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秘籍15 科学与探究-备战中考生物抢分秘籍 试卷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秘籍15 科学与探究-备战中考生物抢分秘籍(原卷版).docx
    • 秘籍15 科学与探究-备战中考生物抢分秘籍(解析版).docx
    秘籍15 科学与探究-备战中考生物抢分秘籍(原卷版)第1页
    秘籍15 科学与探究-备战中考生物抢分秘籍(原卷版)第2页
    秘籍15 科学与探究-备战中考生物抢分秘籍(原卷版)第3页
    秘籍15 科学与探究-备战中考生物抢分秘籍(解析版)第1页
    秘籍15 科学与探究-备战中考生物抢分秘籍(解析版)第2页
    秘籍15 科学与探究-备战中考生物抢分秘籍(解析版)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秘籍15 科学与探究-备战中考生物抢分秘籍

    展开

    这是一份秘籍15 科学与探究-备战中考生物抢分秘籍,文件包含秘籍15科学与探究-备战中考生物抢分秘籍解析版docx、秘籍15科学与探究-备战中考生物抢分秘籍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预测
    应试秘籍
    1、分清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实验技术和用具、实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实验结果和讨论,分析试验组和对照组,找到自变量和因变量。
    2、结合具体实验内容和探究实验的模型;
    3、学会区分处理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
    4、分析实验的步骤中要进行分组编号,并且分析对照组和实验组,然后观察或测量并记录实验结果;预测结果和结论,在表述方式上会因为实验的类型不同而有所区别。
    知识必备
    一、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1.科学探究活动包括观察、调查、实验、资料分析、模拟探究、设计、技能训练、课外实践等。
    2.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有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或测量法、收集和分析资料法等。无论采用哪种方法,探究前首先要明确探究目的
    3.当调查或检测范围很大,不能对检测对象逐一检测时,可以从检测对象总体中抽取少量个体作为样本,对样本进行检测的结果能够反映总体的情况,这种方法叫抽样检测。如果用于调查,则叫抽样调查。
    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六个环节,请把以下探究过程补充完整:
    (1)提出问题:从生活、生产实际或学习资料中发现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书面表达这些问题。
    (2)作出假设: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估计假设的可检验性。
    (3)制订计划:列出所需要的材料与用具;选出控制变量;设计对照实验。
    (4)实施计划:进行观察、实验;收集证据、数据;尝试评价证据、数据的可靠性。
    (5)得出结论:描述实验现象;分析和判断证据、数据;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交流探究过程和言论,写出探究报告。
    2.探究实验成功的前提是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做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制订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则是探究能否成功的关键。
    3.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设置的这种不同的条件即本实验控制的单一变量。
    4.设计对照实验一般分为三个步骤:实验分组编号;确定并描述控制变量的方法;确定实验能顺利进行的其他实验条件相同且适宜。注意事项:
    (1)明确实验目的:对实验的仪器、材料、步骤和方法进行规划和设想,提出可行方案。
    (2)设计原则:①对照实验;②一般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即保证除变量外,其他因素都相同;③可重复原则。另外,注意实验的科学性、可行性、简便性和安全性。
    5.评价试验方案
    当实验结果与假设不一致时,首先检查实验过程是否准确无误,如果实验过程完好,则说明作出的假设的有误,需要进一步查找资料,重新作出假设,重新实验。
    6.解答实验设计题的方法
    方案在理论上是否科学合理,具有严谨性,特别是对照试验是否合理;在满足安全性的前提下,操作是否简单易行;从经济角度评价,是否节约原料成本;从环境角度考虑,是否会给环境造成污染。
    典例剖析
    考向过关一: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技能
    例题1.下列四项研究中,利用观察法即可完成的是( )
    A.鸡卵的外形及内部结构B.天竺葵叶片在光下产生氧气
    C.毒品对人体健康的危害D.北海公园中生物的种类与数量
    【答案】A
    【解析】A.观察鸡卵的外形及内部结构,可以利用观察法,A正确。
    BC.天竺葵叶片在光下产生氧气、毒品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需要用实验法,BC错误。
    D.北海公园中生物的种类与数量,需要用调查法,D错误。
    考向过关二: 科学探究的过程
    例题2.下列有关科学探究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科学探究必须独立完成探索,不能与他人合作
    B.设计对照实验时,要控制单一变量
    C.实验结果与提出的假设不一致时,须要修改实验数据
