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蜀道难》课件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93893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3.1《蜀道难》课件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93893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3.1《蜀道难》课件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93893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3.1《蜀道难》课件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938938/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3.1《蜀道难》课件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938938/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3.1《蜀道难》课件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938938/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3.1《蜀道难》课件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938938/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3.1《蜀道难》课件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938938/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3.1 蜀道难图文课件ppt
展开在我国的盛唐时期,曾经出现过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人们尊称为“诗仙”。他便是李白。李白在文学上取得了后人难以企及的成就!“诗圣”杜甫对他极为倾服,称他的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李白的代表作品《蜀道难》。
学习目标: 1、了解李白生平以及本文写作背景。 2、诵读全文,明确断句及字音。 3、 掌握课文第1段重点字词知识。 4、诗人是怎样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
默读《导学案》有关本课“识作者”“知背景”“晓常识”的知识讲解。(了解李白的生平及其创作风格;知道本文的写作背景) 3分钟。
1. “诗仙”李白。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其诗大多以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诗风豪放飘逸。他最擅长七言歌行和绝句。他的绝句被后人奉为唐人绝句的典范。杜甫对李白极为钦服,对他的诗歌曾给予极高的评价:“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十二白二十韵》) 2. 英雄李白。李白一生不以功名显露,却自许甚高,以布衣之身来藐视权贵,肆无忌惮地嘲笑以政治权力为中心的等级秩序,批判腐败的政治现象,以大胆反抗的姿态,推进了盛唐文化中的英雄主义精神。安史之乱发生后,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璘的幕府被牵累,流放夜郎,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殁当涂。
《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的旧题。蜀道北起陕西汉中宁强县,南到四川成都,全长450公里,途经广元、剑阁、绵阳、德阳等地。沿途地势险要,重峦叠嶂,风光秀丽。唐代蜀中商业经济极为发达,入蜀的人们乐不思返,却没有认识到这一地区形势险要,自古为封建割据之地,随时有发生叛乱的可能。诗中强调的“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就是指此而言的。据《本事诗》载,贺知章于天宝初年李白入京时即见此作,惊叹之余称李白为“谪仙”。故知其创作时间不迟于天宝三年,为“安史之乱”前的作品。
诗的写作目的就是告诉人们不要只看到“锦城”的“乐”,应该“早还家”,因为这里的道路奇险无比,且随时可能发生战乱,足见诗人高瞻远瞩的政治远见。这首诗以乐府旧题写成,完全打破了传统乐府用赋体叙事的写法,而是重在描写,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清代诗评家沈德潜曾这样评论这首诗:“笔阵纵横,如虬qiú飞蠖huò动,起雷霆于指顾之间。”(《唐诗别裁》)
“子规”的人文意蕴 “子规"是杜鹃鸟的别名,杜鹃鸟又名蜀魄、蜀魂、催归、杜字等。传说蜀中望帝死后化为杜鹃,到了春天,总要悲啼,听之使人心酸。杜鹃鸟确实也经常悲啼,甚至啼出血来,诗人词客称之为“天地间的愁种子”。 "子规”意象包含了三层意蕴:第一,声音,其鸣若曰“不如归去”;第二,身份,亡国的冤屈帝王;第三,行为,啼血化魂。因此,在古代诗词中,“子规”的意象便沿着这些意蕴拓展开来,或用于游子思乡之诗,陈述凄惨的身世之痛,寄托羁旅之愁;或用于故人送别之诗,表达悲痛的离别之情;或作为冤禽,诉说冤屈之愤;或与梦蝶意象组合,共奏离恨悲情;或用以烘托伤春之意、惜春之情、春闺之怨
结合课下注释的拼音,朗读《蜀道难》,完成下列注音: 噫吁嚱( )( )( ) 鱼凫( ) 石栈( ) 猿猱( ) 扪参 ( )( ) 抚膺( ) 巉岩( ) 萦岩峦( ) 崔嵬( )( ) 飞湍( ) 喧豗( ) 凋朱颜( ) 咨嗟( )( ) 砯崖( ) 5分钟。
噫(yī)吁(xū)嚱(xī)!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fú),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sài)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diān).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zhàn)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ná)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yíng)岩峦. 扪(mén)参(shēn)历井仰胁(xié)息,以手抚膺(yīng)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chán)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há)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tuān)瀑(pù)流争喧豗(huī),砯(ping第一声)崖转(zhuàn)石万壑(hè)雷. 其险也如此,嗟(jiē)尔远道之人,胡为(wei第四声)乎来哉! 剑阁峥(zhēng)嵘(róng)而崔嵬(wéi),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chái).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shǔn)血(xuè),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huán)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zī)嗟(jiē)!
