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 Word版
展开衡阳市八中2021级高二上期期末考试
生物试卷
命题人:
注意事项:本试卷满分为100分,时量为75分钟
一、单选题
1.钙在骨骼生长和肌肉收缩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晒太阳有助于青少年骨骼生长,预防老年人骨质疏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内Ca2+可自由通过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
B.细胞中有以无机离子形式存在的钙
C.适当补充维生素D可以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
D.人体血液中钙离子浓度过低易出现抽搐现象
2.牵牛花的颜色可随液泡中的酸碱度不同而发生变化,如液泡中的花青素(水溶性)在碱性时显蓝色,中性时显紫色,酸性时显红色,生理机制如下,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可以通过用无水乙醇提取花青素,体外模拟不同pH环境,验证花色变化的机理
B.图中a、b的过程是同时进行的,也能够发生在原核细胞中
C.牵牛花在清晨时开蓝花,中午转为紫色,下午则可能为红花
D.蛋白R是一种载体蛋白,说明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3.角膜是覆盖眼睛的透明组织层。对保证眼睛的健康和功能至关重要。角膜主要是由角膜干细胞维持的,角膜干细胞通过分裂产生角膜上皮细胞来取代垂死的细胞,并修复较小的角膜损伤。利用小鼠进行的相关实验显示,短期睡眼不足增加了角膜干细胞的增殖速度,长期睡眠不足会造成角膜严重受损,如角膜变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角膜干细胞的全能性高于高度分化的体细胞
B.睡眠不足会加速角膜干细胞分裂及衰老,凋亡
C.人的角膜干细胞中染色体数为92条时说明其正在分化
D.核DNA的复制确保了角膜干细胞亲代和子代间遗传的稳定性
4.高山病是指人体进入高山和海拔相对较高的地区,出现的一系列适应能力不足的临床表现的总称。低氧环境引起机体缺氧是高山病的病因,该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严重的病人可出现急性的肺水肿,另外,低氧环境会促进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的增多。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低氧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分化
B.高山病病人出现肺水肿,与肺部组织液的渗透压降低有关
C.人体会患高山病,说明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D.初次进入高山的人出现肌肉酸痛与内环境中无氧呼吸产物增多有关
5.强光具有镇痛作用,其作用机制如下图:强光照射可以使视网膜内某些神经组织产生兴奋,并将兴奋通过如图的传导和传递过程,抑制疼痛相关脑区丙和丁的活动,从而起到镇痛的效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神经①~④中,如果只有一条是发挥抑制作用,最可能是①
B.在神经①~②的传递中,会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
C.强光照射使视网膜内神经元兴奋时,Na+内流使膜内Na+浓度高于膜外
D.③、④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丙、丁脑区是疼痛反射的效应器
6.北京冬奥会期间,越野滑雪运动员身着薄比赛服在零下10℃左右的环境中展开激烈角逐,关于比赛中运动员的生理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血糖分解加快,储存的ATP增加,产热大于散热
B.血液中肾上腺素含量升高,甲状腺激素含量下降,血糖分解加快
C.心跳加快,呼吸频率增加,温度感受器对低温不敏感而不觉得寒冷
D.在运动初期骨骼肌细胞主要通过肌糖原分解供能,一定时间后主要通过肝糖原分解供能
7.研究发现,运动时骨骼肌可以分泌IL-6、IL-7等细胞因子,IL-6有抗炎的作用,IL-7能激活T细胞。细胞因子分泌量增加还可以抑制脂肪产生,降低癌症的发病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运动既能增加脂肪的消耗,又能减少脂肪的产生
B.溶菌酶和骨骼肌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C.IL-6、ⅡL-7等细胞因子作为信号分子只作用于免疫细胞
D.某人因车祸导致其长期卧床、肌肉萎缩,其免疫力可能降低
8.下列实验中实验思路不合理的是( )
A. 刺激脊蛙一侧后肢的趾尖,观察是否出现屈腿现象,以验证脊蛙屈腿反射的反射弧是完整的
B. 对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用一定规格的捕捉器进行取样,通过调查样本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推测某一区域内土壤动物的丰富度
C. 需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浓度作用的实验,可先注射葡萄糖溶液,再注射胰岛素溶液,以小鼠活动状况为观察指标
D. 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选择新鲜的神经——肌肉标本(神经部分接一电流计)为实验材料, 刺激电流计和肌肉之间的神经部分,观察电流指针偏转情况及肌肉是否收缩
9.某研究团队以水稻为实验对象,以聚乙二醇和氯化钠溶液分别模拟干旱胁迫和盐胁迫,研究了远红光补光条件下水稻生长发育的干旱界限值与盐害界限值。结果表明,增加远红光间断辐照次数及单次辐照时长可显著促进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光作为一种信号,影响、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
B.水稻细胞内含有接受远红光信号的光敏色素
C.远红光可能促进水稻种子中赤霉素的合成
D.远红光可以为种子萌发过程提供能量
10.猕猴桃是一种后熟水果(即自然成熟容易变坏不易储存,一般需要采摘后再人工催熟),在猕猴桃的果实内,有两种乙烯调节系统,一种是基础乙烯调节系统,其产生的乙烯非常少。这时候的猕猴桃对乙烯不敏感,成熟缓慢。另一种乙烯调节系统,是加了“发动机”的调节系统,它的马力非常强悍,只要一启动,猕猴桃就会迅速成熟软化,在这个时期,猕猴桃会对乙烯变得非常敏感,很容易受到乙烯的刺激。但第二套乙烯调节系统在一定时间阶段里都是“封闭”的,只有猕猴桃发育成熟到一定的程度才会解封。请根据以上内容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第二套乙烯调节系统“解封”前将猕猴桃摘下,也能快速催熟猕猴桃
B.在猕猴桃生长发育过程中,几乎所有的生命活动都受到植物激素的调节
C.猕猴桃幼苗生长时需要生长素促进植株伸长生长
D.乙烯利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可用来促进果实成熟的生长调节剂
