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专题12 反应热 热化学方程式-2019年高考化学易错题汇总(原卷版)
展开易错题12 反应热 热化学方程式
1.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O和O生成了具有共价键的CO2 B.在该过程中,CO断键形成C和O
C.状态Ⅰ→状态Ⅲ表示CO与O2反应的过程 D.CO和O生成CO2是吸热反应
2.在1 200 ℃时,天然气脱硫工艺中会发生下列反应
H2S(g)+3/2O2(g)===SO2(g)+H2O(g) ΔH1 ①
2H2S(g)+SO2(g)==3/2S2(g)+2H2O(g) ΔH2 ②
H2S(g)+1/2O2(g)===S(g)+H2O(g) ΔH3 ③
2S(g)===S2(g) ΔH4
则ΔH4的正确表达式为( )
A.ΔH4=2/3(ΔH1+ΔH2-3ΔH3) B.ΔH4=2/3(3ΔH3-ΔH1-ΔH2)
C.ΔH4=2/3(ΔH1+ΔH2-2ΔH3) D.ΔH4=2/3(ΔH1-ΔH2-3ΔH3)
3.已知: P4(g)+6Cl2(g)=4PCl3(g) △H=a kJ/mol P4(g)+10Cl2(g)=4PCl5(g) △H=b kJ/mol P4具有正四面体结构,PCl5中P-Cl键的键能为c kJ/mol,PCl3中P-Cl键的键能为1.2c kJ/mol。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P-P键的键能大于P-Cl键的键能
B.可求Cl2(g)+ PCl3(g)=4PCl5(s)的反应热△H
C.Cl-Cl键的键能为 kJ/mol
D.P-P键的键能为kJ/mol
4.研究表明CO与N2O在Fe+作用下发生反应的能量变化及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两步反应分別为:①N2O+Fe+=N2+FeO (慢):②FeO++CO=CO2+Fe+ (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是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②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B.两步反应均为放热反应,总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由反应②决定[来源:Zxxk.Com]
C.Fe+使反应的活化能减小,FeO+是中间产物
D.若转移lmol电子,则消耗II.2LN2O
5.已知2SO2(g)+O2(g)2SO3(g),△H=-198kJ/mol,在 V2O5存在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H= E4- E3+E2-E1
B.加入V2O5后反应经过两步完成,其中第一步决定反应速率
C.加入V2O5,△H不变,但反应速率改变
D.向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SO2和1molO2,发生上述反应达平衡时,反应放热198kJ
6.“钙基固硫”是将煤中的硫元素以CaSO4的形式固定脱硫,而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的CO又会发生反应I和反应II,导致脱硫效率降低。某温度下,反应I的速率(v1)大于反应II的速率(v2),则下列反应过程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反应I:CaSO4(s)+CO(g) CaO(s)+SO2(g)+CO2(g) △H1=+218.4kJ·mol-1
反应II:CaSO4(s)+4CO(g) CaS(s)+4CO2(g) △H2=-175.6kJ·mol-1
7.在催化条件下发生反应:N2O(g)+CO(g) CO2(g)+N2(g)可使环境污染性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反应进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催化剂使反应的△H变小
B.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O(g)+CO(g) CO2(g)+N2(g) △H﹦ - 226 kJ/mol
C.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该反应正反应的活化能大于逆反应的活化能
8.在一定条件下,N2O氧化NO生成N2和NO2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生成1mol N2时转移4mole-
B.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C.N2O(g)+NO(g)═N2(g)+NO2(g); △H=-139 kJ/mol
D.反应中断裂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化学键释放的能量
9.以太阳能为热源,热化学硫碘循环分解水是一种高效、环保的制氢方法,其流程图如下:
相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I:SO2(g) + I2(g) + 2H2O(l) === 2HI(aq) + H2SO4(aq) ΔH1 =﹣213 kJ·mol-1
反应II:H2SO4(aq) === SO2(g) + H2O(l) + O2(g) ΔH2 = +327 kJ·mol-1
反应III:2HI(aq) === H2(g) + I2(g) ΔH3 = +172 kJ·mol-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实现了太阳能到化学能的转化
B.SO2和I2对总反应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C.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O(l) === 2H2 (g)+O2(g) ΔH = +286 kJ·mol-1
D.该过程降低了水分解制氢反应的活化能,但总反应的ΔH不变
10.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2和CH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CH3COOH的催化反应历程。该历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来源:学|科|网Z|X|X|K]
A.生成CH3COOH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B.该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C.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了C-C键
D.CH4→CH3COOH过程中,有C-H键发生断裂
11.已知:2NO2(g) N2O4(g) ΔH1; 2NO2(g) N2O4(l) ΔH2 下列能量变化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2.某科研团队研制出“TM﹣LiH(TM表示过渡金属)”双催化剂体系,显著提高了在温和条件下氮气和氢气合成NH3的效率,原理示意如下:
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状态Ⅰ,吸收能量并有N≡N键发生断裂 B.合成NH3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是100%
C.“TM﹣LiH”能降低合成氨反应的△H D.生成NH3:2LiNH+3H2═2LiH+2NH3
13.炭黑是雾霾中的重要颗粒物,研究发现它可以活化氧分子,生成活化氧,活化过程的能量变化模拟计算结果如图所示,活化氧可以快速氧化二氧化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氧分子的活化包括O-O键的断裂与C-O键的生成
