图中的错误:① 滤纸高于漏斗边缘;② 没有用玻璃棒引流;③ 漏斗末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答案顺序可以不同);
    (2)该同学首先将浑浊的河水静置一段时间,然后再过滤,静置时较大颗粒固体物质沉降,防止不溶固体太多,使过滤速率太慢;
    (3)不能为了加快过滤速度,用玻璃棒轻轻搅动漏斗内的液体,否则易导致滤纸破损,导致过滤失败;
    (4)该学生改正了错误操作后进行过滤,他发现过滤后的液体仍有浑浊现象,造成此现象的可能原因:①滤纸破损;②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仪器不干净等。
    5.小明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A物质的名称是   ,操作①的名称是   ,玻璃棒在此操作中的作用   ,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填写序号)   。
    a.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b。漏斗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

    (2)操作②应选用的装置是   (填序号),该操作主要是除去   。
    (3)小明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是   ,操作③应选用的装置是   (填序号),经过操作③以后,小明重复上述实验,他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4)某同学量取10mL的蒸馏水,读数时,视线应   。
    【答案】(1)明矾、过滤,引流,ac;(2)Ⅱ,素色和异味;(3)硬水,Ⅰ,看不到浮渣,有较多泡沫;(4)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解析】(1)在自来水厂为了将小颗粒泥尘沉降下来,常用絮凝剂,经常使用的絮凝剂是明矾,为了除去不溶于水的固体杂质,必须用过滤的方法;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缘、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等;
    (2)经过过滤得到的水还含有有色或有异味的物质,要经过活性炭吸附才能除去,故操作②应选择装置Ⅱ;
    (3)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当加入肥皂水后,会出现许多浮渣,因此液体D是硬水;要使硬水变成蒸馏水,必须经过蒸馏,故小明应选装置Ⅰ;经过操作③(蒸馏)以后可得蒸馏水,不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因此再加入肥皂水时就看不到浮渣了,反而有许多泡沫。
    (4)某同学量取10mL的蒸馏水,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真题再现
    1.(2021·重庆)2021年3月22日是“世界水日”,自来水净水过程中不涉及的环节是(  )
    A.沉淀 B.蒸馏 C.吸附 D.消毒
    【答案】B
    【解析】
    自来水净水过程,包括沉淀(使悬浮的难溶性杂质沉降)、过滤(除去难溶性杂质)、吸附(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消毒(除去病毒和细菌),不包括蒸馏。故选B。
    2.(2021·株洲)水是一切生命体生存所必需的物质。下列处理水的方式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实验室用蒸馏法获得蒸馏水
    B.利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杂质
    C.浑浊的河水过滤后可得到清澈的水
    D.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用药剂消毒后才能供给用户
    【答案】D
    【解析】A、蒸馏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质状态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利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杂质,利用活性炭吸附性,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浑浊的河水过滤后可得到清澈的水,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用药剂消毒后才能供给用户,杀菌消毒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故选:D。
    3.(2021·辽宁中考真题)有关水的净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活性炭吸附色素异味 B.投药消毒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
    C.煮沸可降低水的硬度 D.明矾除去水中所有不溶性杂质
    【答案】D
    【解析】A、活性炭具备较多的微小孔洞,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符合题意;
    B、水的投药消毒时利用了药品的氧化性等性质制得微生物的蛋白质变性而杀死细菌、病毒等,其发生了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煮沸水后水中之前溶解的碳酸氢钙、碳酸氢镁转变为碳酸钙、碳酸镁等沉淀,降低了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有效降低了水的硬度,不符合题意;
    D、明矾可以有效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但仍会有少量杂质残留,符合题意。故选D。
    4.(2021·重庆南开中学九年级其他模拟)下列实验操作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A.量取液体 B.过滤液体
    C.滴加液体 D.检查装置气密性
    【答案】D
    【解析】A、量取液体时,视线应当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A错误;
    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故B错误;
    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部或接触试管壁,以防胶头滴管被污染,故C错误;
    D、检查装置气密性,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用手紧握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故D正确;故选D。
    5.(2019•西湖区模拟)实验室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蒸馏海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锥形瓶中能收集到高浓度的氯化钠溶液
    B.实验时冷却水应从a进入,从b流出
    C.蒸馏烧瓶中加入瓷片的作用是防止暴沸
    D.该装置不需要石棉网
    【答案】C。
    【解析】A、锥形瓶中能收集到蒸馏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B、制取蒸馏水时,为增强冷凝效果,下端管口是进水管,上端管口是出水管,水应从b进入,从a流出,故选项说法错误。
    C、蒸馏烧瓶中加入沸石,作用是防止暴沸,故选项说法正确。
    D、烧瓶不能直接进行加热,该装置需要石棉网,故选项说法错误。
    6.(2019•西湖区模拟)现在校园内都推广“直饮水”,方便清洁,直饮水机内水处理的过程如图所示,步骤②对应的作用是(  )

