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387418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387418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387418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2022-2023学年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4分,共40分)
1.(4分)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蚯蚓的身体分节,提高了运动的灵活性
B.鸟的肺和气囊都可进行气体交换,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
C.爬行动物在陆地上产卵,卵在陆地发育,提高了对陆地环境的适应能力
D.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和哺育方式——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2.(4分)动物与人类关系密切,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秀丽隐杆线虫、果蝇等作为实验材料,帮助人类取得了重要的科研成果
B.两栖动物是很多农田害虫的天敌,人类应加大两栖动物的保护力度
C.人类可以从动物体获得优质的蛋白质,但不能因为“贪吃”而捕猎野生动物
D.鼠类猖獗会对农、林、牧业造成危害,有时还会传播疾病,应将鼠类彻底消灭
3.(4分)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先天性行为能使动物适应环境,有利于生存和繁殖
B.学习行为可以不受遗传因素的限制,使动物适应更为复杂的环境
C.具有社会行为的群体有的会形成等级,可提高御敌的效率
D.春末夏初青蛙在池塘中鸣叫属于信息交流
4.(4分)草原上的狼虽偷吃牧民的牲畜,但草原上没有狼,鼠和兔等将会增加,草场会被破坏。这说明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可以( )
A.维持生态平衡
B.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C.帮助植物传粉
D.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5.(4分)为了研究饮水机中细菌的分布情况,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每隔3天分别从放有同一桶纯净水的饮水机冷水口和热水口接等量的饮用水,测定细菌数量,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测定时间
第 1 天
第 4 天
第 7 天
第 10 天
冷水口细菌数
34
560
900
1120
热水口细菌数
15
20
30
45
A.本实验的实验变量只有时间
B.使用饮水机时,喝热水更卫生
C.冷水口接的饮用水中细菌数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多
D.若只用饮水机喝冷水,应尽快将整桶水喝完
6.(4分)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酵母菌、乳酸菌、根瘤菌都是细菌
B.真菌可以通过产生大量的孢子来繁殖后代
C.蘑菇的细胞里有细胞核,霉菌的细胞中没有细胞核
D.细菌和真菌都能形成菌落,所以无法从菌落上区分细菌和真菌
7.(4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落花转化为春泥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 )
A.花瓣本身的光合作用 B.植物花瓣的呼吸作用
C.土壤的吸收作用 D.细菌、真菌的分解作用
8.(4分)微生物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下列微生物与其应用一致的是( )
A.乳酸菌——面包 B.蘑菇——青霉素
C.酵母菌——泡菜 D.霉菌——酱油
9.(4分)夏天,猪肉放在室温条件下容易腐败,但放在冰箱冷冻室里却能保存较久,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低温能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繁殖
B.低温能杀死细菌和真菌
C.低温能抑制猪肉细胞的呼吸作用
D.冰箱冷冻室内无细菌和真菌
10.(4分)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根据体内是否有脊柱,可以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B.动物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门、纲、科、目、属、种
C.对细菌进行分类时,“属”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D.同界生物的相似程度最大,亲缘关系最密切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60分)
11.(10分)“海阔凭鱼跃”。生活在水中,鱼有哪些特点与水生生活相适应呢?请分析作答:
(1)鱼的身体大多呈 型,这有利于减少鱼在水中运动时遇到的阻力。
(2)鱼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 的协调作用游泳,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
(3)鱼用 呼吸,该器官的哪些特点对它在水中呼吸是至关重要的? (至少写一点)
(4)为了适应环境,其他水生动物都有和鱼相同的呼吸器官吗?请举例说明 。
