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点亮小灯泡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课件+教案(2023春新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391762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2 点亮小灯泡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课件+教案(2023春新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391762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2 点亮小灯泡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课件+教案(2023春新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391762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2 点亮小灯泡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课件+教案(2023春新版)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3917620/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2 点亮小灯泡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课件+教案(2023春新版)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3917620/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2 点亮小灯泡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课件+教案(2023春新版)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3917620/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2 点亮小灯泡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课件+教案(2023春新版)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3917620/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2 点亮小灯泡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课件+教案(2023春新版)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3917620/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2 点亮小灯泡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课件+教案(2023春新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3917620/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2 点亮小灯泡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课件+教案(2023春新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3917620/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2 点亮小灯泡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课件+教案(2023春新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3917620/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下册2.点亮小灯泡完美版课件ppt
展开教科版 四年级下册 《电路》单元 2.点亮小灯泡 教学设计及反思 | |||||||
单元 | 《电路》 | 课题 | 2.点亮小灯泡 | 课时 | 1 | ||
核心概念 | 3.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
学习内容及要求 | 3.2 电磁相互作用 3~4年级 ⑦知道电源、导线、用电器和开关是构成电路的必要单元;说明形成电路的条件,切断闭合回路是控制电流的一种方法 | ||||||
教学目标 |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 ||||||
科学观念 1.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2.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包括电池、导线在内的完整的闭合回路。 3.一个完整的电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种方法建立起来。 4.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 科学思维 根据实验现象对电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探究实践 1.用电源、导线和小灯泡连接简单电路。 2.观察、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 态度责任 1.体会对周围事物进行有目的、细致地观察的乐趣。 2.敢于根据现象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 |||||||
教学重点 |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 ||||||
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包括电池、导线在内的完整的闭合回路。 | |||||||
教学难点 |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 ||||||
掌握小灯泡的各个组成部分 | |||||||
教学准备 | 教师:1.爱牛课件优化 2.小灯泡的剖面图或剖开的大灯泡的实物,电池和小灯泡的图片。 | ||||||
学生:1 只小灯泡,1 节 1.5v 的干电池,1 根导线,科学活动手册。 | |||||||
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学活动 | 设计思路 | 教学备注 | ||||
上课仪式
| 教师自我介绍: 同学们好! …… 好,我们开始上课了。大家坐好。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电的知识。 |
2.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上课状态。 |
| ||||
一、导入
| 1.你能让这个手电筒亮起来吗?(出示一个没有电池的手电筒,请学生来点亮) 2.手电筒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要想让手电筒亮起来,必须装上电池,然后打开开关。 3.为什么打开开关就会亮起来?(预设:接通开关后,有电流流过小灯泡的灯丝,小灯泡才会亮起来。) |
|
| ||||
