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语文-(江西卷)【试题猜想】2022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全解全析)
展开2022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江西卷】
语文·全解全析
一、语言文字运用(10分)
1. (2分)C
【解析】此题考查对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A句中的“心弛神往”应为“心驰神往”,B句中的“古今融和”应为“古今融合”; D句中的“缀(zuì)”应读作“zhuì”;“诙宏”应 为“恢弘”或“恢宏”。故选C。
2. (2分) 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词语的理解及运用的能力。 “回顾”,意思是“回过头来看”,“环顾”,意思是“四顾,观察四周”。结合后面“我们的周边”,用“环顾”正确。“俯拾皆是”意思是只要弯下身子来捡,到处都是。形容地上的某一类东西、要找的某一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等很多。“无处不在”的意思是无论什么地方都有,形容数量之多,和存在的范围极大。文段中要表达的意思是文字数量多,范围广,什么地方都有,显然用“无处不在”更合适。伴随即“伴同”,“跟随”一般和人有关,所以在这里用“伴随”比较合适。 “就是”作副词,用在名词、动词或词组前面,表示某种确定的范围,排斥其他,“也是”表示同样、并行。结合文段中“从某种角度而言” 分析,用“就是”比较合适。综合以上分析,故选B。
3. (2分)C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能力。A项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句末添加“等问题”;B项前后不对应,应该在“保护得好”后面加“坏”字; D项中,搭配不当,应该在“远见”前面添加“有”字。故选C项。
4. (2分)C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根据“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安全”的提示,第一空填“做合格的知法守法小公民”;根据“提高抵制毒品的能力”的提示,第二空填“做‘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好学生”;根据“谨防上当受骗”的提示,最后一空填“当好防范电信诈骗的小小安全宣传员”。
故选:C。
5. (2分) D【解析】D项,“聆听”是谦辞,用在下对上,晚辈对尊长。此处用于李老,不得体。
二、古代诗文阅读(2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
6. (2分)B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情感的理解。诗首联“中宵步绮疏”说的是半夜在窗下散步,总起全文,交代当时的时间。颔联为作者窗下所见,“飞星”“落月”“水白”“沙虚”渲染出当时冷清凄冷的氛围,颈联用“幽鸟”“巨鱼”来自比,有“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归”之意,暗示自己没有理想的环境可供栖身,尾联“亲朋满天地,兵甲少来书”亲朋好友四处离散,因为战事,书信也极少。整首诗体现了作者寓居西阁,夜半难眠,对自己处境的感伤以及对家人的思念。B项中“被壮丽景色吸引而无心入睡”“寓居他乡时难得的欢愉之情”分析错误,故选B。
7. (2分)亲人朋友流落在天下不同的地方;因为战争,很少能收到他们的书信。 寄书长不达/烽火连三月 况乃未休兵/家书抵万金
【解析】本题考查诗句理解和积累。理解最后一联的意思,首先要知道尾联中的词语,亲朋:亲朋好友;满天地:到处;兵甲:泛指兵器,这里代指战争;书:书信。然后联系起来,可知尾联的意思是:亲朋好友四处离散,各地都有,但因为战事,很少能收到亲朋的书。接着寻找和此联意思相近的诗句,即写到战争,有写到对家乡亲人的思念的。如《春望》中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月夜忆舍弟》中“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与本诗尾联一样都写出了因战争与家人失去联系的现状,表达对家人的思念。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10分)
8. (3分)(1)拿着(2)全部,完全 (3)看见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的词语的理解能力。(1)“偕”是文言实词,由“因偕登虎丘试之”意思是:于是他拿着它登上虎丘试验。可知其含义是“拿着”;(2)“毕”是文言实词,由“万象毕见”的意思:万物全都看得清清楚楚,可知其含义是“全部,完全”;(3)“瞩”也是文言实词由“无微不瞩” 的意思:任何细小的东西都可以看见。可知其含义是“看见”。
9. (4分)(1)凡是(他)所制造的东西,当时的人(见了)都佩服他(技艺)奇妙精巧。 (2)神奇啊,技艺竟到了这种地步。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注意其中关键词语的意思。(1)“凡”,凡是;“所制造”,所制造的东西;“服”,佩服。另外这句话省略了主语“他(孙云球)”。(2)“神”,神奇;“至”,到了;“此”,这种地步。
10. (3分)古代读书人的心愿(理想)。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要通读全文,结合人物的言行分析。结合“夫人有苦心,每不敢求人知,甚至有不欲为人所知者,故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可知,孙云球母亲认为没有恒产却有恒心的人,只有读书人的才可以做到,由此可知孙云球身上有读书人的毅力和品质。结合“今吾子不得已,托一艺以给薪水,岂吾子之初心哉”可知,她认为现在的儿子是不得已,依托一门手艺来赚取一些钱财,这并不是儿子的初心,由此推测孙云球的初心还是关于读书的,也就是古代读书人的心愿(理想)。
【参考译文】
孙云球,宇文玉,居住在虎丘。母亲董如兰,通晓文学艺术,云球幼年时候性格就洒脱聪慧,十三岁成为县学学生,父亲去世以后,家庭经乱没落,常卖药取得钱财来供养母亲。
云球对测量很精通,凡是(他)所制造的东西,当时的人(见了)都佩服他(技艺)奇妙精巧。他曾经通过自己的想法造出了自然晷,定出昼夜,晷上的时刻不差分秒。又用水晶制造了眼镜,来帮助人眼睛更好地看东西。有老少花眼、远近光之类的毛病,随着眼睛的状况校对镜子,一点差错也没有,听说的人不惜出高价购买。天台文康奇患有短视,云球拿出千里镜赠送给他,于是他拿着它登上虎丘试验,远远地看见城中的楼台高塔庭院好像就在眼前,天平、灵岩、穹窿各个山峰棱角分明、苍翠可见,万物都看得清清楚楚,于是非常惊诧大喜地说:“神奇啊,技艺竟到了这种地步。”云球笑着说:“这还不足以展现我技艺的奇特啊。”又拿出数十个镜给他看。像存目镜,有百倍的光明,任何细小的东西都可以看见;万花镜,能看一个东西时化为数十个;其余幻容镜、夜明镜等等,出神入化不可思议。
