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88481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88481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88481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展开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 B.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约为23℃
C.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5℃ D.一个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5cm
2.2020年6月30日,随着最后一颗组网卫星成功定点于地球同步轨道,中国建成世界领先的“北斗”导航系统。这里的“同步”是指卫星( )
A.相对太阳静止 B.相对火星静止 C.相对地球静止 D.相对月球静止
3.关于图中的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拉小提琴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是为了改变响度
B.抽出罩内空气,听到闹钟的声音变小,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C.道路两旁设置隔音墙,是为了防止道路上的汽车发出噪声
D.发声的音叉靠近乒乓球,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4.下列事例中,不能使水分蒸发变快的措施是( )
A.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
B.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
C.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
D.用扫帚把洒在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扫开
5.如图所示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三者的音色不同
B.甲、乙、丙三者的响度不同
C.甲、乙、丙三者的音调不同
D.甲、乙、丙三者的音调、响度、音色都不同
6.校运动会上,小明同学参加百米赛跑。起跑后,小明越跑越快,最终以12.5s的优异成绩获得冠军。则小明同学( )
A.前50m一定用了6.25s
B.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是8m
C.平均速度是8m/s
D.平均速度是8km/h
7.某同学将一塑料瓶装的矿泉水放入冰箱的冷冻室,第二天取出来时,发现瓶中的水全部结冰了,且瓶被胀的鼓起来了,就连瓶底都向外凸出了,如图所示。关于瓶内的水结冰前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量不变,密度变小 B.质量不变,密度变大
C.质量变大,密度变大 D.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8.图示为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25min
B.该物质是晶体,熔点为80℃
C.在第30min,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在第10min到第25min之间,由于物质温度不变,所以不吸收热量
9.2020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八个“世界水日”,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C.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10.蝴蝶研究专家章丽晖在茅山首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华虎风蝶,他先用相机拍摄了蝴蝶休憩的照片甲,为了拍摄照片乙,应( )
A.相机适当靠近蝴蝶,镜头略向外伸
B.相机适当靠近蝴蝶,镜头略向内缩
C.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略向外伸
D.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略向内缩
11.两个实心物体a、b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密度是b的密度的2倍
B.b的密度是a的密度的2倍
C.a的密度是0.5×103kg/m3
D.a、b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
12.下面各种说法正确的是( )
A.体育课上测量跳远距离时,把皮尺拉得过紧会导致测得的跳远成绩偏大
B.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使用锈蚀严重的砝码会导致测得的质量偏大
C.运动会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听到发令枪声才开始计时会导致测得赛跑时间值偏大
D.用天平跟量筒测量某未知液体密度时,先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再称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再将烧杯中盛装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测体积,会导致测得的液体密度值偏大
二、多选题
13.无棣古城,在初夏的阳光下,鸟语花香,湖面波光粼粼,鱼儿在水面下游弋:树荫下的地面上有无数的圆形光斑;剧院传出优美的歌声。此情景中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树荫下地面上的圆形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我们看见水面下的鱼儿,是鱼儿的实像
C.湖面波光粼粼,是太阳光照在水面上发生漫反射形成的
D.排练中的小花正在靠近剧院中的大镜子,她在镜中的像逐渐变大
14.如图所示,在“测量雨花石密度”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称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雨花石
B.称量雨花石质量的过程中,若天平横梁不平衡,需要通过增减砝码或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C.雨花石的密度是2.8kg/m3
D.在测完质量后,测体积时若考虑雨花石吸水的因素,则雨花石密度的测量值偏大
15.小明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描绘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水沸腾时不再吸热
B.水的沸腾温度低于100℃,说明实验操作一定有错误
C.水沸腾前气泡是从小到大,从水面下上升到水面处破裂
D.实验时的气压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
三、填空题
16.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_____(选填“A”或“B”),测出该物体的长度是______cm。
17.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分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其中________是折射光线,反射角等于________.
