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3 圆锥曲线中的最值、范围问题 微点1 圆锥曲线中的最值问题试题及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380947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23 圆锥曲线中的最值、范围问题 微点1 圆锥曲线中的最值问题试题及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380947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23 圆锥曲线中的最值、范围问题 微点1 圆锥曲线中的最值问题试题及答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380947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23 圆锥曲线中的最值、范围问题 微点1 圆锥曲线中的最值问题试题及答案
展开专题23 圆锥曲线中的最值、范围问题 微点1 圆锥曲线中的最值问题
专题23 圆锥曲线中的最值、范围问题
微点1 圆锥曲线中的最值问题
【微点综述】
最值问题是解析几何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常以直线和圆锥曲线为背景,以函数、方程不等式等知识作为工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一定要重视方程思想的本质和降低计算量,它是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因素.其基本解题方法是把所求量表示成某个变量的函数,利用二次函数或函数单调性求最值或范围,也可以利用基本不等式,有时也会利用几何量的有界性确定范围.
最值问题不仅解答题中分量较大,而且客观题中也时常出现.
一、常用方法
解决圆锥曲线中的最值问题,常见的方法有:
(1)函数法:一般需要找出所求几何量的函数解析式,要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求函数的最值时,一般会用到配方法、均值不等式或者函数单调性.
(2)方程法:根据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建立方程,根据方程的解的条件得出目标量的不等关系,再求出目标量的最值.
(3)不变量法:在平面几何中有一些不变量的最值结果,在求最值时,可以考虑观察图形的几何特点,判断某个特殊位置满足的最值条件,然后再证明.
二、思维导图
求解圆锥曲线最值的思维导图如下:
最大最小为最值,单调二次不等式,几何有界也有用,具体问题再审视.
三、典型题型精析
题型一、与点的坐标、线段有关的最值问题
与线段有关的最值问题关键是建立关于线段的目标函数,然后运用基本不等式或者函数有关的问题,运用基本不等式或者函数求解.线段的长度可以通过两点间的距离或者利用相交弦长公式进行求解.
例1.
1.过抛物线的焦点作直线交抛物线于,两点,为线段的中点,则( )
A.以线段为直径的圆与直线相离 B.以线段为直径的圆与轴相切
C.当时, D.的最小值为4
例2.
2.已知抛物线( )的焦点为,过F作直线l交抛物线于M,N两点,则p=_______,的最小值为______.
例3.
3.已知F为抛物线C:y2=4x的焦点,过F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l1,l2,直线l1与C交于A、B两点,直线l2与C交于D、E两点,则|AB|+|DE|的最小值为
A.16 B.14 C.12 D.10
例4.
4.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椭圆C与y轴交于A,B两点,且.
(1)求椭圆C的方程.
(2)设点P是椭圆C上的一个动点,且点P在y轴的右侧.直线PA,PB与直线分别交于M,N两点.若以MN为直径的圆与x轴交于两点E,F,求点P横坐标的取值范围及的最大值.
题型二、与角度有关的最值问题
例5.
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椭圆:的离心率为,焦距为.
(Ⅰ)求椭圆的方程;
(Ⅱ)如图,动直线:交椭圆于两点,是椭圆上一点,直线的斜率为,且,是线段延长线上一点,且,的半径为,是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求的最大值,并求取得最大值时直线的斜率.
题型三、与向量有关的最值问题
例6.
6.如图,已知椭圆C1:+=1(a>b>0)的右焦点为 F,上顶点为 A,P为椭圆C1上任一点,MN是圆C2:x2+(y-3)2=1的一条直径,在y轴上截距为3-的直线l与AF平行且与圆C2相切.
(1) 求椭圆C1的离心率;
(2) 若椭圆C1的短轴长为 8,求·的最大值.
题型四、与面积有关的最值问题
例7.
7.已知点A(−2,0),B(2,0),动点M(x,y)满足直线AM与BM的斜率之积为−.记M的轨迹为曲线C.
(1)求C的方程,并说明C是什么曲线;
(2)过坐标原点的直线交C于P,Q两点,点P在第一象限,PE⊥x轴,垂足为E,连结QE并延长交C于点G.