12.(10分)2022年2月20日,北京冬奥会闭幕日。此次北京冬奥赛场上,中国军团拿下9金4银2铜,创造中国参加冬奥以来的最好成绩,从“00”后苏翊鸣、谷爱凌,到“四朝元老”徐梦桃、齐广璞,中国人在冬季奥林匹克的历史留下了越来越多的名字。冰雪运动不仅属于专业运动员,而且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图甲是滑雪动作,图乙为相关结构示意,图丙为关节示意图,图丁为杠杆原理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丙图中,能减少运动时两骨之间的摩擦,缓冲两骨之间撞击的是[ ] 。把两块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的是[ ] 。
(2)做图甲所示动作时,图乙[①]处于 状态。
(3)丁图中7是支点,乙图中的[ ] 在运动中的作用与它类似。
(4)进行体育运动时,我们应该如何避免运动损伤呢? 。
13.(10分)细胞是大部分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如图是某些生物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③与①②相比,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没有 ,这样的生物叫 生物。
(2)③是靠 进行生殖的,环境适宜时繁殖速度很快。在环境恶劣时,部分会形成 ,以度过不良的环境。
(3)①②的细胞内没有 ,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14.(10分)如图是三种病毒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从寄生的细胞种类来看,图三中的病毒属于 病毒。图中这三类病毒在结构上的共同点是:结构简单,没有 结构。
(2)图一中的①表示 ;②表示病毒的 ,含有遗传信息,能够在寄主的活细胞中指导制造新的病毒。
(3)病毒给人类和饲养动物、栽培植物带来极大危害,但人类也可以利用病毒为人类带来福音,例如人类用经过人工处理的减毒或无毒的病毒制成 ,来防治病毒性疾病。
15.(10分)阅读下列资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一 沈阳国家森林公园占地面积14000亩,其中有林面积13500亩,森林覆盖率达95%。其地势险峻与平坦自然天成,林木茂盛,有千余种珍贵植物、百余种野生动物、数十种珍稀鸟类。
资料二 鳄雀鳝,原产于美洲,由于其体型怪异,性格凶猛,故被大量引进用于观赏。今年7月中旬,河南汝州市中央公园的湖里发现了它的踪影,这种外来物种缺乏天敌,水域内的鱼类都会被吃掉,对水中生态会有极强破坏性。经过一个多月的围捕,终于将其捕获。
(1)资料一中,画线处直观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多样性,其实质是 。
(2)保护资料一中提到的珍贵植物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 。
(3)资料二中显示,河南汝州中央公园湖里的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 。据此,请你对保护生物多样性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
16.(10分)某生物兴趣小组为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分别提出了三种实验方案。三种方案的共同点是: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平均分成甲乙两组。实验过程中甲乙两组叶片都滴加等量的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实验设计方案及实验现象如下表所示,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方案
甲组
乙组
实验现象
方案一
放在无菌条件下
放在自然条件下(暴露在空气中)
甲、乙两组叶片都腐烂
方案二
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
放在自然条件下(暴露在空气中)
甲组叶片不变,乙组叶片腐烂
方案三
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
灭菌后接种细菌并放在无菌条件下
甲组叶片不变,乙组叶片腐烂
(1)方案三中,细菌将树叶中的 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参与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
(2)甲乙两组使用相同的树叶,目的是保证两组除实验变量外的其他条件都 。
(3)该小组同学设计的以上三种方案中,方案 更科学,最能说明问题。这个方案的实验变量是 。
(4)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
2022-2023学年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4分,共40分)
1.(4分)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蚯蚓的身体分节,提高了运动的灵活性
B.鸟的肺和气囊都可进行气体交换,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
C.爬行动物在陆地上产卵,卵在陆地发育,提高了对陆地环境的适应能力
D.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和哺育方式——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解答】解:A、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身体分节可以增强运动的灵活性。正确。
B、鸟类进行气体交换的是肺,不是气囊。气囊存储气体,辅助呼吸。错误。
C、爬行动物体内受精,在陆地上产卵,卵在陆地发育,其受精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提高了对陆地环境的适应能力,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正确。