噫吁嚱( )( )( ) 鱼凫( ) 石栈( ) 猿猱( ) 扪参 ( )( ) 抚膺( ) 巉岩( ) 萦岩峦( ) 崔嵬( )( ) 飞湍( ) 喧豗( ) 凋朱颜( ) 咨嗟( )( ) 砯崖( ) yī xū xī fú zhàn ná mén shēn yīng chán yíng cuī wéi tuān huī diā zī jiē pīng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1)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噫吁嚱”是复合叹词,须一气读出,中间不得停顿。“危乎高哉”亦当一气读,“乎”有延长音。“之”“于”皆当轻读。) (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表示极短的停顿。“有”有余音。“之”轻读。) (3)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也”后声断气不断。“∥”表较长停顿。) (4)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而”轻读。)
根据课下注释翻译第1段。 注意: (1)实词:塞、横、钩连等。 (2)虚词:于、何等。 (3)古今异义:危。 (4)词类活用:回、愁等。 (5)特殊句式: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4分钟。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噫吁嚱: 危: 于: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啊呀呀!多么高峻伟岸啊!蜀道难行真比登天还难!
古义:高。 今义:危险。
比,用在形容词后表比较。
介词短语后置,正确语序为“于上青天难”。
蚕丛及鱼凫, 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 不与秦塞通人烟。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何:茫然: 尔: 塞:
蜀国先人蚕丛和鱼凫开国的传说是多么渺茫难详!历经了四万八千年,不同秦地的人互通来往。
副词,表示程度深,“多么”。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西:横:绝:横绝:天梯:钩连:
在(长安)西面有高大巍峨的太白山(挡住了入蜀之路),只有鸟儿飞行的路径,能够飞越峨眉山的顶峰。地崩山塌一声巨响,五位壮士惨然死去,这才有了一条天梯似的栈道把秦蜀相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上(下): 回:尚: 愁:
在上面有迫使太阳神的六龙车掉头的高峻的山峰,在下面有波涛汹涌回旋的急流。黄鹄善飞也尚且飞不过去,猿猱想过也发愁无法攀援。
名词作状语,在上(下)面。
为动用法,为……发愁。
使动用法,使回转;回旋。
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盘盘:胁息:膺: 坐:
青泥岭的山路多么曲折盘旋,行走百步就要围绕山峰转上九道弯。山高入云,手可摸到参星,擦过井星,仰起头来让人闭气屏声,用手抚胸惊恐不已徒长吁短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李白的生平,知道了本文的写作背景,朗读了课文,同时也掌握塞、横、钩连、于、何等实虚词的大意和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
重点字词(1)实词: 塞:名词,山川险要的地方。 横:动词,横渡,横穿。 钩连:动词,沟通相连。 度:动词,越过。(2)虚词: 难于上青天:比 何茫然:副词,表示程度深,“多么”。
重点字词、(3)古今异义: 危: 古义:高。 今义:危险。(危乎高哉) 尔来: 古义:那,这指开国之初。 今义:你,如此。(4)词类活用: 回:使动用法,使回转;回旋。 愁:为动用法,为……发愁。 (5)特殊句式: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介词短语后置(状语后置),正确语序为“于上青天难”。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1)实词:塞、横、钩连 (2)虚词:于、何 (3)古今异义:危 (4)词类活用:回、愁 (5)特殊句式: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1、掌握课文第2、3段重点字词知识。 2、 理清本文的内容。
1、朗读《蜀道难》第2、3段。2min2.并结合课下注释翻译第2、3段。6min(1)实词:盈、或等。(2)虚词:而。(3)古今异义:但、去等。(4)词类活用:凋、砯、转、西等。(5)通假字:匪。(6)特殊句式: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3、给文章划分层次结构。2min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请问朋友,您西行入蜀,何时回还?那令人生畏的陡峭山岩实在难攀。只见悲伤的鸟儿在古树上哀号,雄雌相随绕林飞翔。