(i)证明:是直角三角形;
(ii)求面积的最大值.
例8.
8.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椭圆C:的离心率是,抛物线E:的焦点F是C的一个顶点.
(Ⅰ)求椭圆C的方程;
(Ⅱ)设P是E上的动点,且位于第一象限,E在点P处的切线与C交与不同的两点A,B,线段AB的中点为D,直线OD与过P且垂直于x轴的直线交于点M.
(i)求证:点M在定直线上;
(ii)直线与y轴交于点G,记的面积为,的面积为,求的最大值及取得最大值时点P的坐标.
例9.
9.一种作图工具如图1所示.是滑槽的中点,短杆可绕转动,长杆通过处铰链与连接,上的栓子可沿滑槽滑动,且,.当栓子在滑槽内作往复运动时,带动绕转动一周(A不动时,也不动),处的笔尖画出的曲线记为.以为原点,所在的直线为轴建立如图2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1)求曲线的方程;
(2)设动直线与两定直线:和:分别交于两点.若直线总与曲线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试探究:的面积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求出该最小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例10.
10.已知圆的切线与椭圆相交于,两点.
(1)求椭圆的离心率;
(2)求证:;
(3)求面积的最大值.
【强化训练】
11.斜率为1的直线与椭圆相交于A,B两点,则的最大值为( )
A.2 B. C. D.
12.已知抛物线方程为y2=4x,直线l的方程为x-y+5=0,在抛物线上有一动点P到y轴的距离为d1,到直线的距离为d2,求d1+d2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
13.已知椭圆的长轴长为,为坐标原点.
(1)求椭圆的方程和离心率.
(2)设点,动点在轴上,动点在椭圆上,且点在轴的右侧.若,求四边形面积的最小值.
14.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左、右焦点分别是,以为圆心以3为半径的圆与以为圆心以1为半径的圆相交,且交点在椭圆上.
(Ⅰ)求椭圆的方程;
(Ⅱ)设椭圆,为椭圆上任意一点,过点的直线交椭圆于两点,射线交椭圆于点.
(i)求的值;
(ⅱ)求面积的最大值.
15.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向量,向量,,动点的轨迹为E.
(1)求轨迹E的方程,并说明该方程所表示曲线的形状;
(2)已知,证明:存在圆心在原点的圆,使得该圆的任意一条切线与轨迹E恒有两个交点A,B,且(O为坐标原点),并求出该圆的方程;
(3)已知,设直线与圆C:(1
(1)求证:直线AB过定点,且求出定点的坐标;
(2)求的值;
(3)当P在直线上运动时,求的面积的最小值,并求出此时P的坐标.
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F为x轴正半轴上的一个动点.以F为焦点、O为顶点作抛物线C.设P为第一象限内抛物线C上的一点,Q为x轴负半轴上一点,使得PQ为抛物线C的切线,且.圆C1、C2均与直线OP切于点P,且均与x轴相切.求点F的坐标,使圆C1与C2的面积之和取到最小值,
18.已知,是椭圆:上两点.
(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2)设为坐标原点,为椭圆上一动点,点,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交轴于点,求的最小值.
19.已知椭圆中心在原点,焦点在坐标轴上,直线与椭圆在第一象限内的交点是,点在轴上的射影恰好是椭圆的右焦点,椭圆另一个焦点是,且.
(1)求椭圆的方程;
(2)直线过点,且与椭圆交于两点,求的内切圆面积的最大值.
20.已知抛物线C:y2=2px(p>0)的焦点为F,若过点F且斜率为1的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于M,N两点,且|MN|=8.
(1)求抛物线C的方程;
(2)设直线l为抛物线C的切线,且l∥MN,P为l上一点,求的最小值.
21.已知椭圆的一个焦点为,左、右顶点分别为,.经过点的直线与椭圆交于,两点.
(1)当直线的倾斜角为时,求线段的长;
(2)记与的面积分别为和,求的最大值.
22.已知点,,动点的轨迹曲线满足,
,过点的直线交曲线于、两点.
