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北省邢台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展开2022-2023学年河北省邢台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宋祁《玉楼春》有句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李渔《笠翁余集》卷八《窥词管见》第七则别抒己见,加以嘲笑:“此语殊难著解。争斗有声之谓‘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余实未之见也。‘闹’字可用,则‘吵’字、‘斗’字、‘打’字皆可用矣!”苏轼少作《夜行观星》有一句“小星闹若沸”,纪昀《评点苏诗》卷在句旁抹一道墨杠子,加批:“似流星。”这表示他不懂苏轼那句,以为它像司空图所写:“亦犹小星将坠,则芒焰骤作,且有声曳其后。”宋人诗文里常把“闹”字来形容无“声”的景色,不必少见多怪。宋祁的词句和苏轼的诗句都是“通感”或“感觉挪移”的例子。
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诸如此类在普通语言里经常出现。譬如我们说“光亮”,也说“响亮”,把形容光辉的“亮”字转移到声响上去,正像拉丁语以及现代西语常说的“黑暗的嗓音”“皎白的嗓音”,就仿佛视觉和听觉在这一点上有“通财之谊”。培根的想象力比较丰富,他说:音乐的声调摇曳和光芒在水面荡漾完全相同,“那不仅是比方,而且是大自然在不同事物上所印下的相同的脚迹”。这算得哲学家对通感的巧妙解释。
(摘编自钱钟书《通感》)
材料二:
阅读《荷塘月色》,我们感受到诗情画意。朱自清先生以诗人的心去感受荷塘月色,不但游目骋怀地观察,而且先辨淄渑地品味,从而细致地描绘了令人“惊异”的“无边的荷香月色”。
作者所写的月色是荷塘里的月色,所写的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层次里复有层次,使整个画面有立体感、渗透感;其中动静、虚实、浓淡、疏密,是画意的设置,也是诗情的安排。这样的描写,离不开作者娴熟而有个性的艺术技巧。有鲜明的比喻,有明显的对比,有强烈的衬托,有生动的拟人。但更令人赞赏的是,由于作者对描写对象有极其深刻的体会,因此突破一般经验而产生一种奇特而新颖的手法,即古典诗歌中常有的“通感”,这种出神入化的艺术处理手法,在现代散文创作中是不多见的。描写得细,来自作家对客观物象观察得细,体味得细。仅以对蝉声这一细节的描写就足以说明问题。由于有些读者提出异议,以为月夜不应有蝉鸣,因此他请教了好些人,最后还是亲自体察,“又有两回亲听到月夜的蝉声”,才打消了本想修改的念头,因此他深深地体会到“观察之难”,以为不能“由常有的经验作概括的推论”(《关于“月下蝉声”》)。整篇《荷塘月色》均体现了作者这种缜密审察的创作精神。他不但对荷塘作整体的揣摩,而且作局部的审视,时而以荷塘为主景,月色为背景,时而以月色为主景,荷塘为背景,时而摹写花叶,时而描绘岸柳,时而淡勾云彩,时而轻描树影,层层铺陈,步步开拓,细腻地展现了荷塘月色之令人“惊异”之美。朱自清还认为“花和光固然有诗,花和光以外还有诗”“山水田园固然有诗……仅一些颜色,一些声音,一些味觉,一些触觉,也都可以有诗”(《诗与感觉》)。艺术家的任务就是要以敏锐的感觉去发现这些“诗”。从《荷塘月色》里不难发现,作者正是这样努力地去发掘蕴含在大自然里的这些“诗”,运用各种艺术手法极力摹写了月夜荷塘的声、光、色、味,从而创造了使人沉醉的意境。
除了描写技巧有独到之处外,语言也有突出的特色。朱自清语言的最大特点是自然新颖,如他自己所主张的,“新而不失自然”,他常常成功地以“不欧化的口语”来绘神状态、表情达意。优美的艺术境界是要通过高质量的语言来实现的,所以凡杰出作家无不重视语言的锻炼。《荷塘月色》的语言艺术确是达到了如作者所追求的“顺口”“顺耳”“顺眼”的境地(《诵读教学与“文学的国语”》)。
《荷塘月色》之所以无限动人,还在于作者融情入景,即景抒情。那轻纱般掩映下的荷塘景色,反映的恰是作者当时微妙的心思。作者缘情写景,以景衬情,不仅使作品具有绘画美,而且富有情趣美。
(摘编自刘泰隆《荷香月色诗情画意——读荷塘月色》)
材料三:
1927年7月,在清华大学任教的朱自清想回扬州,他的两个孩子在扬州他父亲那里。但他与父亲的关系由于种种原因闹得很僵,他怕回去之后难以和父亲和解,犹豫不决。这样的心情表露在《荷塘月色》中,就是开头的一句话:“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而这证明朱自清在漫步荷塘时感到的自由,在性质上是一种伦理的“自由”,是摆脱了作为丈夫、父亲、儿子潜意识里的伦理负担,向往自由的流露,和政治性的自由是没有直接关系的。这样的解释,如果不是更加贴近朱先生的本意,至少也是比较深刻地揭示了心理和艺术的奥秘。朱自清自己曾说:“只有参加革命或者反革命,才能解决自己的惶惶然”“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生活的中和主义”“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着我生活”“还是别提超然为好”“最终的选择还是‘暂时逃避’”“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这些表明朱自清因为考虑到对老婆孩子的责任问题,而不能绝对地作政治的抉择。
(摘编自孙绍振《超出平常的自己和伦理的自由》)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李渔与纪昀两位大家的认识有点少见多怪,说明古人对“通感”的认识还存有分歧。
B.“通财之谊”原指交情甚笃的朋友之间的钱财往来,文中指各个官能的领域不分界限。
