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单元检测)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同步备课系列(新教材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原卷版)
展开【上好地理课】2020-2021学年高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
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单元检测)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读“某自然资源空间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该自然资源是( )
A.太阳能 B.风能 C.森林 D.水资源
2.影响该自然资源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下垫面 D.人类活动
1.D 2.B第1题,结合图例信息,可知该自然资源空间分布大致是从东南向西北递减,该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南地区,西北明显偏少,所以可以推测出该自然资源是水资源。第2题,根据上题结论,该自然资源为水资源,影响水资源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大气环流,我国受夏季东南季风的影响,导致水资源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山东省日照绿茶、五莲国光苹果、五莲板栗等被农业部认定为地理标志产品。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拥有地理标志商标的产品优于同类其他产品,主要在于其拥有独特的( )
A. 科技优势 B. 文化优势 C. 劳动力优势 D. 地理环境优势
4.关于地理标志产品往往产于特定区域。关于地理标志产品特定区域的叙述,错误的( )
A. 有明确的边界 B. 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
C. 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 D. 其划分依据为综合指标
3.B 4.D第3题,科技优势、劳动力优势一般分析工业区位因素,故A、C项错误;拥有独特的文化优势,是拥有地理标志商标的产品优于同类其他产品,故B项正确,D项错误。第4题,题干要求选择错误的选项,地理标志产品特定区域的划分指标为产品的品质优劣,不是综合指标,故D项符合题意。
“资源诅咒”是发展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命题,其基本理念即丰富的资源趋于阻碍经济发展,而非促进经济发展。读我国部分省区矿产资源丰富度与经济发展相关性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5.下列省区中与“资源诅咒”命题相符的是( )
①河北 ②四川 ③辽宁 ④福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山西省是我国能源大省,其摆脱“资源诅咒”的主要措施有( )
①加大煤炭资源开采力度 ②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
③关停高污染高能耗企业 ④延长生产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5.B 6.C 第5题,“资源诅咒”即 丰富的资源趋于阻碍经济发展,而非促进经济发展。GDP增幅大,表示经济发展水平高。由图可知,选项所列省区中,与“资源诅咒”命题相符的是四川、辽宁,资源丰富度高,经济发展水平低,②③对。河北资源较丰富,经济水平较高,不相符,①错。福建省资源少,经济水平高,④不相符。第6题,山西省是我国能源大省,其摆脱“资源诅咒”的主要措施有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②对。加大煤炭资源开采力度,可能加重资源诅咒,①错。关停高污染高能耗企业,会阻碍经济增长,③错。延长生产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经济收益,④对。C对,A、B、D错。
下图中阴影示意中国不同类型生态脆弱区分布。读图,完成下
7.目前( )
A.我国生态脆弱区都位于内流区 B.我国生态脆弱区的类型较单一
C.新疆天山南北山麓绿洲边缘区生态脆弱 D.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生态稳定
8.图中序号所示区域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与主要人为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地一一深居内陆,气候干旱 B.②地——围湖造田打坝淤地
C.③地——过度开采地下水 D.④地——过度开垦,过度樵采
7.C 8.D 第7题,目前,我国生态脆弱区 内流区、外流区均有,A错误。据图分析,我国生态脆弱区自然环境差异较大,生态脆弱区类型较复杂,B错误。新疆天山南北山麓绿洲边缘区人类活动不合理,加剧生态破坏,加上该地区水资源缺乏,生态环境脆弱,天山南侧山麓是荒漠,北侧山麓降水较少,但仍属于生态脆弱区,土地荒漠化、土地盐碱化严重,C正确。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山高坡陡、降水多,滑坡、泥石流多发,生态不稳定,D错误。第8题,①地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是自然原因,不是人为原因,A错误。②地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人为原因是过度开垦、过度放牧,B错误。③地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人为原因是不合理的耕作制度、破坏植被,C错误。④地位于云贵高原,存在水土流失、石漠化问题,原因是人类过度开垦、过度樵采,D正确。
如图为我国部分生态问题的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题。
9..下列关于图示地区主要生态问题的搭配,正确的是( )
A.甲—土地盐碱化 B.乙—水土流失
C.丙—森林破坏严重 D.丁—大气污染严重
10.目前治理乙地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不包括:( )
