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能力提升卷)-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3同步单元AB卷(新教材人教版)
展开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第一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测试卷(B卷)
(测试时间:5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5分,20小题,共50分)
(2021·河南高二期末)生态系统服务指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资源都来源于自然生态系统。下图示意某年我国部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基于各生态系统生物量因子估算)一年内的动态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代表的生态系统分别可能是( )
A.冰川、荒漠 B.冰川、草地 C.荒漠、草地 D.草地、荒漠
2.推测我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的空间分布与( )
A.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大体一致 B.年平均气温的空间分布大体一致
C.土壤肥力的空间分布大体一致 D.太阳辐射能的空间分布大体一致
【答案】1.D 2.A
【解析】
1.分析题、图可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与生物量呈正相关。甲生态系统介于水域与农田之间,最可能是选项中的草地;乙生态系统生物量最小,可能是荒漠或冰川。故选D。
2.据图可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的大小与植被生物量密度正相关。受气候的影响,我国植被生物量密度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这与降水量的空分布相一致。故选A。
(2021·浙江高三)生态系统服务是指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得的所有惠益,其供给区域(贡献区)和消费区域(受惠区)存在下图的四种关系模型。完成下面小题。
3.与图中甲、乙、丙、丁模型相符合的生态服务吻合的是( )
A.固碳服务、水源保护、风暴潮防御、自给农业
B.自给农业、固碳服务、水源保护、风暴潮防御
C.自给农业、风暴潮防御、固碳服务、水源保护
D.风暴潮防御、自给农业、水源保护、固碳服务
4.根据该模型,在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建设过程中,须( )
A.在消费区域保护生物多样 B.对消费区域进行生态补偿
C.在供给区域加大资源开发 D.对供给区域进行生态补偿
【答案】3.B 4.D
【解析】
3.甲区域既是供给区域,又是消费区域,所以是自给农业;乙区域贡献区在中央,受惠区在四周,为固碳服务;丙图中,资源由供给区域调入消费区域,为水源保护;丁图中,贡献区位于消费区的一侧,符合风暴潮防御的生态服务,所以选B。
4.因供给区域付出了生态保护的代价,须对供给区域进行生态补偿,才利于生态保护的可行性和持续性。所以选D。
(2021·重庆高三零模)来自于生产、生活污水以及泥沙等的总氮(TN)是反映河流污染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TN越大,水质越差。流域的土地利用对河流TN有重要影响。某科研团队对西南地区某流域(山地丘陵为主)7月和12月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与河流TN进行了相关分析,得出相关系数P值如表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时期 | 林地 | 耕地 | 建设用地 | 灌草地 |
7月 | -0.800 | 0.373 | 0.786 | 0.540 |
12月 | -0.539 | 0.104 | 0.848 | 0.241 |
5.P值季节变化最小的土地利用类型,对河流贡献的TN主要源自( )
A.施用化肥 B.排放污水 C.枯枝落叶 D.大气降水
6.该流域灌草地的P值大于耕地,其原因之一是灌草地的( )
A.面积小 B.土层厚 C.坡度大 D.植株密
【答案】5.B 6.C
【解析】
5.本题考查读图表分析能力。从表格中,可以看出P值季节变化最小的土地利用类型是建设用地,是人类居住和生产活动的主要场所,因此对河流贡献的TN主要源自排放污水,B正确,施用化肥是耕地农业活动,枯枝落叶是林草地产生的,大气降水与土地利用类型无关,A、C、D错误。故选B。
6.本题考查土地利用类型对环境的影响。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灌草地的P值大于耕地表示灌草地面积与河流TN相关性更大,A灌草地面积小,与河流TN相关性就小,A错误;灌草地主要分布在坡地上,物质迁移速度更快,土层应该更薄,B错误;灌草地坡度大,夏季西南地区降水集中,多暴雨,水土流失较严重,TN也大,冬季降水较少,水土流失较少,TN较小,C正确;植株密,不易水土流失,与TN呈负相关,P值应该为负值,D错误。故选C。