D、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和哺育方式——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正确。
故选:B。
2.(4分)动物与人类关系密切,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秀丽隐杆线虫、果蝇等作为实验材料,帮助人类取得了重要的科研成果
B.两栖动物是很多农田害虫的天敌,人类应加大两栖动物的保护力度
C.人类可以从动物体获得优质的蛋白质,但不能因为“贪吃”而捕猎野生动物
D.鼠类猖獗会对农、林、牧业造成危害,有时还会传播疾病,应将鼠类彻底消灭
【解答】解:A、秀丽隐杆线虫、黑腹果蝇、小鼠等生物,常常被用于科学研究,以揭示生命活动的规律,因此它们被称为模式生物,A正确。
B、两栖动物是很多农田害虫的天敌,如青蛙、蟾蜍,我们应该保护它,B正确。
C、野生动物作为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在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中起着重要作用。人类可以从动物体获得优质的蛋白质,但不能因为“贪吃”而捕猎野生动物,C正确。
D、鼠类虽然有一定的危害,但也不能消灭它们,因为每一个物种就是一个基因库,我们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保护其携带的基因库,D错误。
故选:D。
3.(4分)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先天性行为能使动物适应环境,有利于生存和繁殖
B.学习行为可以不受遗传因素的限制,使动物适应更为复杂的环境
C.具有社会行为的群体有的会形成等级,可提高御敌的效率
D.春末夏初青蛙在池塘中鸣叫属于信息交流
【解答】解:A、动物的先天性行为使动物适应基本环境,得以生存和繁衍,正确。
B、学习行为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受遗传因素的限制,有利于动物适应更复杂的环境,错误。
C、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往往具有明显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可提高觅食、御敌的效率,正确。
D、动物之间通过动作、声音、气味、性外激素等进行信息交流。在生殖季节,雄蛙鸣叫是为了吸引雌蛙前来交配,属于信息交流,正确。
故选:B。
4.(4分)草原上的狼虽偷吃牧民的牲畜,但草原上没有狼,鼠和兔等将会增加,草场会被破坏。这说明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可以( )
A.维持生态平衡
B.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C.帮助植物传粉
D.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解答】解: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
草原上的狼虽偷吃牧民的牲畜,但草原上没有狼,鼠和兔等将会增加,草场会被破坏。这说明动物对维持生态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故选:A。
5.(4分)为了研究饮水机中细菌的分布情况,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每隔3天分别从放有同一桶纯净水的饮水机冷水口和热水口接等量的饮用水,测定细菌数量,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测定时间
第 1 天
第 4 天
第 7 天
第 10 天
冷水口细菌数
34
560
900
1120
热水口细菌数
15
20
30
45
A.本实验的实验变量只有时间
B.使用饮水机时,喝热水更卫生
C.冷水口接的饮用水中细菌数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多
D.若只用饮水机喝冷水,应尽快将整桶水喝完
【解答】解:A、本实验的实验变量不是只有时间,还有接饮用水的口(冷水口和热水口),A错误;
B、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热水口的细菌数明显比冷水口的细菌数少,所以使用饮水机时,喝热水更卫生,B正确;
C、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冷水口和热水口接的饮用水中细菌数量都随时间延长而增多,C正确;
D、冷水口接的饮用水中细菌数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多,所以若只用饮水机喝冷水,应尽快将整桶水喝完,避免接触到更多的细菌,D正确。
故选:A。
6.(4分)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酵母菌、乳酸菌、根瘤菌都是细菌
B.真菌可以通过产生大量的孢子来繁殖后代
C.蘑菇的细胞里有细胞核,霉菌的细胞中没有细胞核
D.细菌和真菌都能形成菌落,所以无法从菌落上区分细菌和真菌
【解答】解:A、乳酸菌、根瘤菌是细菌,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A错误。
B、真菌的生殖方式是孢子生殖,孢子落到适宜的环境就会萌发生出菌丝,形成新个体,正确。
C、蘑菇和霉菌均属于多细胞真菌,其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它们的细胞里都有细胞核,C错误。
D、细菌和真菌都能形成菌落,细菌菌落小于真菌的菌落,形态、颜色也不同,因此可以通过菌落区分细菌和真菌,D错误。
故选:B。
7.(4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落花转化为春泥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 )
A.花瓣本身的光合作用 B.植物花瓣的呼吸作用
C.土壤的吸收作用 D.细菌、真菌的分解作用
