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寒假作业--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试卷 0 次下载
- 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寒假作业--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试卷 0 次下载
- 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寒假作业--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试卷 0 次下载
- 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寒假作业--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试卷 1 次下载
- 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寒假作业--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试卷 0 次下载
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寒假作业--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展开寒假作业 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与周代相比,春秋时期“民”的地位进一步提升,统治者从对天的崇拜中脱离出来。《左传·桓公六年》称“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又《左传·庄公三十二年》言“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这表明
A.统治阶层对社会治理持理性态度 B.民的尊崇与鬼神的崇拜互相交织
C.民的地位与鬼神的地位分庭抗礼 D.鬼神成为了国运衰落的罪魁祸首
2.下表选自《十二铜表法》,从中可以看出
A.法律主要服务罗马政治生活 B.罗马法主要是维护奴隶主的统治
C.标志着罗马法已经走向成熟 D.法律侧重于规范程序和调整纠纷
3.汉代法律规定,幼者不得告发长辈犯罪,不得殴打长辈,否则以不孝罪论处。同时还规定,直系三代血亲之间和夫妻之间,除犯谋反、大逆以外的罪行,有罪可以相互包庇隐瞒,不向官府告发;对于亲属之间容隐犯罪的行为,依照法律规定也不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由此可见,汉代( )
A.基层治理卓有成效 B.注重家族内部和谐
C.法律的实用性增强 D.伦理观念植入律令
4.下列关于我国古代政治和法律制度的变化,按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科道合一 ②礼法结合 ③台谏合一 ④律例合编
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②③④① D.④②①③
5.罗马法学家提出的原则与理论,都是针对社会生活中新出现的法律问题。正如恩格斯指出的,罗马人的"重要兴趣是发现和规定那些作为私有财产的抽象关系的关系"。这说明古罗马法
①关注社会现实 ②法律溯源悠久 ③崇尚自然法理 ④保护私有财产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6.1545年12月,基督教第19届公会在德意志特伦特召开。与会者首先肯定了《圣经》的信仰权威作用,但同时也将基督教的传统置于与《圣经》同样的地位,“口传圣经”与文本《圣经》同为信仰的源泉。基督教公会这一做法旨在
A.维护“口传圣经”的地位
B.规范基督教的教义
C.扩大基督教会的影响
D.应对宗教改革冲击
7.中国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是
A.《秦律》 B.《唐律疏议》 C.《大明律》 D.《大清律例》
8.这部法律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包括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等7编内容。随着这部法典的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等法律同时废止。这部法律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9.如表为中国战国时期《法经》和古罗马《十二铜表法》内容和结构的比较。据表可得出的结论是
标题 | 主要内容 |
《盗》 | 是指窃取财货 |
《贼》 | 是指对人身的侵犯,也包括犯上作乱 |
《网》 | 即“断狱”,是审断罪案的法律 |
《捕》 | 即“捕亡”,是有关逮捕逃亡的法律 |
《杂》 | 是对“轻狡、越城、博戏、假借、不廉、淫侈、逾制”等七种违法行为的惩罚 |
《具》 | 是根据犯罪情节和年龄情况,对判罪定刑加重或减轻的规定,相当于现代刑法典的总则部分 |
标题 | 主要内容 |
第三表:执行 | 有关判决执行的规定 |
第四表:家长权 | 有关家内身份的规定 |
第五表:继承和监护 | 有关遗产继承和债务继承及监护的规定 |
第六表:所有权和占有 | 有关所有权的转移、占有、纠纷裁定等规定 |
第七表:土地和房屋 | 有关相邻关系的规定 |
第八表:私犯 | 有关伤害、盗窃、诈骗等规定 |
第十表:宗教法 | 有关丧葬方面的宗教仪式和习俗的规定 |
第十二表:后五表的补充 | 有关祭品和债权及占有的规定 |
A.两部法典体现了不同的价值取向 B.两部法典都体现了私法重于公法
C.《十二铜表法》是贵族斗争的成果 D.《法经》处罚严厉且缺乏合理性
10.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损害身体及鬓发、胡须等均属不孝行为。秦朝将强制剃除头发、鬓毛和胡须的髡刑和强制剃除鬓毛、胡须而保留头发的耐刑等刑罚作为纯粹的耻辱刑而存在。这反映出秦朝
A.刑法受传统思想影响
B.社会风俗得到了革新
C.法律由严酷走向宽容
D.法律执行缺乏严肃性
11.如表是是罗马法留在今天的遗产(部分),据此可知,罗马法( )
罗马法遗产在今天内容或影响 | |
陪审制度 | 仍是现代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 |
保护人制度 | 现代律师制度的起源 |
承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 其法则体现了理性平等正义的思想 |
A.旨在维护奴隶主利益 B.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的方向
C.内容不断丰富和发展 D.提供了现代法律制度的借鉴
12.朱熹认为,家庭、家族的“冠婚丧祭仪章度数”隐含着“名分之守”“爱敬之实”。他据此将古礼中繁琐的婚礼“六礼”简化为便于实行的“三礼”。他这样做旨在
A.推广儒家礼仪 B.实现儒学生活化
C.重塑儒家伦理规范 D.巩固儒学主导地位
13.公元前536年,郑国执政的子产“铸刑书”,此后,晋国也铸刑鼎。这些法都是以刑为主,以法律强制庶民履行义务,其作用就是“诘奸除暴、惩贪黜邪”。据此,关于上述中国古代法律表述正确的是( )
A.法律着重财产经济纠纷 B.法律成为贵族特权工具
C.法律成为压制性的力量 D.权利是统治的基本观念
