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2023 鲁教版化学 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第二节 第2课时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同步练习(教师版) 试卷 2 次下载
- 202-2023 鲁教版化学 九年级上册 到实验室去: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同步练习(教师版) 试卷 2 次下载
- 202-2023 鲁教版化学 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第一节 第1课时 灭火的原理 同步练习(教师版) 试卷 2 次下载
- 202-2023 鲁教版化学 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第一节 第2课时 促进燃烧的方法 爆炸 同步练习(教师版) 试卷 2 次下载
- 202-2023 鲁教版化学 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第三节 第1课时 二氧化碳的循环及利用 同步练习(教师版) 试卷 2 次下载
202-2023 鲁教版化学 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单元整合 同步练习(教师版)
展开
第六单元 单元整合
我的答案:①温度达到着火点②增大氧气的浓度③CH4④CO2+H2O===H2CO3
⑤CO2+Ca(OH)2===CaCO3↓+H2O⑥CaCO3+2HCl===CaCl2+H2O+CO2↑
易错点 二氧化碳制取和性质把握不准
典例: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你能圈出下列答案的错误之处并进行修改吗?
(1)写出标号①的仪器名称长劲漏斗。
(2)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CO2的原料为石灰石和稀硫酸(填物质名称)。若将装置A改为装置B,其优点是控制反应速率。若用装置C收集CO2,气体应从b(填“a”或“b”)端通入。
(3)FeS固体和稀硫酸之间可发生反应,该反应常用于实验室制取H2S同时生成硫酸亚铁。H2S气体有毒,能溶于水,其水溶液为氢硫酸。
①写出制取H2S气体的化学方程式FeS+3H2SO4===Fe2(SO4)3+3H2S↑。
②某同学用D、E、F装置组合收集H2S。E装置的作用是防倒吸,则虚线框内最合适的装置是甲(填“甲”或“乙”,请从下图中选择)。
1.仪器名称书写错误
长颈漏斗、分液漏斗要辨识清楚,书写要准确。
2.装置的选择与评价
分液漏斗能控制反应速率,带隔板的装置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利用多功能瓶使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密度大的气体从长端进入。防倒吸装置应避免NaOH溶液进入,导气管应与NaOH溶液脱离接触。
解析:(1)标号①的仪器名称是分液漏斗;(2)实验室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碳,不用稀硫酸,因为稀硫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的硫酸钙是微溶物,会附着在石灰石上,阻止反应的进行;若将装置A改为装置B,装置B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应从装置C的a端通入;(3)①FeS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硫化氢,化学方程式为FeS+H2SO4===FeSO4+H2S↑;②防止倒吸,导气管应与NaOH溶液脱离,所以应选乙装置。
答案:(1)“长劲”改为“分液”
(2)“稀硫酸”改为“稀盐酸” “速率”改为“的发生和停止” “b”改为“a”
(3)①“3H2SO4”改为“H2SO4”;“Fe2(SO4)3”改为“FeSO4”;“3H2S”改为“H2S” ②“甲”改为“乙”
考点一 燃烧与灭火
典例1:(2021·滨州中考)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B)
A.只要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
B.工厂锅炉用煤加工成粉末状,可使煤燃烧更剧烈、更充分
C.室内起火,应该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D.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解析:A.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故不正确;B.将煤粉碎后能够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再燃烧能够使其燃烧更充分,故正确;C.室内起火时,不能立即打开门窗,否则空气流通,使氧气更充足,火势更旺,会导致火势迅速蔓延,不利于灭火,故不正确;D.用水灭火,利用了水能使可燃物温度降低到其着火点以下,而不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故不正确。
1.(2022·潍坊期中)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火要虚”蕴含的化学原理是(D)
A.燃烧需要可燃物
B.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解析:使可燃物充分燃烧的条件:一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二是增大氧气的浓度。“火要虚”是在燃料中间留一些空气,以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即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2.(2021·常德中考改编)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它是不可再生能源。回答下列问题:
(1)在石油、煤、天然气中,比较清洁的燃料是__天然气__。
(2)煤燃烧时排放出SO2、NO2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__酸雨__。
(3)化石燃料的燃烧还会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CO2,导致温室效应增强。但CO2用途相当广泛。如图是工业上利用CO2作原料生产尿素的微观结构示意图: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CO2+2NH3CO(NH2)2+H2O__。
(4)为缓解化石燃料面临耗尽的问题,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许多其他能源。埋于海底将来可能会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是__可燃冰__。
解析:(1)煤和石油在燃烧过程中除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以外,还会生成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空气污染物,而天然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比较清洁的燃料;(2)煤燃烧时排放出的SO2、NO2等污染物,会形成酸雨;(3)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H3CO(NH2)2+H2O;
(4)埋于海底将来可能会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是可燃冰。
燃烧与灭火的原理
1.燃烧所需的三个条件
①可燃物;②与氧气或空气接触;③温度达到着火点。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2.灭火的原理
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之一就能达到灭火的目的。灭火原理包括清除或隔离可燃物、隔绝氧气、降温到该物质的着火点以下。满足上述三个条件之一,就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3.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
燃烧时要有足够的空气(或氧气);燃料和空气(或氧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考点二 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
典例2:(2021·百色中考)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集气瓶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2H2O2 2H2O+O2↑__。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B__(填字母序号,下同)。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A__,收集较为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E__,检验该气体是否收集满的操作是__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燃着的木条熄灭,说明已经收集满__。
解析:(1)仪器a的名称为集气瓶。(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收集较为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选用的收集装置是E,检验该气体是否收集满的操作是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燃着的木条熄灭,说明已经收集满
熟悉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1.药品选择:气流持续、气体纯净,反应条件不苛刻,装置简便易行。
2.发生装置选择:根据反应物状态与反应条件,一般有固体药品加热、固体和液体药品不加热两种装置。
3.收集装置选择:根据所要制取气体的化学性质(与水、空气中的成分是否反应,是否有污染)及物理性质(溶解性及与空气的密度大小比较)。
1.(2021·自贡中考)实验室制取气体时,下列因素不需要考虑的是(D)
A.药品容易获得,能生成所要制取的气体
B.反应条件易于控制,反应速率适中
C.操作简便易行,安全可靠,节能环保
D.所要制取气体的颜色和气味
解析:A、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应该选择能生成所要制取的气体且容易获得的药品;B、如果反应条件不容易控制,就可能造成反应速率太快或太慢;为了便于操作,反应速率要适中;C.实验室制取气体,操作应该简便易行,安全可靠,节能环保;D.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需要考虑采用什么原理,选择什么药品,选择什么实验装置,不需要考虑所要制取气体的颜色和气味。
2.(2021·遵义中考)实验室制备CO2并探究其性质。
(1)制取CO2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B__(填字母序号)。
(2)用C装置收集CO2,验满的方法是__将燃着的木条放在a端,木条熄灭则集满__。
(3)D装置中,m、n处分别放有湿润、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证明CO2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_m处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n处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不变色_;
通过E装置产生的现象可证明CO2具有_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_的性质。
(4)“低碳生活,人人有责”,提出一条合理的低碳出行建议__少开私家车(其他合理答案也可)__。
解析:(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发生装置是固液常温型,故选B;(2)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收集时,应从b端通入,验满的方法是在a端导管口处放燃着的小木条,木条熄灭则集满;(3)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不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色,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观察到E装置中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4)低碳就是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少开私家车,绿色出行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