(1)求的值,并写出曲线的方程;
(2)求△面积的最大值.
参考答案:
1.ACD
【解析】根据抛物线的定义和直线与圆的相切关系对四个选项逐一判断即可.
【详解】对于选项A,点到准线的距离为,于是以线段为直径的圆与直线一定相切,进而与直线一定相离:
对于选项B,显然中点的横坐标与不一定相等,因此命题错误.
对于选项C,D,设,,直线方程为,联立直线与抛物线方程可得 ,,,若设,则,于是,最小值为4;当可得,
,所,.
故选:ACD.
【点睛】本题考查了抛物线的定理和圆的切线的性质,属于基础题.
2.
【分析】先根据焦点坐标求,再联立方程得:,,,接着由抛物线的定义求出,最后求出.
【详解】∵ 抛物线( )的焦点为,∴ ,
∴ 抛物线的方程为,
设直线的方程为,如图,设,,
由得,
∴,,
由抛物线的定义得
,
∴
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抛物线的定义、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焦点弦问题,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是中档题.
3.A
【详解】设,直线的方程为,联立方程,得,∴,同理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满足,由抛物线定义可知
,当且仅当(或)时,取等号.
点睛:对于抛物线弦长问题,要重点抓住抛物线定义,到定点的距离要想到转化到准线上,另外,直线与抛物线联立,求判别式,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是通法,需要重点掌握.考查最值问题时要能想到用函数方法和基本不等式进行解决.此题还可以利用弦长的倾斜角表示,设直线的倾斜角为,则,则,所以
.
4.(1)
(2)横坐标的取值范围为,的最大值为2
【分析】(1)根据离心率及短轴长求出,,求出椭圆方程;
(2)解法1:设出P的坐标为,,得到PA,的方程,进而求出的坐标,表达出圆的方程,根据圆与轴有两个交点得到,利用求出最大值;
解法2:同解法1,表达出的坐标,根据以MN为直径的圆与x轴相交列出不等式,求出,利用垂径定理得到,求出最大值;
解法3:同解法1,表达出的坐标,根据半径大于圆心到轴的距离列出不等式,求出,利用垂径定理得到,求出最大值;
解法4:同解法1,,表达出的坐标,根据垂直关系得到,从而得到,求出,根据表达出的长,并求出最大值;
解法5::设直线OP与交于点T,根据相似得到T是MN的中点,求出T,
得到半径,根据点到轴距离小于半径,结合得到,
利用垂径定理得到,求出最大值.
【详解】(1)由题意,可得,,得,解得:.
椭圆C的标准方程为.
(2)解法1:设点P的坐标为,点A的坐标为(0,1),点B的坐标为.
∴,直线PA的方程为,同理:直线PB的方程为.
直线PA与直线的交点为;
直线PB与直线的交点为.
∵线段MN的中点坐标为,
∴圆的方程为.
令,则.
∵,
∴,
∴.
∵这个圆与x轴相交,该方程有两个不同的实数解,
∴,解得.
设交点坐标分别为,,则.
∴该圆被x轴截得的弦长的最大值为2.
解法2:设点P的坐标为,点A的坐标为(0,1),点B的坐标为.
∴,直线PA的方程为,同理:直线PB的方程为.
直线PA与直线的交点为;
直线PB与直线的交点为.
若以MN为直径的圆与x轴相交,则,
即,即.
∵,
∴,代入得到,解得.
该圆的直径为;
圆心到x轴的距离为;
该圆在x轴上截得的弦长为.
∴该圆被x轴截得的弦长的最大值为2.
解法3:设点P的坐标为,点A的坐标为(0,1),点B的坐标为.
∴,直线PA的方程为
同理:直线PB的方程为.
直线PA与直线的交点为;
直线PB与直线的交点为.
∴.
圆心到x轴的距离为.
若该圆与x轴相交,则,即.
∵,
∴,
∴,解得.
该圆在x轴上截得的弦长为.
∴该圆被x轴截得的弦长的最大值为2.