【解答】解:分解者指的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落红”中的有机物在土壤中被分解者分解成无机物后,形成“春泥”,可以作为植物的营养被植物吸收利用,重新起到“护花”作用。所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落花转化为春泥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微生物细菌、真菌的分解作用,因此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8.(4分)微生物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下列微生物与其应用一致的是( )
A.乳酸菌——面包 B.蘑菇——青霉素
C.酵母菌——泡菜 D.霉菌——酱油
【解答】解:A、做面包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面包暄软多孔,A错误。
B、青霉菌产生的青霉素能杀死或抑制细菌,B错误。
C、制泡菜要用到乳酸杆菌,乳酸菌属于细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使奶或菜具有甜酸,C错误。
D、制酱要用到多种霉菌,D正确。
故选:D。
9.(4分)夏天,猪肉放在室温条件下容易腐败,但放在冰箱冷冻室里却能保存较久,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低温能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繁殖
B.低温能杀死细菌和真菌
C.低温能抑制猪肉细胞的呼吸作用
D.冰箱冷冻室内无细菌和真菌
【解答】解: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冰箱冷冻室温度低能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繁殖,因此可以使猪肉保存较久,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10.(4分)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根据体内是否有脊柱,可以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B.动物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门、纲、科、目、属、种
C.对细菌进行分类时,“属”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D.同界生物的相似程度最大,亲缘关系最密切
【解答】解:A、根据体内是否有脊柱,可以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柱的属于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柱的属于无脊椎动物。正确。
B、动物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界、门、纲、科、目、属、种。最大的分类单位是界。错误。
C、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因此“对细菌进行分类时,‘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错误。
D、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包含的生物种类最多,亲缘关系最远,相似程度最小。错误。
故选:A。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60分)
11.(10分)“海阔凭鱼跃”。生活在水中,鱼有哪些特点与水生生活相适应呢?请分析作答:
(1)鱼的身体大多呈 流线 型,这有利于减少鱼在水中运动时遇到的阻力。
(2)鱼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 鳍 的协调作用游泳,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
(3)鱼用 鳃 呼吸,该器官的哪些特点对它在水中呼吸是至关重要的? 鳃丝里含有大量的毛细血管 (至少写一点)
(4)为了适应环境,其他水生动物都有和鱼相同的呼吸器官吗?请举例说明 不一定,河蚌等大多数软体动物是用鳃呼吸,虾、蟹等水生节肢动物也是用鳃呼吸,鲸鱼用肺呼吸 。
【解答】解:(1)鱼的身体大多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鱼在水中运动时遇到的阻力。
(2)鳍是鱼的运动器官,背鳍有保持鱼体侧立,对鱼体平衡起着关键作用;腹鳍起平衡作用;尾鳍可以决定运动方向,又能同尾部一起产生前进的推动力;臀鳍有协调其它各鳍,起平衡作用;胸鳍起平衡和转换方向的作用;然而鱼体向前游动时的动力主要是来自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所以鱼的运动是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3)鱼的呼吸器官是鳃,是由许多的鳃丝组成的,里面含有大量的毛细血管,水由口进入然后经鳃盖后缘流出,当水流经鳃丝时,水中的溶解氧进入鳃丝的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二者进行气体交换。
(4)生物的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相适应,水生动物大多用鳃呼吸,如河蚌等大多数软体动物是用鳃呼吸,虾、蟹等水生节肢动物也是用鳃呼吸,但也有的水生动物用肺呼吸,如水生哺乳动物鲸鱼是用肺呼吸。
故答案为:(1)流线;
(2)鳍;
(3)鳃;鳃丝里含有大量的毛细血管;
(4)不一定,河蚌等大多数软体动物是用鳃呼吸,虾、蟹等水生节肢动物也是用鳃呼吸,鲸鱼用肺呼吸。