11.垂钓者喜爱凶猛的肉食性鱼类,为迎合垂钓者的需求,北美从19世纪开始,就有计划地将人工孵化的鳟鱼、鲈鱼、白斑狗鱼和大梭鱼等鱼苗投放到各地的湖泊中,从而对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同时,这种人工培育的鱼苗基因多样性显著低于自然种群。为了恢复被破坏的生态平衡,当地渔业部门在限制人工投送上述肉食性鱼类的同时,鼓励人们更多地捕捞本地湖泊中以前投送的该类鱼类。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鳟鱼的人工圈养种群与野外种群的基因库存在差异
B.人们喜爱的垂钓品种大多属于生态系统的第二营养级
C.人类的干扰能够影响生物群落的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D.渔业部门的政策有助于本地原有物种的数量恢复
12.人们生活中会产生很多垃圾,进行垃圾分类对于改善我们的居住环境来说至关重要。进行垃圾分类时,将有毒的和无毒的进行分类,将可快速降解的与难以降解的进行分类,将能再次利用的和不能再利用的进行分类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有毒生活垃圾中的重金属进入农田,可通过食物链在人的体内富集
B.将餐饮店收集的剩饭喂猪,可加速物质的循环并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C.将可快速降解的垃圾进行高温堆肥,可杀死一些病原微生物及害虫
D.收集树林中的落叶并运往垃圾站,可增加环境的美观及利于树木的生长
二、不定项选择题
13.将酵母菌接种到装有10mL培养液的锥形瓶中,培养并定时取样计数。当酵母菌总数为a时,种群数量不再增加。关于该实验中酵母菌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及种群数量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
A.可取少量菌液用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数估算酵母菌数量
B.该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为“S”型,数量为a/2时,种群增长最快
C.若将酵母菌的接种量增加一倍,培养条件不变,则K值为2a
D.若将培养液的量改为5mL,接种量与培养条件相同,则K值为a
14.如图是某地推广“稻-鳖-鱼-龙虾”生态种养模式示意图,最终实现全程化肥、农药零投入。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模式经济效益高离不开对空间和资源的充分利用
B.水稻、水草和绿萍是组成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C.C元素主要以有机物形式在生物群落内部循环流动
D.化肥和农药零投入的事实不能表明该系统已实现碳中和(CO2释放量=CO2消耗量)
15.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药物学专著《神农百草经》论述其药用价值为:强身益智,明目,安神,止惊悸,久服后延年益寿。现代研究表明,人参皂苷是人参的主要活性成分。大鼠实验表明,人参皂苷无性激素样作用,但能促进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能促进性腺合成和分泌的性激素增加
B.性腺相关细胞膜上有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受体
C.人参皂苷能引起促性腺激素的分泌量增加,属于正反馈调节
D.人参皂苷具有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的调节作用
16.右图是人体水盐平衡调节部分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的A、B、D、E分别是下丘脑、垂体、肾小管和集合管、大脑皮层
B.C是抗利尿激素,由 A分泌、B释放,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C.当细胞外液量减少及血钠含量降低时,肾上腺髓质增加分泌醛固酮,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
D.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共同作用下实现的
17.三倍体是指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且体细胞中有三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与正常二倍体相比,三体是指某对同源染色体多了一条染色体的生物。某自花传粉的植物(2n)存在三倍体和三体两种变异。回答下列问题:
(1)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变异是______(填“三体”、“三倍体”或“三体和三倍体”)。在使用显微镜观察变异时,需要使用卡诺氏液处理材料,其目的是______,在制片时应使用______染色(写具体名称)。
(2)三倍体植株的果实一般是无子的,其原因是 。
(3)该植物花色的红色(R)对白色(r)为显性。研究人员检测到某株杂合红花(只含一个R基因)的2号染色体多了1条,成为三体植株。研究人员让该变异红花植株自交,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红花:白花=3:1。假设配子均可育,若R/r基因不位于2号染色体上,则该变异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若R/r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且该变异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
18.糖尿病有I型和II型之分,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属于II型糖尿病,患者并未丧失产生胰岛素的能力,II型糖尿病的成因和治疗是近年的研究热点。图1为正常人和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的胰岛素平均浓度曲线图,图2表示血糖浓度升高时刺激胰岛素分泌的机理和磺脲类药物格列美脲(常用于2型糖尿病的抗糖尿病药,主要作用是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调节胰岛素分泌的机理。回答下列问题∶
(1)与正常人的胰岛素浓度曲线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浓度峰值_____,原因可能是_________敏感度下降,血糖浓度下降缓慢。
(2)能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信号分子,除了图2所示的之外,请再列举一种____________。由图2可知,当血糖浓度增加时,胰岛B细胞中6-磷酸葡萄糖的合成量会______(填“增加”或“减少”),ATP的增多会间接引起Ca2+通道打开,随着Ca2+的大量内流,胰岛细胞会产生兴奋,此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为_____________。