    A.吸附杂质 B.过滤 C.杀菌消毒 D.蒸馏
    【答案】B。
    【解析】超滤膜可以除去不溶性的杂质,所以步骤②对应的操作是过滤。
    考向四、硬水和软水
    1.概念
    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硬水。
    软水:不含或含有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软水。
    2.硬水和软水的检验
    (1)用肥皂水来检验硬水和软水。把等量的肥皂水分别滴在盛有等量的软水、硬水的试管中,振荡,产生泡沫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少或不产生泡沫的是硬水。
    (2)用加热煮沸的方法来检验硬水和软水。水加热煮沸时,有较多沉淀产生的是硬水,不产生沉淀或产生的沉淀较少的是软水。
    3.硬水的软化
    硬水的软化就是设法除去硬水中的钙、镁化合物。
    生活中常用煮沸法;
    实验室常用蒸馏法;
    工业上常用离子交换法和药剂软化法。
    4.使用硬水造成的危害
    (1)用硬水洗涤,不仅浪费肥皂,不容易洗干净,还会使纤维变脆、易断。
    (2)硬水有苦涩味,饮用硬水会使人的胃肠功能紊乱,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胀、腹泻和腹痛。
    (3)锅炉用水硬度太大,会产生水垢,这会大大降低锅炉的导热能力,造成燃料的浪费。另外,当水垢爆裂脱落时,造成炉壁局部受热不均,易引起锅炉爆炸。
    易错警示
    煮沸和蒸馏都能使硬水转化,但有区别,煮沸只能去除部分钙、镁离子,在日常生活中适用,而蒸馏能将水中钙、镁离子去除干净,在实验室适用,在日常生活中不适用。
    知识拓展
    1. 当硬水中的钙和镁主要以碳酸氢盐形式Ca(HCO3)2、Mg(HCO3)2存在时,这些盐在水被煮沸时便会发生分解,变成碱式碳酸盐沉淀析出而除去。因此这种硬水称为暂时性硬水。
    2. 硬水、软水和纯水

    区别
    鉴别
    关系
    硬水
    溶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加入肥皂水,观察产生泡沫的多少。若产生泡沫较多,则为硬水,否则为软水。