12.(10分)2022年2月20日,北京冬奥会闭幕日。此次北京冬奥赛场上,中国军团拿下9金4银2铜,创造中国参加冬奥以来的最好成绩,从“00”后苏翊鸣、谷爱凌,到“四朝元老”徐梦桃、齐广璞,中国人在冬季奥林匹克的历史留下了越来越多的名字。冰雪运动不仅属于专业运动员,而且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图甲是滑雪动作,图乙为相关结构示意,图丙为关节示意图,图丁为杠杆原理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丙图中,能减少运动时两骨之间的摩擦,缓冲两骨之间撞击的是[ E ] 关节软骨 。把两块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的是[ B ] 关节囊 。
(2)做图甲所示动作时,图乙[①]处于 收缩 状态。
(3)丁图中7是支点,乙图中的[ ③ ] 关节 在运动中的作用与它类似。
(4)进行体育运动时,我们应该如何避免运动损伤呢? 运动前做好热身准备(如佩戴好头盔、护膝、护腕等防护装备)或保持正确的运动姿势 。
【解答】解:(1)A关节头和B关节窝上覆盖着E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骨与骨之间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B关节囊包绕着整个关节,使相邻两块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
(2)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图甲所示动作中屈肘运动,①肱二头肌处于收缩状态。
(3)运动时,运动系统的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起杠杆作用。丁图中7是支点,乙图中的[③]关节在运动中的作用与它类似。
(4)在运动中如何避免受伤,个人防护很重要:如运动前做好热身准备(如佩戴好头盔、护膝、护腕等防护装备)或保持正确的运动姿势。
故答案为:
(1)E关节软骨;B关节囊。
(2)收缩。
(3)③关节。
(4)在运动中如何避免受伤,个人防护很重要:如运动前做好热身准备;佩戴好头盔、雪镜、护膝、护腕等防护装备;保持正确的运动姿势。
13.(10分)细胞是大部分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如图是某些生物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③与①②相比,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没有 成形的细胞核 ,这样的生物叫 原核 生物。
(2)③是靠 分裂 进行生殖的,环境适宜时繁殖速度很快。在环境恶劣时,部分会形成 芽孢 ,以度过不良的环境。
(3)①②的细胞内没有 叶绿体 ,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解答】解:(1)③细菌结构与①青霉、②酵母菌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它具有DNA集中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这样的生物叫原核生物。
(2)③细菌靠分裂繁殖后代,细菌遇到不良环境时可以形成芽孢来度过不良环境。遇到适宜的环境,芽孢又恢复生命现象,一个芽孢可以萌发变成一个细菌。
(3)①青霉和②酵母菌都属于真菌,细胞内不具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有机物获取营养,这种营养方式叫异养。
故答案为:
(1)成形的细胞核;原核。
(2)分裂;芽孢。
(3)叶绿体。
14.(10分)如图是三种病毒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从寄生的细胞种类来看,图三中的病毒属于 动物 病毒。图中这三类病毒在结构上的共同点是:结构简单,没有 细胞 结构。
(2)图一中的①表示 蛋白质 ;②表示病毒的 遗传物质 ,含有遗传信息,能够在寄主的活细胞中指导制造新的病毒。
(3)病毒给人类和饲养动物、栽培植物带来极大危害,但人类也可以利用病毒为人类带来福音,例如人类用经过人工处理的减毒或无毒的病毒制成 疫苗 ,来防治病毒性疾病。
【解答】解:(1)根据病毒寄生的细胞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图三);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图一);细菌病毒,如噬菌体(图二)。这三类病毒都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
(2)病毒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故①为蛋白质,②为遗传物质,遗传物质中含有遗传信息,能够利用寄主活细胞内的物质制造新的病毒。
(3)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制剂。疫苗失去了致病性,但保留了病原菌的抗原性,人体注射疫苗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相应的抗体,使人体获得相应的免疫力。
故答案为:
(1)动物;细胞。
(2)蛋白质;遗传物质。
(3)疫苗。
15.(10分)阅读下列资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一 沈阳国家森林公园占地面积14000亩,其中有林面积13500亩,森林覆盖率达95%。其地势险峻与平坦自然天成,林木茂盛,有千余种珍贵植物、百余种野生动物、数十种珍稀鸟类。
资料二 鳄雀鳝,原产于美洲,由于其体型怪异,性格凶猛,故被大量引进用于观赏。今年7月中旬,河南汝州市中央公园的湖里发现了它的踪影,这种外来物种缺乏天敌,水域内的鱼类都会被吃掉,对水中生态会有极强破坏性。经过一个多月的围捕,终于将其捕获。
(1)资料一中,画线处直观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生物种类 多样性,其实质是 基因的多样性 。
(2)保护资料一中提到的珍贵植物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 自然保护区 。