(2021·广西梧州一模)我国稀土资源得天独厚,分布广,品种全。“稀土之乡”-内蒙古白云鄂博占到全国稀土总储量的九成以上,是世界最大的稀土矿。20世纪八九十年代。美、日等国家启动了与稀土相关的国家战略,如限制或停止开发本国稀土矿,从中国大量进口作为战略储备等,而且美、日拥有利用稀土的核心高精尖技术。下图一示意中国稀土矿成矿带及主要稀土矿分布,图二示意我国稀土储量全球占比变化趋势,图三示意我国稀土消费需求总量变化趋势。据此,完成下题。
7. 关于我国稀土矿资源空间分布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内蒙古稀土矿矿址点数量少,储量最大
B. 福建省稀土矿矿址点数量多,储量最大
C. 稀土矿资源分布均匀,集中分布在华南地区
D. 稀土矿资源多分布东部沿海,品种全
8. 美、日限制或停止开发本国稀土矿的原因( )
A. 稀土资源消费量小 B. 稀土资源储量少
C. 保护环境和战略保护 D. 稀土资源进口多
9. 关于我国稀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1980年我国稀土储量比2000年大
B. 我国稀土储量全球占比下降逐渐加快
C. 1980年我国稀土消费年量比2000年大
D. 我国稀土消费需求量逐年递增
【答案】7.A 8.C 9.D
【解析】第7题,关于我国稀土矿资源空间分布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内蒙古稀土矿矿址点数量少,储量最大,“稀土之乡”-内蒙古白云鄂博占到全国稀土总储量的九成以上,是世界最大的稀土矿。A正确。福建省稀土矿矿址点数量多,储量不是最大的,白云鄂博最大。B错。稀土矿资源分布不均匀,集中分布在华南地区,C错。内蒙古白云鄂博占到全国稀土总储量的九成以上,东部沿海资源数量少,D错。第8题,美、日限制或停止开发本国稀土矿的原因保护环境和战略保护,从中国大量进口作为战略储备等,C正确。稀土资源消费量大,A错。稀土资源储量少、稀土资源进口多不是停止开发的原因,BD错。第9题,关于我国稀土的说法,读图可知,正确的是我国稀土消费需求量逐年递增,D正确。1980年我国稀土储量在世界的占比比2000年大,A错。随着我国也对稀土进行保护,我国稀土储量全球占比下降不会逐渐加快,B错。1980年我国稀土消费年量1024吨,比2000年19270吨小,C错。故选D。
(2021·渭南一模)虚拟水是指在生产商品和服务过程中产业链所需的水资源量。虚拟水与虚拟水贸易因作为可能解决缺水地区水资源问题的策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下图为青藏高原地区对我国其他区域虚拟水净贸易量地图。青藏高原地区对其他区域的净虚拟水贸易量是由虚拟水输入量与输出量之间的差值所决定的。据此完成下题。
10.青藏高原地区对我国其他区域虚拟水净贸易量( )
A. 西部各区域均为净输入 B. 净输出仅分布在东部地区
C. 经济发达地区贸易量大 D. 整体为虚拟水的净输入
11.青藏高原地区虚拟水输入和输出的主要行业分别为( )
A. 农业工业 B. 工业服务业 C. 工业农业 D. 农业服务业
12.青藏高原地区对我国其他地区虚拟水贸易量格局形成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经济来往强度 B. 空间距离远近
C. 政策扶持力度 D. 民族文化差异
【答案】10.C 11.C 12.A
【解析】
-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青藏高原地区对我国其他地区的虚拟水贸易量,西部的西北为净输人,西南为净输出,故A错,净输出的地区包括东北、华北、华中、西南、华南、华东地区,并困都在东部地区故B错,根据输入量和输出量的大小,青藏高原地区与华北、华东、华南等经济发达地区的虚拟水贸易量大,故C正确,青藏高原地区对大部分地区为虚拟水整体为净输出,故D错。
- 11.青藏高原地区经济落后,向其他地区输出的产品主要为农产品,因此输出虚拟水的主要行业为农业,而大量工业产品需要从我国其他地区输入因此虚拟水输入的主要行业为工业。故C选项正确,自然排除ABD。13.虚拟水的输入和输出主要依靠产品的输入和输出,因此虚拟水输入量的大小主要是受两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影响,故A正确,空间距离远近、政策扶持力度、民族文化差异虽然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不是最主要的因素,故BCD错。
(2021·辽宁大连市·高二期末)索尔顿湖是美国加利福尼亚沙漠中的咸水湖,也是全世界十大沙尘暴源地之一。湖泊水主要来自东南部因皮里尔谷地的农田灌溉系统。索尔顿湖南端在1930年被划定为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20世纪中叶起,湖泊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湖东岸旅游度假小城离湖面越来越远,湖岸周围散发出刺鼻的咸腥气味。下图为索尔顿湖及周边地区的卫星影像图,该图显示了农田分布及植物生长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造成图示方框区域内农业景观界线明显的原因是( )
A.地形单元差异 B.行政管辖不同 C.热量带变化 D.降水量变化
14.下列描述中,不属于索尔顿湖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表现的是( )