    D.设置重复实验,能够避免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科学性
    【答案】B
    【解析】A.科学探究重在探索的过程,可以和他人合作,更有利于表达交流。A不符合题意。
    B.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称为对照实验。对照实验应遵循变量唯一的原则。B符合题意。
    C.科学探究必须尊重事实,不能随意修改实验数据。C不符合题意。
    D.为了尽量减少实验结果的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应该设置重复实验。设置重复实验,能够减少误差,不是避免误差。D不符合题意。
    名校模拟
    一、选择题
    1.(2021·肇庆模拟)下列有关科学探究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科学探究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应当源于生活实际
    B.科学探究过程中做出的假设应有一定现实依据
    C.科学探究过程中记录的观察数据必须准确求实
    D.科学探究实验后得出的结论一定会与假设一致
    【答案】D
    【解析】A.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提出的问题应当源于生活实际,A不符合题意。
    B.作出假设应有一定现实依据依据,不能臆断,B不符合题意。
    C.在科学探究过程中需要细致地观察、严谨地记录数据,C不符合题意。
    D.科学探究的方法步骤是否合理,是否有前后颠倒都会影响科学探究的正确性,因此科学探究得到的结论不一定和做出的假设完全相同,D符合题意。
    2.(2021·英德模拟)2019年初,我国某地出现了非洲猪瘟感染。为了确定生猪的感染率,畜牧疾控中心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B.测量法C.实验法D.调查法
    【答案】D
    【解析】科学探究的方法有观察法、测量法、实验法、调查法等多种方法。但要确定感染者数,应采用调查的研究方法。做到明确调查目的和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进行调查、如实做好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才能得出结论。为了确定生猪的感染率,畜牧疾控中心采用的研究方法是调查法。
    3.(2021·港南模拟)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排序正确的是( )
    ①作出假设②提出问题③制定计划④得出结论⑤实施计划⑥表达和交流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③②④⑥⑤
    C.②①③⑤④⑥D.②①③④⑥⑤
    【答案】C
    【解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排序正确的是:②提出问题→①作出假设→③制定计划→⑤实施计划→④得出结论→⑥表达和交流。
    4.(2021·泸县模拟)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和探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实验和探究的过程中,都要严格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B.制作洋葱内表皮细胞及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都要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C.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方法步骤第一步是对植物进行“暗处理”
    D.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需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生物的生长状况等进行统计
    【答案】B
    【解析】A.探究实验要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中只能存在一个变量,如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量,二者实验现象的不同就不能确定是由哪种因素造成的,A不符合题意。
    B.“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制作临时装片时,为保持细胞原形,应在载玻片中央滴加一滴0.9%的生理盐水,B符合题意。
    C.“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时要把植物提前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把植物体内的淀粉运走耗尽,以免影响观察结果,C不符合题意。
    D.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需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生物的生长状况等进行统计,使结果更具说服力,D不符合题意。
    5.(2021·大庆模拟)将调查的生物进行分类的方法有( )
    A.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分类B.按照生活环境分类
    C.按照用途分类D.以上方法都可以
    【答案】D
    【解析】生物有多种分类方法,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分为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按照用途,将生物分为农作物、家禽、家畜等。
