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生态系统和人与环境作业(不定项)含答案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生态系统和人与环境作业(不定项)含答案第1页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生态系统和人与环境作业(不定项)含答案第2页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生态系统和人与环境作业(不定项)含答案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生态系统和人与环境作业(不定项)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生态系统和人与环境作业(不定项)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5,97±676,91±51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全员必做题
    1.[2022·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和五华县高三一模]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科研人员对某地富营养化水体实施生态恢复,先后向水体引入以藻类为食的某些贝类,引种芦苇、香蒲等挺水植物,以及放养植食性鱼类等。经过一段时间,水体基本实现了“水清”“景美”“鱼肥”的治理目标。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治理前的水体不能实现自我净化,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
    B.引进的芦苇、香蒲在与藻类竞争光照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从而抑制藻类生长繁殖
    C.“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涉及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
    D.放养的植食性鱼类在食物链中处于第二营养级,属于次级消费者
    2.[2022·山东省聊城市高三一模]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农牧业生产的现象描述和规律总结,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地虽瘠薄,常加粪沃,皆可化为良田”描述的是通过施肥改良农田的做法,表明生态系统具有物质循环功能
    B.“无田甫田,维莠骄骄”描述的是农田中狗尾草的生长现象,狗尾草等杂草与农作物之间是种间竞争关系
    C.“毋覆巢,毋杀胎夭飞鸟,毋麝卵”描述了对动物资源利用时,应避免捕杀幼年个体,这样有利于维持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提高出生率
    D.“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描述了农业生产应避免虫害,体现了合理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流向对人最有益的部分
    3.[2022·广东省汕尾市高三期末调研]生态农庄是集种植、养殖、旅游观光于一体的新兴农业模式,如图是某农庄生态系统结构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农庄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包括太阳能和饲料中的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B.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
    C.该生态农庄可以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使能量高效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D.据图分析,蚯蚓从粪便中获得的能量属于鸡和牛的同化量
    4.[2022·山东省济宁市高三模拟](不定项选择)净初级生产量(NP)指生产者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GP)和生产者呼吸消耗有机物量(R)的差值。适度放牧动物可使生产者的NP和种类增加。如图为有蹄类放牧量与净初级生产量之间的关系,A点表示某草场未放牧时维持平衡状态的净初级生产量,D点时草场出现荒漠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适当放牧可增大该草场的物种丰富度
    B.AB段生产者的呼吸量在逐渐降低
    C.持续维持B点时的放牧量将获得最多的畜牧产品
    D.D点后该草场的营养结构明显变得简单
    5.[2022·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协作体高三期末](不定项选择)辽河三角洲地处辽河、大辽河入海口交汇处,以季节性积水湿地为主。有以丹顶鹤为代表的湿地珍稀鸟类资源、以河蟹为代表的湿地水产资源、以芦苇为主生长在淡水环境中的植物群落,以翅碱蓬群落为代表的盐生滩涂景观植物资源,共同组成其独特的湿地生物生境。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湿地中的丹顶鹤、河蟹、芦苇、翅碱蓬与它们生活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形成了生态系统
    B.丰富度是决定湿地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
    C.由于水分和盐分的不同湿地中的群落在水平方向上表现为镶嵌分布
    D.湿地中的河蟹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是群落中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协同进化的结果
    6.[2022·学年辽宁省五校高三联考](不定项选择)下图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丁作为最高营养级,获得能量最少
    B.丙每增加1 kg的体重,至少需要25 kg的甲
    C.该生态系统的食物关系可表示为:甲→乙→丙→丁
    D.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甲、乙、丙、丁、戊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7.[2022·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一模] 图1为巴拿马运河区的Gatun湖食物网示意图。丽鱼是亚马孙河流域的一种本地鱼,曾偶然地被带入了巴拿马运河区的Gatun湖,随后生态学家对Gatun湖的生物生存状况和生态环境进行了长达数年的调查研究。