C.“通感”的手法在现代散文创作中较少运用,《荷塘月色》中则运用得巧妙奇特新颖。
D.“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中的“这几天”应该有所指,孙绍振顺着此思路得出新结论。
2.下列语句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通感”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B.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
C.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D.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读者凭常有经验质疑朱自清“月下蝉声”,表明写作时不能凭想象,要亲自体察。
B.《荷塘月色》之所以富有诗意,是因为朱自清以敏锐的感觉发现了荷塘月色中的“诗”。
C.朱自清提倡文学语言要“顺口”“顺耳”“顺眼”,他的《荷塘月色》确实做到了。
D.对《荷塘月色》情感中“自由”的理解,不能仅从政治的角度,也要从伦理的角度。
4.材料二是从哪几个方面赏析《荷塘月色》的?请简要概括。(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材料二和材料三中都引用了朱自清本人的观点,这样的引用有哪些好处?
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老海棠树
史铁生
①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像她们从来就在一起,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
②老海棠树近房高的地方,有两条粗壮的枝丫,弯曲如一把躺椅。儿时我常爬上去,一天天地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待在上头?”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射弹弓,甚至写作业。“饭也在上头吃?”她又问。“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丫,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都是花香呢。”奶奶只是站在地上,站在老海棠树下,望着我。她必然是羡慕,猜我在上头都能看见什么。
③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唠叨:“就不说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胡乱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有我爸妈养着您,您干吗这么累啊?”奶奶不再吭声,直起腰,喘口气。
④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里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上学也这么糊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我不敢吭声。奶奶洗好菜重新捡起针线,或者从老花镜上缘抬起目光,或者又会有一阵子愣愣地张望。
⑤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落叶纷纷。天还没亮,奶奶就起来主动扫院子,“唰啦——唰啦——”邻居都还在梦中,那时候她已经腰弯背驼。我大些了,听到声音赶紧跑出去说:“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咳,你呀!还不懂吗?我得劳动。”我说:“可谁能看见?”奶奶说:“不能那样,看不看得见是人家的事,我得自觉。”她扫完院子又去扫街了。
⑥这时我这才明白,曾经她为什么执意要糊纸袋、补花,不让自己闲着。她不是为挣钱,她为的是劳动。什么时候她才能像爸和妈那样,有一份工作呢?大概这就是她的张望吧。不过,这张望或许还要更远大些——她说过:“得跟上时代。”
⑦所以在我的记忆里,几乎每一个冬天的晚上,奶奶都在灯下学习。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摩擦着窗棂。一次,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的跟前:“这一段,你说说,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不耐烦地说:“您学那玩意儿有用吗?就算都看懂了您就有文化了?”奶奶立刻不语,只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她终于抬起头,眼里竟全是惭愧,毫无对我的责备。
⑧但在我的记忆里,奶奶的目光慢慢地离开那张报纸,离开灯光,离开我,在窗上老海棠树的影子那儿停留一下,继续离开,离开一切声响,飘进黑夜,飘过星光,飘向无可慰藉的迷茫……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随之轰然飘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张望复张望,或不断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
