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89233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89233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89233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892333/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892333/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892333/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892333/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892333/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人教统编版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课文课件ppt
展开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释曰:“疫者,民皆病也。”。 明代吴又可所著的《温疫论》是我国论述温疫的专著,认为“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
疫病是指由细菌、病毒等强烈致病性微生物感染人体而引起的急性传染性。
古代世界由于生产力不发达,医疗卫生条件恶劣,加上战乱饥荒等原因,疫病时常发生。古代社会的重大疫病有霍乱、痢疾、天花、鼠疫等。在古代中国,文字记载较清楚的最早疫病发生在周代。
(1)君主的克星——天花
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因为感染者最后会在脸上留下永久性的瘢痕,俗称麻子,故而得名天花。其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和繁殖能力,感染患者通常在3到5天内就会死亡。病人去世以后,病毒依然能存活数月之久。
15世纪新航路开辟以前,阿兹特克帝国处于奴隶制社会的繁荣时期。
1520年,殖民者科尔特斯带着西班牙军队进入了帝国首都特诺奇蒂特兰。但力量悬殊,西班牙军队遭到惨败,落荒而逃。
1521年5月22日,1000名西班牙军队向特诺奇提特兰城发动第二轮进攻。这次进攻如入无人之境,没有遇到一兵一卒的抵抗。
推开城门后,他们发现,遍地都是阿兹特克人的尸体。
杀死阿兹特克人的,竟然是西班牙人第一轮进攻中留下的、他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生物武器:
人类史上最大的种族屠杀事件不是靠枪炮实现的,而是天花。
它使正常的食物生产与供给体系受到破坏,重创了帝国经济和帝国军队,君士坦丁堡40%的城市的居民死亡。此后它还继续肆虐了半个世纪,直到1/4的罗马人口死亡。这次鼠疫使东罗马帝国元气大伤,走向崩溃。而且对拜占庭帝国、地中海、欧洲的历史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是指公元541到542年在地中海世界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鼠疫。
(2)欧洲的浩劫——鼠疫
从1347至1353年,席卷整个欧洲的被称之为“黑死病”的鼠疫大瘟疫,夺走了2500万欧洲人的性命,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1/3。而在堪称人类史上最为惨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欧洲死去的总人数为其人口的5%。
黑死病是一种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大规模啮齿动物流行病。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患者会出现高热、咳嗽、呼吸困难、出血,以及其他严重毒血症状,在面部、腋下、腹股沟长出大肿块,并且皮肤会出现黑斑,大多会在感染48小时内死去。
1918~1919年的西班牙大流感,曾经造成全世界约5亿人感染。导致2500万-1亿人死亡。而当时的世界总人口不过17亿人左右。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还多,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提早结束的原因之一,因为各国都已经没有额外的兵力作战。
是人类历史上致命的传染病,其名字的由来并不是因为流感从西班牙爆发;而是因为当时西班牙有约8百万人感染,甚至连西班牙国王也感染了此病。
材料一:疫疾为人类带来的最为直接的灾难是导致大量人口的死亡。中国历代老百姓被疫病夺去生命的总数是无法算清楚的。一场疫病死去数十万、数百万人,在古书中每个朝代都曾出现过。而更多的时候古人笼统地以“死人无算”、“道騹相望”、“疫死者几半”等词概括过去。每场鼠疫等凶恶疫病爆发过后,其高死亡率阴影笼罩整个社会,甚至在数十年里也难以磨灭,使得人们的心理变得十分脆弱。 ——张剑光《三千年疫情》
4.古代社会疫病带来的影响
材料二:现代人口学家对染病的广大地区的全面估计,欧洲人口8000万中死亡2400—2500万,即近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另一方面,幸存的普通民众也在绝望中转向了狂饮暴食和恣意纵欲。毁坏劳动成果,谋财害命、欺骗、通奸、盗窃,已成通常之事。 ——张绪山《14世纪欧洲的黑死病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大量人口死亡,社会秩序混乱
材料三:天启七年(1627年),陕西发生旱灾,白水农民王二揭竿酿成明末农民起义,华北社会复陷入一场新的大动乱当中。 ……战争中人口大量死亡,旱灾又使得华北大部分地区陷入饥馑,军队的征战不断将疫情沿途传播,形成明末鼠疫扩散的动力之一。……万历年间的华北鼠疫大流行使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陷于停滞,崇祯鼠疫则在风起云涌的起义浪潮中加速了它的传播和扩散。明王朝是在灾荒、民变、鼠疫和清兵的联合作用下灭亡的。 ——曹树基《鼠疫流行与华北社会的变迁:1580—1644年》