    (1)Gatun湖的____________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丽鱼既是一种可食用鱼类,又是一个捕食者,它的存在对当地鱼类种群造成了灾难性影响,对群落结构的影响也非常大。原来很常见的6~8种鱼类现在已完全消失或极为少见,丽鱼取代北梭鱼成为一个顶位肉食物种,也间接导致了其他捕食性动物数量的减少,北梭鱼、黑燕鸥和鹭鸟等几乎不见踪迹。从群落角度分析,引入丽鱼后对Gatun湖的主要影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研工作者对Gatun湖中丽鱼的生态位进行了持续研究,最终结果如图2所示。生态位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入的丽鱼能更好地在新生境中定居下来并迅速增长,其入侵最初几年的种群呈“J”形增长。但一段时间后,种群呈“S”形增长,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图1、图2推测,在Gatun湖中,成年丽鱼最初主要是捕食________(填图中字母),造成北梭鱼、黑燕鸥种群数量下降。
    (3)近些年来,当地人对该湖做了大量的恢复工作,这需要以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自我调节功能为基础,遵循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条)等生态学基本原理。采取物种的重新引入和生境的恢复或重建等一系列的措施,以便能够再建一个结构和功能完整的自然群落或生态系统。在恢复生态过程时,还需借助于排除入侵物种,引入和培植本地物种,考虑所要引入和培植的本地物种环境容纳量、种间关系、对环境的影响等因素,从而确定引入和培植生物的_______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点选做题
    8.[2022·山东省聊城市高三一模](不定项选择)如图表示某生态农业系统的基本模式。根据图示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生态农业系统中的主要成分是水稻、桑、鸡、鱼等生物
    B.通过适当延长光照时间来提高家禽产蛋率利用了物理信息的作用
    C.池塘生态系统中,在K/2左右进行捕捞,有利于持续获得较大的鱼产量
    D.施用河泥不仅能够提高土壤肥力,也能增加环境中CO2浓度,有利于农作物增产
    9.[2022·辽宁省沈阳市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不定项选择)某陆地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仅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调查得知,该生态系统有4个营养级,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且每个种群只处于一个营养级。流入各种群的能量数值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表中生物及分解者共同构成了生态系统
    B.丁属于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三级消费者
    C.此生态系统中的乙和丙具有种间竞争关系
    D.若丁增重M千克,则至少需要戊1 000 M千克
    10.[2022·辽宁省大连市高三双基测试]陆地生态系统约占地球表面的1/3,生境复杂,类型众多。回答下列问题:
    (1)陆地生态系统是一个________(填“开放”或“封闭”)的系统,可以通过源源不断地输入________来维持系统的有序性。
    (2)陆地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主要是________,他们与消费者共同构成错综复杂的食物网。能量金字塔能直观地反映生态系统中各________间的能量关系,能量金字塔上窄下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我国在减少碳排放的同时,碳汇(碳储存)能力也令人赞叹,我国主要通过________增加植被固碳能力,也通过________等措施增加农田土壤的储碳量。
    (4)矿化是指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土壤中有机化合物转化为无机化合物的过程,是碳循环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研究者进行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对土壤碳矿化过程的影响”的研究,在3种土壤样品中加入等量葡萄糖培养,测定并计算培养期各土壤样品的碳矿化速率和累积碳矿化量,结果分别见下图1和图2。
    ①研究人员获得含有显著遗传多样性差异,但无明显丰富度差异的细菌群落的3种土壤样品,依遗传多样性从大到小依次为D1、D3、D5。此步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图1可知,测量期间,3种土壤样品的碳矿化速率总体上从大到小排序为:__________________。各处理下的土壤碳矿化速率均表现出前、中、后的阶段性特征,后期下降时的微生物的碳源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填“难分解”“易分解”或“较难分解”)的有机碳。
    ③综合分析图1和图2,得出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2022·山东省百师联盟高三联考] 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结构图,结合图形和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的基石是________(填符号),过程①代表的生理过程有____________________;能加快该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成分是________(填符号);分解者是________(填符号),其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功能,写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____________。
    (3)若B3中的能量一半来自途径②、一半来自途径③,B3要增加1 kg的能量,最少消耗A________ kg。提倡素食行动,减少碳的排放量,调整了B3的能量来源途径,由途径③的1/2调整为2/3,传递效率都是10%,则都消耗1 kg的A,调整后B3获得的能量是之前的________倍。
    12.[2022·辽宁省营口市高三期末 ]人类的不合理活动极易造成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地退化从而形成荒漠,灌丛是荒漠生态系统中的一种重要植被类型。研究人员对我国某地荒漠灌丛生境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1)灌丛具有抗逆性强、抗旱、耐盐等特性,还具有调节土壤水分、改善土壤结构等多种功能,这体现了灌丛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
    (2)研究人员对灌丛生境调查后绘制了结构模型(见下图一),土壤中的细菌和真菌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________,其主要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蚂蚁占据第________营养级,请将能量流经蚂蚁所在营养级的示意图(图二)补充完整。
    (3)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灌丛生境中植物和微生物的种类及土壤中的氮含量进行调查,结果见下表。
    注:ACE指数越大,表明丰富度越高
    从表中数据可知,随灌丛的发育和演化,其中植物和细菌的变化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综合表中数据变化,下列叙述合理的包括________。(多选)
