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专题15 图像类溶液中的离子平衡-2019年高考化学易错题汇总(解析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86993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化学专题15 图像类溶液中的离子平衡-2019年高考化学易错题汇总(解析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86993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化学专题15 图像类溶液中的离子平衡-2019年高考化学易错题汇总(解析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86993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化学专题15 图像类溶液中的离子平衡-2019年高考化学易错题汇总(解析版)
展开
1.I2在KI溶液中存在平衡I2(aq)+I(aq)=I—(aq)。某I2、KI混合溶液中,I3—的物质的量浓度c(I3—)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曲线上的任何点都表示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I2(aq)+I—(aq)=I3—(ag) ΔH>0
②若温度为T1、T2时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
③若反应进行到状态D时,一定有v正>v逆
④状态A与状态B相比,状态A的c(I2)大
⑤保持温度不变,向该混合溶液中加水,将变大
A.只有①② B.只有②③ C.①③④ D.①③⑤
【答案】B
2.室温下,用滴定管量取一定体积的浓氯水置于锥形瓶中,用NaOH溶液以恒定速度来滴定该浓氯水,根据测定结果绘制出ClO-、ClO3-等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c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OH溶液和浓氯水可以使用同种滴定管盛装
B.a点溶液中存在如下关系:c(Na+)+c(H+)=c(ClO-)+c(ClO3-)+c(OH-)
C.b点溶液中各离子浓度:c(Na+)>c(Cl-)>c(ClO3-)=c(ClO-)
D.t2~t4,ClO-的物质的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ClO-自身歧化:2ClO-=Cl-+ClO3-
【答案】C
3.25℃时,改变0.1mol/L弱酸RCOOH溶液的pH,溶液中RCOOH分子的物质的量分数δ(RCOOH)随之改变[已知,甲酸(HCOOH)]与丙酸(CH3CH2COOH)溶液中δ(RCOOH)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M、N两点对应溶液中的c(OH-)比较:前者>后者
B.丙酸的电离常数K=10-4.88
C.等浓度的HCOONa和CH3CH2COONa两种溶液的pH比较:前者>后者[来源:学科网ZXXK]
D.将0.1 mol/L的HCOOH溶液与0.1 mol/L的H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Na+)>c(HCOOH)>c(HCOO-)>c(OH-)>c(H+)[来源:Zxxk.Com]
【答案】B
4.常温下,向20 mL 0.1 mol·L-1氨水中滴加一定浓度的稀盐酸,溶液中由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随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0.1 mol·L-1氨水中NH3·H2O的电离常数K约为1×10-5
B.a、b之间的点一定满足:c(NH4+)>c(Cl-)>c(OH-)>c(H+)
C.c点溶液中c(NH4+)=c(Cl-)
D.d点代表两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答案】A
【解析】A.常温下,0.1 mol·L-1的氨水溶液中c(H+)=10-11mol/L,则c(OH-)=mol/L=0.001mol/L,Ka==mol/L=1×10-5 mol/L,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B.a、b之间的任意一点,溶液都呈碱性,则c(H+)< c(OH-),结合电荷守恒得c(Cl-)< c(NH4+),故B错误;C.根据图知,c点c(H+)>10-7mol/L,c(OH-)<10-7mol/L,溶液呈酸性,结合电荷守恒得:c(NH4+) < c(Cl-),故C错误; D.根据图像推断,d点溶液中c(H+)=10-7mol/L,常温下c(H+) c(OH-)=Kw=10-14,所以c(H+)= c(OH-),溶液呈中性,如果氨水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铵,氯化铵为强酸弱碱盐,其溶液显酸性,故D错误。
5.25 ℃时,将0.10 mol·L-1 CH3COOH溶液滴加到10 mL 0.10 mol·L-1 NaOH溶液中,lg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C点坐标是(6,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pH=7时加入的醋酸溶液的体积大于10 mL
B.C点后继续加入醋酸溶液,水的电离程度减小
C.B点存在c(Na+)-c(CH3COO-)=(10-6-10-8)mol·L-1
D.Ka(CH3COOH)=5.0×10-5
【答案】C
6.称取1.59 g 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样品,溶于水配成 250 mL溶液,取出 25.00 mL该溶液用0.1 mol·盐酸进行滴定,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第一个计量点之前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H+═HCO3-