他著有《镜史》一卷,现在坊市的人依照其中的方法制造,于是在当时广泛盛行。他的母亲为他写序说:”人有苦心,常常不敢让人知晓,甚至有不想被人知道的,所以没有恒产却有恒心的人,只有读书人的才可以做到。现在我的儿子不得已,依托一门手艺来赚取一些钱财,难道这是我儿子的初心吗。”
(三)默写(6分)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1. (6分)(1)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2)年少万兜鍪 坐断东南战未休 (3)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注意“兜鍪”的书写)
【解析】理解性默写,要充分考虑所给的语境及提示,然后再选择切合的句子作答。如(1)中先限定是《〈饮酒〉其五》中的句子,再根据“被王国维所称道的 ‘无我之境’”的提示,切合的诗句应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第二题中先限定是辛弃疾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的句子,再根据“直接刻画孙权的年轻有为,借此表达自己渴望为国御敌的理想”的提示,切合的诗句应是“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第三题中先限定是龚自珍在《〈己亥杂诗〉其五》中的句子,再根据“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想为国效力的愿望”的提示,切合的诗句应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本题中“篱”“ 兜鍪”容易写错。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6分)
12. (4分) 不幸:“我”自认为没有考上理想的学校 (或“我”被北京师范专科学校录取)
万幸:北京师专就在北京市内,“我”每天晚上可以回家吃饭和睡觉。(或“这所学校就在市内,因此我觉得还可以大体上保持和上高中差不多的生活方式——晚上回家吃饭和睡觉”。
【解析】考查对文章的内容梳理和概括。阅读文本,理清故事情节,根据题目要求筛选相关的词句概括作答。本题所说的“不幸”可依据“我被北京师范专科学校录取,勉勉强强地去报了到”来概括;“万幸”可依据“这所学校就在市内,因此我觉得还可以大体上保持和上高中差不多的生活方式——晚上回家吃饭和睡觉”来概括作答。
13. (4分)结构上总领全文,引出下文写母亲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对我的哺育;内容上表达了对母来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解析】考查句段的表达作用。文章句段的作用要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来分析。语句“回忆那10年的生活,母亲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对我的哺育,都是非同寻常的”,从结构上看,用在文章的开头,在总领全文内容的同时,引出了下文非同寻常的母亲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对我的哺育的叙写;内容上,交代了对过去十年生活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母来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14. (3分)“放飞”就是“放手”之意,即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放飞”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母亲的想法,一旦孩子长大,就应尽早地、坚决地、完全地“放手”。
【解析】考查标题的含义。可以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去分析。表层含义:标题的字面含义、在文中的含义;深层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从文章叙写的内容看,题目中“放飞”的意思是指父母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修辞的角度看,“放飞”一词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母亲的行为——要坚决地“放手”,让孩子自己独立,从而暗示了的主旨。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15. (5分)示例一:赞成。①这位母亲注重孩子的饮食,对衣着和家中摆设却毫不讲究,这种做法大有把“身体好”放于首位之意,有利于培养孩子不慕虚荣的纯朴天性;②反对孩子吃零食,却十分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并不惜进行“巨额投资”,显然,这对刘心武日后成为一名有成就的作家是极有影响力的;③三次“放飞”仪子,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子女作长远打算,这是高层次的父母之爱。
示例二:不费成。①这位母亲在饮食上对孩子过于“娇惯”和“溺爱”,没有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不利于培养孩子适应集体生活的习惯;②培养孩子兴趣爱好的方法有很多,不定要花巨资订报刊;③三次“放飞”孩子过于狠心。不利于培养母子情感。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解答此类试题一般采用“观点+理由”的格式,即言简意赅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再用“比如”“例如”之类的词语,依据题目的相关要求,结合文章内容和自己的认知和体会来谈理由。本题若赞同文中母亲的育子方法,可从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和伟大母爱的角度来阐述理由;若不赞同文中母亲的育子方法,可从母亲对孩子“娇惯”和“溺爱”的角度,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实际阐述理由。答案不唯一,能结合文章内容,言之成理即可。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7分)
16. (3分)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辨析。第③段画线句只是引用钱学森的名言,并未列举钱学森的事例,运用的只有道理论证这一种方法。故选C。