古义:只。 今义:表转折,但是。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 听此凋朱颜!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又听到泣血的杜鹃在月下的空山中愁啼。蜀道难行真比登天还难,使人听后惊骇得朱颜黯然失色!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
省略句,省略介词“于”,“悲鸟号(于)古木”“绕(于)林间”“啼(于)夜月”
连峰去天不盈尺, 枯松倒挂倚绝 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去:盈:砯: 转: 胡为:
绵延不断的山峰距天不足一尺,枯松倚着陡峭的山崖挂在那里。飞奔而下的急流瀑布交相喧闹,水冲击山崖,使碎裂的石块滚滚而下,千山万壑间响起雷鸣般的声音。蜀道是如此险要,唉,你这远方的人为什么要到这里来呢?
古义:距离,相隔。 今义:到
名词用作动词,原指水冲击石壁发出的响声,这里是冲击的意思。
使动用法,译为“使滚动”。
宾语前置句。"胡为"即"为胡",“为何”,“胡”疑问代词,意思是“什么”,和“为”连在一起就是“为什么”,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要宾语前置。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 化为狼与豺。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峥嵘:崔嵬:而: 或:匪:狼与豺:
剑阁又险峻又高大,一人守住关口,多少人也难打开。守关的将领倘若不是(自己的)亲信,就会变成叛逆的人。
形容山的高峻突兀或建筑物的高大耸立。
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和”、“又” 。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朝(夕): 锦城: 西:咨嗟:
在早上要躲避吃人的猛虎,在晚上要躲避害人的长蛇,(它们)磨牙吸血,杀人多得如同乱麻一样。 锦官城虽说是快乐的地方,但还是不如及早回乡。蜀道难行真比登天还难,侧身向西遥望蜀地,不禁令人感慨长叹。
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
即锦官城,成都的别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翻译了课文2、3段的内容,掌握了盈、或、而实虚词的大意和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理清了本文的内容:叹高而难行——叹险而可畏——叹战祸之烈而申戒。希望同学们课下及时巩固梳理文言基础知识。
重点字词、(1)实词: 盈:形容词,满、足。 或:如果、倘若。 长:深深。(2)虚词: (剑阁峥嵘而崔嵬: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和”、“又” (3)古今异义: 但见悲鸟: 古义:只。 今义:表转折,但是。 连峰去天不盈尺: 古义:相隔。 今义:到。 壮士: 古义:年轻强壮的力士。今义:豪壮而勇敢的人。
(4)词类活用: 凋:使动用法,使凋谢 砯:拟声词作动词,冲击。 转:使动用法,译为“使滚动”。 西:方位名词作状语,向西。 (5)通假字: 匪:同“非”,不是。(6)特殊句式: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宾语前置句。"胡为"即"为胡",“胡”疑问代词,意思是“什么”,和“为”连在一起就是“为什么”,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是宾语前置。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复习上节课的文章内容:叹高而难行——叹险而可畏——叹战祸之烈而申戒,导入。
分析“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用对比夸张手法极言蜀道之险和由秦入蜀之难,认为须严防野心家据险而叛。此句重复出现三次,由此而形成一个以主旨句贯穿全诗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有一唱三叹之效。主旨句三次出现,所在位置和具体内容都有变化,体会这三句话的具体作用。
开头一句,领起全文,叹蜀道之高,为全文奠定雄放的感情基调。 中间一句,叹蜀道之险,再次强调蜀道之难行,把诗歌推向高峰。承前“畏途”启后“其险”。 结尾一句,叹蜀中战祸之烈,照应题目、开头,给人强烈的感叹。表现对友人的关心。
1、 品味诗歌的艺术特色。 2、 体会诗歌的主旨。
阅读《蜀道难》,思考下列问题:1、诗人是怎样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2、写蜀道难,为什么要引用传说中的蚕从、鱼凫的开国和五丁开山?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愿望?3、“连峰去天不盈尺脉崖转石万壑雷”这几句描写好在哪里?4、全诗最后一段写剑阁,对天宝初年的唐朝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5、 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总结概括。6、本文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共计12分钟。)