A.植树种草蓄水保土 B.打坝淤地贮水拦沙
C.深耕改土提高肥力 D.调水扩大棉花种植
9.B 10.D 第9题,甲地区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植被破坏会产生土县地石漠化,A错误;乙地区属于黄土高原,主要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B正确;丙地区为我国新疆,主要是干旱地区,主要生态问题是土地荒漠化,C错误;丁地区是长江沿岸,降水多,属于湿润地区,主要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D错误;选择B。第10题,乙地区属于黄土高原,主要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植树种草蓄水保土,打坝淤地贮水拦沙,深耕改土提高肥力都是有效措施;扩大棉花种植面积会破坏自然植被,加大水土流失,故选D。
山西省是煤炭大省,早已形成了—条完整的产业链:挖煤、运煤、卖煤、炼焦(电力),但是煤矿开采却为生态环境本就脆弱的山西留下了大面积的煤矿采空塌陷区,致使数千村庄房屋受损、耕地毁坏以及饮水困难。山西省2017年煤炭去产能进入实质性阶段,山西煤炭去产能走出退一步、进两步的步伐,2017年化解落后过剩产能1740万吨的同时,新增先进产能7000万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山西省煤炭开采过程中易出现的环境问题有( )
A.地表塌陷、土地沙化、植被破坏 B.地表塌陷、土地沙化、土地盐碱化
C.地表塌陷水源污染、植被破坏 D.土地盐碱化、水源污染、植被破坏
12.针对煤炭开采过程中所产生的环境问题,下列治理措施中合理的是( )
①科学规划,开采的同时注意环境保护 ②加强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
③开采的同时大力进行植树造林 ④提高资源的回收率,变废为宝,减轻污染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1.C 12.D第11题,山西省属于半湿润区,降水较多,且距离沙源.地较远,煤炭开采不会造成土地沙化;土地盐碱化主要是由农业不合理的灌溉造成的,与煤炭开采关系不大;故排除A、B、D选项。煤矿的开采需要将地表的植被破坏掉,会造成严重的植被破坏;根据材料信息,山西省煤炭开采留下了大面积的煤矿采空塌陷区,地表水下渗进入矿区,导致水源污染。第12题,煤炭开采过程中不合理现象的产生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环境效益有关,政府部门要加强当地的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科学规划,在开采煤炭的同时注意环境保护;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回收率,变废为宝,减轻污染。故①②④正确。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受荒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我国冻融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 )
A.甘肃、河北 B.新疆、内蒙古 C.陕西、宁夏 D.青海、西藏
14.下列关于荒漠化防治措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避免过度樵采,保护森林 B.避免过度放牧,保护草场
C.建设生态防护林体系 D.禁止居住在生态脆弱区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南方的荒漠化地区生态环境比北方的脆弱
B.自然因素引起的土地荒漠化速度比人类活动引起的要快
C.三江平原过度垦殖,土地荒漠化最为严重
D.西南地区的石漠化问题严重
13.D 14.D15.D根第13题,冻融荒漠化主要就是因为寒冷,有冻,拉,土的存在而导致的荒漠化,所以具有这个环境条件的就是我国的青藏高原,青海、西藏位于青藏高原。第14题,禁止居住在生态脆弱区不符合现实,D错误。第15题,南方地区和三江平原的荒漠化程度相对较轻,A错误。人类活动引起的土地荒漠化速度更快,B错误。西北地区的土地荒漠化最严重,生态环境尤为脆弱,C错误。西南地区的石漠化问题严重,D正确。
11月3日,我国首个《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出台,《规划》明确全国的资源型城市有262个。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6.图中工业基地与德国鲁尔区都为重工业基地,二者发展的共同区位条件是( )
A. 铁矿资源丰富 B. 煤炭资源丰富 C. 水资源充足 D. 内河航运发达
17.图中工业基地与德国鲁尔区都为重工业基地,二者衰落的共同原因有( )
① 煤炭资源日趋枯②生产结构太复杂 ③生产结构单一④环境污染严重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18.借鉴鲁尔区发展经验,加快该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有效途径有( )
①加大产业结构的调整 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③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 ④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16.B17. D 18.A 第16题,辽中南缺乏水资源、鲁尔区缺乏铁矿,但两者都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选B。第17题,辽中南工业基地与德国鲁尔区都为重工业基地,二者衰落的共同原因有③生产结构单一;④环境污染严重。鲁尔区水资源并不缺乏。第18题,该区为重工业基地,当地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不可能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据此选A。的是
“收缩城市”是指城市人口逐渐流失、失去经济发展活力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城市人口总量减少、发展用地空置及产业经济衰退等。辽宁抚顺市和甘肃玉门市是我国著名的煤炭、石油工业城市。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9. 辽宁抚顺市和甘肃玉门市如今成为收缩性城市的根本原因是( )。