解法4:记点D的坐标为(2,0),点H的坐标为(4,0),设点P的坐标为,点M的坐标为,点N的坐标为.
由已知可得点A的坐标为(0,1),点B的坐标为.
∴AP的直线方程为,BP的直线方程为.
令,分别可得,.
∴点M的坐标为,点N的坐标为.
若以MN为直径的圆与x轴相交于点E,F,
∵,
∴.
.
∵,
∴,代入得到,
∴.
∴.
∴该圆被x轴截得的弦长的最大值为2.
解法5:设直线OP与交于点T.
∵轴,
∴有,.
∴,,即T是MN的中点.
又设点P的坐标为,则直线OP方程为.
令,得,∴点T的坐标为.
而,若以MN为直径的圆与x轴相交于点E,F,则,即.
∵,
∴,
∴,解得或.
∵,∴,∴.
∴该圆被x轴截得的弦长的最大值为2.
【点睛】圆锥曲线与圆结合的题目,要充分利用圆的几何性质进行求解,本题中使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小于半径来求解轴与圆相交,从而求出,利用垂径定理求解弦长,进而求出最大值.
5.(1) (2) 的最大值为 ,取得最大值时直线的斜率为 .
【详解】试题分析:(I)本小题由,确定即得.
(Ⅱ)通过联立方程组化简得到一元二次方程后应用韦达定理,应用弦长公式确定及圆的半径表达式.进一步求得直线的方程并与椭圆方程联立,确定得到的表达式,研究其取值范围.这个过程中,可考虑利用换元思想,应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及基本不等式.
试题解析:(I)由题意知 ,,
所以 ,
因此 椭圆的方程为.
(Ⅱ)设,
联立方程
得,
由题意知,
且,
所以 .
由题意可知圆的半径为
由题设知,
所以
因此直线的方程为.
联立方程
得,
因此 .
由题意可知 ,
而
,
令,
则,
因此 ,
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此时,
所以 ,
因此,
所以 最大值为.
综上所述:的最大值为,取得最大值时直线的斜率为.
【名师点睛】本题对考生计算能力要求较高,是一道难题.解答此类题目,利用的关系,确定椭圆(圆锥曲线)方程是基础,通过联立直线方程与椭圆(圆锥曲线)方程的方程组,应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到“目标函数”的解析式,应用确定函数最值的方法---如二次函数的性质、基本不等式、导数等求解.本题易错点是复杂式子的变形能力不足,导致错漏百出.本题能较好的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求解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6.(1) e=;(2) 49
【解析】(1)求出直线的方程,由直线与圆相切可得关系,结合可求得离心率;
(2)由短轴长可求得椭圆标准方程,由向量的加法可得·=(+)·(+),这样可用点坐标表示,从而可求得最大值.
【详解】(1) 由题意得F(c,0),A(0,b),则kAF=-.
因为在y轴上截距为3-的直线l与AF平行,
所以直线l:y=-x+3-,即bx+cy+(-3)c=0.
因为圆C2的圆心C2(0,3),半径r=1,直线l与圆C2相切,所以=1,即=1,所以e=.
(2) 因为椭圆C1 的短轴长为 8,所以2b=8,即b=4.
因为a2=b2+c2,=1,所以a=c,2c2=b2+c2.
所以c=b=4,a=4,所以椭圆方程是+=1.
设P(x,y),则
·=(+)·(+)
=()2+·(+)+·
=()2+·
=x2+(y-3)2-1
=32+(y-3)2-1
=-y2-6y+40=-(y+3)2+49,
又y∈[-4,4],所以当y=-3时,·的最大值是49.
【点睛】本题考查求椭圆的离心率,考查椭圆中的最值问题,考查向量的数量积.解题关键是用向量的加法法则把用表示,从而求得最值,这告诉我们在求最值时,当变量较多时,要尽量减少变量的个数,就可以很快求解.