1、诗人是怎样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
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① 神话传说(运用典故):五丁开山、六龙回日——写出历史上蜀道不可逾越之险阻。 ② 虚写映衬(虚实结合):黄鹤不得飞渡、猿猱愁于攀缘——映衬人行走难上加难。 ③ 摹写神情、动作(细节描写):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悚 ——困危之状如在眼前。
④ 借景抒情:古木荒凉、鸟声悲凄(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使人闻声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⑤ 想象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了惊险的气氛。 李白正是以变幻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出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
2、写蜀道难,为什么要引用传说中的蚕从、鱼凫的开国和五丁开山?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愿望?
引用远古蜀君开国是叙述蜀国长期闭塞的状况;五丁开山的传说是说明蜀道的来由,表达诗人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赞扬神力和开路者的勇敢,赞扬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勇敢精神。
3、 “连峰去天不盈尺砯崖转石万壑雷”这几句描写好在哪里?(从远近、动静分析)
这段描写,先由远而近,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好像一组电影镜头:开始是山峦起伏、连峰接天的远景图画;接着平缓地推出“枯松倒挂倚绝壁”的特写;而后,紧接而来的是一组快镜头,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飞快地从眼前闪过,惊险万状,从而造成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极写蜀道之难。如果说前面山势的高危已使人望而生畏,那么此处山川的险要更令人惊心动魄。
4、 全诗最后一段写剑阁,对天宝初年的唐朝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
诗人从剑阁的险要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他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的语句,目的在于劝人引以为鉴戒,警惕战乱的发生,并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揭露了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杀人如麻”,这既是描写蜀道猛兽,又是影射政治黑暗的双关语句,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为诗篇增加了现实的内涵、深厚的意蕴。
5、 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总结概括。
主旨:全诗以雄健奔放的笔调,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由秦入蜀道路上惊险而奇丽的山川,既写了蜀道的艰难,又写了人生旅程的艰难。表达对蜀中军阀割据作乱和友人旅蜀安危的担忧,更借此抒发世道艰难、志士功业难成的悲愤。全诗气势磅礴,风格豪放,表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像力,充分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的创作特点。
6、 本文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①大胆的夸张
1.蜀道的艰难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2.写山的高峻是“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黄鹤之飞尚不得过”3.写急流瀑布是“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4.写蜀地的历史是“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5.写人的惊恐是“使人听此凋朱颜”。作用:这些夸张的艺术手法,使山水形象的最突出的本质特征,以一种高于形象原状的姿态出现,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1.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2.“六龙回日”,把太阳和高山联系了起来3.他的想象忽而在高山,忽而在深谷,忽而想到月夜,忽而想到白昼。他的想象的空间是非常广阔的,无拘无束、无所不到 的。作用:正是借助这种丰富、自由而又奇特的艺术想象,诗人才能在广阔的天地中找到最适合表现蜀道山川的神话故事、历史传说和“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等自然景象,并且把它们组织在自己的诗篇中,以表现主题,使自己的诗篇产生了一种神奇飞腾的气势。