A: 资源枯竭 B: 出生率低 C: 交通落后 D: 位置偏僻
20. 针对抚顺和玉门等城市的收缩,应采取的合理措施( )。
①扩大城市用地 ②调整产业结构 ③鼓励积极生育 ④区域协调发展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9.A 20.D 第19题,辽宁抚顺市和甘肃玉门市的发展因矿产资源,而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由于资 源枯竭,这些城市的人口外流现象严重,如今成为收缩型城市,故选A。第20题,针对抚顺和玉门等城市的收缩,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调整产业结构,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提升其他产业的比重,促进区域协调发展,D对。
二、综合题
21.读我国某区域图,图中A附近河段为我国大型水电基地之一。B地形区是我国优质葡萄酒原料生产基地之一。回答有关问题。
(1)分析在A附近河段建设大型水电基地的区位优势和地理意义。
(2)列举B地形区种植葡萄的优势自然条件。
(3)从自然地理的角度分析影响C附近铁路段交通运输的不利条件,并提出治理措施。
21.解析:第(1)题,A附近河段为黄河上游,位于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量较大,水能资源丰富;该地地形起伏大,多峡谷,利于建坝;位于西北地区人口密度低,修水库迁移人口少。地理意义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方面回答。第(2)题,联系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去分析,从气候分析,该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气候干燥,可抑制病虫害发生;从土壤分析,土壤肥沃;从水源分析,临近河流,有充足灌溉水源。第(3)题,据图 可以看出,C附近铁路段西北分布有(腾格里)沙漠,在冬季风的影响下,风沙发生搬运作用,侵袭C附近(包兰)铁路,给铁路运输带来不利影响。采取的措施主要围绕土地荒漠化的治理。
答案:(1)区位优势:①该河段位于黄河上游,河流落差大,水量较大,水能资源丰富;②位于峡谷段,利于建坝;③人口密度低,修水库迁移人口少。”政8地理意义:①促进了我国西部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②(水能资源具有无污染、可再生的优点,)是我国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需要;③是黄河流域综合开发和水资源统一调配的需要;④可适当缓解我国能源紧张状况。
(2)区位条件:①光照充足;②昼夜温差大(利于葡萄糖分累积);③气候干燥(可抑制病虫害发生);④土壤肥沃,土质优良;⑤有充足的灌溉水源。{
(3)C附近铁路段西北分布有(腾格里)沙漠,在冬季风的影响下,风沙发生搬运作用,侵袭C附近(包兰)铁路,给铁路运输带来不利影响。治理措施:植树造林、种草皮;(用麦草、稻草、芦苇)扎方格状沙障;建挡风围栏。
22.对自然条件的适度改造和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关系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阅读图及文字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 黄河上游区域自然条件和资源状况分布图。
材料二 这里有色金属丰富,被称为我国有色金属工业长廊。图中B地区农业发达。
(1)A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请判读A山脉的名称,并列举至少3个地理意义。
(2)分析甲区域河流建设水电站,开发水能的原因。
(3)分析该地区成为我国有色金属工业长廊的区位优势。
(4)针对图中水稻种植业生产,有关专家认为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结合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如赞同专家的观点,说明原因;如不赞同说明理由)。
22.解析:第(1)题,从该山脉的地理位置可知为贺兰山,是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干旱地区和半干旱地区、草原和荒漠景观、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分界线,同时也大致和200 mm等降水量线重合。第(2)题,建设水电站、开发水能的原因主要和流域水能资源丰富以及能源需求量大有关,该地区位于我国西北,经济较为落后,人口较少,能源需求量小,因此,本小题主要应从本地区水能丰富这一角度分析。第(3)题,本小题考查有色金属工业的区位因素,此类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动力(电力资源),该地廉价的水电为此类工业的发展提供电力保障;该类工业的发展还和原料有关,该地铜、镍等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也是发展有色金属工业的主要影响因素。第(4)题,本题为开放性题目,若赞同,可从该地区发展水稻种植业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方面分析;若不赞成,可从该地发展水稻种植业的区位优势方面分析。
答案:(1)贺兰山。图中A山脉是我国内流区域和外流区域分界线;干旱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200 mm年等降水线;草原和荒漠分界线;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分界线。
(2)图中甲区域有多条支流注人,水量大;又位于我国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所以该区域河流应该建设水电站,开发水能。
(3)①该地区铜、镍等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②有色金属冶炼是高耗能工业,廉价的水电可以提供电力保障。
