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授课课件ppt
展开二、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一)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二)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思考1:以下的观点是认识还是真理?
1、戴口罩、勤洗手可以有效预防新冠病毒。2、新冠病毒在到达肺部前,会在喉咙里停留4天。在这4天里,大量喝茶,并用温盐水、茶、醋漱口,就可以清除新冠病毒。
思考2:能否尝试概括真理的含义?
思考:究竟什么是真理? 你认为认识与真理有什么关系?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1、戴口罩、勤洗手可以有效预防新冠病毒。2、用温盐水、茶、醋漱口,就可以清除新冠病毒。
2、认识、真理、谬误的关系
人的认识都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其中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就是真理,不符合的认识则是谬误。
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在同一条件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而不可能有多个。
皇帝到底穿衣服了没有???
真理性认识:没有!!!
A在同一条件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而不可能有多个;B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C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
真理反映的内容来自于客观事物及规律!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的形式是主观还是客观的呢?
意识的形式是主观还是客观?
认识和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
比如对于皇帝并没有穿衣服这一真理,有的人窃窃私语有的人捂着嘴取笑有的人大声说出来因此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人们是通过主观的形式反映真理的内容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因此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是说真理被人发现、被人表述出来都是依靠着人们的思想、语言,以思想、理论、观点等主观形式表现出来,所以形式是主观的。
比如:我们从普通生活的角度,发现:太阳是东升西落的,但从天文学的角度这是地球自转。这两个正确认识(真理)反映的是同一内容,但是不同时期、不同知识结构的人却有了不同的正确认识,即真理。
◆罗巴切夫斯基和黎曼的发现是否表明,欧几里得提出的定理不再是真理? ◆什么原因使人们认识到这一定理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适用的真理?
提 示:①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欧几里得定理只有在同一平面内才能成为真理。因此,罗巴切夫斯基和黎曼的发现不是表明欧几里得定理不是真理,而是表明真理是有条件的。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随着近代航海业的发展和人们对球面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终于认识到欧几里得定理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适用的真理。
三角形内角和>180°
三角形内角和<180°
三角形内角和=180°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超出这个条件和范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哪怕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强调从空间上认识真理
【提示】这里的条件和范围从空间上讲,即任何真理都只是对物质世界的某一领域、某一层面的正确认识。离开了一定的条件,我们就不好判断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了。
盘点中国人口政策演变 20世纪50年代,“人口众多是极大的好事”。新中国成立之初,抗美援朝后我国仿效苏联鼓励生育,生孩子多的母亲被称为“英雄母亲”。 1949年至1980年,中国净增人口4.3亿。为遏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中国政府只好采取“急刹车”办法。1982年,我国将计划生育定为国策,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 由于中国出生人口振荡走低,社会老龄化程度加重。2016年,放开全面二孩政策。 政策放松释放了之前堆积的生育意愿,但反弹持续时间和幅度都远低于预期,且因为养娃成本高导致年轻人生育意愿低。2021年,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思考:同样都是我国的人口政策,为什么不同时期这些人口政策的具体内容都不一样,这说明真理有什么特点?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如果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只是照搬过去的认识,或者超越历史条件把适用于一定条件的科学认识不切实际地运用于另一条件中,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
指主观认识符合当地的实际。
指主观认识符合当时的实际。
——强调从时间上认识真理
“先在城市夺取政权”理论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是人对客观对象错误的认识。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
知识拓展:真理与谬误的关系
1.区别(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
2.联系(真理与谬误是统一的)
真理与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如果超出某一范围和条件,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②真理具有唯一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③真理都是有条件的。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④真理都是具体的。相对于特定的过程
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知识拓展)
原理总结1:真理的客观性原理以及方法论【原理内容】: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方法论】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原理总结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原理【原理内容】:①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②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方法论】①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做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要求我们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正确对待错误。
区别:1.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属于唯物论。2.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属于认识论。3.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4.理论是人们把实践活动中的认识和经验加以概括和总结所形成的某一领 域的知识体系。
意识、认识、真理、理论
内容都是客观的,形式都是主观的。
2006年以前,国际天文学界认为太阳系是包括冥王星在内的九大行星;2006年国际天文学界经过投票,将冥王星定义为矮行星,从太阳系九大行星中移除,人类的认识向前发展了一步!
思考:人类对冥王星的认识的更新说明了认识具有怎样的特点?
1.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认识——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原因: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1)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总要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限制。(2)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结论: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冥王星的认识越来越丰富!
人类对冥王星的认识会就此终止吗?
判断:真理具有反复性。
2022年4月,新视野号传回了关于冥王星的最新信息
2.认识具有无限性
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认识的对象:物质世界---无限变化的
认识的主体:人类---世代延续的
认识的基础:社会实践---不断发展的
对于黑洞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两百多年前,拉普拉斯基于牛顿的万有引力提出暗星,到大约100年前,史瓦西基于广义相对论得到第一个没有转动的精确黑洞解,自此之后,很多的物理学家都对黑洞研究做出了贡献,包括奥本海默、科尔、基普索恩、霍金等。
3、认识具有前进性、上升性
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表明它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相反,它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人的认识是不断地向前发展的。
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但是,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
(真理不断向前发展)≠真理推翻
原理总结3: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原理及方法论(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原理内容】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具有前进性、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方法论】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高中人教统编版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公开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公开课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预读教材·抓基础,重难点拨,全面理解真理的特征,认识过程,本课小结与测评,热点材料,热点解读,针对训练,基础小练,基础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课课件ppt,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误区集锦,下面进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课课件ppt,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真理是客观的,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关于“真理”的思考,课堂小互动,你看到了什么,真理与谬误的关系,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