17. (4分)示例:提高人文精神,通过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可以带来认知社会的新视野和新境界;多读书、尤其多读优秀传统经典,认真学学习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养,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根据“人文精神不但可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而且通过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可以带来认知社会的新视野和新境界。新时代需要造就知识丰富、情操高尚、意志坚定、素养深厚、人格健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而不是只有物质生活、缺乏精神生活的‘单面人’”,可得:提高人文精神,通过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可以带来认知社会的新视野和新境界;多读书、尤其多读优秀传统经典,认真学学习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养,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拒绝成为“单面人”。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7分)
18. (3分)B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B项有误,“都完全是一致的”论断过于绝对,原文表述是“几乎是一致的”。故选B。
19. (4分)①呼吁各方团结抗疫;②援助多国抗疫疫苗;③分享最初的新冠病毒基因序列。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信息筛选与提取。根据材料三“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马晓伟在大会发言,呼吁各方团结抗”可知中国“呼吁各国团结抗疫”;根据“塞内加尔、塞拉利昂、东帝汶等国代表感谢中国援助的新冠疫苗”,可知中国“援助多国抗疫疫苗”;根据“仅分享了最初的新冠病毒基因序列”可知中国“分享最初的新冠病毒基因序列”。以上举措都能体现中国的大国担当。
四、名著阅读(10分)
20. (3分) A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名著内容的能力。A项“拥有和自己斗争的勇气”错。《昆虫记》一书,以其瑰丽丰富的内涵,唤起人们对万物,对人类和对科普的深刻省思。通过详细、深刻地描绘,各种昆虫的外部形态和生物习性,记录各种昆虫的生活和为生活以及繁衍种族所进行的斗争,既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又传播了科学知识,体现了作者观察细致入微、孜孜不倦的科学探索精神。故选A。
21. (3分)示例:我选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过这本书后,我真正地成为了一名勇敢坚强的男子汉。
在考试失利时,我时常会想起屡败屡战,最终作品得以出版的保尔柯察金,那份坚持值得我去学习:在爬山时,其他人看着陡峭的山壁,望而却步,我却蓦然想到了勇敢面对人生一个个挑战的保尔,那份大无畏的勇敢与坚定的性格值得我们去学习。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的能力。题目要求“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深入思考”,以帮助“更好的理解作品”,举例分析。可以选择《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或者情节,《三国演义》中的刘关张或者其中义智仁表现,《水浒传》中的主题、人物、写法等等来写。抓住一点来先谈自己读了名著后的感受或收获,可以便写收获边分析,可以写完收获然后分析,形式比较灵活。
22. (4分)虎妞的“怀孕”让祥子深感焦虑,老马的经历让他感到前程暗淡,而辛苦积攒的买车钱又被孙侦探敲诈,他只好回到人和车厂,表现了祥子屈从现实的懦弱性格;简•爱一直深爱着罗切斯特,得知他被火烧伤、疯妻已过世,义无反顾地回到他身边,与至爱共担风雨,刻画了简•爱专一执着、勇敢的形象。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中对不同人物形象的分析。要结合相关情节,通过人物的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即要明确,祥子和简・爱为什么会回来,从他们回来的不同原因上,分析人物不同的性格,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五、写作(5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一个题目写作。
【解析】
材料的核心意思是:每个人的身体里都潜藏着特殊的才能,关键是如何将其唤醒。由此考生可以抓住两个关键点,一为“特殊的才能”,二为“唤醒”。而考生也应当明白两者之间的关系一这份“特殊的才能”是隐性的,只有通过“唤醒”才能显现。
题目一,考生要先准确理解“唤醒”。“唤醒”的意思是“叫醒,使醒悟”。然后,考生要根据题意恰当补题,如补题为“唤醒潜能”。“唤醒”体现了意识形态的变化,行文中,要呈现唤醒的过程。
题目一高分立意
立意1:品味红色经典(影片),唤醒民族记忆。
立意2:同桌的课堂笔记,唤醒“我”心中沉睡的梦想。
立意3:用爱唤醒生命的美好。
立意4:唤醒亲情,拒绝冷漠。
题目二,要求考生围绕材料写议论文。写好本题,-考生应注意“特殊的才能”和“唤醒”的关系。文中应明确“特殊的才能”是什么,为什么要“唤醒”,如何“唤醒”以及“唤醒”后会也怎样等。
题目二高分立意
立意1:唤醒民族文化骄傲与认同感。
立意2-共同抗疫,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一次集体唤醒。
立意3:用好奇心唤醒人的求知欲。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语文-(天津卷)【试题猜想】2022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语文-(天津卷)【试题猜想】2022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全解全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案】C,【答案】D,【答案】A,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语文-(沈阳卷)【试题猜想】2022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语文-(沈阳卷)【试题猜想】2022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全解全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语文-(陕西卷)【试题猜想】2022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语文-(陕西卷)【试题猜想】2022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全解全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综合性学习,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