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滨州高新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展开高新高级中学期中试题
高二夏考 生物
(90分钟 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关于内环境说法错误的是( )
A. 细胞不仅依赖于内环境,也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B. 内环境中含有多种成分,如抗体、呼吸酶、尿素等
C. 当内环境稳态被破坏时,可能会引起酶促反应速率减慢
D. 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中
2. 下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人体细胞外液,其中I、Ⅱ、Ⅲ分别表示生活在甲、乙、丙中的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的渗透压主要来自蛋白质和无机盐
B. 若Ⅱ表示肝细胞,则甲中的葡萄糖浓度一定比乙中的低
C. 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在甲和乙中,淋巴细胞生活在甲和丙中
D. 肌肉注射一定浓度的血浆蛋白有助于缓解因营养不良引起的组织水肿
3. 研究发现,神经递质A会与蓝斑神经元上的CaIRI受体结合,引起K+通道开放,使K+顺浓度梯度转移,影响幼年大鼠蓝斑神经元兴奋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神经递质A与蓝斑神经元上的GaIRI受体结合后会使K+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外流
B. 离体的蓝斑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相反
C. 神经递质A还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兴奋
D. 神经递质A可以通过增大静息电位绝对值,抑制幼年大鼠蓝斑神经元的兴奋
4. 植物性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它们的作用既相互拮抗又协调统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由惊恐引起的呼吸和心跳变化是不受意识支配的
B. 排尿时,交感神经兴奋,会使膀胱缩小
C. 闪身躲过一辆汽车后心跳加快,此时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多
D. 饭后立即进行剧烈运动会使副交感神经活动减弱,导致胃肠蠕动减弱,不利于消化
5. 某脑卒中(脑中风)患者突然出现脸部、手臂及腿部麻木等症状,随后身体左侧上下肢都不能运动。研究表明,该患者的脊髓、脊神经等正常,四肢也都没有任何损伤,但是脑部血管阻塞使得大脑某区出现了损伤。患者即使出院后也有尿失禁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患者能发生膝跳反射,针刺左手有感觉
B. 患者的左侧大脑皮层中央前回可能有损伤
C. 刺激患者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的顶部,可引起头部器官的运动
D. 患者出现尿失禁,是由于血管堵塞破坏了大脑的低级排尿中枢
6. 学习和记忆是脑高级功能,人类的记忆分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两种形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
B. 短时记忆可能与神经元之间即时的信息交流有关,尤其是海马区
C. 长时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使两个神经元之间可直接传导电信号
D. 通过重复可将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有利宇获得知识的储存和再现
7. 如图为人体免疫系统清除肝癌细胞的示意图,①②③分别代表不同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②过程需要辅助性T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刺激
B. ③过程会导致肝癌细胞内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 图示细胞毒性T细胞可清除多种类型的肿瘤细胞
D. 图示过程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监视功能
8. 将小鼠放入设置有甲、乙两杠杆的箱子内,当它按压甲杠杆时,就会有食物掉进箱子供其食用,按压乙杠杆则没有。一段时间后,小鼠按压甲杠杆的频率明显高于乙杠杆。当按压甲杠杆不再有食物掉落时,一段时间后,小鼠按压两杠杆的频率不再有明显的差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小鼠按压两杠杆频率的差异是条件反射的结果
B. 小鼠按压甲杠杆后获得的食物属于非条件刺激
C. 按压两杠杆的频率不再有明显的差别表明条件反射已消退
D. 小鼠行为的变化属于大脑皮层参与下的学习过程
9. 长期过度精神紧张、焦虑或劳累等因素会导致免疫系统功能失调,机体产生的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结合,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的生理效应,引发的甲状腺疾病称为Graves病,患者出现食量增大、身体消瘦等症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TRAB能特异性识别并结合甲状腺细胞
B. 患者血液中的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偏高
C. 患者会出现甲状腺肿大,情绪易激动等症状
D. 患者应减少对海带等富含碘的食物的摄入
10. 生长素的发现经历了漫长的探索历程,多位科学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下列对相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达尔文提出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会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
B. 詹森实验说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C. 拜尔实验说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分布不均造成放置尖端的一侧生长受抑制
D. 温特实验证明胚芽鞘弯曲生长确实是由一种化学物质引起的,并将其命名为生长素
11.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都属于小分子有机物,对生命活动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B. 都由特定器官产生,运输到特定部位起作用
C. 都是由活细胞产生的,且都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
D. 从人尿中分离出吲哚乙酸,说明该激素是人体生命活动必需的