威胁统治,导致王朝更替
材料四:城市中的无技能劳动者也因死亡而变得短缺,因此他们索要比瘟疫前高得多的工资。有些人来自其他城镇,但许多来自周边农村,任由田地庄稼荒芜。这是遍布欧洲,从都柏林到诺夫哥罗德的城乡移民潮的一部分。当然这伤害了地主,他们的田地和庄稼无人打理。 ——约瑟夫·伯恩《黑死病》
材料五:虽然清扫街道、收集垃圾、清理下水道、掩埋尸体、管理食品销售和对船只进行隔离的社会努力,对阻止瘟疫的传播所起的作用很小,但从护理麻风病人延续下来的公共卫生意识得以加强。鼠疫后宗教精神的复苏带来了一股新的慈善热潮,一批教会和世俗医院建立起来;一些护理病人的宗教规则被颁布。 ——肯尼思·基普尔《剑桥人类疾病史》
材料六:在黑死期间由于教会的无能已经使得人们对其产生怀疑,而黑死病后出现的这种局面更使得教会失去了其在精神和文化上原有的领导地位,为新的思想观念的发展留出了空间。 ……在这样的空间里成长出了理性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甚至科学的萌芽,从中我们已经能够真切地看到文艺复兴的影子。尽管文艺复兴的促成不可能是黑死病爆发的结果,但是后者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为前者提供了某种思想的准备和基础。 ——赵立行《1348年黑死病与理性意识的觉醒》
新观念和个人主义、理性主义兴起
以“中西医结合”作为指导方针,新老中医团结合作,提高中医药治疗水平,发挥中医药养生保健的巨大作用。此外,全国广泛设立中医院,医学研究者不断整理中医典籍,积极开发中成药。中医在21世纪走向世界。
屠呦呦等专家组成的研究团队,受到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关于青蒿抗疟记载的启发,创造性地研制出抗疟新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获得对疟原虫100%的抑制率,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自然学奖的中国人。为中医药走向世界指明一条方向。
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屠呦呦做演讲
中医药已传播到全球183个国家和地区。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有103个会员国认可使用针灸,其中29个设立了传统医学的法律法规,18个将针灸纳入医疗保险体系。中药逐步进入国际医药体系,已在俄罗斯、古巴、越南、新加坡、阿联酋等国以药品形式注册。
第十六届世界中医药大会在匈牙利召开
它是近代西方学者在否定并且摒弃了古希腊医学之后,以还原论观点来研究人体的生理现象与病理现象的过程中,所发展出来的一门以解剖生理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作为基础学科的全新的医学体系。
明末清初,传教士把医带入中国,但影响有限。
鸦片战争后,西式医院建立,西医加速在中国传播。
17世纪,英国生理学家威廉·哈维著成《心血运动论》,揭示了血液循环的规律。荷兰人列文虎克通过手工磨制的显微镜,对肉眼不可见的微生物进行了细致观察。19世纪,人们将生理与临床结合起来,探索各种药物的功能和作用,创立了实验药理学。
(1)西式医院在通商口岸建立起来。(2)牛痘接种法、麻醉术、放射技术以及其他近代西医成就陆续被引入中国。(3)西医院校建立,把教学、科研与临床结合在一起,培养了相当数量的西医人才。(4)中国的一些大城市借鉴了西方的公共卫生措施,推广自来水、改善食品卫生状况、处理垃圾与粪便等,中国的公共卫生事业初步发展起来。
4.鸦片战争后西医在中国传播状况
5.近代西医的传播对我国医疗卫生发展的影响
建立教会医院;医疗技术的传入:牛痘接种法、麻醉术、放射技术等。西医院校落成,把教学、科研与临床结合在一起,培养西医人才。
大城市的公共卫生逐渐发展起来,科学处理垃圾与粪便,推广自来水,监督食品卫生,成为政府的公共职能。
凭借消毒、化验等手段,采取措施预防传染病、隔离传染源、治疗感染者、普及公共卫生知识,对人们的健康起到了积极作用。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中国古代(战国到明代)
新中国成立后至21世纪
1.汉末魏晋时期,瘟疫灾害严重,充满原始道教色彩的起义“太平道”和“天师道”开始爆发,得到大批民众支持。明末也爆发了影响甚大的瘟疫,但并没有出现东汉末年的情况。东汉末年道教起义频繁的原因是( )
A.儒家伦理支撑起道教思想体系B.道教疾病施治的措施科学严谨C.中医防疫学理论尚未发展健全D.道教消极处世观逐渐走向消亡
解析:选 C。汉末魏晋时期,中医防疫学理论尚未发展健全,人们把防治瘟疫灾害的希望寄托在宗教上,从而导致东汉末年道教起义频繁;而到明末时期,随着中医防疫学理论的发展(如人们为了防治天花而发明的人痘接种法在明朝中期已经广泛使用),人们把防治瘟疫灾害的希望寄托在中医防疫学取得的成就方面,故 C 项正确。
2.古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前期,雅典突然爆发了严重的鼠疫,死亡军民人数在一半以上,雅典将军伯里克利也未能幸免,雅典政治的走向明显转变。由此可见( )
A.历史发展存在必然性C.历史具有不可预测性
B.英雄人物决定历史命运D.偶发事件影响历史进程
解析:选 D。雅典突然爆发的一次严重鼠疫不仅影响了伯罗奔尼撒战争,还促使雅典政治的走向发生明显转变,这说明偶发事件影响历史进程,故 D 项正确。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集体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集体备课ppt课件,共1页。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示范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示范课ppt课件,共1页。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背景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背景图ppt课件,共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