A.干涸裸露的湖床成为沙尘暴源地 B.湖面萎缩,湖水水量减少盐度增加
C.湖水持续下渗导致地下水位上升 D.湖床长满湖藻且到处是鱼鸟的尸体
【答案】13.B 14.C
【解析】
13.由图文可知,图示方框区域地形单元为谷地,A错误。由于行政管辖的不同,在不同的行政区域内受政策等因素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的农业景观,B正确。图示方框内区域为小区域单元,热量及降水无明显差异,CD错误。故选B。
14.由材料可知,湖泊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湖东岸旅游度假小城离湖面越来越远,说明湖泊水量越来越少,湖泊水位下降,导致下渗减少,地下水位下降,C项与题意符合。干涸裸露的湖床成为沙尘暴源地、湖面萎缩,湖水水量减少盐度增加及湖床长满湖藻且到处是鱼鸟的尸体都会出现,ABD与题意不符,故选C。
(2021·张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学高二期末)研究发现,南极洲封冻是新生代(距今0.66亿年至今)以来全球“冰室效应”的缩影。中生代时期(距今2.52亿年-0.66亿年),二氧化碳浓度长期保持较高水平,全球气候普遍温暖。当新生代造山运动发生时,山体岩石中的硅酸盐与降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将二氧化碳固定到沉积物中,引发“冰室效应”,全球气候变冷。此外,西风漂流的出现、加强,使得南极进一步变冷。2019年11月7日,中国“雪龙2”号科考船从霍巴特港附近海域出发,于2019年11月23日抵达中山站附近海域。图为南极大陆及部分海域洋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南极洲封冻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全球海平面下降 B.板块运动更剧烈
C.南极地区上升气流加强 D.南极冰川更新周期变短
16.“冰室效应”的产生( )
A.是因为西风漂流促进水热交换 B.是由于造山运动消耗地球内能
C.导致地球表面的昼夜温差增大 D.使南极大气吸收太阳辐射增多
【答案】15.A 16.C
【解析】
15.由材料信息可知,南极洲冰封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降低进而使全球气候变冷造成的,海水大量结冰,导致海水减少,全球海平面下降,A正确;气候变化不会明显影响板块的运动,B错误;南极地区气温变低,形成强大的冷高压,下沉气流加强,C错误;南极地区气温变低,降水减少,冰川更新周期变长,D错误。故选A。
16.由材料信息可知,“冰室效应”是由于“新生代造山运动发生时,山体岩石中的硅酸盐与降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将二氧化碳固定到沉积物中”引发的,属于外力作用的过程,B错误;西风漂流阻断了南极大陆与低纬之间的水热交换,使南极进一步变冷,A错误;“冰室效应”使全球海洋面积减少,陆地面积增大,地球表明的昼夜温差增大,C正确;“冰室效应”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导致的。根据所学可知,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当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南极大气吸收太阳辐射也会减少,D错误。故选C。
(2021·河南永威学校高二月考)陕西省北部的神木市,煤炭探明储量500亿吨。20世纪90年代,确定了以煤炭为龙头的工业强县之路;21世纪初,开始了以煤为基础的小火电、小焦化、小电石、小铁合金、小兰炭等被称为“五小”煤化工企业目前,神木市正在积极打造国家级能源化工核心区和高端清洁能源化工基地。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7.21世纪初,神木市发展“五小”煤化工企业带来的主要问题是
A.煤炭资源枯竭 B.环境污染严重 C.湿地严重退化 D.经济效益严重下滑
18.为了打造国家级能源化工核心区和高端清洁能源化工基地,神木市应该
A.改善生态,关闭大型煤矿 B.清洁生产,实现污染物零排放
C.科技引领,发展循环经济 D.延长产业链,发展电子产业
【答案】17.B 18.C
【解析】
17.“五小”煤化工企业是指以煤为基础的小火电、小焦化、小电石、小铁合金、小兰炭等,基本都会有大气污染、废弃物污染等,因此,神木市发展“五小”煤化工企业带来的主要问题是环境污染严重,选B。神木的煤炭资源依然丰富,发展“五小”对湿地影响不大,这里也没有大片湿地;发展“五小”获取了极大的经济效益。所以选B。
18.为了打造国家级能源化工核心区和高端清洁能源化工基地,神木市应该改善生态,适当限制部分大型煤矿;注重清洁生产,将污染物排放降到最低;科技引领,发展循环经济,综合利用区域资源;延长产业链,发展能源化工产业,电子产业的发展与区域打造化工基地无关,选C。
(2021·威海高二月考)滇池是云贵高原湖群中面积最大的湖泊,北端湖堤将滇池分为外海(290km2)和草海(l0km2)两部分,平均水深4.1m。20世纪70年代以后,滇池水质逐年变差。2011~2015年,当地开展了“生态清淤”“引水入滇”“环湖截污”“生态修复”等治理工程,对降低滇池总磷污染、改善富营养化和防止蓝藻暴发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外海2012年曾出现总磷含量较高的现象。下图示意滇池外海。据此完成下题。