(3)由图2可知,格列美脲调节胰岛素分泌的机理是格列美脲作用于胰岛B细胞表面的受体后,引起______通道关闭,此时膜内外电位差的绝对值会减小(发生去极化现象),从而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19.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感染家猪和各种野猪(如非洲野猪、欧洲野猪等)引起的急性出血性、烈性传染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1)被ASFV侵染后,猪的免疫系统能消灭一定数量的病毒,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功能。
(2)当ASFV侵入猪细胞后,需要______________发挥作用才能使病毒失去藏身之所,该过程属于_________免疫。
(3)要阻止非洲猪瘟的进一步蔓延,从免疫学的角度看,最好的手段是研制出有效疫苗进行免疫预防。
①疫苗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某研究机构已初步研制出非洲猪瘟疫苗,为判断该疫苗的有效性,他们将未接触过ASFV的生长状况相同的生猪随机均分为两组,并编号为甲和乙,进行了如下实验:
项目 | 甲组 | 乙组 | ||
注射 | 是否发病 | 注射 | 是否发病 | |
第一次实验 | 1 mL非洲猪瘟疫苗制剂 | 否 | A | 否 |
第二次实验 | 1 mL含ASFV制剂 | 是 | 1 mL含ASFV制剂 | 是 |
A处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出现此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20.湿地生态系统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它可以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以及信息传递将陆地生态系统与水域生态系统联系起来,是自然界中陆地、水体和大气三者之间相互平衡的产物。请根据生态系统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一般来说,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湿地中生长着大量芦苇,为了提高芦苇纤维的长度和纤维的品质,在其生长期可以用___________(激素)进行处理。植物的“绿色”可以吸引昆虫传粉,这是___________信息,这体现了信息传递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若要调查湿地里黑脸琵鹭的密度,常用标记重捕法的原因是___________(至少说出2点)。
21.生活污水的科学治理是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环节。某乡村由于大量生活污水的流入,严重地影响了该村的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为减少河水污染物的累积、建立一个良好的生态文明乡村,人们采取在河流沿岸建污水处理厂,开辟由多种生物构成的人工湿地景观,建立人工生态浮岛等措施进行生态环境保护。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受到轻微污染时,河流能通过物理沉降等方式消除污染,若持续排放生活污水会使下游水质不断恶化并难以恢复,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是有一定限度的。
(2)人工湿地景观不仅可以净化水质,改善生态环境,还可在河滩上造地并种植观赏类花卉和树木作为休闲旅游资源,这所体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有_______________。此湿地景观由浅水区向陆地方向依次生长着荷花、五节芒、柽柳等,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__结构。为了保护生态系统,还可以考虑建立相应的自然保护区,这属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措施中的___________。
(3)建立人工生态浮岛选择和搭配植物时,必须考虑植物是否适应水生环境和当地气候条件,以及植物之间的种间关系,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原理。同时,种植植物和投放动物时均要求种类多样,这有助于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其根据是_______________。
生物答案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A | D | C | B | B | C | C | C | D | A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
|
|
|
B | D | AB | C | ABC | BC |
|
|
|
|
17.
(1) 三体和三倍体 固定细胞形态 甲紫溶液
(2) 三倍体的原始生殖细胞中有三套非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时出现联会紊乱,难以形成可育配子
(3) Rr Rrr
18. (1) 更高 胰岛素受体
(2) 神经递质或胰高血糖素 增加 外负内正
(3)K+
19. (1) 免疫防御
(2) 细胞毒性T细胞 细胞
(3) ①刺激猪体内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
②1 mL生理盐水 疫苗制剂丧失了抗原性(或注射的疫苗未能刺激猪体内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合理即可)
20. (1) 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2) 赤霉素 物理 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3) 黑脸琵鹭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
21. (1)自我调节能力
(2)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 水平 就地保护
(3)协调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 ~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文件包含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docx、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参考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不定项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