(3)资料二中显示,河南汝州中央公园湖里的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 生物入侵 。据此,请你对保护生物多样性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在物种抵达时及尚未广泛逸为野生前,尽快鉴定及评估其入侵性和对本地生态及原生物种的影响,并对恶性入侵种尽快消除,以免广泛蔓延(或采取人工防治、机械或物理防除、替代控制、化学防除、生物防治、综合治理等方法,加以消灭) 。
【解答】解:(1)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层次。“有千余种珍贵植物、百余种野生动物、数十种珍稀鸟类”这句话体现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不种生物的基因有所不同,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基因也不尽相同,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因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2)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的措施有: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还建立了濒危物种的种质库;建立自然保护区等,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最有效的措施。
(3)资料二中显示,河南汝州中央公园湖里的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生物入侵。根据外来物种入侵的成因,我们可以采取:在物种抵达时及尚未广泛逸为野生前,尽快鉴定及评估其入侵性和对本地生态及原生物种的影响,并对恶性入侵种尽快消除,以免广泛蔓延,或采取人工防治、机械或物理防除、替代控制、化学防除、生物防治、综合治理等方法,加以消灭等。
故答案为:(1)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
(2)自然保护区;
(3)生物入侵;在物种抵达时及尚未广泛逸为野生前,尽快鉴定及评估其入侵性和对本地生态及原生物种的影响,并对恶性入侵种尽快消除,以免广泛蔓延(或采取人工防治、机械或物理防除、替代控制、化学防除、生物防治、综合治理等方法,加以消灭)。
16.(10分)某生物兴趣小组为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分别提出了三种实验方案。三种方案的共同点是: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平均分成甲乙两组。实验过程中甲乙两组叶片都滴加等量的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实验设计方案及实验现象如下表所示,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方案
甲组
乙组
实验现象
方案一
放在无菌条件下
放在自然条件下(暴露在空气中)
甲、乙两组叶片都腐烂
方案二
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
放在自然条件下(暴露在空气中)
甲组叶片不变,乙组叶片腐烂
方案三
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
灭菌后接种细菌并放在无菌条件下
甲组叶片不变,乙组叶片腐烂
(1)方案三中,细菌将树叶中的 有机物 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参与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
(2)甲乙两组使用相同的树叶,目的是保证两组除实验变量外的其他条件都 相同 。
(3)该小组同学设计的以上三种方案中,方案 三 更科学,最能说明问题。这个方案的实验变量是 接种的细菌 。
(4)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细菌对植物遗体有分解作用 。
【解答】解:(1)一些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能把动植物遗体、遗物(枯枝落叶、动物粪便等)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促进了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
(2)对照实验遵循单一变量的原则,除了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相同且适宜。所以甲、乙两组使用相同的树叶,目的是保证两组除实验变量外的其他条件都相同。
(3)该小组同学设计的以上三种方案中,方案一中树叶本身带有的细菌和空气中的细菌会影响实验结果;方案二中甲组和乙组存在树叶本身带有的细菌和空气中的细菌两个变量,两个方案都不科学;则方案三更科学,最能说明问题。因为这个方案的实验变量唯一,这个唯一的实验变量是接种的细菌。
(4)分析实验现象:甲组不接种细菌,叶片不变;乙组接种细菌,叶片腐烂;据此可得出实验结论:细菌对植物遗体有分解作用。
故答案为:(1)有机物;
(2)相同;
(3)三;接种的细菌;
(4)细菌对植物遗体有分解作用。
四川省南充市南充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4月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四川省南充市南充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4月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8,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这是一份28,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南充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这是一份四川省南充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