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1 赵州桥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1 赵州桥教案设计,共5页。
赵州桥(教学设计) 一 说教材
1.教材分析《赵州桥》是人民教育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第五单元围绕“灿烂的中华文化”这个主题共安排了3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旨在让学生从多个侧面去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赵州桥》安排在这一组第三篇课文,目的是从建筑艺术的方面让孩子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赵州桥》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课文描绘的是赵州桥历经1300余年风雨沧桑,至今仍横跨于交河上的雄姿,共分四段。课文开头交代了赵州桥的所在地点、设计者和建桥的时间,然后重点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最后讲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表达了作者由衷的赞美。文章语言准确、简练而生动。通过对赵州桥设计特点的说明,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2.学生情况分析语文课程标准中年级阶段的目标在低年段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如:低年段提出“结合上下文,了解词句的意思”,而中年段就在此基础上提出“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语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同时,中年段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如:“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这些要求在中年段的语文教学中都是要逐步达到的。就本课来说,由于学生处于三年级的上学期,年龄小,阅历浅,他们对赵州桥的感受往往只停留在浅表的形式上,因此,要激发孩子了解赵州桥的特点和设计的妙处以及为什么在世界上会有这么高的价值是一个难点。 3.教学目标根据以上分析,我把教学这篇课文的目标定为:1) 学习生字新词;2) 了解赵州桥的特点,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增强民族自豪感;3) 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学习怎样围绕一个观点写一段话;4) 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组织指导学生课余与同伴用不同的方法搜集材料,了解中国灿烂的文化。教学重点是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激发民族自豪感。教学难点是学生对赵州桥雄伟特点的感悟。
二、说教学过程 (在说教学过程的表格中加入教法学法的说明)
步骤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一、直观激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可见,今天我们就从“桥”这方面去了解。你们都了解我国古代的桥的什么知识?(先学生汇报,后教师展示3幅古桥图片。) 2、在这些桥里面,有一座世界闻名的桥,是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石拱桥(板书课题),“赵州桥是怎样的一座桥呢?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效果的有效方法,以直观的图片资料跟学生的课前查阅资料进行预习的检查结合在一起,起到激发兴趣的作用,同时也能给学生的课堂学习渲染一种古朴的基调。 二、初读感知1,自读课文,要求:把生字词读准,把课文读通读顺;思考,赵州桥是有着怎样特点的一座桥?2,检查自学生字的情况。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并注意纠正读音。2).分析字形结构,注意书写规范。(学生说自己在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3).区别多音写的用法,可采用组词的方式,作巩固练习。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学习生字词,要求学生说说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能够训练学生在学习生字时的元认知能力。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字典理解词语,也是将学习方法和习惯渗透在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方式。
三、把握课文大意1、 快速浏览课文,把描写赵州桥特点的词语。2.生汇报。(师板书:雄伟、坚固、美观)3.课文中哪些地方具体体现了赵州桥雄伟、坚固和美观的特点呢?学生分别说出具体描写以上特点的所在段落。 四、精读研讨 同学们,让我们也来夸一夸赵州桥的特点吧。 自学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在小组里夸一夸,推选出最好的准备在课堂上夸。1、课堂汇报学习(1)体现雄伟。
它的桥长大约有我们的10个教室那么长,桥宽比我们的 3个教室还要宽……(板书:长 50米 宽 9米)(从数字上面去引导想象和感悟,抓住“非常”和“横跨”两个词语作为突破口)
(2)体现坚固。
有一千四百年的历史;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来感悟“坚固”:一个是时间,一个是想象行车马、走行人)
赵州桥为什么会这么坚固呢?因为桥的设计非常巧妙。(抓住“创举”这个词,体会桥的设计的巧妙,引导孩子们去赞美设计者和建造者的聪明才智。)
小结:赵州桥的这种巧妙的设计,开创了世界建桥史上的先河,比欧洲早了整整1300年。被誉为“天下第一桥”。
(3)体现美观。
首先,是让学生注意第一句话的好处——承上启下。而学生夸的时候引导抓住“精美”和雕刻之间的联系进行引导,由“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体会图案中的龙的姿态各异、活灵活现,再回到“雕刻”一词上,体会建造者的艺术才干。接着,是重点朗读指导,给出学生背诵这一段。①自学探究法三年级对默读的要求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学习习惯必须落实到课堂上,循序渐进地培养。②“以读代讲”法
《大纲》指出:“重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本篇课文写赵州桥“美观”部分,语言生动优美,教学这一部分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读中理解,读中体会。
③“直观教学”法
通过投影的直观演示,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突破教学难点。
2.学法
与教法相适应,采用“读读——想想——说说——议议”的学习方法,在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中理解课文,培养能力,陶冶情操。
3.精读研讨。
这一段的教学,我以找重点句有个性地读→抓重点词→围绕重点词,联系上下问理解→总结学习方法的思路设计。4.加强词句训练,学习表达方法。
任何能力的形成,必须通过不断实践,反复训练方能形成。为使学生初步掌握抓重点词理解一段话的学习方法。根据教材特点,大胆放手,让学生在夸桥的过程中感悟到过渡句和围绕一个观点写一段话的方法。
五、回归主题,总结全文同学们,通过课文的学习,你由世界闻名的赵州桥联想到了什么?作者仅仅是在赞美赵州桥吗?
小结:同学们,就让我们饱含着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把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齐读一遍。 .感情朗读,学习第四段。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主要内容已心领神会,因此,采用以读代讲法,读出自豪、骄傲的感情。六、读全课,总结学习方法 三、 板书设计: 赵州桥 雄伟 坚固 美观 横跨 创举 精美 世界闻名 《赵州桥》导学练习学习课文完成下面问题:赵州桥位于( ),是一座( )。( )设计的,到现在已经有( )多年了。在文中找出表现赵州桥雄伟的语句: 3.在文中找出表现赵州桥坚固的语句: 赵州桥为什么坚固呢?因为( ),所以( )。赵州桥的设计是个创举,对桥有什么妙处? 第三自然段是围绕( )这句话写的。这句话是( )句,也是( ),在文中起( )作用。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 )和( ),是我国宝贵的( )。学习这篇课文我知道了: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赵州桥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赵州桥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操作实践,体会创举,抓重点词,体会美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赵州桥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思想,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策略和手段,课前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