14.2020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关于这部法典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②确立了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③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
④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某法典是是中国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此后,历代王朝大多以此为蓝本创制自己的法律。该法典是
A.《二年律令》 B.《唐律疏议》 C.《大唐开元礼》 D.《禹刑》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帅众为善,置以为三老(古代掌教化的乡官),乡一人。择乡三老一人为县三老,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复勿徭戍。
——【东汉】班固《汉书》
材料二 如果说在西汉以前教化的主要含义是教育和伦理概念,那么从西汉时起,教化就获得了它政治的含义,也是它最本质的含义。正是为了吸取秦王朝的教训,为了治理好国家,巩固政权稳定统治,汉朝的儒学之士才提出教化的主张,并被统治者所接受。教化概念的提出,是与政治即治理国家不可分离的。
——摘编自曹影《教化的缘起及其意蕴》
材料三 (汉宣帝)下诏称扬曰:“颍川太守(黄)霸,宣布诏令,百姓向化,孝子弟弟贞妇顺孙日以众多,田者让畔,道不拾遗,养视鳏寡,赡助贫穷,狱或八年亡重罪囚,吏民向于教化,兴于行谊,可谓贤人君子矣。”
——【东汉】班固《汉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汉初设置“三老”的标准及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西汉是如何使教化获得政治含义的。
(3)根据材料三,指出当时出现的社会现象。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汉朝社会教化的历史作用。
17.民法是规定公民和法人的财产关系以及跟它相联系的人身非财产关系的各种法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并无现代意义的民法,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末。1902年光绪帝下诏参酌外国法律,改订律例。1908年始编纂民法典,引进了西方民法典的立法理念和编纂方法,于1910年完成《大清民律草案》,但未及正式施行。
——摘编自《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
(1)依据材料,概括《大清民律草案》的特点。
材料二 1954~1956年,新中国着手起草第一部《民法典草案》。此后,由于发生“整风”“反右”等政治运动,民法典起草工作被迫中断。1962~1964年,虽完成《民法典草案(试拟稿)》,但因“四清运动”而中断。以上只是表面原因,关键原因则是不具备其赖以存在的经济社会条件。
——摘编自梁慧星《制定民法典的设想》等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两次民法典起草工作中断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的“经济社会条件”。
材料三 1979年,我国第三次起草民法典,但经济体制改革刚刚开始,条件还不具备。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客观上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全面调整各种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于是1986年颁布民法通则。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并提出争取2020年形成统一的民法典。
——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几个问题》等
(3)依据材料三,归纳改革开放以来编纂民法典的基本历程。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先秦经秦汉到曹魏,随着令的编集和完善,律由原可不断增减的开放性体系,变成大致固定和封闭的体系。《魏律》是秦汉法典体系演变成果的集中体现。《法经》是一部法学著作,而不是一部法典,盗、贼、囚、捕、杂、具,是法学意义上的分类。所谓“汉律九章”,是在《法经》分类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三类,同时也泛指汉律篇章之多。从文本上看,律、令都有一个由原始的诏书到改写成精密的法律条文的过程。无论是内容还是法律效力,秦汉时期的律、令似乎并无不同。
——摘编自孟彦弘《秦汉法典体系的演变》
材料二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废共和而行帝制。皇帝敕令开始显示力量,并逐渐成为罗马法的渊源之一。在帝政前期,皇帝敕令并不经常被使用,而是借由元老院之手颁布法律。以公元235年塞维鲁斯遇刺为起点,罗马帝国开始分崩离析。政治动荡使皇权愈发集中,皇帝操纵了立法权。皇帝敕令几乎成了唯一的法律渊源,甚至被直接称为“法”。在查士丁尼的支持下,东罗马帝国进行了大规模的法典编纂(汇成《罗马民法大全》)。在《法学阶梯》(查士丁尼时代的法学教科书)一书中,保留了大量的皇帝敕令。
——摘编自沈超《从皇帝敕令的演进过程看罗马政治与法律的关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秦汉法典与古罗马法律的相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秦汉法典与古罗马法律演进的历史背景。
参考答案:
1.A2.D3.D4.C5.A6.D7.B8.B9.A10.A11.D12.D13.C14.C15.B
16.(1)标准:年长;有修行;德高望重。目的:通过教化、引导民众,将国家主体意识转化为民间社会风尚,达到稳定统治的目的。
(2)措施:尊儒学、兴太学、行察举。
(3)社会现象:形成忠孝、仁爱、节俭、和谐的良好社会风气。
作用:有助于协调社会关系,建构社会秩序;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17.(1)特点:参照西方法律编纂。
(2)原因:政治运动的干扰;经济社会条件不具备。条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3)历程:改革开放后开始起草民法典;80年代改革开放深入,颁布民法通则;90年代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制定相应的单行法;21世纪后,适应全球化的需要,加快起草,2017年通过民法总则。
18.(1)由开放转向封闭;承袭前代,影响后世;皇帝的敕令具有法律效力;具有法学基础;逐步形成法律体系;维护现实统治。(任意3点)
(2)秦汉: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君主专制加强;思想实现大一统。(3点)
罗马:帝制的建立;领土的扩张;皇帝的重视和法学家的努力。(任意2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