B.第二个计量点对应溶液中无大量的HCO3-
C.此样品中n(NaHCO3)=(28.1-2×11.9)×10-3 mol
D.使用该盐酸滴定Na2CO3和NaOH的混合溶液,将会得到1个计量点
【答案】D
7.1mL浓度均为0.10mol/L的XOH和X2CO3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溶液体积为V),溶液pH随lgV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OH是弱碱
B.pH=10的溶液中c(X+):XOH大于X2CO3[来源:Z#xx#k.Com]
C.已知H2CO3的电离平衡常数Ka1远远大于Ka2,则Ka2约为1.0×10-10.2
D.当lgV=2时,升高X2CO3溶液温度,溶液碱性增强且c(HCO3-)/c(CO32-)减小
【答案】C
8.某温度下,相同pH的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分别加水稀释,平衡pH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A.Ⅱ为氨水稀释时的pH变化曲线 B.a、b、c三点溶液的导电性:c>b=a
C.a、b、c三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c=b>a D.a、b、c三点溶液的KW:c=b 【答案】C
9.常温下,将NaOH溶液滴入二元弱酸H2X溶液中,混合溶液中的粒子浓度与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M表示lgc(X2-)/c(HX-)与pH的变化关系
B.NaHX溶液显碱性
C.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c(Na+)>c(X2-)> c(HX-)> c(H+)=c(OH−)
D.Ka2(H2X)的数量级为10-9
【答案】C
【解析】A. 由以上分析可知曲线N表示pH与lg的变化关系,曲线M表示pH与lg的变化曲线,故A项错误;B. 由图象可知,lg = 0时,即 =1,此时pH≈5.4,可知HX−电离程度大于X2−水解程度,则NaHX溶液呈酸性,故B项错误; C. 由图象可知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lg > 0,即c(X2−)>c(HX−),混合溶液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Na+)>c(X2-)> c(HX-)> c(H+)=c(OH−),故C项正确。
D. lg = 0时, =1,此时pH≈5.4,则Ka2(H2X)≈10−5.4,可知Ka2(H2X)的数量级为10-6,故D项错误。
10.25 ℃时,体积均为100 mL、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两种一元碱MOH和ROH的溶液中,分别通入HCl气体,lg[c(OH-)/c(H+)]随通入HCl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不考虑溶液体积的变化)
A.a点由水电离产生的c(H+)和c(OH-)的乘积=1×10-26
B.b点溶液中:c(Cl-)>c(R+)>c(H+)>c(OH-)
C.c点溶液溶液的pH=7,且所含溶质为ROH和RCl
D.碱性:MOH>ROH,且MOH是强碱,ROH是弱碱
【答案】B
c(H+)=c(OH-),溶液呈中性,pH=7,如果溶质只有RCl,为强酸弱碱盐,溶液呈酸性,现为中性,碱要过量,所以溶质为ROH和RCl,C项不符合题意;D.通过计算MOH为强碱,ROH为弱碱,D项不符合题意。
11.已知:pKa=-lgKa,25℃时,H2A的 pKa1=1.85,pKa2=7.19,常温下用0.1mol•L-1NaOH溶液滴定20mL0.1mol•L-1H2A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曲线上的数字为pH值,横坐标表示V(NaO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点所得溶液中;2n(H2A)+n(A2-)=0.002mol
B.b点所得溶液中:c(H2A)+c(H+)=c(A2-)+c(OH-)
C.c 点所得溶液中:c(Na+)<3c(HA-)
D.d 点所得溶液中:c(Na+)>c(A2-)>c(HA-)
【答案】C
12.40 ℃时,在氨水体系中不断通入CO2,各种离子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来源:学科网]
A.在pH=9.0时,c(NH4+)>c(HCO3-)>c(NH2COO−)>c(CO32-)
B.不同pH的溶液中存在关系:c(NH4+)+c(H+ )=2c(CO32-)+c(HCO3-)+c(NH2COO−)+c(OH−)
C.随着CO2的通入,不断增大
D.在溶液中pH不断减小的过程中,有含NH2COO−的中间产物生成
【答案】C
13.常温下,将NaOH溶液分别滴加到两种一元弱酸HA和HB中,两种混合溶液的pH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Ka(HA)的数量级为10-5
B.当NaOH溶液与HB混合至中性时:c(B-)
【答案】C
14.在25℃时,将1.0L w mol・L-1CH3COOH溶液与0.1molNaOH固体混合,充分反应。然后向混合液中加入CH3COOH或 CH3COONa固体(忽略溶液体积和温度变化),溶液pH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b、c对应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a>b
B.w≥0.1
C.从b到a的过程中,[c(Na+)·c(OH-)]/c(CH3COO-)增大
D.25℃时,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
【答案】D
