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2023学年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展开南昌十中2022-2023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一生物试题
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0分钟,
注 意 事 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或IS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
2.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请保持卡面清洁和答题纸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交回。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60分)
1.下列关于对烟草花叶病毒、大肠杆菌、人的乳腺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者都具有细胞膜 B.三者都含有核糖体
C.三者都含有遗传物质 D.三者都能分泌蛋白质
2.下列物质元素组成相同的一组是( )
A.核糖、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 B.纤维素、性激素、磷脂
C.核苷酸、胰岛素、胃蛋白酶 D.淀粉、脂肪、葡萄糖
3.下列有关细胞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具有细胞膜但不一定具有磷脂双分子层
B.都具有细胞核但遗传物质不一定是DNA
C.都能进行细胞呼吸但不一定发生在线粒体中
D.都能合成蛋白质但合成场所不一定是核糖体
4.夏季,人们由于饮食不洁易引起腹泻,其病原微生物主要是痢疾杆菌。下列关于痢疾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中没有细胞器 B.细胞中存在有染色体的拟核
C.具有细胞膜和细胞壁 D.痢疾杆菌的DNA呈线型
5.糖画是一种传统民间手工艺,俗称“倒糖人儿”。用料一般是红糖、白糖加入少量饴糖(主要是麦芽糖)。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麦芽糖的分子式为C12H22O11
B.红糖和白糖都能被细胞直接吸收
C.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葡萄糖
D.糖类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也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6.下列有关糖类和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糖类和脂质的组成元素完全相同
B.最常见的脂质是细胞的良好储能物质
C.几丁质属于多糖,是动物细胞的主要储能物质
D.细胞中的糖类可以转化为脂肪,而脂肪不能转化为糖类
7.杜甫的《发秦州》有“充肠多薯蓣,崖蜜亦易求”的名句,薯蓣俗名山药,其块茎中平均含粗蛋白14.48%,粗纤维3.48%,淀粉43.7%。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山药细胞中的部分蛋白质具有催化作用
B.山药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产生的碱基有5种
C.粗纤维中的纤维素能参与构成植物细胞的细胞壁
D.淀粉是常见的多糖,其水解终产物可用于合成糖原
8.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DNA和RNA中有3种相同的碱基
B.构成叶肉细胞核酸的核苷酸有8种
C.真核细胞的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
D.遗传信息只能储存在DNA中,而不能储存在RNA中
9.在真核细胞的内质网和细胞核中能够合成的物质分别是( )
A.脂质、RNA B.氨基酸、蛋白质
C.RNA、DNA D.DNA、蛋白质
10.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细胞内的化学反应不会互相干扰
B.所有的酶都附着在生物膜上,没有生物膜,生物就无法进行各种代谢活动
C.原核细胞也具有生物膜系统
D.细胞膜、叶绿体内膜与外膜、内质网膜与小肠黏膜都属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11.H2O和乙醇等亲水性小分子物质是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膜的,这是因为细胞膜( )
A.具有转运这些物质的蛋白质 B.基本结构是磷脂双分子层
C.具有小于1.0nm的孔 D.具有内吞作用
12.下图是某些细胞器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是中心体,与水稻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B.②是线粒体,双层膜细胞器,是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C.③是叶绿体,双层膜细胞器,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D.④是粗面内质网,附着于其上的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13.右图是细胞核模式图,①~④表示细胞核的各种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都可以通过④自由进出细胞核
B.②是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和中心体的形成有关
C.③与细胞膜都是单层膜 D.①与染色体是同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14,下列属于主动运输的是( )
A. 动物肺泡细胞释放CO2 B. 丽藻细胞吸收SO42-的过程
C. 苯分子进入人的皮肤细胞 D. 蔗糖通过植物细胞的细胞壁
15,如图为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示意图,已知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胞吞、胞吐、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已知B为大分子物质,不消耗ATP,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可表示主动运输
B. 或可表示自由扩散
C. 两种方式都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D. 唾液腺分泌唾液淀粉酶可用过程表示
16.将甲、乙两个形态和大小完全相同的洋葱鳞片叶细胞(初始液泡体积相同)同时置于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当液泡体积不再改变时,甲细胞的液泡体积大于乙细胞的液泡体积,且两细胞保持正常活性。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初始状态下,甲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于乙细胞
