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现代诗专题训练细节描写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现代诗专题训练细节描写第1页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现代诗专题训练细节描写第2页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现代诗专题训练细节描写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现代诗专题训练细节描写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现代诗专题训练细节描写,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下列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个小农家的暮
    刘半农
    她在灶下煮饭,
    新砍的山柴,
    必必剥剥的响。
    灶门里嫣红的火光,
    闪着她嫣红的脸,
    闪红了她青布的衣裳。
    他衔着个十年的烟斗,
    慢慢地从田里回来;
    屋角里挂去了锄头,
    便坐在稻床上,
    调弄着只亲人的狗。
    他还踱到栏里去,
    看一看他的牛,
    回头向她说:
    “怎样了——
    我们新酿的酒?”
    门对面青山的顶上,
    松树的尖头,
    已露出了半轮的月亮。
    孩子们在场上看着月,
    还数着天上的星:
    “一,二,三,四……”
    “五,八,六,两……”
    他们数,他们唱:
    “地上人多心不平,
    天上星多月不亮。”
    1921年2月7日,伦敦
    【注】1920年,刘半农离开风雨飘摇的祖国前往英国伦敦,该诗就写于1921年的伦敦。
    1.下列对诗歌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选取一户普通农家作为对象,描写了农家从傍晚时分到夜幕降临时的日常生活场景。
    B.男主人带着锄头从田里回来,一会儿到栏边看牛,一会儿问新酿的酒,这表现了他的勤劳。
    C.诗歌第四节写景,通过青山、松树、半轮月亮写出了夜的宁静美好,也表示天色已经晚了。
    D.诗歌最后两句暗示了现实社会中并非都是诗中所写的这种能享受祥和、安宁生活的农家。
    2.本诗擅长细节描写,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请举出两例并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乞丐
    艾青
    在北方
    乞丐用固执的眼
    凝视着你
    看你在吃任何食物
    和你用指甲剔牙齿的样子
    在北方
    乞丐伸着永不缩回的手
    乌黑的手
    要求施舍一个铜子
    向任何人
    甚至那掏不出一个铜子的兵士
    1938年春陇海道上
    1.艾青回忆写这首诗时说过,“乞丐伸出的永不缩回的手的细微动作,他是观察了很久之后才捕捉到这个体现痛苦的动作的”。乞丐“伸着永不缩回的手”这个细节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下列问题。
    呵,母亲
    舒婷
    你苍白的指尖理着我的双鬓
    我禁不住像儿时一样
    紧紧拉住你的衣襟
    呵,母亲
    为了留住你渐渐隐去的身影
    虽然晨曦已把梦剪成烟缕
    我还是久久不敢睁开眼睛
    我依旧珍藏着那鲜红的围巾
    生怕浣洗会使它
    失去你特有的温馨
    呵,母亲
    岁月的流水不也同样无情
    生怕记忆也一样褪色啊
    我怎敢轻易打开它的画屏
    为了一根刺我曾向你哭喊
    如今带着荆冠,我不敢
    一声也不敢呻吟
    呵,母亲
    我常悲哀地仰望你的照片
    纵然呼唤能够穿透黄土
    我怎敢惊动你的安眠
    我还不敢这样陈列爱的礼品
    虽然我写了很多支歌
    给花、给海、给黎明
    呵,母亲
    我的甜柔深谧的怀念
    不是激流,不是瀑布
    是花木掩映中唱不出歌声的古井
    1.生动而充满真情的细节描写往往能使读者进入细腻真实的情感体验当中,这一点在《呵,母亲》中就有体现。试从这首诗中选取一处,作简要分析。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杜运燮
    我是静默。几片草叶,
    小小的天空飘几朵浮云,
    便是我完整和谐的世界。
    是你们在饥渴的时候,
    离开了温暖,前来淘汲,
    才瞥见你们满面的烦忧。
    但我只好被摒弃于温暖
    之外,满足于荒凉的寂寞:有孤独
    才能保持永远澄澈的丰满。
    你们只汲取我的表面,
    剩下冷寂的心灵深处
    让四方飘落的花叶腐烂。
    你们也只能扰乱我的表面,
    我的生命来自黑暗的地层,
    那里我才与无边的宇宙相联。
    你们可用垃圾来使我被遗弃,
    但我将默默地承受一切,洗涤
    它们,我将永远还是我自己:
    静默,清澈,简单而虔诚,
    绝不逃避,也不兴奋,
    微雨来的时候,也苦笑几声。
    1944年
    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冷寂的心灵”是指“井”的沉静沉默的心灵,而这心灵可以“让四方飘落的花叶腐烂”,进一步显示出“井”的大度与包容精神。
    B.“洗涤”“垃圾”之后,“我将永远还是我自己”,表明了“井”“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性。
    C.“静默”“清澈”“简单而虔诚”,这几个词语准确地概括了“井”的丰富而可贵的品质。
    D.末尾的“绝不逃避,也不兴奋”“苦笑几声”,十分形象可感,“井”的不卑不亢的姿态跃然纸上。
    2.《井》中对细节的把握准确,描写传神,试举例分析其作用。
    【答案】
    一、1、B “表现了他的勤劳”错误。对男主人回家后一系列动作的描写,如“挂去了锄头”“坐在稻床上”“调弄着只亲人的狗”等表现的是他的悠闲、惬意。
    2、①“新砍的山柴,必必剥剥的响”,女主人正在做饭,灶中柴火的响声这一细节描写具有生活的真实性,同时营造了温馨的氛围。②“五,八,六,两……”,孩子们数星星时数错了数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孩子们的纯真,也使诗歌显得真实、自然。
    二、1.表现出作者对乞丐被饥饿折磨的同情和对乞丐因饥饿而失去尊严的理解;表达出作者对战争给人们带来灾难的痛恨。
    三、1.诗的第一句,“你苍白的指尖理着我的双鬓”,是母亲对儿女无限的爱抚,虽寥寥数语,但却形神毕现,带人进入情境之中。
    四、1.B “‘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性”理解错误,由原文可知,这表明了“井”的高洁、自持的品性。
    2、例如第一节描绘“井”的世界,作者运用了“几片”“小小”“几朵”等词,既映衬了“井”的安静,也与后面的“简单”形成呼应。又如“微雨来的时候,也苦笑几声”,把雨点敲打井面溅起水花的情形,展现得十分传神。

    相关试卷

    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小说专题训练-细节描写练习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小说专题训练-细节描写练习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十二现代文阅读Ⅱ现代诗歌__能力训练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十二现代文阅读Ⅱ现代诗歌__能力训练含解析,共14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十二现代文阅读Ⅱ现代诗歌__模拟训练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十二现代文阅读Ⅱ现代诗歌__模拟训练含解析,共9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