    6.(2021·淄博模拟)阳春三月,红梅、碧桃、榆叶梅等竞相绽放,人们难以区分。要辨别这些花的种类,下列不需要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
    A.观察B.比较C.生物分类D.调查
    【答案】D
    【解析】阳春三月红梅、碧桃、榆叶梅等竞相绽放,人们难以区分。要辨别这些花的种类,可采用观察法,明确花的颜色,花瓣、萼片、雄蕊,雌蕊的数目等,通过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从而进行分类。可见该过程没有用是调查法。
    7.(2021·潍城模拟)诗句“飘似羽,逸如纱,秋来飞絮赴天涯”描述了蒲公英漫天飞舞的景象。蒲公英的果实上长有冠毛(如图所示),冠毛可以帮助果实随风飘远。为研究冠毛对果实内种子的萌发是否有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实验中要保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B.实验中有无冠毛为实验变量
    C.无冠毛的蒲公英种子萌发率较低,萌发时间更长
    D.实验结果说明冠毛是蒲公英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答案】D
    【解析】A.为保证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实验中要保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A不符合题意。
    B.该实验“研究冠毛对果实内种子的萌发是否有影响”,实验中有无冠毛为实验变量,B不符合题意。
    CD.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无冠毛的蒲公英种子萌发率较低,萌发时间更长,说明去除冠毛会抑制蒲公英种子萌发,但不能说明冠毛是蒲公英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8.(2021·长春模拟)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通常涉及六个步骤,其中第一步是( )
    A.提出问题B.作出假设C.制定计划D.实施计划
    【答案】A
    【解析】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
    9.(2021·宝安模拟)新冠疫情严重影响了全球人们的生活。要了解疫情对寿光菜农和昌乐瓜农的生产生活有哪些影响,主要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
    A.观察法B.比较法C.调查法D.模拟实验法
    【答案】C
    【解析】A.观察法是指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
    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观察法要求观察者对动物不施加任何影响,真实观察并记录,该方法研究动物的行为的主要方法,A不符合题意。
    B.比较法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通过对各个事物特征的比较,可以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事物的本质,B不符合题意。
    C.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就是调查法。它的目的可以是全面把握当前的状况,也可以是为了揭示存在的问题,弄清前因后果,为进一步的研究或决策提供观点和论据,C符合题意。
    D.模拟实验法是指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有时用模型来做实验,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D不符合题意。
    10.(2021·恩平模拟)广东某中学的同学在夏天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①取沥干冷却的水煮花生,分装20袋,每袋50克,平均分为两组:甲组进行真空包装,乙组装入普通包装袋;②将两组花生放人橱柜,常温保存;③每隔24小时,从甲、乙两组中各取出3袋花生进行品尝。结果如下:甲组24小时后无异味、口感正常,72小时后有轻微异味;乙组24小时后无异味、口感正常,72小时后异味明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的变量是花生有无异味
    B.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真空包装能否延长水煮花生的保质期
    C.步骤③中“各取出3袋花生”比较浪费,可以改为每次取出1袋花生
    D.通过上述实验可得出结论:真空包装可以使花生不变质
    【答案】B
    【解析】A.对照实验具有变量的唯一性,取沥干冷却的水煮花生,分装20袋,每袋50克,平均分为两组∶甲组进行真空包装,乙组装入普通包装袋。可见该实验的变量是空气,A不符合题意。
    B.科学探究的开始是提出问题,该实验探究过程中:甲组进行真空包装,乙组装入普通包装袋,因此提出的问题是∶真空包装能否延长水煮花生的保质期?B符合题意。
    C.每次取出3袋花生而不是1袋进行评价,目的是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C不符合题意。
    D.实验结果如下:甲组24小时后无异味、口感正常,72小时后有轻微异味;乙组24小时后无异味、口感正常,72小时后异味明显。可见真空包装可以延长保质期,D不符合题意。
    11.(2021·滨城模拟)当今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现象严重,为了分析肥胖原因,某兴趣小组计划在全校范围内调查同学们的饮食及运动状况,以下所采取的措施不科学的是( )
    A.调查前拟好调查提纲
    B.只调查体重超过150斤的同学
    C.利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获得数据
    D.用数学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答案】B