19.滇池污染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
A.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
B.入口多、出口少,污染物滞留时间长
C.盛行东北风,流速减慢
D.生产生活排放大量污水
20. 2012年滇池外海总磷含量较高,其原因最可能是( )
A.生态清淤——扰动湖底沉积物
B.引水入滇——增加水量
C.环湖截污——导致磷元素富集
D.生态修复——加快水体交换
【答案】19.B 20.A
【解析】
- 该地纬度低,温度高,蒸发量大;由图可知该地入口多,出口少,污染物的排放不及时,自净能力弱;该区域主要盛行西南风和东南风;D项为人为原因,可直接排除。
- 2011~2015年,当地开展了“生态清淤”,使得湖底的沉积物被搅动,湖水的磷含量增高;水量增加,磷含量有可能会减小;入湖的污染物减少,磷的含量会减少;水体交换加快,水质变好,磷含量降低。
二、综合题。(4小题,共50分)
21.(2021·江苏高三)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生态系统服务是指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得的收益。某研究课题将区域内土地利用分为若干类型,为每种土地利用的每种服务功能赋予单位面积的价值,求和可得出该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
材料二 表一为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图二为中国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空间分布。
(1)比较农田与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主要差异。(4分)
(2)简述我国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空间分布的特征。(2分)
(3)简述北方各省区中黑龙江省地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明显较高的原因。(4分)
(4)为提升江苏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简述可采取的措施。(4分)
【答案】(1)湿地的价值总量较高;湿地调节、支持、文化服务功能价值较高;农田供给服务功能价值较高。(4分)
(2)总体上东部大于西部;南方大于北方。(2分)
(3)水分条件较好,价值总量大;河湖、湿地、森林价值当量大;河流湖泊多,湿地、森林面积大。(4分)
(4)控制人口数量;保护湿地,扩大绿化;控制环境污染;强化环境教育和环境管理。(4分)
【解析】
(1)读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图可知,湿地的价值总量54.77是较高的;具体在湿地调节(气体、气候、水文和废物四个角度值远大于农田)、支持(保持土壤和生物多样性)、文化服务功能价值较高(提供美学景观角度,值4.69远大于农田)。但是在供给服务功能价值中农田价值较高(食物生产值和原材料生产),大于湿地。
(2)每种土地利用的每种服务功能赋予单位面积的价值,求和可得出该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读中国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空间分布图可知,按照图示标注看,总体上东部的价值大于西部;南方的价值大于北方。
(3)地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由多因素影响,黑龙江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充沛,水分条件较好,价值总量大;黑龙江因地势平坦,植被覆盖率高,且区域内土地利用类型的河湖、湿地、森林多,增加了价值基数,价值当量大。
(4)人口角度:江苏地区经济发达,人口众多,所以需要控制人口数量;土地利用角度:江苏沿海地区滩涂湿地多,需要保护湿地,扩大绿化;环境污染控制角度:经济发达,工农业污染排放量大,所以需要控制环境污染;最后在意识教育和法律规范角度,需要强化环境教育和环境管理。
2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泥炭又称草炭或泥煤,是一种经过数千年演化形成的富含水分的有机质聚集物。泥炭应用广泛,可为种植业和园艺业的发展提供天然肥料,可作为化工原料的添加剂、能源等。下图所示地区泥炭资源丰富,当地泥炭资源开采历史悠久,并大量出口。
(1)分析图示区域泥炭资源丰富的原因。(4分)
(2)简述当地泥炭资源开发带来的影响。(4分)
【答案】(1)受西风带和海洋的影响,降水较为丰富;温带森林与草原分布区,有机质来源丰富;纬度高,气温低,有机质分解缓慢;存在冻土层,气候寒冷,蒸发微弱,地表水不易下渗;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等。(4分)
(2)有利影响:增加外汇收入,促进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等。