    软水
    不含或含较少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纯水
    纯净物


    方法技巧
    1、硬水和软水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多少不同,软水不一定是纯净的水。
    2、硬水通过一些操作可以转化为软水,比如煮沸、蒸馏等。
    跟踪训练
    1.生活中可以使硬水软化成软水的常用方法是(  )
    A.沉降 B.消毒 C.煮沸 D.过滤
    【答案】C。
    【解析】生活中可以使硬水软化成软水的常用方法是煮沸;
    2.下列处理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的是(  )
    A.静置沉降 B.明矾溶解吸附
    C.煮沸 D.过滤
    【答案】C。
    【解析】A、静置沉降能使不溶于水的物质沉淀,不能除去溶于水钙镁化合物,因此不能降低水的硬度;
    B、明矾溶于水能够吸附水中的悬浮物,不能除去溶于水钙镁化合物,因此不能降低水的硬度;
    C、加热煮沸时,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能够以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镁沉淀的形式从水中析出,从而降低水的硬度;
    D、过滤能够除去不溶于水的物质,不能除去溶于水钙镁化合物,因此不能降低水的硬度。
    3.生活中,净化水的方法多种多样。以下方法可能得到软水的是(  )
    A.过滤 B.煮沸 C.消毒 D.吸附
    【答案】B。
    【解析】A、过滤不能降低水的硬度,故选项错误;
    B、生活中常常用煮沸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故选项正确;
    C、消毒是杀灭细菌的,也不能降低水的硬度,故选项错误;
    D、吸附是去颜色和异味的,不能降低水的硬度,故选项错误;
    4.下列有关硬水和软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水中是否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B.用肥皂洗衣服时,硬水的洗净效果比软水好
    C.长期饮用硬水可以起到补钙的作用,对健康有益
    D.硬水易生水垢,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使硬水软化
    【答案】D。
    【解析】A、硬水是指含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软水是指不含或含有较少钙镁离子的水,硬水和软水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硬水含钙镁离子多不容易洗掉脏物,软水中含钙、镁离子较少容易洗掉赃物,洗衣服效果比硬水好,故选项说法错误。
    C、硬水是指含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会患结石等,故选项说法错误。
    D、煮沸可以使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以水垢的形式析出,可以减少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从而降低水的硬度,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使硬水软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生活中通过煮沸可降低水的硬度
    B.水浑浊时可以加入明矾,促进悬浮杂质沉降
    C.用肥皂水可鉴别软水和硬水
    D.利用活性炭净化水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答案】D。
    【解析】A、生活中通过煮沸可降低水的硬度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水浑浊时可以加入明矾,促进悬浮杂质沉降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C、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用肥皂水,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D、利用活性炭净化水发生的是化学变化错误,因为活性炭吸附属于物理变化,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6.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请回答:
    (1)水   (填“属于”或“不属于”)人类所需的六大基本营养素之一。
    (2)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   (填“软水”或“硬水”)。
    (3)生活中通常用的   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4)下列净化水的单一操作中,相对净化程度较高的是   (填字母)。
    A.静置沉淀 B.吸附沉淀 C.蒸馏
    【答案】属于;硬水;煮沸;C。
    【解析】(1)水、无机盐、糖类、蛋白质、维生素、油脂是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素;故填:属于;
    (2)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硬水;故填:硬水;
    (3)生活中通常用的煮沸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故填:煮沸;
    (4)蒸馏是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净化水的方法,选C。
    真题再现
    1.(2021·东城模拟)用于鉴别硬水和软水的试剂是(   )
    A. 肥皂水     B. 食盐水    C. 苏打水    D. 蒸馏水
    【答案】 A
    【解析】通常区别硬水与软水用肥皂水。向水中分别滴入等量的肥皂水,泡沫丰富的为软水,泡沫很少的为硬水。
    故答案为:A。
    2.(2021·宁德模拟)生活中能将硬水转化成软水的方法是(   )
    A. 加肥皂水   B. 加活性炭   C. 煮沸   D. 电解
    【答案】 C
    【解析】煮沸可以使水中钙镁矿物质转化为沉淀,能将硬水转化成软水,生活中能将硬水转化成软水的方法是煮沸, 故答案为:C。
    3.(2021·闵行模拟)自来水生产中起凝聚作用的是(   )
    A. 明矾     B. 氯气    C. 活性炭    D. 木炭
    【答案】 A
    【解析】A、明矾具有吸附杂质,聚沉的作用,可以起到凝聚作用,故A符合题意;
    B、氯气可以消毒,但不具有凝聚作用,故B不符合题意;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但不具有凝聚作用,故C不符合题意;
    D、木炭具有吸附性,但不具有凝聚作用,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4.(2021·江城模拟)某净水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装置中的活性炭能对水进行杀菌消毒               
    B. 该装置能除去水中的颜色和异味
    C. 硬水经过该装置后可转化为软水                         
    D. 自来水经过该装置后可得到纯净水
    【答案】 B
    【解析】A. 该装置中的物质并不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不符合题意;
    B.由于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气味,符合题意;
    C. 由净水装置可知,该装置不能减少钙、镁离子的化合物的量,不能将硬水转化为软水,不符合题意;
    D. 该装置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得不到蒸馏水,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5.(2021·全国九年级其他模拟)2021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九届“世界水日”,3月22日至28日是第三十四届“中国水周”。联合国确定2021年“世界水日”主题是“Valuing Water”(珍惜水、爱护水)。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的天然循环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B.自来水厂净水过程有:静置沉降、过滤、吸附、消毒、蒸馏
    C.生活中通过煮沸和过滤的方法都能降低水的硬度
    D.爱护水资源主要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两方面采取相应措施
    【答案】D
    【解析】A、水的天然循环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此选项不正确;
    B、自来水厂净水过程有:静置沉降、过滤、吸附、消毒,不包括蒸馏,此选项不正确;
    C、过滤并不能降低水的硬度,此选项不正确;
    D、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都是爱护水资源的主要措施,此选项正确。故选D。
    6.(2021·抚顺)有关水的净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活性炭吸附色素异味       B. 投药消毒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
    C. 煮沸可降低水的硬度       D. 明矾除去水中所有不溶性杂质
    【答案】 D
    【解析】A. 活性炭具备较多的微小孔洞,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水的投药消毒时利用了药品的氧化性等性质制得微生物的蛋白质变性而杀死细菌、病毒等,其发生了化学变化,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煮沸水后水中之前溶解的碳酸氢钙、碳酸氢镁转变为碳酸钙、碳酸镁等沉淀,降低了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有效降低了水的硬度,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明矾可以有效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但仍会有少量杂质残留,故错误,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7.(2020·苏州吴中区木渎实验中学九年级月考)水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
    (1)水曾被误认为是种“元素”。下列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是___________
    a.水的电解
    b.水的蒸馏
    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d.水的煮沸
    (2)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_____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如果想知道得到的水是软水还是硬水,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来检验。
    (3)城镇自来水厂生产流程可用如图表示:

    自来水生产中通常用明矾做絮凝剂,其中明矾的作用是___________。流程中除去水中固态杂质的设备是___________
    (4)目前许多学校安装了直饮水机,其主要工作流程如图甲。其中①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____,③的作用是___________。直饮水机使用方便:只要将它与自来水管网对接,截留清除水中的有害物质(如细菌等),便得到直饮水,直饮水属于___________(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答案】ac 煮沸 肥皂水 吸附悬浮杂质,加速沉降 过滤池 过滤、吸附 杀菌消毒 混合物
    【解析】
    (1)a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变,说明水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正确。
    b水的蒸馏不能说明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错误。
    c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变,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正确。
    d水的煮沸不能说明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错误。
    故填ac。
    (2)较高温度下水中的钙镁离子会转化为难容的碳酸钙和氢氧化镁沉淀,从而降低水的硬度。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可以用肥皂水来区分软水和硬水,加入肥皂水后泡沫较多的是软水,泡沫较少的是硬水。
    (3)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具有吸附性,所以明矾的作用是吸附悬浮杂质,加速沉降。
    流程中除去水中固态杂质的设备是过滤池;
    (4)由于活性炭能除去不溶性的杂质和具有颜色和气味的物质,具有吸附性,所以的作用是过滤、吸附;
    ③紫外线可以使蛋白质变质,作用是杀菌消毒。
    直饮水中还含有 可溶性的杂质,属于混合物。
    8.(2021·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某同学将浑浊的湖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儿后,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过滤。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b______,c______。
    (2)加明矾的作用是______,图中还缺少一种仪器是______,其作用是______,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是为了______。
    (3)操作过程中,他发现过滤器速率太慢,原因可能是______。
    (4)过滤后,观察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5)经改进后再过滤,得到澄清透明的水,他兴奋的宣布:我终于制得了纯水!对此你有无不同看法______?理由是______。若要制得纯净水,还需采用的净化方法是______(若上述说法合理,该空不填)。
    【答案】铁架台 烧杯 漏斗 生成胶状物吸附杂质 玻璃棒 引流 防止滤液溅出 滤纸和漏斗壁之间有气泡 滤纸破损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合理均可) 有 过滤后的水中还含有可溶性物质 蒸馏
    【解析】
    (1)根据常用仪器性质和用途可知标号仪器分别是:铁架台、烧杯、漏斗;
    (2)加明矾的作用是:生成胶状物吸附杂质;图中还缺少玻璃棒,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是为了防止滤液溅出;
    (3)如果滤纸和漏斗壁之间有气泡时容易导致过滤速度太慢;
    (4)滤纸破损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都有可能使固体小颗粒不经过滤纸直接进入烧杯,从而使滤液仍浑浊;
    (5)改进后过滤,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水,这时的水仍然属于混合物,因为水中仍然含有一些溶于水的物质;蒸馏可以得到蒸馏水,蒸馏水属于纯净的水。


    相关试卷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考点43 物质的分离和除杂-备战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帮(解析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考点43 物质的分离和除杂-备战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帮(解析版),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混合物的分离, 去除杂质的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考点32 溶液的浓度和溶液的配制-备战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帮(解析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考点32 溶液的浓度和溶液的配制-备战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帮(解析版),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有关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5)、B,5g,故D错误,6%,5g,D错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考点24 能源使用和环境-备战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帮(解析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考点24 能源使用和环境-备战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帮(解析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化石燃料充分燃烧的意义, 酸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