    【解析】A.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A不符合题意。
    B.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只调查体重超过150斤的同学,调查的人数少,不具有代表性,B符合题意。
    C.调查法可以利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获得数据,C不符合题意。
    D.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D不符合题意。
    12.(2021·滨城模拟)你是一个“低头族”吗?某大学社团为了解大学生电子产品使用情况,随机发放2000份问卷,回收后统计结果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这种科学探究的方法属于调查法
    B.健康是指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表格中的“轻度社交障碍”评价的就是社会适应能力
    C.通过表中数据分析,电子产品使用时间6小时以上的学生出现眼部不适的比例最高
    D.“保持心情愉快”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只要心情愉快,通过熬夜或玩手机的方式来缓解压力和排除烦恼也应该提倡
    【答案】D
    【解析】A.调查的一般步骤:明确调查目的和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进行调查、如实做好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题干中科学探究的方法属于调查法,A不符合题意。
    B.健康是指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表格中的“轻度社交障碍”评价的是健康中的社会适应能力,B不符合题意。
    C.通过表格的数据分析,电子产品使用时间6小时以上的学生出现眼部不适的比例最高,C不符合题意。
    D.“保持心情愉快”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日常生活中遇到挫折或不顺心的事情时可通过转移注意力、宣泄、自我安慰等方法进行调节,但不能通过熬夜或玩手机的方式来缓解,D符合题意。
    13.(2021·梅州模拟)下图是某研究小组所做的探究实验活动,关于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实验目的是探究植物生长是否需要光
    B.实验变量是幼苗左右两侧土壤含水量不同
    C.实验说明非生物因素会影响生物生长
    D.实验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答案】A
    【解析】A.本实验设计在植物的左边是干土,右边是湿土,探究的是水对植物的影响,不能探究植物生长是否需要光,A符合题意。
    B.植物的左边是干土,右边是湿土,是该实验中不同的变量,B不符合题意。
    C.本实验设计在植物的左边是干土,右边是湿土,探究的是水对植物的影响,说明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C不符合题意。
    D.因为根具有向水性,该实验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不符合题意。.
    14.(2020·江门模拟)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关于观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观察的特点是比较直接,所以一般不需要很长时间
    B.观察时首先要明确观察目标
    C.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或者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
    D.观察时要全面、仔细,并做好观察记录
    【答案】A
    【解析】A.在观察中要注意从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来审视观察对象,不能以局部代替整体,不能以主观代替客观事实,还要注意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并不是观察时特点是比较直接,一般不需要很长时间,A错误。
    BCD.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科学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要有计划、要耐心;要积极思考,及时记录;要交流看法、进行讨论。使观察更加全面和典型,BCD正确。
    15.(2020·东城模拟)中华秋沙鸭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科研人员在长白山的头道白河流域研究了与中华秋沙鸭生活在同一环境、且有关系的动物类群组成(如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科研人员进行此项研究时使用了调查法
    B.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图中的生物种类无关
    C.图中各种动物与秋沙鸭之间主要是捕食和竞争关系
    D.保护此区域的鱼类资源是增加秋沙鸭数量的途径之一
    【答案】B
    【解析】A.调查法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由于长白山的头道白河流域范围很大,所以使用调查法是正确的,A正确。
    B.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它自身结构特点,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反之,调节能力就小。所以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图中的生物种类有关,B错误。