⑨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中写了奶奶的希望,奶奶希望有一份工作,希望能跟上时代,希望自己不被时光抛弃,希望自己对亲人和社会更有用。
B.文章第②段描写了奶奶的神态、语言、动作,并以“我”的形象做烘托,主要是为了体现奶奶对“我”的关爱。
C.文中写奶奶的“张望”,正是她内心的向往和期盼,奶奶希望有一份名正言顺的工作,然而,奶奶的“张望”中流露出一种孤独。
D.文末,作者对当年没能帮助到奶奶甚至讽刺奶奶的行为深感懊悔,他更为自己年轻时犯错,日后不能弥补而反思。
7.下列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以“我”对奶奶的情感变化为线索,表现了“我”对奶奶认识的变化和感情的深化。
B.本文③到⑥段写奶奶为了贴补家用而忙于劳作,一刻不闲。尽管得不到儿孙的理解,也一直坚持劳动。
C.本文融叙事、抒情、议论为一体。内涵丰富,感情真挚,表现了“我”对奶奶深深的怀念和愧疚之情。
D.本文善于运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如“奶奶立刻不语,只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目光都不移动”。
8.作者为什么写“好像她们从来就在一起,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本文以“老海棠树”为题,你认为合适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嘉祐二年,试礼部。主司欧阳修惊喜,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洵卒,赠光禄丞。既除丧,还朝,以判官告院。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徙知密州。司农行手实法,不时施行者以违制论。轼谓提举官曰:“违制之坐,若自朝廷,谁敢不从?今出于司农,是擅造律也。”提举官惊曰:“公姑徐之。”未几,朝廷知法害民,罢之。元祐元年,轼以七品服入侍延和,即赐银绯,迁中书舍人。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轼恐不见容,请外拜龙图阁学士、知杭州。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轼曰:“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乃裒羡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徽宗立,更三大赦,遂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轼自元祐以来,未尝以岁课乞迁,故官止于此。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轼师父洵为文,既而得之于天。尝自谓:“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B.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C.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D.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主司既可指主管某项事务的官员,又可特指科举的主试官,文中指后者。
B.殿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殿廷举行,由丞相主持。
C.司农是官名,又称为大司农,主要掌管农桑、仓储、租税等相关事务。
D.当轴,指做官处在重要的位置;当轴者则指身居显赫职位的当权官员。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苏轼自幼聪颖,深受时贤赏识。母亲亲自为他授课,他往往能说出要点。欧阳修十分看重他,曾对梅圣俞表示,应当避开此人让他出人头地。
B.苏轼因势利导,利用新法便民。当时王安石创行新法,他上书论其不便;新政下达,他常常设法使这些法令有利于百姓,百姓生活得以安宁。
C.苏轼直面饥疫,解救受灾百姓。他在任职杭州时遭遇旱灾病疫,减免上供米三分之一纾缓灾情;同时又集贮钱粮、建造治病场所以防备疫病。
D.苏轼天赋异禀,为文得心应手。他从父习文,又极具才华,作文如行云流水,行止有度,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最终成为一代文宗。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苏轼任职杭州遭遇旱灾病疫时,采取了哪些措施来解救受灾百姓?(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完成15、16题。
登泰山
张养浩
风云一举到天关,快意生平有此观。
万古齐州烟九点,五更沧海日三竿。
向来井处方知隘,今后巢居亦觉宽。
笑拍洪崖①咏新作,满空笙鹤②下高寒。
【注】①洪崖:古仙人名,传说尧帝时已三千岁。②笙鹤:仙乐声。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写到了登山过程,作者伴着和风、轻云登到岱顶,站在泰山极顶纵览壮丽的景观,“此观”就是颔联中描写到的泰山景色。
B.李贺曾在《梦天》中写道:“遥望齐州九点烟。”作者化用此诗句,用“万古齐州烟九点”一句描绘出泰山烟云缭绕中群峰耸峙的景象。
C.作者观赏到太阳从云海中涌出的壮观美景。“五更沧海日三竿”一句写泰山日出,“沧海”指云海,刚刚五更,云海之上日已三竿。