7.(1)详见解析(2)详见解析
【分析】(1)分别求出直线AM与BM的斜率,由已知直线AM与BM的斜率之积为−,可以得到等式,化简可以求出曲线C的方程,注意直线AM与BM有斜率的条件;
(2)(i)设出直线的方程,与椭圆方程联立,求出P,Q两点的坐标,进而求出点的坐标,求出直线的方程,与椭圆方程联立,利用根与系数关系求出的坐标,再求出直线的斜率,计算的值,就可以证明出是直角三角形;
(ii)由(i)可知三点坐标,是直角三角形,求出的长,利用面积公式求出的面积,利用导数求出面积的最大值.
【详解】(1)直线的斜率为,直线的斜率为,由题意可知:,所以曲线C是以坐标原点为中心,焦点在轴上,不包括左右两顶点的椭圆,其方程为;
(2)(i)设直线的方程为,由题意可知,直线的方程与椭圆方程联立,即或,点P在第一象限,所以,因此点的坐标为
直线的斜率为,可得直线方程:,与椭圆方程联立,,消去得,(*),设点,显然点的横坐标和是方程(*)的解
所以有,代入直线方程中,得
,所以点的坐标为,
直线的斜率为; ,
因为所以,因此是直角三角形;
(ii)由(i)可知:,
的坐标为,
,
,
,因为,所以当时,,函数单调递增,当时,,函数单调递减,因此当时,函数有最大值,最大值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以及利用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判断三角形形状以及三角形面积最大值问题,考查了数学运算能力,考查了利用导数求函数最大值问题.
8.(Ⅰ);(Ⅱ)(ⅰ)见解析;(ⅱ)的最大值为,此时点的坐标为
【详解】试题分析:(Ⅰ)根据椭圆的离心率和焦点求方程;
(Ⅱ)(ⅰ)由点P的坐标和斜率设出直线l的方程和抛物线联立,进而判断点M在定直线上;
(ⅱ)分别列出,面积的表达式,根据二次函数求最值和此时点P的坐标.
试题解析:(Ⅰ)由题意知:,解得.
因为抛物线的焦点为,所以,
所以椭圆的方程为.
(Ⅱ)(1)设,由可得,
所以直线的斜率为,其直线方程为,即.
设,联立方程组
消去并整理可得,
故由其判别式可得且,
故,
代入可得,
因为,所以直线的方程为.
联立可得点的纵坐标为,即点在定直线上.
(2)由(1)知直线的方程为,
令得,所以,
又,
所以,,
所以,令,则,
因此当,即时,最大,其最大值为,此时满足,
所以点的坐标为,因此的最大值为,此时点的坐标为.
考点:椭圆方程;直线和抛物线的关系;二次函数求最值;运算求解能力.
9.(1)
(2)存在,最小值为8
【分析】(1)利用相关点法即可求曲线的方程;
(2)联立直线方程和椭圆方程,求出原点到直线的距离,结合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行求解即可.
(1)
解法1:设,,
,,,由题意得,
且,
,,,且,
即,且,
由于当点不动时,点也不动,不恒等于0,
于是,故,,
代入,得方程为.
解法2:由已知,若设,则.
设,依题意,,即,,
∴所求的曲线的方程为.
(2)
解法1:①当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时,直线为:或,都有,
②直线的斜率存在时,直线为:,,
由消去,可得,
直线总与椭圆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即,①,
由,可得,,同理得,,
原点到直线的距离和,
可得②,
将①代入②得,
当时,,
当时,,
时,,,
,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当时,的最小值为8,
综上可知当直线与椭圆在四个顶点处相切时,三角形的面积存在最小值为8.
解法2:设直线与椭圆C相切于点,则直线的方程为().
由解得,同理可得,
从而可得.
∵,∴,又,(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解法3:设直线与椭圆C的一个公共点为,则为切点,且,∴过E的切线方程为.
把 与得,
同理可得.
∴
当,即直线与椭圆C在四个顶点处相切时,的面积取得最小值8.
10.(1);(2)详见解析;(3).
【分析】(1)根据题意以及椭圆中,,满足的关系式即可求解;
(2)联立直线方程与椭圆方程,利用韦达定理和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即可得证;
(3)建立的函数关系式,将问题转化为求函数最值.
【详解】(1)由题意,椭圆,可得,
则,即,所以椭圆的离心率为.