【解析】1.0L w mol•L-1 CH3COOH溶液与0.1mol NaOH固体混合,混合后溶液的pH<5,显酸性,说明醋酸过量,溶液中溶质为CH3COOH和CH3COONa;加醋酸时,酸的量增多,使溶液酸性增强;加CH3COONa时,CH3COONa本身水解显碱性,相当于加碱,使溶液酸性减弱,最终达到中性;A.溶液中酸或碱电离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的浓度越大,水的电离程度越小,a、b、c三点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依次减小,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所以水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的是c>b>a,选项A错误;B.b点溶液pH<5,溶液显酸性,说明醋酸过量,w>0.1,选项B错误;C.向混合液中加入CH3COOH固体,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则溶液中c(Na+)不变,溶液中==,因此溶液中=,随着CH3COOH固体的不断加入,溶液中c(CH3COOH)不断增大,则该值减小,选项C错误;D.pH=7时,溶液中c(H+)=c(OH-),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则c(Na+)+c(H+)=c(OH-)+c(CH3COO-),由于c(H+)=c(OH-),则此时溶液中c(Na+)=c(CH3COO-),根据图象,c(H+)=10-7mol•L-1,c(Na+)=c(CH3COO-)=0.2mol/L,则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为
Ka==mol/L,选项D正确。
15.配离子的稳定性可用K不稳衡量,例如[Ag(NH3)2]+的K不稳= 。在一定温度下,向0.1mol/L硝酸银溶液中滴入稀氨水,发生反应Ag++2NH3[Ag(NH3)2]+。溶液中pNH3与δ(X)的关系如图其中pNH3=-1g[c(NH3)]、δ(X)= (X代表Ag+或[Ag(NH3)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δ1代表的是δ([Ag(NH3)2]+) B.向溶液中滴入稀硝酸,δ(Ag+)减小
C.该溶液中c(NH4+)+c(H+)=c(OH-) D.该温度时,K不稳([Ag(NH3)2]+)=107.3
【答案】C
【解析】A.pNH3越大即c(NH3)越小,则c(Ag+ )/c([Ag(NH3)2]+)越大,δ(Ag+)= 越大,故δ1代表的是δ(Ag+ ),故A选项错误;B.向体系中滴入硝酸,c(NH3)减小、δ(Ag+ )增大,故B选项错误;C.溶液电荷守恒c(Ag+)+c([Ag(NH3)2]+)+c(NH4+ )+c(H+ )=c(OH- )+c(NO3-)、物料守恒c(Ag+)+c([Ag(NH3)2]+) = c(NO3-),两式整理得c(NH4+ )+c(H+ )=c(OH- ),故C选项正确;D.选取a点即δ(Ag+ )=δ([Ag(NH3)2] ), K不稳= =(10-3.65)2=10-7.3,故D选项错误。
16.常温下,用NaOH溶液滴定H2C2O4溶液,溶液中-lg[c(H+)/c(H2C2O4)]和-lgc(HC2O4-)或-lg[c(H+)/c(HC2O4-)]和-lgc(C2O42-)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Ka1(H2C2O4)=1×10-2
B.滴定过程中,当pH=5时,C(Na+)-3C(HC2O4-)>0
C.向1 mol/L的H2C2O4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NaOH溶液,完全反应后显酸性
D.向0.1 mol/L的H2C2O4溶液中加水稀释,C(HC2O4-)/C(H2C2O4)比值将增大
【答案】B
【解析】A、根据图示,Ka1(H2C2O4)= =1×10-2,故A正确;B、根据电荷守恒C(Na+)+ C(H+)= c(HC2O4-)+2c(C2O42-)+ c(OH-),根据图示,Ka2(H2C2O4)= ,当pH=5时,c(HC2O4-)=c(C2O42-),所以C(Na+) -3C(HC2O4-)= c(OH-)- C(H+)=,故B错误;C、向1 mol/L的H2C2O4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NaOH溶液,溶液中的溶质是NaHC2O4,HC2O4-电离平衡常数是1×10-5、水解平衡常数是,所以,草酸氢根离子的电离常数大于其水解常数,因此该溶液呈酸性,故C正确;D、Ka1(H2C2O4)=,向0.1 mol/L的H2C2O4溶液中加水稀释,氢离子浓度减小,K不变,所以C(HC2O4-)/C(H2C2O4)比值将增大,故D正确。
17.常温下,0.2 mol·L-1的一元酸HA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部分微粒组分及浓度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A为强酸
B.该混合液pH=7
C.图中X表示HA,Y表示OH-,Z表示H+
D.该混合溶液中:c(A-)+c(Y)=0.1
【答案】D
18.常温时,向0.1moLH2S溶液中通入HCl气体或加入NaOH固体,测得c(S2-)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及H2S的挥发)。已知常温下,H2S在水中的电离常数Ka1=1.3×10-7,Ka2=7.0×10-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当溶液中c(S2-)=1.4×10-19mol/L时,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为1.0×10-13mo/L
B.0.1mo/LNa2S溶液中离子浓度之间的关系为:c(Na+)>c(HS-)+2c(S2-)
C.常温下,0.1 mol/L NaHS溶液的pH<7
D.当pH=13时,溶液中的c(H2S)+c(HS-)=0.043mo/L[来源:学.科.网]
【答案】C