    A.土壤氮含量逐渐增多与土壤微生物的作用有关
    B.从初级阶段演化到成熟阶段的过程属于初生演替
    C.如果演替的时间足够长,该地一定能够演替形成森林
    D.灌丛植物可以改良土壤,土壤环境影响植物,二者相互作用
    整合训练(十四)
    1.解析: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所以污染过于严重的水体不能实现自我净化,A正确;引种芦苇、香蒲既可吸收水中无机盐,由于长得比较高,又能遮光抑制藻类生长繁殖,B正确;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可以实现“水清”“景美”“鱼肥”,可以提高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涉及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C正确;放养的植食性鱼类是初级消费者,D错误。
    答案:D
    2.解析:“地虽瘠薄,常加粪沃,皆可化为良田”描述的是通过施肥改良农田的做法,表明生态系统具有物质循环功能,A正确;“无田甫田,维莠骄骄”描述的是农田中狗尾草的生长现象,狗尾草等杂草可与农作物竞争阳光等自然资源,因此与农作物之间是种间竞争关系,B正确;“毋覆巢,毋杀胎夭飞鸟,毋麝卵”描述了对动物资源利用时,应避免捕杀幼年个体,这样有利于维持种群正常的年龄结构,C错误;“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描述了农业生产应避免虫害,体现了合理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流向对人最有益的部分,D正确。
    答案:C
    3.解析:流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包括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饲料中的有机物中的化学能,A正确;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B正确;由图可知,该农庄生态系统中,秸秆可以用来做饲料,家畜的粪便可以用来做肥料等体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且使能量高效地流向了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C正确;蚯蚓从粪便中获得的能量属于鸡和牛的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D错误。
    答案:D
    4.解析:由题意可知,适度放牧动物可使生产者的净初级生产量和种类增加,因此适当放牧可增大该草场的物种丰富度,A正确;AB段生产者的净初级生产量逐渐增加,而净初级生产量指生产者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和生产者呼吸消耗有机物量的差值量,因此有可能是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增加,B错误;持续维持B点时的放牧量将获得最多的生产者的数量(牧草),此时放牧量不是最高,获得畜牧产品并非最多,C错误;结合题意和图可知,D点时草场净初级生产量为0,开始出现荒漠化,物种减少,因此D点后该草场的营养结构明显变得简单,D正确。
    答案:BC
    5.解析: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环境共同组成的动态平衡系统,湿地中的丹顶鹤、河蟹、芦苇、翅碱蓬没有包括所有生物不属于生物群落,A错误;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决定群落性质的重要因素,B错误;由于水分和盐分的不同,不同湿地中生长的群落不同,即在水平方向上表现为镶嵌分布,C正确;由于长期自然进化,该湿地中河蟹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是群落中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间协同进化的结果,D正确。
    答案:AB
    6.解析:图中丁是分解者,不能参与食物链的组成,因此不属于营养级,A错误;该生态系统的食物关系可表示为:甲→乙→丙,丙每增加1kg的体重,至少(能量传递效率按照20%计算)需要1÷20%÷20%=25kg的甲,B正确;食物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没有分解者,丁是分解者,不能列在食物链中,该生态系统的食物关系可表示为:甲→乙→丙,C错误;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D错误。
    答案:ACD
    7.解析:(1)群落是指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Gatun湖的所有生物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由于丽鱼的引入,原来很常见的6~8种鱼类现在已完全消失或极为少见,也间接导致了其他捕食性动物数量的减少,北梭鱼、黑燕鸥和鹭鸟等几乎不见踪迹,使Gatun湖的物种丰富度明显降低,群落结构变得简单。(2)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丽鱼入侵最初几年的种群呈“J”形增长,由于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会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故一段时间后,丽鱼种群呈“S”形增长。据图可知,北梭鱼、黑燕鸥直接或间接以E为食,成年丽鱼最初主要是捕食E,E的减少导致北梭鱼、黑燕鸥种群数量下降。(3)生态学基本原理包括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等原理。在恢复生态过程时,还需借助于排除入侵物种,引入和培植本地物种,考虑所要引入和培植的本地物种环境容纳量,种间关系,对环境的影响等因素,从而确定引入和培植生物的(合适的)种类和比例,以达到既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又确保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合理即可)的目的。
    答案:(1)所有生物 物种丰富度明显降低,群落结构变得简单
    (2)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会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 E
    (3)整体、协调、循环、自生 (合适的)种类和比例 既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又确保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合理即可)
    8.解析:该生态农业系统中的主要成分是生产者,即水稻、油菜和小麦等绿色植物,A错误;饲养家禽可以适当延长光照时间来提高产蛋率,光照属于物理信息,故这是利用了物理信息的作用,B正确;种群数量在K/2左右种群增长最快,最容易恢复至K值,渔业上进行中等强度的捕捞将捕捞后的数量维持在K/2左右,有利于持续获得较大的鱼产量,C正确;施用河泥,河泥中含有无机盐可增加土壤中的矿质营养供应,即能够提高土壤肥力,微生物将河泥中的有机物分解,可增加环境中CO2浓度,有利于农作物增产,D正确。
    答案:BCD