(2)若切线的斜率不存在,则,
当,可得,不妨设,,则,所以;同理可得:当时,也有,
若切线的斜率存在,设,
因为直线与圆相切,可得,即,
由,整理得,
设,,可得,,
则,
所以,所以,
综上所述,总有成立;
(3)因为直线与圆相切,则圆半径即为的高,
当的斜率不存在时,由(2)可知,则;
当的斜率存在时,由(2)可知,
∴
,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所以,此时 ,
综上所述,当且仅当时,面积的最大值为.
11.C
【分析】设直线方程,与椭圆联立,利用弦长公式表示弦长,再求最值即可
【详解】设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直线l的方程为y=x+t,
由消去y,得5x2+8tx+4(t2-1)=0,
则x1+x2=,x1x2=,
∴|AB|=|x1-x2|=
==·,
当t=0时,|AB|max=.
故选:C.
12.
【解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根据抛物线的定义将问题转化为焦点到直线的距离减去,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根据题意画出图形:
抛物线方程为y2=4x,
直线l的方程为x-y+5=0,
,准线为,
在抛物线上有一动点P到y轴的距离为d1,到直线的距离为d2,
根据抛物线的定义可知:
d1+d2的最小值为焦点到直线的距离减去,
最小值为.
故答案为:
13.(1),;
(2)
【分析】(1)由已知,将椭圆方程转化为标准形式,确定其长轴、短轴,并求出参数的值,从而求出椭圆方程及其离心率;
(2)根据题意,易知,通过动点的坐标求出点的坐标,将四边形分割成三角形和三角形进行运算即可.
(1)
由题意知椭圆 ,
所以,,
故,
解得,
所以椭圆的方程为.
因为,
所以离心率.
(2)
设线段的中点为.
因为,所以.
由题意知直线的斜率存在,
设点的坐标为,
则点的坐标为,直线的斜率,
所以直线的斜率,
故直线的方程为.
令,得,故.
由,得,化简得.
因此,
.
当且仅当时,即时等号成立.
故四边形面积的最小值为.
14.(Ⅰ);(Ⅱ)(i)2;(ⅱ).
【详解】试题分析:(Ⅰ)根据椭圆的定义与几何性质列方程组确定的值,从而得到椭圆的方程;(Ⅱ)(i)设,,由题意知,然后利用这两点分别在两上椭圆上确定的值; (ⅱ)设,利用方程组结合韦达定理求出弦长,选将的面积表示成关于的表达式,然后,令,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确定的范围,从而求出的面积的最大值,并结合(i)的结果求出面积的最大值.
试题解析:(Ⅰ)由题意知,则,又可得,
所以椭圆C的标准方程为.
(Ⅱ)由(Ⅰ)知椭圆E的方程为,
(i)设,,由题意知因为,
又,即,所以,即.
(ⅱ)设
将代入椭圆E的方程,
可得
由,可得①
则有
所以
因为直线与轴交点的坐标为
所以的面积
令,将代入椭圆C的方程可得
由,可得②
由①②可知
因此,故
当且仅当,即时取得最大值
由(i)知,面积为,所以面积的最大值为.
考点:1、椭圆的标准方程与几何性质;2、直线与椭圆位置关系综合问题;3、函数的最值问题.
15.(1)略 (2) (3)
【详解】试题分析:(1)因为,,,
所以, 即.
当m=0时,方程表示两直线,方程为;
当时, 方程表示的是圆
当且时,方程表示的是椭圆;
(2).当时, 轨迹E的方程为,设圆心在原点的圆的一条切线为,解方程组得,即,
要使切线与轨迹E恒有两个交点A,B,
则使△=,
即,即, 且
,
要使, 需使,即,
所以, 即且, 即恒成立.
所以又因为直线为圆心在原点的圆的一条切线,
所以圆的半径为,, 所求的圆为.
当切线的斜率不存在时,切线为,与交于点或也满足.
综上, 存在圆心在原点的圆,使得该圆的任意一条切线与椭圆E恒有两个交点A,B,且.