D.尾联写作者笑拍洪崖仙人咏唱登临泰山的诗作,满天的仙乐飘然而下,与泰山共鸣。作者运用写实的手法,展现了一幅情景交融的画面。
16.作者在这首诗中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和人生感悟?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各句的空缺部分。(6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感叹人在天地间,生命显得极为短暂和个体极为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在《赤壁赋》中极尽对音乐的描写,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洞箫声的魅力和吹奏效果。
(3)《登泰山记》中,作者说苍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积雪的光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展望苏轼、苏辙兄弟间的深厚情谊,令我们为之感动,为之扼腕叹息。他们兄弟二人从小一起长大,一起走出了故乡眉山,在广阔的世界里各自奋斗。在中国文学乃至文化史上,虽有不少富有才华的兄弟或父子,但如苏轼兄弟一般,一同为当世的大文学家,一同在政坛上大放光彩,一同经历宦海沉浮,且彼此志趣相投,都视对方为知己的兄弟,实在是________。( ),兄弟俩相守终老。然而造化弄人,雷州分别之后,他们终是没有能够再次聚首,这对于两个亦师、亦友、亦兄弟,同时也是最为亲密的知己来说,真是一个悲剧。
那样________的政治环境,那样曲折艰难的人生经历,成就了苏轼和苏辙兄弟的文学才华和人生境界,映照出他们二人患难与共的兄弟情谊。他们使得中国的文学史出现了深沉感人和________的一段;也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们才真切地体会到什么叫患难知己,什么叫________,什么叫最为真实、真诚的人心!苏轼和苏辙就像两盏明灯,能够照亮我们未来的路途,也能够照亮我们每个人的心。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绝无仅有 险象环生 光彩夺目 休戚与共
B.盖世无双 险象环生 光芒万丈 休戚与共
C.绝无仅有 危在旦夕 光芒万丈 休戚相关
D.盖世无双 危在旦夕 光彩夺目 休戚相关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晚年的时候能够重返故乡,是他们心中最大的愿望
B.他们心中最大的愿望,就是晚年的时候能够重返故乡
C.晚年的时候能够重返故乡被他们看作心中最大的愿望
D.他们把晚年的时候能够重返故乡看作心中最大的愿望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北平的冬天,冷虽则比南方要冷得多,但是北方生活的伟大幽闲,也只有在冬季,使人感受得最彻底。先说房屋的防寒装置吧,北方的住屋,并不同南方的摩登都市一样,用的是钢骨水泥,冷热气管;一般的北方人家,总只是矮矮的一所四合房,四面是很厚的泥墙;上面花厅内都有一张暖炕,一所回廊;廊子上是一带明窗,窗眼里糊着薄纸,薄纸内又装上风门,另外就没有什么了。在这样简陋的房屋之内,你只教把炉子一生,电灯一点,棉门帘一挂上,在屋里住着,却一辈子总是暖炖炖像是春三四月里的样子。尤其使你感觉到屋内的温软堪恋的,是屋外窗外面呜呜在叫啸的西北风。天色老是灰沉沉的,路上面也老是灰的围障,而从风尘灰土中下车,一踏进屋里,就觉得一团春气,包围在你的左右四周,使你马上就忘记了屋外的一切寒冬的苦楚。若是喜欢吃吃酒,烧烧羊肉锅的人,那冬天的北方生活,就更加不能够割舍;酒已经是御寒的妙药了,再加上以大蒜与羊肉酱油合煮的香味,简直可以使一室之内,涨满了白蒙蒙的水蒸温气。玻璃窗内,前半夜,会流下一条条的清汗,后半夜就变成了花色各异的冰纹。
21.下列各项中,与文中画横线句所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她没有陪嫁的资产,也没有什么法子让一个有钱的体面人认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
B.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C.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
D.晴空之下,牛儿嚼的不止是草,而是冬天里半发的绿意,以及草场上无边无际的阳光。
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成:“屋外窗外面的西北风,尤其使你感觉到屋内的温软堪恋。”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句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荷塘月色》写景状物精彩,意境优美,语言富有韵味。《故都的秋》也写景状物,但更有感染力的是文中浓郁的情思,作者的襟怀、志趣、性格也洋溢在字里行间。《我与地坛(节选)》写景状物新颖独特,含蓄蕴藉,写出了景物的“灵性”。尽管各篇课文情感的表达方式不同,有的含蓄,有的直率,但都情景交融。这些课文不仅展现了景之美、情之浓,而且蕴含着丰富深刻的思想,可以引发读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多方面思考。
蜿蜒的小路、潺潺的流水、起伏的山峦、寂静的森林、广袤的天空、浩瀚的大海……地球上的每个角落都有一幅美丽的图画,你曾置身于哪一幅画面中?