    9.解析:表中生物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时间内,由生物群落与它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A错误;根据食物网可知,丁属于该生态系统的第四营养级,是组成成分中的三级消费者,B正确;此生态系统中的乙和丙都捕食戊,具有种间竞争关系,C正确;若丁增重M千克,“至少”则传递效率根据20%进行计算,故至少需要戊M÷20%÷20%÷20%=125M千克,D错误。
    答案:BC
    10.解析:(1)开放生态系统:能与外界环境发生能量和物质交换的生态系统。以通过源源不断地输入能量来维持系统的有序性。(2)陆地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固定下来输入陆地生态系统。他们与消费者共同构成错综复杂的食物网。能量金字塔能直观地反映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间的能量关系,能量金字塔上窄下宽的原因是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在食物链中等级越高获得的能量越少。(3)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CO2固定在植被与土壤中,所以我国主要通过植树种草增加植被固碳能力。秸秆还田是当今世界上普遍重视的一项培肥地力的增产措施,在杜绝了秸秆焚烧所造成的大气污染的同时还有增肥增产作用。所以通过秸秆还田等措施增加农田土壤的储碳量。(4)由题意“无明显丰富度差异的细菌群落”知,该目的是为了排除丰富度差异对实验干扰。由图1可知土壤碳化速率是D1>D3>D5。前期矿化速率较快是微生物碳源是较容易利用的碳源,后期微生物利用的碳源是较难利用的碳源。由图1图2可知,土壤中微生物遗传多样性越大,矿化速率越慢,即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增加有利于土壤的碳矿化过程。
    答案:(1)开放 能量 (2)绿色植物 营养级 能量在流动过程中总是逐级递减的 (3)植树种草(或人工造林;植树造林) 秸秆还田 (4)去除丰富度差异对实验干扰 D1、D3、D5(或:D1>D3>D5) 难分解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会对土壤的碳矿化作用造成不利影响(合意表达给分,如答: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增加会对土壤的碳矿化作用产生积极影响;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增加有利于土壤的碳矿化过程;丰富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有利于土壤的碳矿化过程等)
    11.解析:(1)图中表示该生态系统的各成分为:A是生产者、B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生态系统的基石是A,过程①通过呼吸作用释放CO2,通过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吸收CO2,能加快该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成分是消费者,分解者C的作用是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2)生态系统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功能;该生态系统有两条食物链:。(3)B3要增加1 kg的物质,B3中的能量一半来自途径②、一半来自途径③,则1/2÷(20%)3+1/2÷20%=65 kg,调整后:假设B3途径③的1/2、2/3时消耗1 kg的A,B3分别增重x、y kg。则(1/2×103+1/2×10)x=(1/3× 103 +2/3×10)y,所以y/x≈1.49。
    答案:(1)A 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 B C 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
    (2)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3)65 1.49
    12.解析:(1)调节土壤水分、改善土壤结构属于生物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属于间接价值。(2)分解者是指生态系统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具有分解能力的生物,也包括某些原生动物和腐食性动物,故土壤中的细菌和真菌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分解者;它们的主要作用是能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供生产者再一次利用;蚂蚁以植物为食,占据第二营养级;蚂蚁所在营养级的能量去路有四个:呼吸散失、流向下一营养级、被分解者利用和未利用的能量,其中后三者构成蚂蚁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故图解可表示为:

    (3)据表分析,随灌丛的发育和演化,植物种类越来越多,细菌种类(多样性指数)先增多后略降低;土壤氮含量逐渐增多是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把有机物转变成无机物造成的,A正确;演化过程中土壤条件基本保留,属于次生演替,B错误;如果气候条件适宜,能够演替到森林阶段,而不是时间够长就一定行,C错误;据表分析,灌丛植物可以改良土壤,氮含量逐渐增多,土壤环境影响植物,使植物种类越来越多,二者相互作用,D正确。
    答案:(1)间接 (2)分解者 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二
    (3)植物种类逐渐增加,细菌种类先增加后略降低 AD
    种群





    能量[J/(cm2·a)]
    3.45
    12.8
    10.2
    0.48
    226.5
    植物种类(种)
    细菌多样性指数(ACE)
    土壤中氮含量(g/kg)
    初级阶段
    11
    3 694.97±676.29
    0.04±0.01
    发育阶段
    12
    3 939.91±510.61
    0.05±0.01
    成熟阶段
    18
    3 853.56±487.31
    0.06±0.01

    相关试卷

    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与环境作业(不定项)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与环境作业(不定项)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种群和群落作业(不定项)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种群和群落作业(不定项)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8增大到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发酵工程作业(不定项)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发酵工程作业(不定项)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 mL稀释液涂布于培养基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