(3)当时,轨迹E的方程为,设直线的方程为,因为直线与圆C:(1
由(2)知得,
即有唯一解
则△=, 即, ②
由①②得, 此时A,B重合为B1(x1,y1)点,
由 中,所以,,
B1(x1,y1)点在椭圆上,所以,所以,
在直角三角形OA1B1中,因为当且仅当时取等号,所以,即
当时|A1B1|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1.
考点:求轨迹方程及直线与椭圆,圆的位置关系
点评:中取不同值时代表不同的曲线,可一是直线,圆,椭圆,双曲线;
直线与椭圆相交问题常用的思路:直线方程与椭圆方程联立,整理为x的二次方程,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将所求问题转化到两根来表示,本题第二问第三问对学生而言难度较大
16.(1)证明见解析,定点的坐标为
(2)
(3)的最小值为4,此时的坐标为
【分析】(1)设出,,,求出导函数,得到,
写出直线PA的方程与PB的方程,从而得到直线AB的方程,得到直线AB所过定点;
(2)将直线AB的方程与C的方程联立,求出点M,N的坐标,根据求出答案;
(3)由弦长公式求出,进而求出点P到AB的距离,求出三角形面积.
(1)
设,,.
因为直线与抛物线相切,,所以,
所以直线PA的方程可表示为.
因为点P在PA上,所以,化简得.
同理可得,B点的坐标满足.
所以,直线AB的方程为,变形为,
所以直线AB过定点.
(2)
由直线AB的方程与C的方程联立得,所以,
点M的横坐标为,
所以,,所以.
(3)
由(2)得:直线AB的方程与联立得:,
所以,
直线的斜率为,
由弦长公式得,
点P到AB的距离,
所以,
所以当时,取得最小值4,此时P(2,0).
【点睛】抛物线相关的切线方程问题,通常结合导函数,利用导函数的几何意义求出切线方程,再利用题目信息进行相关的求解.
17.
【详解】设抛物线C:,点,并设的圆心分别为.
设,将其与抛物线C的方程联立,消去x得
. ①
因为PQ与抛物线C切于点P,所以,方程①的判别式为
.
进而,点.
故
.
由
. ②
注意到,OP与圆切于点P.
故.
设圆与x轴分别切于M、N,如图所示.
则 分别为的平分线.故.
由射影定理知.
结合式②有
. ③
由三点共线得
,
. ④
令,于是,圆的面积之和.
根据题意,仅需考虑T取最小值的情形.
根据③、④知
.
作代换.
由.
当且仅当时,上式等号成立.
此时,.
结合式②得
.
故点.
18.(1);(2).
【分析】(1)代点A,B的坐标到椭圆的方程,得到关于a,b的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得椭圆的标准方程;(2)设坐标为,求出,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得的最小值为.
【详解】解:(1)代入,两点:,,,
所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2)设坐标为,则①
线段的中点,,
所以:.
令,并结合①式得,
,
当且仅当,时取等,所以的最小值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椭圆的标准方程的求法,考查直线和椭圆的位置关系,考查椭圆中的最值问题和基本不等式,意在考查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掌握水平和分析推理能力.
19.(1);(2).
【分析】(1)利用将点的横坐标代入直线,求得点的坐标,代入的坐标运算,求得的值,也即求得点的坐标,将的坐标代入椭圆,结合,解方程组求得的值,进而求得椭圆方程.(2)设出直线的方程,联立直线的方程和椭圆的方程并写出根与系数关系,由此求得的面积,利用导数求得面积的最大值,并由三角形与内切圆有关的面积公式,求得内切圆的半径的最大值.
【详解】(1)设椭圆方程为,点在直线上,且点在轴上的射影恰好是椭圆的右焦点,则点.
∵
∴
又
解得
∴椭圆方程为
(2)由(1)知,,过点的直线与椭圆交于两点,
则的周长为,又(为三角形内切圆半径),
∴当的面积最大时,其内切圆面积最大.
设直线的方程为:,,则
消去得,
∴
∴
令,则,∴
令,
当时,,
在上单调递增,
∴,当时取等号,
即当时,的面积最大值为3,
结合,得的最大值为,
∴内切圆面积的最大值为.