二、探索 | 活动 1:了解小灯泡的结构 1.电是如何经过小灯泡让它发光的呢? 2.如果给你一节电池和一个小灯泡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电池和小灯泡的实物图),你能用画线的方法来代替导线,用简单的示意图画出你的想法吗? 3.同学们都认为,电从电池出发,要经过小灯泡才能使它发光。那么小灯泡内部的结构到底又是怎样的呢?小灯泡的哪一部分会发光,小灯泡为什么会有两个连接点?这与灯丝的点亮有没有关系?请同学们结合黑板结构图、实物小灯泡和文本中的文字进行自学并思考这几个问题。 4.学生自学3分钟后交流反馈。谁来说一说你的认识和发现。 (1)灯丝:小灯泡中能够发光发亮的部分。它是一种耐高温的金属丝,在通电以后能够发光、发热。 (2)金属架:将灯丝架起来的部分,金属架是由耐高温并且导电的金属丝制成,它在固定灯丝的同时能够将电流导入灯丝。 (3)连接点:在金属架的外部安装了一个能够导电,带有螺纹的金属壳,用来保护、固定金属架。金属壳侧面和下端有两个凸起的小圆点。两个小圆点和不同的导线连。 (4)玻璃泡:玻璃罩子是玻璃泡,它能够很好的保护灯丝,同时又不影响它的发光。一般,在玻璃泡里充有氮气、氩气等气体,用于延长灯丝的寿命。 活动2:让小灯泡发光 (1)同学们已经了解小灯泡的结构,如果给你导线、电池和小灯泡,你怎样连接可以使小灯泡发光?请大家将你们的方案画在记录单上。 (2)交流分享学生的连接方法。 (3)请小组长领取材料,按照你的连接的方式试一试,哪些连接能够让小灯泡发光?在能发光的图下面打勾。实验前,老师有一个安全注意事项提醒大家: 安全提醒: 干电池的金属铜帽端是正极,另一端是负极,当导线直接与电池的正、负极相连,而没有经过小灯泡时,就好造成短路。短路时,电池中的电会很快消耗完,并且电池还会在一瞬间发热变烫,甚至可能爆炸。所以,在实验中,要避免出现短路。 (4)学生实验。
|
|
| ||||
三、研讨
| 1.分析交流:同学们,你们的哪些连接方法能使小灯泡亮起来了呢?请大家把你的连接方法展示在黑板上。 2.展示交流。 3.我们发现,最终能够使小灯泡发光的是这几幅连接图。请大家仔细观察,能找找他们之间的相同点吗?学生讨论并发言。 出示定义: 电路:电从电池的一个极 流出来,通过导线流到小灯泡的一个连接点,再经过与连接点相连的金属架流到灯丝,再从另一个金属架流 到另一个连接点,通过连接这个连接点流回到电池的另一极。电在这样一个闭合 的,往复的路径里流动。电流过的路径就是电路。 4.在实验过程中,你们有没有遇到连接的困难,或者你发现了什么问题要和同学们分享的吗? 5.出示短路和断路的辨别。
|
|
| ||||
四、拓展 | 打开活动手册,观察里面的电路连接图,请判断,哪些会发光,哪些不会发光?请说一说理由。
|
|
| ||||
五、练一练 | 一、选择题 1.下列用法最容易使电池报废的是( )。 A.通路 B.短路 C.断路 D.串联 2.小灯泡之所以能够发光,是因为( )。 A.有了电池 B.有了导线 C.有电流通过灯泡 D.开关是断开的 3.小灯泡上一般有( )连接点。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 4.一节普通干电池的电压是( )。 A.1.5伏 B.15 伏 C.36伏 D.220伏 5.小爱同学自己装了一个门铃,接上一对新电池后,发现电池迅速发热、烫手,这是因为( )。 A.门铃响了 B.电路出现短路 C.电路出现开路 D.门铃坏了 6.小爱看到牛牛点亮的小灯泡觉得非常神奇,她仔细观察了小灯泡。 发现小灯泡的发光部位是( )。 A.玻璃泡 B.灯丝 C.金属架 D.连接点 7.下图中的小灯泡没有被点亮,因为这个电路( )。 A.断路了 B.正负极接反了 C.没有开关 D.短路了
二、判断题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
|
| ||||
六、整理 |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 培养学生使用整理材料的好习惯。 |
| ||||
七、板书设计 | 2.点亮小灯泡 |
|
| ||||
八、课堂反思 |
|
| |||||
| 教材分析 本课是学生电路概念初步形成课。通过用一根导线和一个电池使小灯泡发光的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初步认识电路,并推测电流的流动过程。 教学反思 1. 推测电流流向 “推测电在连接装置中是怎样流动的”是本课的难点。在实际教学中,能够描述完整的学生较少。 要突破难点,首先在“观察小灯泡”环节,需要引导学生重点关注小灯泡的发光部位和各部分的作用,聚焦电流通过灯丝时小灯泡才能发光,进而分析“电流是如何通过灯丝的”。 其次,在研讨时可增加视频辅助讲解,帮助学生去想象电流路径 。 2. 实验前短路的判断 即使讲解了什么是短路及短路的后果,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仍是无法直观判断哪些方式造成了短路。可提示学生如果感觉到电池变烫,那么必须立即断开导线。 3. 记录 (1) 记录指导。在画实物图上,很多学生有困难,部分学生耗时较长,教师可适当指导画法。 (2) 何时记录。因为强调了要边实验边记录,很多组看到了活动手册拓展活动的连接图,直接就按图一个一个去验证。 后面我尝试了先实验后记录,实验前不提示学生翻活动手册,学生也会参考科学书上的连接图。 最后想想,其实也可以单独打印记录单提供给小组。 4. 有争议的几种连接方法 下图是在学生做的时候随手拍的,可以看出,学生能判断出能点亮的方式,但部分学生对于第8幅这种短路电路就不能判断了,因此这幅图是需要重点讲解的。 其中第6和第4幅图,是有争议的,学生也能发现原因。 第6幅图,要看连接点是连到了铜帽上还是边缘的塑料膜上。 第4幅图产生争议:一是因为我用剪刀拆电池包装时,不小心划破了部分电池外的塑料膜,把无塑料膜的电池也提供给了学生;二是部分组实验过程中将电池塑料膜弄破了。整个锌壳都是负极,故使用无塑料膜电池的小组点亮了,而其他组未点亮。 因此这两幅图我不要求学生统一答案,只要在图旁边备注清楚前提就行。 在此建议教师给各小组提供塑料膜完好的电池,同时做好塑料膜损坏的情况下的预设。 5. 意外之喜 有个班学生下课后来说,他们组尝试了将两个电池连到一起(即串联电池)去点亮小灯泡,并发现灯泡更亮了。我眼前一亮,并表扬了他们的探索精神。估计大家和我有同样疑问,多的那一节电池哪来的,对,旁边组借的。 器材使用 爱牛器材如下: 其中电路板贴的设计非常棒,质量也非常好,用在板书上十分合适。
|
|
| ||||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下册2.点亮小灯泡教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下册<a href="/kx/tb_c161667_t3/?tag_id=26" target="_blank">2.点亮小灯泡教课ppt课件</a>,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CONTENTS,塑料外壳,绝缘体,外面绝缘的橡胶,里面导电的金属丝,探索二点亮小灯泡,拓展安全实验须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下册2.点亮小灯泡优秀课件ppt: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下册<a href="/kx/tb_c161667_t3/?tag_id=26" target="_blank">2.点亮小灯泡优秀课件ppt</a>,文件包含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22点亮小灯泡同步课件pptx、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22点亮小灯泡同步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下册2.点亮小灯泡一等奖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下册2.点亮小灯泡一等奖课件ppt,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新课教学,典型习题,课堂小结,课外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