试撷取一片最美的风景,写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表达自己的感悟。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1.答案:A
解析:“说明古人对‘通感’的认识还存有分歧”的说法于文无据,在文中并没有这样的认知。
2.答案:C
解析:A项,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B项,运用了比喻修辞。C项,运用了通感手法,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通感”观点。D项,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
3.答案:A
解析:“表明写作时不能凭想象,要亲自体察”曲解文意,材料二中说“因此他深深地体会到‘观察之难’,以为不能‘由常有的经验作概括的推论’”,表明写作时不能凭常有的经验作概括的推论。
4.答案:①从艺术技巧(或艺术手法、描写技巧)方面,赏析《荷塘月色》的诗意意境;②从作者朱自清缜密审察的创作精神来赏析《荷塘月色》;③从语言方面,赏析《荷塘月色》的语言自然新颖;④从作者融情入景,即景抒情,来赏析《荷塘月色》不仅具有绘画美,而且富有情趣美。
5.答案:①引用朱自清本人的观点有力地论证了文章的观点;②引用朱自清本人的观点也为了增强文章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③引用朱自清的一些观点可以增添文章的文化底蕴。
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主要是为了体现奶奶对‘我’的关爱”错,主要是为了体现奶奶对孩童人生的羡慕以及无法融入孩童世界的失落、无奈。
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鉴赏能力。B项,不是为了“贴补家用”,而是为了确立自身价值。
8.答案:①内容:奶奶一生都在老海棠树下劳动,在老海棠树下期盼通过劳动得到认可(自食其力)。②结构:为后文展开写奶奶和老海棠树的关系以及奶奶的经历做铺垫。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情节作用的能力。作答时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思考。此题从内容看,“好像她们从来就在一起,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这句话表明奶奶一生都在老海棠树下劳动,在老海棠树下期盼通过劳动得到认可;从结构看,语句在文章的开头,为后文展开写奶奶和老海棠树的关系以及奶奶的经历做铺垫。
9.答案:合适。①老海棠树象征了奶奶,表现了奶奶的沧桑和坚强。②奶奶一生都在老海棠树下劳动、期盼通过劳动得到认可,“老海棠树”是本文的线索,使文章构思精巧。③奶奶离世,老海棠树仍在,物是人非,表达了作者对奶奶的思念。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标题作用的能力。标题含义一般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个方面来分析。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意义,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老海棠树”的表层义就是“我”家的那棵树,是文章的线索。理解深层含义时,抓住文章开头第一句“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这句话交代出全文的重点,奶奶的一生就是在老海棠树下度过的,这棵树也见证了奶奶的不幸、坎坷、迷茫、挣扎、期盼,这棵树也“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传达出“我”对奶奶永久的怀念之情。
二、古代诗文阅读
10.答案:A
解析:“坐庭中”“噤未能言”的主语均为“士”,“噤未能言”语意完整,不可断开;“轼宽其禁约”句子结构完整,不可断开,排除B、C两项。“使得尽技”的主语是“轼”,“每摧辱举子”的主语是“内侍”,所以“技”后应断开,“内侍”后不应断开,排除D项。故选A项。
11.答案:B
解析:殿试是由皇帝主持的考试。
12.答案:C
解析:C项,“他在任职杭州时遭遇旱灾病疫,减免上供米三分之一纾缓灾情”表述不准确,原文为“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意思是苏轼向朝廷请求,免去本路上供米的三分之一;“同时又集贮钱粮、建造治病场所以防备疫病”中“同时”表述错误,原文为“明年春……”,也就是说,“集贮钱粮、建造治病场所”是苏轼到任杭州后第二年春天所做的事。