【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椭圆标准方程的求解和椭圆的几何性质,考查直线和椭圆相交,所形成的三角形有关最值的计算,属于中档题.
20.(1)y2=4x.(2)-14.
【分析】(1)直线MN的方程为,联立方程得到x1+x2=3p.代入弦长公式得到答案.
(2) 先计算直线l的方程为y=x+1,设P(m,m+1),根据韦达定理,化简整理得到,得到最小值.
【详解】解:(1)由题意可知,则直线MN的方程为.
将直线方程代入y2=2px(p>0),得.
设M(x1,y1),N(x2,y2),则有x1+x2=3p.
∵|MN|=8,∴x1+x2+p=8,即3p+p=8,解得p=2,
∴抛物线的方程为y2=4x.
(2)由l∥MN,可设直线l的方程为y=x+b,将其代入y2=4x,
得x2+(2b-4)x+b2=0.
∵l为抛物线C的切线,∴Δ=(2b-4)2-4b2=0,解得b=1,
∴直线l的方程为y=x+1.
由(1)可知x1+x2=16x1x2=1.
设P(m,m+1),则,
∴,
∵x1+x2=6,x1x2=1,∴(y1y2)2=6,x1x2=16,y1y2=-4.
又,∴,
∴,
当且仅当m=2,即点P的坐标为(2,3)时,
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14.
【点睛】本题考查了抛物线方程,向量积的最小值,利用韦达定理,得到的表达式是解题的关键.
21.(1);(2).
【解析】(1)同椭圆方程为,直线方程为,联立,得,由此利用根的判别式,韦达定理、弦长公式能求出的长.
(2)当直线无斜率时,直线方程为,,当直线斜率存在时,设直线方程为,联立,得,由此利用根的判别式,韦达定理、弦长公式,结合已知条件能求出的最大值.
【详解】解:(1)因为为椭圆的焦点,所以,又,
所以,所以椭圆方程为,
因为直线的倾斜角为,所以直线的斜率为1,
所以直线方程为,和椭圆方程联立得到
,消掉,得到,
所以△,,,
所以线段的长.
(2)当直线无斜率时,直线方程为,
此时,,,面积相等,,
当直线斜率存在(由题意知时,设直线方程为,
设,,,,
和椭圆方程联立得到,消掉得,
△,方程有根,且,,
此时
时等号成立)
所以的最大值为.
【点睛】求解时注意根的判别式,韦达定理、弦长公式、椭圆性质的合理运用.
22.(1),;(2)△面积的最大值为3,此时直线的方程为.
【分析】(1)设,根据余弦定理得. 化简即得,再利用椭圆的定义求出曲线的方程;
(2)设直线的方程为,联立直线和椭圆方程得到韦达定理,,再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求出的最大值为3即得解.
【详解】解:(1)设,在△中,,,
根据余弦定理得.
即.
.
而,所以.
所以.
又,
因此点的轨迹是以为焦点的椭圆(点在轴上也符合题意),
因为,,所以,
所以曲线的方程为.
(2)设直线的方程为.
由,消去并整理得. ①
显然方程①的,设,,则
由韦达定理得,.
所以.
令,则,.
由于函数在上是增函数.
所以,当,即时取等号.
所以,即的最大值为3.
所以△面积的最大值为3,此时直线的方程为.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8章第10课时圆锥曲线中的范围、最值问题学案: 这是一份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8章第10课时圆锥曲线中的范围、最值问题学案,共17页。
专题22 圆锥曲线中的定点、定值、定直线问题 微点1 圆锥曲线中的定点问题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专题22 圆锥曲线中的定点、定值、定直线问题 微点1 圆锥曲线中的定点问题试题及答案,共3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微点综述,强化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22 圆锥曲线中的定点、定值、定直线问题 微点3 圆锥曲线中的定直线问题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专题22 圆锥曲线中的定点、定值、定直线问题 微点3 圆锥曲线中的定直线问题试题及答案,共3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微点综述,强化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