19.海水中含有丰富的镁资源。某同学设计了从模拟海水中制备MgO的实验方案:
模拟海水中的离
子浓度(mol/L)
Na+
Mg2+
Ca2+
Cl−
HCO3-
0.439
0.050
0.011
0.560
0.001
注:溶液中某种离子的浓度小于1.0×10-5 mol/L,可认为该离子不存在;
实验过程中,假设溶液体积不变。
已知:Ksp(CaCO3)=4.96×10-9;Ksp(MgCO3)=6.82×10-6;
Ksp[Ca(OH)2]=4.68×10-6;Ksp[Mg(OH)2]=5.61×10-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步骤②中若改为加入4.2 g NaOH固体,沉淀物Y为Ca(OH)2和Mg(OH)2的混合物
B.滤液M中存在Mg2+,不存在Ca2+
C.滤液N中存在Mg2+、Ca2+
D.沉淀物X为CaCO3
【答案】D
20.25℃时,向1L 0.1mol/L的一元酸HR溶液中逐渐通入氨气(已知25℃时一水合氨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1.76×10-5),保持溶液的温度和体积不变,混合溶液的pH与粒子浓度比值的对数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25℃时,0.1mol/L的一元酸HR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a=10-5
B.当通入0.1mol氨气时,c(NH4+)>c(R-)>c(OH-)>c(H+)
C.当c(R-)=c(HR) 时,溶液为酸性
D.HR为弱酸,25℃时随着氨气的通入,c (R-)/[c(OH−)•c (HR)] 逐渐增大
【答案】D
21.常温下,将pH均为11,体积均为V0的AOH和BO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pH随lg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碱性强弱:AOH>BOH
B.水的电离程度:a=b>c
C.稀释相同倍数时:c(A+)<c(B+)
D.中和盐酸的能力:a=b<c
【答案】D
【解析】由图知当lg =2时,AOH的pH下降了2个单位,故AOH为强碱,同理BOH为弱碱,故A正确;B项水的电离程度受溶液中c(OH-)的影响,溶液中的氢离子就为水电离的,所以根据pH的大小分析水电离程度,故a=b > c,B正确;C、起始溶液中两种离子B+ 和A+的浓度相同,稀释相同倍数时,弱碱BOH电离程度增大,c(B+)>c(A+),C项正确;D、起始弱碱的浓度比强碱浓度大,等体积的两种溶液中和盐酸的能力:b=c>a,D不正确。
22.25℃时,向0.10mol·L-1的H2C2O4(二元弱酸)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溶液中部分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随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25℃时H2C2O4的一级电离常数为Ka1=104.3
B.pH=2.7的溶液中:c(H2C2O4)=c(C2O42-)
C.pH=7的溶液中:c(Na+)>2c(C2O42-)
D.滴加NaOH溶液的过程中始终存在:c(OH-)+2c(C2O42-)+c(HC2O4-)=c(Na+)+c(H+)
【答案】A
23.常温时,改变饱和氯水的pH,得到部分含氯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温度下,HClOH++ClO-的电离常数Ka的对值lgKa= -7.54
B.氯水中的Cl2、ClO-、HClO均能与KI发生反应
C.pH=1的氯水中,c(Cl2)>c(Cl3-)>c(HClO)>c(ClO-)
D.已知常温下反应Cl2(aq)+Cl-(aq)Cl3-(aq)的K=0.191,当pH增大时,K减小
【答案】D
24.常温下,向20 mL某浓度的硫酸中滴入0.1 mol·L-1氨水,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随加入氨水的体积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该硫酸的浓度为1 mol·L-1
B.b点所示溶液中:c()=c()
C.V=40
D.c点所示溶液中:c(H+)-c(OH-)=c(NH3·H2O)
【答案】D
25.H3PO4与NaOH溶液反应的体系中,含磷的各种粒子的分布分数(平衡时某粒子的浓度占各粒子浓度之和的分数)与pH 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pH=13时,溶液中主要含磷粒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HPO42-)>c(PO43-)
B.为获得尽可能纯的NaH2PO4,pH应控制在4~5.5 左右
C.在pH=7.2时,HPO42-、H2PO4-的分布分数各为0.5,则H3PO4的Ka2=10-7.2
D.由图中数据分析可知Na2HPO4 溶液显碱性
【答案】A
【解析】A项、由图可知,在pH=13时,c(HPO42-)
高中化学专题15 图像类溶液中的离子平衡-2019年高考化学易错题汇总(原卷版):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专题15 图像类溶液中的离子平衡-2019年高考化学易错题汇总(原卷版),共13页。
高中化学专题14 描述类溶液中的离子平衡-2019年高考化学易错题汇总(原卷版):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专题14 描述类溶液中的离子平衡-2019年高考化学易错题汇总(原卷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专题14 描述类溶液中的离子平衡-2019年高考化学易错题汇总(解析版):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专题14 描述类溶液中的离子平衡-2019年高考化学易错题汇总(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