    C.从图中可以看出各种动物与秋沙鸭之间主要是捕食和竞争关系,C正确。
    D.从图中可以看出秋沙鸭的食物中主要是鱼类,其次是两栖类,所以保护此区域的鱼类资源是增加秋沙鸭数量的途径之一,D正确。
    二、实验探究题
    16.(2021·长春模拟)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分析表格中的信息并回答下列问题。(表中未涉及的其他条件各装置均相同)
    (1)如果要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则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两个装置进行对照。
    (2)甲装置和丙装置不能形成对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丁装置中的种子都没有萌发,可以推断:大豆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________________。
    (4)乙装置中有1粒种子没有萌发,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5)各装置中用到的种子数量为15粒,而不是1粒,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乙和丙(或丙和乙)
    (2)变量不唯一
    (3)空气
    (4)种子干瘪、胚被破坏、胚已死亡、种子正在休眠
    (5)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或减小误差
    【解析】(1)(2)(3)生物实验要求设置对照实验,即除了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本实验设计共有3组对照实验:甲与乙是以水分为变量的对照实验、乙与丙是以温度为变量的对照实验、乙与丁是以空气为变量的对照实验,甲丙、甲丁和丙丁都有2个变量不能形成对照实验。甲缺乏水分种子不萌发,乙具备了种子萌发的条件种子萌发,丙温度不适宜种子不萌发,丁缺乏空气,种子不萌发。因此他们能从实验中得出种子萌发的所需的外界环境条件有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
    (4)种子萌发除了需要一定的外界条件,还需要一定的自身条件,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种子具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并且种子不在休眠期。乙装置中有1粒种子没有萌发,原因可能是种子正在休眠。
    (5)1粒种子数量太少,会有偶然性,实验误差较大,实验结果不能说明一般性。所用种子的数量要多。因此种子数量为10粒而不是1粒,目的是避免偶然因素,减少实验误差。
    三、综合题
    17.(2020·房山模拟)白星花金龟(如图)是一种常见昆虫,成虫喜食棉花等农作物,喜鹊、乌鸦等可捕食其成虫。幼虫取食腐烂的玉米秸秆和蔬菜、水果等,可用作处理农业垃圾和餐厨垃圾,其排出的粪砂经过微生物分解后才能为农作物提供营养。
    (1)请根据题目信息写出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棉花的开花期,白星花金龟取食花(除花瓣以外)各部分,致使棉花不能________________,造成棉花减产。在不污染环境的条件下,你有什么防治白星花金龟的好方法,请写出一条具体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星花金龟幼虫取食腐烂的玉米秸秆和蔬菜、水果等,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它属于________________。排出的粪砂经过微生物分解后才能为农作物提供营养,促进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
    (4)由于白星花金龟幼虫在农业和生活上的用处很大,所以白星花金龟幼虫具有养殖价值。为确定白星花金龟的饲养密度,研究人员分别放置白星花金龟幼虫3.00kgm2、4.00gm2、500kg/m2、600kgm2、7.00kgm2,定期投放同等质量同等状态玉米秸秆,连续饲养15天后,统计白星花金龟幼虫的成活率及取食率。
    据图可知,当饲养密度为500kg/m2时,________________最高,饲养密度最适宜。
    【答案】(1)棉花→白星花金龟→喜鹊(或棉花→白星花金龟→乌鸦)
    (2)传粉、结(果)实;利用性外激素吸引杀死雄性白星花金龟;引入白星花金龟天敌
    (3)分解者;物质循环
    (4)成活率和取食率
    【解析】(1)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食物链。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根据题目信息写出的一条食物链:棉花→白星花金龟→喜鹊。(2)一朵花经过传粉受精两个生理过程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棉花的开花期,白星花金龟取食花(除花瓣以外)各部分,致使棉花不能传粉、结果,造成棉花减产。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生物来防常用的方法有以菌治虫、以虫治虫和以鸟治虫等。在不污染环境的条件下,利用性外激素吸引杀死雄性白星花金龟;引入白星花金龟天敌。(3)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白星花金龟幼虫取食腐烂的玉米秸秆和蔬菜、水果等,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它属于分解者,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4)为确定白星花金龟的饲养密度,研究人员分别放置白星花金龟幼虫3.00kgm2、4.00gm2、500kg/m2、600kgm2、7.00kgm2,定期投放同等质量同等状态玉米秸秆,连续饲养15天后,统计白星花金龟幼虫的成活率及取食率,据图可知,当饲养密度为500kg/m2时,成活率和取食率最高,饲养密度最适宜。