B.最终状态下,甲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于乙细胞
C.液泡体积不变时,原生质层两侧无水分的进出
D.若再将甲、乙细胞置于清水中,乙细胞先完成质壁分离复原
17.在培养玉米幼苗的溶液中加入某种阴离子,结果发现玉米根细胞在吸收该种阴离子的同时,对Cl-的主动吸收减少,而对K+的主动吸收并没有影响,原因可能是( )
A.该种阴离子妨碍了能量的生成 B.该种阴离子抑制了主动运输
C.该种阴离子抑制了细胞呼吸 D.该种阴离子的载体蛋白和Cl-的相同
18.人体在饥饿时,肠腔葡萄糖通过SGLT1载体蛋白逆浓度梯度进入小肠上皮细胞;进食后,由于葡萄糖浓度升高,小肠上皮细胞通过GLUT2载体蛋白顺浓度梯度吸收葡萄糖,速率比通过SGLT1快数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两种葡萄糖吸收方式并存可有效保证细胞的能量供应
B.两种载体蛋白的合成、加工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有关
C.上述两种吸收葡萄糖的方式都需要消耗ATP
D.上述两种吸收葡萄糖的方式都可以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19,以紫色洋葱鳞片叶为材料进行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原生质体长度和细胞长度分别用X和Y表示(如图),在处理时间相同的前提下正确的是( )
A. 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 X/Y值越小,则紫色越浅
B. 不同细胞用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小,则越易复原
C. 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大,则蔗糖浓度越高
D. 不同细胞用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 X/Y值越大,则细胞的初始细胞液浓度越高
20.某同学进行了下列有关酶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甲组:淀粉溶液+新鲜唾液→加入斐林试剂出现砖红色沉淀
乙组:蔗糖溶液+新鲜唾液→加入斐林试剂不出现砖红色沉淀
丙组:蔗糖溶液+蔗糖酶溶液→加入斐林试剂?
A.丙组的实验结果是“不出现砖红色沉淀”
B.三组实验都应该在37 ℃条件下进行
C.该同学的实验目的是验证酶的专一性
D.可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进行检测
21.图示中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分析正确的是( )
A.增大pH,重复该实验,A、B点位置都不变
B.酶量增加后,反应速率可用曲线a表示
C.反应物浓度是限制曲线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D.B点条件下升高温度,将呈现曲线c所示变化
22.某兴趣小组在生物实验室中发现一酶试剂,由于标签受损,无法确定该酶的具体种类,已知其可能是淀粉酶或蔗糖酶。为判断该酶的具体种类和作用条件,该小组成员给出了以下建议,其中不合理的是( )
A.取部分酶和少量淀粉溶液混合,一定时间后,滴加碘液检测
B.取部分酶和少量蔗糖溶液混合,一定时间后,利用斐林试剂检测
C.若已确定该酶是淀粉酶,可使用斐林试剂作检测试剂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D.若已确定该酶是蔗糖酶,可利用蔗糖来研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23.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最合理的实验步骤是( )
①取3支试管编号,各注入2mL淀粉液:另取3支试管编号,各注入1mL新鲜的淀粉酶溶液
②将淀粉酶溶液注入相同温度下的淀粉液试管中,维持各自的温度5min
③向各试管滴两滴碘液,摇匀
④将6支试管分成三组,每组一份淀粉液和一份淀粉酶溶液,分别放60℃热水、沸水和冰水中
⑤观察实验现象
A.①→②→④→③→⑤ B.①→③→②→④→⑤
C.①→③→④→②→⑤ D.①→④→②→③→⑤
24.为了探究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
实验编号 | 探究课题 | 选用材料与试剂 |
① |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 过氧化氢溶液、新鲜的肝脏研磨液 |
② |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 新配制的淀粉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 |
③ | pH对酶活性的影响 | 新配制的蔗糖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 |
④ | pH对酶活性的影响 | 新配制的蔗糖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斐林试剂 |
A.实验① B.实验② C.实验③ D.实验④
25.如图表示有酶催化和无酶催化的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曲线I表示酶促反应过程 B.的值表示无酶催化时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C.的值表示酶催化时降低的反应的活化能
D.曲线I、Ⅱ表示的反应过程所经历的时间相同
26.下图不同条件下,酶的催化反应速率(或生成物量)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①虚线可表示酶量增加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度关系
B.图②虚线表示增加底物浓度,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变化的示意曲线
C.若图②中的实线表示Fe3+的催化效率,则虚线可表示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
D.图③表示在反应开始后的一段时间内,反应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27.下列过程中能使细胞内ADP的含量增加的是 ( )
A.水分子进入根毛细胞 B.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
C.肠道中的甘油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 D.胰腺细胞分泌胰岛素
28.植物、动物、细菌和真菌细胞内,都是以ATP作为细胞能量“货币”。下列错误的是( )
A.ATP作为细胞的能量“货币”体现了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B.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以降低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C.ATP中两个“~”断裂后形成的物质可作为合成某些酶的单体