B.每活化一个氧分子放出0.29eV的能量
C.水可使氧分子活化反应的活化能降低0.42eV
D.炭黑颗粒是大气中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的催化剂
14.研究表明,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有关。键能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断开1 mol 化学键时所需吸收的能量。下表是部分化学键的键能数据:
化学键[来源:学|科|网] | P—P | P—O | O=O | P=O |
键能 kJ/mol-1 | 197 | 360 | 499 | X |
已知白磷的燃烧方程式为:P4(s)+5O2(g)P4O10(s),该反应放出热量2379.0 kJ,且白磷分子结构为正四面体,4个磷原子分别位于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白磷完全燃烧的产物结构如图所示,则上表中X为
A.434 B.335 C.237 D.188
15.中国化学家研究的一种新型复合光催化剂[碳纳米点(CQDs)/氮化碳(C3N4)纳米复合物]可以利用太阳光实现高效分解水,其原理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催化反应实现了太阳能向化学能的转化
B.阶段I中,H2O2是氧化产物
C.每生成1molO2,阶段II中转移电子2 mol
D.反应的两个阶段均为吸热过程
16.当前,汽车尾气已成为许多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源。研究表明,含TiO2的混凝土或沥青可以部分消除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其原理如下
下列关于该“消除”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来源:学&科&网]
A.部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
B.消除总变化为NO2+O2+H2O→HNO3
C.消除反应能全天候发生
D.使用纳米TiO2的消除效率更高
17.Mn2+催化H2O2分解:2H2O2(aq)===2H2O(l)+O2(g) ΔH1,其反应机理如下:
若反应Ⅱ的晗变为ΔH2,反应Ⅰ、Ⅱ的化学计量数均为最简整数比,则反应Ⅰ的晗变ΔH为( )
A.ΔH1+ΔH2 B.ΔH1-ΔH2 C.2ΔH1-ΔH2 D.ΔH1-2ΔH2
18.与发生反应的过程可用模型图表示(“”表示化学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程I是吸热过程
B.过程III一定是放热过程
C.该反应过程中所有旧化学键都断裂,且形成了新化学键
D.发生该反应时的能量转化形式只能是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
19.科学家已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其结构为正四面体(如图所示),与白磷分子相似。气态时,已知断裂1mol N—N键吸收193kJ热量,断裂1mol N≡N键吸收941kJ热量,则( )
A.N4与N2互称为同位素 B.1mol N4气体转化为N2时要吸收748kJ能量
C.N4是N2的同系物 D.1mol N4气体转化为N2时要放出724kJ能量
20.如图为氟利昂(如CFCl 3)破坏臭氧层的反应过程示意图,下列不正确的是
A.过程Ⅰ中断裂极性键C-Cl键
B.过程Ⅱ可表示为O3 + Cl =ClO + O2
C.过程Ⅲ中O + O = O2是吸热过程
D.上述过程说明氟利昂中氯原子是破坏O3的催化剂
21.中国科学院科研团队研究表明,在常温常压和可见光下,基于LDH(一种固体催化剂)合成NH3的原理示意图如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将太阳能转化成为化学能
B.该过程中,只涉及极性键的断裂与生成
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D.原料气N2可通过分离液态空气获得
22.由下表提供数据及相关物质结构知识,反应1:SiCl4(g)+2H2(g)=Si(g)+4HCl(g),反应2:Si(g)+O2(g)=SiO2(g),则反应1和反应2的反应热为
硅的晶体结构
化学键 | Si-Cl | H-H | Si-Si | H-Cl | O=O | Si-O |
键能kJ/mol) | 360 | 436 | 176 | 431 | 498 | 460 |
A.+236kJ/mol,-990kJ/mol B.-116kJ/mol,-990kJ/mol
C.-116kJ/mol,-70kJ/mol D.+236kJ/mol,-70kJ/mol
23.2018年5月美国研究人员成功实现在常温常压下用氮气和水生产氨,原理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能量转化方式只有2种
B.H+向a极区移动
C.b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N2+6H++6e-=2NH3
D.a极上每产生22.4LO2流过电极的电子数一定为4×6.02×1023
24.当1,3-丁二烯和溴单质1:1加成时,其反应机理及能量变化如下:
不同反应条件下,经过相同时间测得生成物组成如下表:
[来源:学,科,网]
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产物A、B互为同分异构体,由中间体生成A、B的反应互相竞争
B.相同条件下由活性中间体C生成产物A的速率更快
C.实验1测定产物组成时,体系己达平衡状态
D.实验1在t min时,若升高温度至25℃,部分产物A会经活性中间体C转化成产物B
25.化学链燃烧技术是目前能源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用NiO作载氧体的化学链燃烧示意图和相关热化学反应如下:
2Ni(s)+O2(g)=2NiO(s) △H=-479.8 kJ·mol-1
CH4(g)+NiO(s)=CO(g)+2H2(g)+Ni(s) △H=akJ·mol-1
CH4(g)+2NiO(s)=CO2(g)+2H2(g)+2Ni(S) △H=b kJ·mol-1
CH4(g)+4NiO(s)=CO2(g)+2H2O(g)+4Ni(s) △H=156.9 kJ·mol-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O2(g)+CH4(g)=2CO(g)+2H2(g) △H=(2a-b) kJ·mol-1
B.CH4(g)+2O2(g)=CO2(g)+2H2O(g)△H=-802.7 kJ·mol-1
C.甲烷在“燃料反应器”中反应时产生淡蓝色火焰并放出热量
D.含碳燃料利用“化学链燃烧技术”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分离与回收
高中化学专题15 图像类溶液中的离子平衡-2019年高考化学易错题汇总(原卷版):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专题15 图像类溶液中的离子平衡-2019年高考化学易错题汇总(原卷版),共13页。
高中化学专题14 描述类溶液中的离子平衡-2019年高考化学易错题汇总(原卷版):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专题14 描述类溶液中的离子平衡-2019年高考化学易错题汇总(原卷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专题13 电化学综合-2019年高考化学易错题汇总(原卷版):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专题13 电化学综合-2019年高考化学易错题汇总(原卷版),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