(4)同意专家的观点。河套地区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蒸发旺盛,而水稻种植业生产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对当地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也易造成地下水位,上升,土壤盐碱化加剧;造成黄河下游地区水资源短缺甚至河流断流,危及河流下游生态安全。不同意专家的观点。当地农民充分利用黄河水及地形地势的特点,发展自流灌溉;充分利用当地的光热条件发展水稻生产,符合因地制宜的原则。
23.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重点开发区是指有一定经济基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集聚人口和经济条件较好,应该重点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地区。限制开发的生态功能区是指生态系统脆弱或生态功能重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低,不具备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条件,必须把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作为首要任务,应该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地区。
图7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要城市和矿产分布图。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图中甲和乙、丙阴影区分别被列为重点开发的城市化地区和限制开发的生态功能区。
(1)简要分析甲区成为重点开发区的有利条件。
(2)图中乙是阿尔泰山地森林草原生态功能区。说出该区的主要生态功能并说明限制其开发的原因。
(3)丙区的主要生态任务是荒漠化的防治。在沙漠边缘的绿洲,防治荒漠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23.解析:第(1)、(2)题,读图结合材料可知,从材料中对重点开发区含义涉及的几个方面对甲、乙区域进行合理分析。第(3)题,丙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南边缘,该地资源丰富,但森林和水资源不足,因此在开发利用中一定要注意合理分配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营造绿洲边缘的防护林;在绿洲外围设置沙障;调整农牧业结构;加.强药材开发管理;禁止过度开垦;工矿开发、居民点和道路建设过程中重视环保等。,
答案:(1)甲区域主要位于天山北坡(麓)地区,受西风影响,降水较多,加之冰雪融水补给,水资源较丰富,环境承载力较强;(绿洲)农业发达;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亚欧大陆桥”经过,交通便利;城市密集,城市化(工业化)基础好。
(2)乙区的主要生态功能是涵养水源。原因:该地区森林、山地草原广阔,植被覆盖率较高;水资源丰沛,是额尔齐斯河等河流的发源地;目前草原超载过牧,草场植被遭到破坏;对北疆地区绿洲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具有较
高的生态价值。(任答其中三点即可)
(3)合理分配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营造绿洲边缘的防护林;在绿洲外围设置沙障;调整农牧业结构;加强药材开发管理;禁止过度开垦;工矿开发、居民点和道路建设过程中重视环保等。(任答其中三点即可)
24.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呼伦贝尔市在《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 (2013~2020年)》中,被列为成长型资源型城市。近些年来,呼伦贝尔承接了山西、辽宁等地煤炭开采与加工的设备制造项目。如图为呼伦贝尔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呼伦贝尔大草原有“绿色净土”“北国碧玉”“中国最美草原”之美誉,是全国重点生态游开发区之一。呼伦贝尔高原上河流纵横,湖沼众多,其中呼伦湖为中国第四大、北方第一大湖。
(1)根据图文材料,简述呼伦贝尔市矿产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
(2)近百年来呼伦湖湖泊水位不断下降,尤其是近年来更甚,水污染也日益严重,生态环境堪忧。结合材料,分析呼伦湖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可能原因。
(3)为避免资源型城市随着资源开发的枯竭,社会经济发展陷入停滞萎顿。请你为呼伦贝尔市未来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和对策。
24.解析:第(1)题,本题为条件分析类题,关键词“矿产资源开发”,答题方向“有利条件”。一般从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角度思考(资源、交通、市场等方面综合分析)。读图可知,该地区分布较多煤矿,说明煤炭资源丰富;铁路线穿越该地区,交通便利;河流和湖泊分布较广,水源丰富;位于中俄边界,工业较为发达地区,区内、区外市场需求量大,利于矿产资源的开发。
第(2)题,本题为 原因分析类题,关键词“生态环境问题”,答题方向“原因”。一般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方面分析。第(3)题,合理的建议和对策关键是结合当地资源、区位优势发展相应的产业。8 答案:(1)煤炭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水源丰富;区内、区外市场需求量大。(2)自然原因:全球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大;入湖径流减少,蓄水量减少,水体更新慢,自净能力下降。人为原因:随着资源的开发,用水量增加,水位下降;污染物大量排放,水质下降。(3)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循环经济;拓展交通,完善交通运输网;加强技术革新,改造传统企业生产工艺;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消除污染,美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