18.医院急诊室的氧气瓶中,氧气的密度为6kg/m3,给急救病人供氧用去了氧气质量的,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______kg/m3;病人需要冰块进行物理降温,取900g水凝固成冰后使用,其体积增大了______cm3(ρ冰=0.9×103kg/m3)
四、作图题
19.如图所示,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
20.完成光路图,根据图中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作出相应的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
( )
五、实验题
21.妈妈担心从市场买回的一桶色拉油是地沟油,小丽为解除妈妈的顾虑,在网上查得优质色拉油的密度在之间,地沟油的密度之间,她决定用测密度的方法鉴别油的品质。
(1)小丽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托盘天平放于水平台上,移动游码至标尺零刻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水平平衡;
B.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0g;
C.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色拉油,将装色拉油的烧杯放在左盘,在右盘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和色拉油的总质量为______g;
D.将烧杯中的色拉油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量筒内色拉油的体积是______;
(2)小丽计算出色拉油的密度为______,由此,小丽判断色拉油的品质是______的(选填“合格”或“不合格”);
(3)分析小丽同学的实验过程,你认为测量结果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22.现有如下器材:光具座、焦距为12.5cm的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小明根据上述实验器材,进行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实验前应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到光具座上,把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调到______。为了验证凸透镜的焦距是否等于12.5cm,小明把蜡烛和凸透镜放在如图所示的刻度线处,把光屏移到光具座的______cm刻度线处,观察光屏上是否承接到等大、清晰的像。经验证,凸透镜的焦距准确;
(2)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上移了一段距离,在没有移动器材的情况下,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保持蜡烛、凸透镜的位置和高度不动,需将光屏______(选填“向上”或“向下”)移动,使烛焰的像呈现在光屏中央;
(3)分别把蜡烛放在如图所示的A、B、C、D四个点对应的刻度线处,在______点能够在光屏上承接到清晰、最大的烛焰的像;在______点所成像的性质与眼睛的相同,生活中的____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利用了该原理工作;
(4)实验结束后,小明又将一只眼镜片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且较靠近凸透镜,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将光屏远离凸透镜移动到某一位置时,光屏上又看到烛焰清晰的像,由此可知该眼镜片可用来矫正______眼(选填“近视”或“远视”)。
六、计算题
23.我国自主研制的 C919 大型客机首架机正式下线仪式在上海举行,C919 的惊艳亮相让中国人倍感骄傲.C919 全机长度 39m、翼展近 36m,高约 12m,设计 158 个座位.
(1)根据设计,大飞机 C919 最大航程可以达到 5500km,若北京直飞新加坡用时 6 小时,C919 飞行的平均速度为 750km/h,则北京到新加坡的距离约为多少?
(2)在 C919 大型客机首架机正式下线仪式上,牵引车正拉动大飞机以 1m/s 的速度匀速通过 51m 长的欢迎人群(欢迎人群可视为相对地面静止),则该飞机完全通过欢迎人群队伍需要多少时间?
24.一个铁球,它的质量是,体积是,试问这个铁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如果空心,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
参考答案:
1.B
【详解】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故A错误;
B.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为23℃上下,故B正确;
C.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18℃,故C错误;
D.一个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5m,故D错误。
故选B。
2.C
【分析】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绕地球转动,转动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根据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可做出解答。
【详解】“同步”卫星是指以地球为参照物处于静止状态的卫星。因此,这里的“同步”是指卫星相对地球静止。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同步卫星的掌握和了解,间接的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难度不大。
3.D
【详解】A.小提琴是琴弦振动发出声音的,当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琴弦振动的快慢会不一样,所以声音的音调就会发生变化,故A错误;
B.抽出罩内空气,听到闹钟的声音变小,即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B错误;
C.道路两旁建隔音墙是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错误;
D.发声的音叉靠近乒乓球,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故D正确;
故选D。
4.B
【详解】A.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提高了头发上水的温度,加速了头发上的水的表面的空气流速,因此能加速水分蒸发,故A不符合题意;
B.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减小了水的表面积,减缓了水表面的空气流速,因此降低了水分的蒸发速度,故B符合题意;
C.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提高了水的温度,加速了水表面的空气流速,因此能使水分蒸发变快,故C不符合题意;
D.用扫帚把洒在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扫开,增大了水的表面积,因此能使水分蒸发变快,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A
【详解】A.由图可知,三个声音的波形不同,三者的音色不同,故A符合题意.