D.某蛋白磷酸化过程伴随着能量的转移,且其空间结构改变
29.如图为细胞中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和②过程中所需的酶种类不同
B.ATP与ADP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转化都是可逆的
C.呼吸作用中产生的ATP,可用于人体各项生命活动
D.在植物细胞中,①途径可以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30.酶是细胞代谢不可缺少的催化剂,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如图是ATP中磷酸键逐级水解的过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内的酶和ATP均为多聚体,二者合成过程为吸能反应
B.细胞内的放能反应一般和ATP的水解有关,吸能反应和ATP的合成有关
C.一分子ATP水解为③的过程中,阶段III释放的⑤最多
D.ATP水解释放的④使蛋白质发生磷酸化导致其空间结构改变
二,非选择题 (共计40分)
31.(每空2分 ,共12分)下面甲图为酵母菌细胞部分结构示意图,乙图是甲图局部放大。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酵母菌细胞与菠菜叶肉细胞相比,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无________________,酵母菌细胞的遗传物质初步水解产物是 。
(2)甲图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⑧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为________________,其主要是由 组成。
(4)植物细胞也具有类似于①的结构,其成分是_______________。
32.(每空2分 ,共计14分)如图甲是人工膜的结构示意图,如图乙表示人的红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及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情况,图丙中A为1mg/mL的葡萄糖(C6H12O6溶液,B为1mg/mL的乳酸(C3H6O3)溶液,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甲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图丙中半透膜模拟的是成熟植物细胞中的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葡萄糖和乳酸跨膜运输的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者的区别主要是_______________。
(3)某些药物大分子不容易被细胞吸收,但如果用图甲所示人工膜包裹后再注射则更容易进入细胞,此实例可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性。
(4)图甲表示人工膜两侧离子存在浓度差,离子不能通过该膜。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量缬氨霉素,K+即可从高浓度一侧通过该膜到达低浓度一侧,其他离子不能通过,推测缬氨霉素的化学本质是 。
33. (共14分)请根据下列有关酶促反应的实验操作,回答相关问题。
注:表中“+”为加入,“-”为未加入
实验步骤 | 试 管 | |||||
A | B | C | D | E | F | |
1.质量分数为1% 可溶性淀粉溶液1mL | + | + | - | - | + | - |
2.质量分数为2%的蔗糖溶液1mL | - | - | + | + | - | + |
3.稀释200倍的新鲜唾液1mL | + | - | + | - | - | - |
4.蔗糖酶溶液1mL | - | + | - | + | - | - |
5.蒸馏水1mL | - | - | - | - | + | + |
6.酶促水解反应 | 摇匀,37水浴保温10min | |||||
7.向每个试管中加入斐林试剂2mL | 摇匀,沸水浴中加热1~2min | |||||
8.观察并记录各试管内的变化 |
|
(1)A、B、C、D四支试管放在37℃水浴中保温10min的目的是 。
(2)实验过程中,E、F号试管起空白对照作用。如果E、F号试管也出现砖红色沉淀,可能有很多原因,下列原因分析正确的是(用序号表示)__________。
①淀粉溶液、蔗糖溶液不纯,混有还原性糖
②淀粉溶液、蔗糖溶液放置的时间太长,其中的微生物将部分淀粉、蔗糖分解成还原性糖
③试管不干净、上面留有还原性糖
④实验操作过程中,胶头滴管混用、错用
(3)如果B试管内呈现轻度砖红色,怀疑可能是蔗糖酶溶液中混有少量实验所用的某种其它试剂,可能混入的试剂是淀粉酶或蔗糖,请写出证明蔗糖酶溶液中混有何种试剂的实验思路:
。
(4)本实验,能否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_________(能/不能)。理由 。
(5)上述实验中,__________号试管能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生成专红色沉淀,本实验的结论为 。
南昌十中2022-2023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一生物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5 CDCCB 6-10 BBDAA 11-15 BADBD
16-20 ADCDC 21-25 CCDBC 26-30 BDBBD
一、非选择题(共40分)
31,(1) 叶绿体 ,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 (2) ②⑥
(3) 染色体 , DNA、蛋白质 (4)纤维素、果胶
32,(1) 磷脂分子 原生质层
(2)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是否耗能
(4)一定的流动性 (5)蛋白质
33.(每空2分,共14分)
(1)保证酶在此温度下充分催化反应、保持各试管相同温度
(2) ①②③④
(3)在试管中加入1ml实验用的蔗糖酶溶液,再加入斐林试剂沸水浴1-2min,若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混有蔗糖;若未变色,说明混有淀粉酶
(4)不能 碘液不能检测蔗糖是否被分解
(5) A、D 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
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共12页。
2023-2024学年江西省南昌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生物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西省南昌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生物含答案,共5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这是一份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