12. 植物激素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调节性物质,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对水稻根系生长的调节机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细胞分裂素氧化酶缺失突变体比正常水稻的根系发达
B. 生长素可以通过促进细胞分裂素降解来促进根系生长
C. 水稻插秧前用生长素类调节剂处理可提高其成活率
D. 在水稻根系生长过程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含量会按照次序出现高峰
13. 中药水飞蓟具有清热解毒、疏肝利胆药效,其药效主要与水飞蓟果实中水飞蓟宾的含量有关。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飞蓟进行处理,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本实验的自变量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和浓度
B. 赤霉素促进水飞蓟果实发育的最适浓度为200mg/L
C. 一定浓度范围内两种生长调节剂对水飞蓟宾含量都有抑制作用
D. 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不当会影响作物产量和产品品质
14.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有关它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它们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
B. 它们都属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自主神经系统
C. 它们通常共同调节同一器官,且作用相反
D. 交感神经使内脏器官活动加强,副交感神经使内脏器官的活动减弱
15.下丘脑是人体体温调节中枢,如图为寒冷环境中下丘脑对几种器官的调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程①和⑤的效果都是使效应器收缩 B.过程②的调控可以由④的结果来实现
C.过程③通过抑制高尔基体活动来实现 D.过程④存在对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
二.不定向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在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治疗时,需要监测血氧饱和度、离子浓度、酸碱平衡和血液中肝酶等各项指标,还需要将药物溶解到生理浓度的葡萄糖溶液氯化钠溶液或氯化钾溶液中,再进行静脉滴注给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重症患者肺部血管通透性增大可能导致肺水肿
B. 肺水肿会导致血氧饱和度下降和酸碱平衡失调
C. 将药物溶解在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可能导致神经细胞的动作电位降低
D. 血浆肝酶含量高于正常值,说明肝细胞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
17. 某神经纤维在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中,钠、钾离子通过离子通道的流动造成的跨膜电流如图所示(内向电流是指阳离子由细胞膜外向膜内流动,外向电流则相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ab段和bc段钠离子通道开放
B. c点时神经纤维的膜内电位等于0mv
C. cd段的外向电流是由钾离子外流引起的
D. 内向电流结束后,神经纤维膜内Na+浓度高于膜外
18. 失温,一般指人体热量流失大于热量补给,从而造成人体大脑、心、肺等核心区温度降低,并产生寒颤、迷茫、心肺功能衰竭等系列症状,甚至危及生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失温主要是由于内环境产热减少而导致的
B. 环境温度过低等原因会加快蒸发散热速率
C. 人体体温过低会影响组织细胞的代谢速率
D. 下丘脑可以感知寒冷,从而主动增加衣物
19. DC是一种树突状细胞,能高效地摄取、加工处理和呈递抗原;T细胞表面的PD-1和癌细胞表面的PD-L1结合后,使其无法识别癌细胞,导致免疫逃逸,“PD-L1”是一种免疫逃逸蛋白,让人体免疫系统产生“这是好人”的错觉;来那度胺是一种新型免疫调节剂,临床用于肿瘤的治疗;骨骼肌细胞可通过分泌不同的细胞因子IL-23、IL-10对免疫细胞的活性发挥调控作用。关于以上事实推测错误的是( )
A. DC能特异性识别抗原,DC对抗原的处理主要依靠溶酶体
B. 来那度胺可能减少了PD-1和PD-L1的结合进而维持T细胞的活性
C. PD-L1蛋白过量会抑制自身免疫细胞的功能属于自身免疫病
D. IL-23、IL-10等细胞因子作为信号分子只作用于B细胞表面受体发挥作用
20. 自然界中,植物开花需要光信号刺激,植物对日照时间的感知与光敏色素有关。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光敏色素只分布在植物分生组织的细胞内
B. 受到光刺激后,光敏色素的结构会发生改变
C. 被光激活的光敏色素会进入细胞核促进特定基因表达,从而表现出生物学效应
D. 可以人为地控制光照时间,达到使花卉分批上市的目的
三、非选择题(共55分)
21. (9分)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A、B、C、D表示四种体液,①②表示有关的物质。请据图回答∶
(1)A~D中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_____(填字母,2分),其中的字母_____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2)B的成分与C相近,但两者最主要的差别是_____。
(3)C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_____的含量有关;其酸碱度保持相对稳定,与它含有的_____物质有关。
(4)如果②代表O2,由体外进入到组织细胞需要_____(系统)协助完成;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_____(2分)。
22(14分).下图1表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图2、图3分别表示图1虚线框内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1)图1中表示效应器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组成。图2中组成突触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2分)(填字母)。
(2)图3中,表示兴奋部位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该处从未兴奋变成兴奋时膜内电位的变化是___________(2分)。
(3)兴奋在图2所示处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2分)。
(4)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甲、乙为两个电流计。该科研小组将三个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S)中。
给e点一个强刺激,乙电流表指针________(填“会”或“不会”)(2分)发生偏转;适当降低溶液S中的Na+浓度,b点的静息电位将________(填“不变”“增大”或“减小”)(2分)。