B.响度取决于振幅的大小,由波形图可知,三个声音的振幅相同,响度相同,故B不符合题意.
C.音调与振动频率有关,由波形图可知,三个声音在相同的时间里,振动频率相同,音调相同,故C不符合题意.
D.甲、乙、丙三者的音调、响度相同,音色不同,故D不符合题意.
6.C
【详解】A.起跑后,小明越跑越快,说明小明在整个百米比赛中做的是加速直线运动,前50m用的时间一定超过6.25s,故A不符合题意;
B.小明在作变速运动,故每秒钟通过的路程不同,故B不符合题意;
CD.由题意可知,小明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因此路程s=100m,所用时间t=12.5s,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故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A
【详解】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瓶内的水结冰前后,还含物质的多少不变,那么水结冰前后,质量不变;而瓶被胀的鼓起来了,就连瓶底都向外凸出了,这说明体积变大,根据可知,密度变小。
故选A。
8.B
【分析】明确图象中横纵坐标所表示的内容,可以看出物质的温度整体呈上升趋势,且有一段时间物质吸热但温度不再高,说明这是晶体熔化的图象,进而可以判断出对应的熔点温度;熔化前处于固态,熔化过程后处于固液共存状态、熔化完成处于液态.
【详解】分析图象可知,图象中呈水平的一段所对应的温度80℃就是该物质的熔点,该物质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晶体,该物质从第10分钟开始熔化,到第25分钟左右结束,约进行了15分钟,熔化过程吸热温度不变,故AD错误,B正确;
C、在第30min熔化完成,该物质处于液态,故C错误.
故选B.
9.B
【详解】A.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故A错误。
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B正确;
C.冰是液态的水凝固变成的,属于凝固现象,故C错误;
D.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故D错误。
故选B。
10.A
【详解】比较甲、乙两图,乙的像更大.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为了拍摄照片乙,应减小物距,相机适当靠近蝴蝶,同时增大像距,镜头略向外伸,故A正确为答案.
【点睛】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工作的.
11.A
【详解】ABC.由图象可知,当
Va=Vb=2×10-3m3
此时
ma=4kg
mb=2kg
则a、b的密度分别为
所以,且a物质的密度是b物质密度的2倍,故A正确,BC错误;
D.因为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所以a、b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无关,故D错误。
故选A。
12.D
【详解】A.把皮尺拉得过紧会导致刻度尺的分度值比实际的偏大,所以用它测得的跳远成绩偏小,故A错误;
B.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锈蚀严重的砝码比实际的质量大,所以使用锈蚀严重的砝码会导致测得的质量偏小,故B错误;
C.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所以运动会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听到发令枪声才开始计时会导致测得赛跑时间值偏小,故C错误;
D.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未知液体密度时,先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再将烧杯中盛装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测体积时,会有部分的液体粘在壁面,使得倒出的液体体积偏小,会导致测得的液体密度值偏大,故D正确。
故选D。
13.BCD
【详解】A.树荫下地面上的圆形光斑是太阳通过树叶缝隙形成的实像,是小孔成像现象,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我们看水中的物体是物体的虚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错误,符合题意;
C.“波光粼粼”说明经湖面反射的光线较为集中,属于部分镜面反射,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相等,所以她在镜中的像大小不变,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BCD。
14.BD
【详解】A.天平使用时应遵循左物右码原则,故A错误;
B.天平使用过程中,不能调节平衡螺母,若天平横梁不平衡,需要通过增减砝码或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故B正确;
C.如图可知,雨花石质量为28g,体积为10cm3,则可求雨花石密度为
故C错误;
D.若考虑雨花石吸水的因素,则会使测量体积偏小,由可知,雨花石密度测量值偏大,故D正确。
故选BD。
15.ABC
【详解】A.水沸腾时需要继续吸热,温度不变,故A错误,符合题意;
B.水的沸腾温度低于100℃,可能是当时的气压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故B错误,符合题意;
C.水沸腾前气泡上升变小;水沸腾时气泡是从小到大,从水面下上升到水面处破裂,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根据图像可知:本次实验时水的沸点是98℃,说明实验时的气压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BC。
16. B 2.48
【详解】[1]读数时视线应该与刻度尺的刻线相垂直,由图可知B方法是正确的。
[2]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位1mm;物体左侧与零刻度线对齐,右侧在2.4cm与2.5cm之间,估读为2.48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2.48cm。
17. OA 40°
【详解】根据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相等,所以EO、OC中一条为入射光线,一条为反射光线,图中GD为法线;再根据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法线两侧、且在两种介质中,所以OA、EO一条为入射光线,一条为折射光线,图中的BF是界面;总之,EO一定是入射光线,OC是反射光线,OA是折射光线,所以反射角为∠DOC=40°.如图:
18. 4 100
【详解】[1]一瓶氧气的密度为6kg/m3,给急救病人供氧用去了氧气质量的,则剩余氧气的质量为原来的,而剩余氧气的体积保持不变(等于氧气瓶的容积),由可知,氧气的密度变为原来的,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
ρ′=×6kg/m3=4kg/m3
[2]900g水的体积
V水==900cm3
900g水凝固成冰后其质量不变,则冰的质量为m=900g,冰的体积
V冰==1000cm3
所以体积增大了
ΔV=V冰-V水=1000cm3-900cm3=100cm3
19.