不利影响:泥炭开采可能对地表植被造成破坏,影响生物多样性;过度开采易造成泥炭资源枯竭;造成一定的污染;湿地萎缩,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功能减弱等。(4分)
【解析】
(1)由材料可知,泥炭又称草炭或泥煤,是一种经过数千年演化形成的富含水分的有机质聚集物,则其成因可以从水分充足、有机质富集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图示为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受西风带和海洋的影响,降水较为丰富;温带森林与草原分布区,有机质来源丰富;纬度高,气温低,有机质分解缓慢;存在冻土层,气候寒冷,蒸发微弱,地表水不易下渗;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等。
(2)泥炭资源开发的影响既有有利影响又有不利影响,需要从两方面入手分析,可以类比山西省煤炭资源开采对当地的影响。泥炭资源开发的有利影响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出口可增加外汇收入,促进经济发展;同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等。
不利影响是泥炭开采可能对地表植被造成破坏,影响生物多样性;过度开采易造成泥炭资源枯竭;会造成一定的污染;湿地萎缩,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功能减弱等。
23.读印度洋及周边地区主要环境问题分布简图,完成下列各题。(16分)
(1)在我国南方、北方、青藏地区中,酸雨现象较严重的地区是_____地区,原因是什么?(4分)
(2)请你列举出印度洋中可能面临被淹没危险的低平岛屿国家(答出一个即可),其主要的人为原因是什么?(5分)
(3)非洲北部沙漠化土地扩大的主要趋势是向_____(方向)发展。(2分)
(4)澳大利亚墨累河下游地区盐碱化严重使得土壤退化,该现象最为严重的季节及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5分)
【答案】(1)南方(1分);原因:①南方有色冶金工业发达,排放大量酸性气体;②南方土壤为酸性,大气中尘埃为酸性;③南方大城市使用含硫量高的煤;④南方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风力小,酸性气体不易扩散;⑤南方阴雨天气多。(任3点得3分)
(2)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等(1分)。人为原因:大量燃烧矿物燃料,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破坏森林,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4分)
(3)南(2分)
(4)夏季(1分)。该地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降水少;工农业需水量大,需要大量引水灌溉,但由于气温高,蒸发旺盛,极易发生土地次生盐碱化(4分)
【解析】
(1)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得知,我国南方地区酸雨严重。酸雨的基本成因是燃烧了大量化石燃料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等酸性气体。矿产原因:南方地区是我国有色矿产资源主要聚集地,冶金工业发达,排放大量酸性气体;土壤原因:南方的代表性土壤为红壤,为酸性,从而导致大气中尘埃为酸性;燃料和动力原因:南方大城市使用含硫量高的煤;地形原因:南方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酸性气体容易聚集不易扩散;气候原因:南方相比其他地区,阴雨降水天气多。
(2)全球气候变暖会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致使印度洋中的一些低平岛屿国家面临被淹没的危险,例如如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等。
(3)撒哈拉沙漠南部为热带草原气候区,近年来遭到大面积开垦,再加上过度放牧,土地沙漠化明显加快。
(4)墨累河下游地区为地中海气候区,从事混合农业生产,夏季气候炎热干燥,农业生产活动需水量大,需要大量引水灌溉,但是由于气温高,极易发生土地次生盐碱。
24.(2021·山东菏泽市·高三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发源于祁连山地的黑河,流经河西走廊灌溉了将近200千米河流沿岸的绿洲,折向北后,又在狼心山西麓附近分为东西两河,分别注入东、西居延海。在下游内蒙古自治区的额济纳旗,河流滋润出了额济纳绿洲。当地为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38.2mm,平均蒸发量3653mm。自1960年以后,西、东居延海先后干涸。2001~2004年有关部门对全流域水资源统一调配,多次向下游集中输水,进行生态补水。
图1是黑河流域简图。图2是河流生态补水前、后某监测点处河流横断面上距河道不同距离的地下水位埋深变化。下表是生态补水后沿岸绿洲植被的变化。
表 不同年份8月各植被类型面积变化 | ||||