    18.(2020·北京模拟)玉渊潭公园是北京市三环内水域面积最大的城市湿地,生物资源丰富。
    (1)某生物组对樱花湖的生物种类进行了统计(如下表),他们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
    (2)园内樱花有山樱、大山樱、青肤樱等将近40多个品种,这体现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多样性。
    (3)对园内樱花的花色、花质、花期有直接影响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A.温度B.水分C.阳光D.土壤pH值
    (4)危害樱花的主要有蚜虫、红蜘蛛、介壳虫,可以释放天敌草蛉、七星瓢虫进行生物防治。请写出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草蛉与七星瓢虫之间是________________关系。
    (5)公园管理人员通常将修剪下来的枝叶打成碎木屑覆盖树木根部,既抵御了游人的踩踏,保护了须根,又能保持通气,增强根部的________________作用。
    【答案】(1)分类法
    (2)基因
    (3)C
    (4)樱花→蚜虫→七星瓢虫;竞争
    (5)呼吸
    【解析】(1)科学探究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分类法等,分类法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把生物划分为种属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因此某生物组对樱花湖的生物种类进行了统计,他们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为分类法。(2)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多样性(即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园内樱花有山樱、大山樱、青肤樱等将近40多个品种,这体现生物的基因多样性。(3)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对园内樱花的花色、花质、花期有直接影响的因素是阳光,故答案为:C。(4)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
    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食物链,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生产者,终点是最高消费者,箭头指向捕食者。题干中“危害樱花的主要有蚜虫、红蜘蛛、介壳虫,可以释放天敌草蛉、七星瓢虫进行生物防治”。可写出的食物链为:樱花→蚜虫→七星瓢虫。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七星瓢虫和草蛉都以蚜虫为食,因此是竞争关系。(5)植物的根呼吸需要氧气。公园管理人员通常将修剪下来的枝叶打成碎木屑覆盖树木根部,既抵御了游人的踩踏,保护了须根,又能保持通气,增强根部的呼吸作用。
    19.(2019·顺义模拟)大量排放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污染,为了研究水生植物在治理水体富营养化中的作用,某科学学习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材料:大小合适的相同水箱、喜旱莲子草、穗状狐尾藻、富营养化河水、蒸馏水、检测水中磷元素含量的相关仪器和其他必需设备。
    实验过程:取三个水箱,编号A、B、C,分别注入相同体积的富营养化河水,并在A中放入喜旱莲子草、在B中放入与A中相同质量穗状狐尾藻,均置于适宜的环境中,定期测量各植物的鲜重以及各水箱水中的磷元素含量。实验结果如表一、表二:
    表一:喜旱莲子草和穗状狐尾藻的鲜重变化(单位:g)
    表二:各水箱水中的磷元素含量(单位:mg/L)
    (1)喜旱莲子草和穗状狐尾藻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________
    (2)大量生活污水排放河流,导致河水富营养化、腐败变质,说明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能力是一定限度的。
    (3)在实验过程中,为防止水分蒸发引起的误差,他们应该定期在每个水箱中添加一定量的________________(填“蒸馏水”或“富营养化河水”)
    (4)设置C水族箱的目的为________________,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根据实验结果,可获得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生产者
    (2)自我调节
    (3)蒸馏水
    (4)形成对照;水生植物的种类;喜旱莲子草和穗状狐尾藻均能吸收水中的磷元素、穗状狐尾藻的吸收能力更强
    【解析】(1)喜旱莲子草和穗状狐尾藻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2)大量生活污水排放河流,导致河水富营养化、腐败变质,说明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一定限度的。(3)在实验过程中,为防止水分蒸发引起的误差,他们应该定期在每个水箱中添加一定量的蒸馏水。(4)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设置C水族箱的目的为小肠对照,实验变量是水生植物的种类。根据实验结果,可获得的结论是喜旱莲子草和穗状狐尾藻均能吸收水中的磷元素、穗状狐尾藻的吸收能力更强。
    20.(2019·大兴模拟)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污染问题备受关 注。在水污染治理过程中,往往会用到生物治理的方法。回答问题:
    (1)四膜虫是水污染程度的重要指示性原生动物,其生活方式与草履虫相同。水污染程度越大,四膜虫达到繁盛期(密度最大时)所用时间越短。研究人员分别用三条被污染河 流的水培养四膜虫,四膜虫数量增长情况如下图所示,其中________________河流污染最严重;在用显微镜检测四膜虫数量时,需要用_______________(低/高)倍物镜。
    (2)污水中的有机物被细菌分解时往往会散发臭味,四膜虫能将这些细菌和有机物吞食,在其体内形成食物泡,食物泡随细胞内的________________流动,其内的营养物质会被________________。
    (3)在污水中加入小球藻,可使水中含氧量增加,抑制产生臭味的细菌生长,此过程中小球藻需要消耗水中的________________(气体)。除此外,研究人员还在污水中种植菖蒲等植物,经过检测发现葛蒲根尖细胞中氮含量高于污水,从细胞的角度分析,这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这一结构的功能有关。
    【答案】(1)A;低
    (2)细胞质;消化/消化吸收
    (3)二氧化碳;细胞膜
    【解析】(1)四膜虫是水污染程度的重要指示性原生动物,其生活方式与草履虫相同。水污染程度越大,四膜虫达到繁盛期(密度最大时)所用时间越短。研究人员分别用三条被污染河 流的水培养四膜虫,根据四膜虫数量增长情况可知A河流污染最严重;在用显微镜检测四膜虫数量时,需要用低倍物镜,低倍镜比高倍镜的视野亮。(2)草履虫以细菌和微小浮游植物为食,食物从口沟进入形成食物泡,随细胞质流动逐渐被消化,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从胞肛排出。四膜虫的生活方式与草履虫相同。所以污水中的有机物被细菌分解时往往会散发臭味,四膜虫能将这些细菌和有机物吞食,在其体内形成食物泡,食物泡随细胞内的细胞质流动,其内的营养物质会被消化和吸收。(3)小球藻能够利用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在污水中加入小球藻,可使水中含氧量增加,抑制产生臭味的细菌生长,此过程中小球藻需要消耗水中的二氧化碳。专题
    科学与探究
    概率预测
    ☆☆☆☆☆
    考点1.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题型
    选择题
    考向预测
    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收集处理数据等,并能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考点2.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题型
    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实验探究题
    考向预测
    理解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步骤既能。
    组别
    萌发率
    萌发时间
    有冠毛
    85%
    3.67天
    无冠毛
    68%
    5.33天
    使用电子产品情况
    健康危害情况人数
    使用时间
    人数
    颈肩痛
    手腕部疼痛
    眼部不适
    轻度社交障碍
    2~4小时
    963
    178
    48
    288
    136
    5~6小时
    579
    115
    102
    252
    127
    6小时以上
    458
    174
    92
    224
    133
    合计
    2000
    467
    242
    764
    396

    甲装置
    乙装置
    丙装置
    丁装置


    适量
    适量
    过量(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
    温度
    25℃
    25℃
    0℃
    25℃
    大豆种子数
    15粒
    15粒
    15粒
    15粒
    种子萌发数
    0粒
    14粒
    0粒
    0粒

    种类
    水生植物
    芦苇、水葱、睡莲、金鱼藻
    水生昆虫
    水虿(chài)、水黾(mǐn)
    鱼类
    青鳉、麦穗鱼、泥鳅
    两栖类
    青蛙、蟾蜍
    鸟类
    绿头鸭、鸳鸯、普通翠鸟
    时间(天)
    0
    7
    14
    21
    28
    喜旱莲子草
    500
    610
    689
    708
    721
    穗状狐尾藻
    500
    717
    906
    982
    989
    水箱号
    0
    7
    14
    21
    28
    A喜旱莲子草
    1.80
    1.76
    1.70
    1.63
    1.52
    B穗状狐尾藻
    1.80
    1.72
    1.68
    1.56
    1.43
    C 不放植物
    1.80
    1.80
    1.80
    1.80
    1.80

    相关试卷

    秘籍01 生物与环境-备战中考生物抢分秘籍:

    这是一份秘籍01 生物与环境-备战中考生物抢分秘籍,文件包含秘籍01生物与环境-备战中考生物抢分秘籍解析版docx、秘籍01生物与环境-备战中考生物抢分秘籍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秘籍04 绿色开花植物的作用-备战中考生物抢分秘籍:

    这是一份秘籍04 绿色开花植物的作用-备战中考生物抢分秘籍,文件包含秘籍04绿色开花植物的作用-备战中考生物抢分秘籍解析版docx、秘籍04绿色开花植物的作用-备战中考生物抢分秘籍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秘籍05 人体的营养和呼吸-备战中考生物抢分秘籍:

    这是一份秘籍05 人体的营养和呼吸-备战中考生物抢分秘籍,文件包含秘籍05人体的营养和呼吸-备战中考生物抢分秘籍解析版docx、秘籍05人体的营养和呼吸-备战中考生物抢分秘籍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