【详解】先作出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如图所示:
20.
【分析】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①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③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过二倍焦距处的入射光线的特点,根据凸透镜的光学特点作图;根据凸透镜成像时,物体在二倍焦距处,所成的像是等大倒立的实像,像在二倍焦距处,所以过二倍焦距处的入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一定过另一侧二倍焦距处,画出折射光线.
【详解】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
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变;
过二倍焦距处的折射光线的入射光线通过凸透镜另一侧二倍焦距处,如图所示:
21. 右 56 50 0.92 合格 偏大
【详解】(1)A.[1]如图甲,天平的指针静止时向左偏,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横梁水平平衡。
C.[2]由图乙可知,烧杯和色拉油的总质量为
D.[3]由图丙可知,量筒中色拉油的体积为
(2)[4][5]量筒中色拉油的质量为
该色拉油的密度是
因为在之间,所以,色拉油的品质是合格的。
(3)[6]将烧杯中的色拉油全部倒入量筒时,因烧杯壁上有少量残留的油,导致测得油的体积偏小,根据密度公式可知,测得油的密度偏大。
22. 同一高度 75.0 蜡烛在燃烧过程中不断缩短,烛焰向下移动 向上 C A 照相机 近视
【详解】(1)[1]为保证成像在光屏中央,则应保证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调到同一高度。
[2]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可知,当物距等于像距等于二倍焦距时,成等大、倒立的实像,因此为验证凸透镜焦距是否为12.5cm,应将蜡烛和光屏分别放在凸透镜两侧,距离凸透镜25cm处,观察光屏是否有清晰等大的像,此时凸透镜位于50.0cm处,则光屏应移到75.0cm处。
(2)[3][4]在不移动器材的情况下,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上移了一段距离,则是因为蜡烛在燃烧过程中不断缩短,向下移动,导致所成像向上移动;为使像回到光屏中央,则在蜡烛和凸透镜不同的情况下,应将光屏向上移动。
(3)[5]为使光屏上所成像最大,则根据凸透镜成实像原理,“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物距大于一倍焦距且离凸透镜最近的点所成的像最大,即C点。
[6][7]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大于二倍焦距,与图中A点所成像性质相同,生活中的照相机就是根据该原理制成的。
(4)[8]由题意分析可知,需将光屏远离凸透镜移动到某一位置时,光屏上才能看到烛焰清晰的像,由此可知眼镜片对光线其发散作用,为凹透镜,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23.(1)4500km;(2)90s
【详解】(1)根据题意知道,北京直飞新加坡用时 6 小时,C919 飞行的平均速度为 750km/h,
所以,由知道,北京到新加坡的距离是:
(2)根据题意知道,飞机完全通过欢迎人群队伍行驶的距离是:,
故该飞机完全通过欢迎人群队伍需要的时间是:
24.空心的,
【详解】解:由可得,铁的体积是
因为
所以,此球为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
。
答:这个铁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