②奇特的想象
③变化多端的语言。 1.全诗的句子,长短错落。 2.诗的前半部分多用长句,气势奔放畅达,蜀道的高山险川被夸张地表现出来。 3.后半部分写到剑阁的险恶环境时,多用四字短句,跳荡有力,惊恐的情绪在这种语言节奏中得以表现。 4.作用:语言形式的变化多端,正是为表现不同形象和不同情绪服务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分析了作者是如何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品味了诗歌的艺术特色——大胆的夸张、奇特的想象、变化多端的语言,体会了诗歌的主旨,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写作中能够多运用夸张想象的写法。
1、艺术特色: 大胆的夸张 奇特的想象 变化多端的语言2、主旨:全诗以雄健奔放的笔调,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由秦入蜀道路上惊险而奇丽的山川,既写了蜀道的艰难,又写了人生旅程的艰难。表达对蜀中军阀割据作乱和友人旅蜀安危的担忧,更借此抒发世道艰难、志士功业难成的悲愤。全诗气势磅礴,风格豪放,表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像力,充分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的创作特点。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寄崔侍御①李白宛溪霜夜听猿愁,去国长为不系舟。独怜一雁飞南海,却羡双溪解北流。高人屡解陈蕃榻,过客难登谢朓楼。此处别离同落叶,朝朝分散敬亭②秋。【注】①本诗写于天宝十二年(753年),时诗人离东鲁家南游吴越。崔侍御,即崔成甫,李白的好友,曾任校书郎、摄监察御史。②敬亭:指敬亭山。1.李白在诗中表达了哪些情感?请作简要概括和分析。2.这首诗在抒发情感时,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取其中的两种,然后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诗句译文身在宛溪的秋日寒霜之夜听着猿啼内心不尽的忧愁,离开家乡时间太长我如同一只失去缆船的小舟四处飘泊。最为可怜的是我如孤雁独自南飞大海,于是羡慕双溪还知道向北而流。崔侍御您屡次解下陈蕃之榻来招待我,我这匆匆过客却难以登临谢脁楼。此处您我别离就如同落叶飘飞,明朝在秋日的敬亭山下飞散而去。
宛溪霜夜听猿愁,去国长为不系舟。独怜一雁飞南海,却羡双溪解北流。高人屡解陈蕃榻,过客难登谢朓楼。此处别离同落叶,朝朝分散敬亭②秋。
1.【答案】①对故乡的思念。“去国”即远离家乡,“长为不系舟”是指飘泊天涯;“独怜一雁飞南海”“却羡双溪解北流”是痛惜自己如孤雁南飞离家越来越远、羡慕双溪能流向家的方向。②对朋友的感激。“高人屡解陈蕃榻”是说崔侍御多次解榻相待,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③对朋友的不舍。“此处别离同落叶,朝朝分散敬亭秋”即言与友人离别,有如敬亭山的秋叶将在秋风中各奔东西,不舍之情溢于言表。【解析】试题分析:问的是“哪些情感”,可见要点就不止一个,仔细领悟诗句,有多少答多少。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3.1 蜀道难教学演示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3.1 蜀道难教学演示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古惑仔,谪仙人,力士脱靴,“外国人”,浪漫主义,作者简介,文化常识,题目解说,蜀道难,全文结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第一单元3(蜀道难 *蜀相)3.1 蜀道难集体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第一单元3(蜀道难 *蜀相)3.1 蜀道难集体备课ppt课件,共4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写作背景,一叹蜀道之高,二叹险而可畏,山水险恶,景物凄清,主旨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3.1 蜀道难课文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3.1 蜀道难课文配套课件ppt,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思本文的主旨句是,各段落大意,第一段,蜀道的来历,战祸之烈,蜀道的高峻,蜀道环境凄清,蜀道山水险恶,剑阁险要,杀人惨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8799326979f03b68cbfed985436f761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