13.答案:(1)又减价出售常平米,制成许多稠粥、药剂,派人带着医生分街道治病,救活的人很多。
(2)他的文章博大深沉光辉灿烂,称雄百代,自有文章以来,也属少有。
14.答案:①上书朝廷请求减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纾缓灾情;②得到赐予剃度僧人的牒文,用以换米来救济饥饿的人;③减价出售常平米,制成许多稠粥、药剂,派人带着医生分街道治病;④集贮钱粮、建造治病场所以防备疫病。
【参考译文】
苏轼字子瞻,是眉州眉山人。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苏轼)听到古今的成败,总是能说出其要点。嘉祐二年,到礼部考试。主考官欧阳修(因见到他的文章而)惊喜,(苏轼)参加殿试考中乙科。后来(苏轼)以书信谒见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圣俞说:“我应该避开此人好让他出人头地。”苏洵去世,朝廷追封(他为)光禄丞。(苏轼)服丧期满后,回到朝廷,以判官告院的身份任职。王安石开创实施新法,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不利。新的政令一天天下达,苏轼在其间,常常凭借新法(中对百姓有利的内容)来造福百姓,百姓因此生活安定。调任密州知州。司农实施手实法,不按时施行的人按违反诏令论罪。苏轼对提举官说:“违反诏令的论罪,如果出自朝廷,谁敢不听从?如今命令出自司农,这是擅自制定法令。”提举官惊恐地说:“请您暂且慢点推行它。”不久,朝廷知道这个法令危害百姓,废除了它。元祐元年,苏轼以七品官入侍延和殿,(皇帝)当即赐他银绯,升(他)为中书舍人。元祐三年,苏轼暂代礼部贡举一职。正逢大雪严寒,士子们坐在庭院中,冻得打战不能说话。苏轼放宽对他们的禁约,使他们能尽量发挥才能。巡视考场的宦官常侮辱应试士子,而且抓住模糊的单一言辞,诬陷为罪状,苏轼把这些宦官都奏请驱逐。元祐四年,因积累了一些议论政事的话,被当权的人所憎恨。苏轼怕不被他们所容纳,请求调到外地,任龙图阁学士、杭州知州。(苏轼)到杭州后,遇上大旱,饥荒和瘟疫并发。苏轼向朝廷请求,免去本路上供米的三分之一,又得到赐予剃度僧人的牒文,用以换米来救济饥饿的人。第二年春天,又减价出售常平米,制成许多稠粥、药剂,派人带着医生分街道治病,救活的人很多。苏轼说:“杭州是水陆交通的要地,得疫病死的人比别处常常要多些。”于是收集盈余的钱二千缗,又拿出自己的五十两黄金,来建造治病场所,渐渐积聚钱粮来抵御疫病。徽宗即位,又经历三次大赦,于是提举玉局观,恢复朝奉郎职务。苏轼从元祐以来,从未因每年考绩要求升迁,所以官职就止于此。建中靖国元年,(苏轼)在常州去世。苏轼学父亲苏洵写文章,不久便因为有天赋而很快学到了写文章的本领。曾说自己:“写文章就像行走的云和流动的水,开始时没有固定的质地(形式),但是(云或水)常常行走在应该行走的时候,停止在不得不停止的时候。”即使是嬉笑怒骂的言辞,都可以写下来并诵读它们。他的文章博大深沉光辉灿烂,称雄百代,自有文章以来,也属少有。
15.答案:D
解析:“笑拍洪崖仙人咏唱登临泰山的诗作”运用“写实”手法错,“笑拍洪崖咏新作,满空笙鹤下高寒”的意思是“笑拍着洪崖仙人的肩膀咏唱新歌,满天的仙乐飘然而下,与大地、与泰山共鸣”,结合注释“洪崖:古仙人名,传说尧帝时已三千岁”可知,“笑拍洪崖仙人咏唱登临泰山的诗作”曲解句意,这些是作者的想象,是虚写,不是实写。
16.答案:①思想感情:登上泰山的兴奋愉悦之情。“快意”一词写出了作者站在泰山之巅,纵览壮丽的景观,心情非常愉悦;尾联的一“笑”一“咏”,展现了作者面对美景诗兴大发的兴奋愉悦之情。②人生感悟:应胸怀宽广,具有昂扬进取的精神。登泰山带给作者新鲜的人生体验,颈联写出以前的自己犹如居处井底一样狭隘,今后即使巢居也会觉得宽敞无比。
17.答案:(1)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2)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3)苍山负雪 明烛天南
三、语言文字运用
18.答案:A
解析:第一空,绝无仅有:极其少有。盖世无双:世界第一,独一无二,形容才能技艺很高,在当代无与伦比。此处重在强调在中国文学乃至文化史上,如苏轼、苏辙一般的兄弟极其少有,并无“无与伦比”之义,应用“绝无仅有”。第二空,危在旦夕:危险就在眼前。险象环生:形容危险的情况连续不断地出现。语境强调的是政治环境中危险不断,应用“险象环生”。第三空,光彩夺目:形容光彩鲜艳耀目。光芒万丈:强光照射得很远,形容事物光辉灿烂照耀四方。此处用来形容历史,应用“光彩夺目”。第四空,休戚与共:彼此共同承受幸福与灾祸。休戚相关: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语境中强调苏轼、苏辙兄弟二人同甘共苦,应用“休戚与共”。