类型 | 2002.8 | 2003.8 | 2004.8 | 2005.8 |
面积(ha) | 面积(ha) | 面积(ha) | 面积(ha) | |
河岸乔灌林地 | 30563 | 29686 | 31194 | 42220 |
河岸灌草林地 | 15354 | 19890 | 24280 | 25390 |
荒漠稀疏灌丛 | 40601 | 40389 | 51539 | 58603 |
荒漠稀疏草地 | 60873 | 63290 | 78805 | 94301 |
(1)分析东、西居延海1960年以后曾经干涸的原因。(4分)
(2)说明生态补水对沿岸植被产生的影响。(4分)
(3)为保证常态化向额济纳绿洲生态补水,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4分)
【答案】(1)湖泊处在大陆性气候区,降水量小,蒸发量太;河流中游用水量增大,河流补给量减小;地下水位下降,下渗增强等。(4分)
(2)生态补水使河流沿岸地地下水埋深降低,各类植被面积都有增加的趋势;距河越近,地下水位埋深越小,埋深降幅越大,植被恢复越明显;地下水位埋深变化,对根系短的草类影响大,荒漠稀疏草地面积增加最多。(4分)
(3)建立流域统一的管理和协调机构;依法合理分配流域内水资源;合理,科学利用水资源,采用节水灌溉措施,提高水的利用率;额济纳旗绿洲的上游调整绿洲农牧业经济结构,发展商品型的畜牧业为主,扩大耐旱作物的种植面积,适当开展生态旅游活动,减少用水量。(4分)
【解析】
(1)60年代出现干涸,可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分析,人为原因可从生产 生活用水加大、破坏植被等方面分析。湖泊处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远离海洋,水汽少,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河流中游生产 生活用水用水量增大,河流补给量减小;地下水位下降,下游流经沙漠地区,下渗增强,导致水源减少,出现干涸。
(2)由表格的数据可知,生态补水后,各类植被面积都有增加的趋势,但荒漠的植被增加更加明显,说明生态补水使河流沿岸地下水埋深降低,距河越近,地下水位埋深越小,埋深降幅越大,植被恢复越明显;地下水位埋深变化,对根系短的草类影响大,荒漠稀疏草地地下水位上升,使面积增加最多。
(3)建立流域统一的管理和协调机构;依法合理分配流域内水资源;合理,科学利用水资源,采用节水灌溉措施,提高水的利用率;开辟多渠道、多方式供水;改进生产生活技术 发展节水农业,减少用水量;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保障 生态补水;加大宣传增强人们环保意识,自觉维护生 态补水。额济纳旗绿洲的上游调整绿洲农牧业经济结构,发展商品型的畜牧业为主,扩大耐旱作物的种植面积,适当开展生态旅游活动,减少用水量。
第一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提升卷)- 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单元复习(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这是一份第一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提升卷)- 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单元复习(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件包含第一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提升卷解析版docx、第一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提升卷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基础卷)- 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单元复习(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这是一份第一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基础卷)- 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单元复习(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件包含第一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解析版docx、第一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测试(B卷提升篇)-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1同步单元AB卷(新教材人教版): 这是一份期末测试(B卷提升篇)-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1同步单元AB卷(新教材人教版),文件包含期末测试B卷提升篇解析版doc、期末测试B卷提升篇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