23(10分). 人体的温度感受器包括外周温度感受器和中枢温度感受器,前者分布于皮肤和黏膜中,后者分布于中枢中,分为热敏神经元和冷敏神经元。当热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兴奋性)高于冷敏神经元时,散热大于产热,反之,则产热大于散热。二者放电频率相等时所对应的温度称为体温调定点,如图1所示。人体被肠病毒、腺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后,会出现发热、呕吐、腹泻等胃肠性感冒症状,某胃肠性感冒患者体温变化如图2所示。
(1)人体处于炎热环境中时,皮肤中的____________感受器兴奋,该兴奋传至下丘脑的____________后,通过传出神经使汗腺分泌增强、皮肤血管____________,故热量增加,体温维持稳定。
(2)胃肠性感冒患者体温处于37.5℃时,下丘脑中的热敏神经元放电频率______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2分)冷敏神经元,在传出神经的支配下,机体减少散热的同时,还会通过促进_____________激素的释放、骨骼肌战栗等增加产热,最终出现发热症状。由此推测,肠病毒、腺病毒等病原体感染会导致体温调定点____________(填“右移”“左移”或“不动”)(2分)。
(3)图2中bc时间段内,机体的产热量_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散热量;cd时间段内,机体的产热量__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散热量。
24 (11分)胰岛素是唯一能够降低血糖的激素。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IR)结合后,受体被磷酸化而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酪氨酸激酶能够磷酸化相应底物(IRS),磷酸化的IRS可促进细胞质中相关酶的磷酸化等,进而催化一系列生理过程,如图所示。
(1)胰岛素可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据图分析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_(2分)。胰岛素还可通过促进①~④过程降低血糖,其中过程①和③分别在_____________细胞和____________细胞中进行。
(2)图示胰岛素降低血糖的过程体现了激素调节具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特点。
(3)经检测,某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胰岛素含量正常,但出现高血糖、尿糖等症状,据图推测其病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人体不同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不同,取决于不同细胞膜上____________(2分)不同,从根本上来说这种不同是____________的结果。
25.(11分)下图表示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请据图回答:
(1)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为__________,促进茎生长的生长素最适浓度是______mol/L,此浓度对根的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___(2分)。
(2)A 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芽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_,从图中分析,根、芽、茎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性有差异,三者敏感程度最强的是________。纵观三条曲线可见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特点是______________(2分)。
(3)主要由根尖产生并且与生长素和赤霉素等有协同作用的激素是__________(2分)。干旱会导致植物体内生长素、赤霉素等明显减少,乙烯和__________含量大量增加,从而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促进叶片等器官脱落过程。
高新高级中学十月份月考试题
高二夏考 生物
(60分钟 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5 BCDBA 6-10 CCBCC 11-15 CABCC
二、不定向
16 C 17 BD 18 ABD 19 ACD 20 C
三、
21.
【答案】(1) ①. A、B、C ②. A
(2)C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3) ①. 无机盐、蛋白质 ②. HCO3-、H2CO3
(4) ①. 呼吸系统、循环系统 ②.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22.(1)B 传出神经末梢和他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abc
(2)h 由负变正
(3)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
(4)不会 不变
23.【答案】
(1) ①. 热觉 ②. 体温调节中枢 ③. 舒张
(2) ①. 等于 ②. 甲状腺 ③. 右移
(3) ①. 等于 ②. 小于
24.【答案】
(1) ①. 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IR)结合后,受体被磷酸化而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酪氨酸激酶能够磷酸化相应底物(IRS),磷酸化的IRS可促进储存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囊泡转位 ②. 肝脏、肌肉 ③. 脂肪
(2) ①. 通过体液运输 ②. 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3)胰岛素不能与受体结合
(4) ①. 受体 ②. 基因选择性表达
25.(16分)
(1) 主动运输 10-4 抑制
(2) 促进 根 两重性
(3) 细胞分裂素 脱落酸
2024泰州靖江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泰州靖江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含解析,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南充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南充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含解析,共4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南充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南充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解析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