19.答案:B
解析:联系上下文,如果选择A项或C项,那么括号内的句子与后面“兄弟俩相守终老”的主语就会不一致,这样整个句子的表达就不连贯,故排除A、C两项。比较B、D两项,B项比D项的表达更为通顺,与原文前后衔接更为紧密。
20.答案:回望苏轼、苏辙兄弟间的深厚情谊,我们为之感动,为之扼腕叹息。
解析:画线句存在两处语病:一处是搭配不当,“展望”与“深厚情谊”不搭配,应将“展望”改为“回望”;另一处是主语残缺,可将“我们”前的“令”删去。
21.答案:D
解析:画横线句子“酒已经是御寒的妙药了,再加上以大蒜与羊肉酱油合煮的香味,简直可以使一室之内,涨满了白蒙蒙的水蒸温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酒”比作“御寒的妙药”。A项,排比。B项,拟人。说“白花”“羞涩”,赋予“白花”人的情感。C项,讳饰。“死”不直接说,而委婉地说“停止思想”。D项,比喻。把“草”比作“草场上无边无际的阳光”。
22.答案:①从句式看,原句使用倒装,强调了冬天屋里的温暖让作者无比眷恋。②原句使用修饰语“呜呜”“在叫啸”等,形象地描写出了北平的冬天寒意逼人。③原句能更好承接上文,在简陋房子里感受到暖意;同时引领下文,西北风的强劲带来满身灰尘。
解析:从句式上看,原句“尤其使你感觉到屋内的温软堪恋的,是屋外窗外面呜呜在叫啸的西北风”使用倒装,这种句式就是为了强调、突出而颠倒原有语序的,本句强调冬天屋里的温暖让作者无比眷恋,这一点是改句不能达到的。从词语使用的角度上看,原句使用修饰语“呜呜”“在叫啸”等,形象地描写出了北平的冬天寒意逼人,更能强调冬天屋里的温暖;改句删去了这两个词,在表达效果上就弱化了。从结构上看,原句能更好承接上文,上文中提到“在屋里住着,却一辈子总是暖炖炖像是春三四月里的样子”,在简陋房子里感受到暖意,在语意上是一致的;而下文“天色老是灰沉沉的,路上面也老是灰的围障,而从风尘灰土中下车,一踏进屋里,就觉得一团春气,包围在你的左右四周,使你马上就忘记了屋外的一切寒冬的苦楚”,故原句还能引领下文,使语意连贯。
四、写作
【写作指导】本次的作文任务是“你曾置身于哪一幅画面中?试撷取一片最美的风景,写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这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题目中已经给出:蜿蜒的小路、潺潺的流水、起伏的山峦、寂静的森林、广袤的天空、浩瀚的大海……写作时从中选择一幅,或者在生活中选取一幅与提示中类似的画面构思成文。“试撷取一片最美的风景,写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已经规定了写作的文体,即写景抒情散文,所以写作时要处理好写景和抒情的关系,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可以参考学过的文章,如《荷塘月色》《故都的秋》《我与地坛(节选)》等的表达方式,如“写景状物精彩,意境优美,语言富有韵味”“写景状物,但更有感染力的是文中浓郁的情思,作者的襟怀、志趣、性格也洋溢在字里行间”“写景状物新颖独特,含蓄蕴藉,写出了景物的‘灵性’”,去展现“景之美、情之浓”,也可自由发挥。
【参考立意】①美丽的太湖;②竹林的大变化;③迷人的千岛湖;④家乡的美景——护城河。
河北省邢台市质检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河北省邢台市质检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河北省邢台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北省邢台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文学类阅读-单文本,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情景默写,语言文字运用,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河北省邢台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河北省邢台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文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