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七一华源中学2020~2021学年度八年级下学期语文三月试题
展开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一、(共9分,每小题3分)
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宋词集 的乐感、 的韵律、 的句型以及真切感人的情景于一体,成为人们喜爱的具有音乐美、韵律美和浓郁生活气息的文学形式。
A.抑扬顿挫 优美和谐 长短参差 B.长短参差 抑扬顿挫 优美和谐
C.优美和谐 长短参差 抑扬顿挫 D.优美和谐 抑扬顿挫 长短参差
2.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的祖先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光辉灿烂中华文化,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使中国成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
B.“行云工程”日前签约武汉国家商业航天基地,承建运营我国首个天基物联网系统,一定程度上能补救武汉在通信卫星领域的短板。
C.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研发的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D.大量研究表明,因意外造成脑损伤的患者表现出特殊才能,可能缘于大脑某些区域的活动减弱和某些区域的活动增强。
3.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A.在情感表达上,词比较倾向于和通俗文化接触在一起。像“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这四句完全是流行歌曲的形式。
B.不管雨下得有多么大,也不管连续下多少天,你都要对天会放晴充满信心,因为天不会总是阴的。自然界是这样,我们的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
C.这是一个特别的地方。这里有不同的民族的同胞:藏族、土家族、白族、维吾尔族,这里又有各种不同肤色的朋友:白色、黑色、黄色、棕色。
D.榜样的示范作用,似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似星火燎原,火红势旺。榜样群体感召和引导着广大市民“学榜样,我行动”,不断形成群体自觉。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4~6题。
传统中国的读书方法与意义
黄振萍
在儒学主导下的传统中国,古人读书不完全如现代社会那般是为了获取新的知识,如果仅仅从知识体量角度而言,那时候总量并不算大。《论语》首章讲“学而时习之”,这里的“学”是自己体悟觉醒的意思,所以古人说“古之学者为己”,而不仅仅是获取外在知识。所以,古人特别反对把读书只是当成“辞章记诵”来猎取功名,认为那样背离了读书的本意。朱子反复提倡读书要“涵泳”,读书应该做到使人“存心复性”(扩充自己内在的善性)、“学以成人”(学习高尚人格,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所以,在传统中国的儒学政教体系里,特别重视读书目的也就不奇怪了。
南宋人陈善在《扪虱新话》中曾对读书法有个精辟总结:“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读书要“求所以入”,就要如孟子所说的能够“知人论世”,熟悉作者的语境和个人品性,这样才能“见得亲切”,真实把握原作者的意图,知道古人的用心之处,以古人为师,矫正自己的言行,进行诚意正心修身齐家的自我治理,这样才能把书读进去。如果只是读进去,而不知运用,成为词句的奴隶,那只能落得个“两脚书橱”的称号,这不是善于读书的人。要“用得透脱”,就是要能够立足于自己的时代和语境,把所读之书消化透彻,对自己所处的当下之世有仔细的考辨,认清时势,消化所读之书,这样读书才能达到“经世致用”(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的效果。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谈到诗人的创作,也表达过类似的意思:“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王国维是从美学角度立言,意思其实是一样的。
在这个“入乎其内”和“出乎其外”的过程里,读书人的主体角色值得认真思考,他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更不是游谈无根的夸夸其谈者,虚心涵泳,然后“博学、审问、慎思、明辨而躬践之”。读书的过程,是读书人在所读之书与现实之间进行不断对话和诠释的过程。读书人“入乎其内”,体会原书的精神,吸收书的营养,同时要能“出乎其外”,用之于天下国家。在这过程里,读书人自己的狭隘生命体验得到了扩充;同时,为改变现实,又必须对书进行创造性地诠释,使自己当下的生命和文化灌注到古书之中,使古书具有了生机活力,成为改造现实、规划未来的参考。
这样的读书法有着鲜明的儒学特色,贯彻了儒学所强调的“学以成人”和“经世致用”思想,这也是与孟子提倡的士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社会存在方式是相对应的。到了明代,从社学开始,到科举求官,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教科书,读书的过程是“证诸先觉(验证前人的思考),考诸古训(考证古人的言语),尊所闻,行所知”的历程,从小就开始这样反复训练,“日以义理浸灌其心”,长大了自然就可以达到使“心术归于正”的目标了。
4.下列对古人“读书目的”的表述,与原文不符的一项是( )
A.古人读书不完全是为了获取那些体量并不大的知识。
B.“学而时习之”中的“学”,主要是为自己的体验觉醒而学。
C.古人特别反对用“辞章记诵”的读书方式来获取外在知识。
D.朱子倡导读书要“涵泳”,旨在提高人的内在修养。
5.下列对读书的“出入法”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入”,就要“知人论世”,熟悉作者的语境和个人品性。
B.“出”,就是立足于作者的时代和语境,透彻消化所读内容。
C.“入”,就是要真实把握原作者的意图,逐步进行自我治理。
D.被称为“两脚书橱”的人,就是只知道“入”,不知道“出”的人。
6.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学习新知识,获取功名,矫正自我的言行,改变现实、规划未来皆属于传统中国仕子读书的意义。
B.优秀的读书人可以把自己当下的生命和文化灌注到古书之中,增添古书的生机活力,提升读书的价值。
C.在“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过程中,读书人体会原书精神,吸收原书营养,同时又用之于天下。
D.文中倡导的读书方法有鲜明的儒学特色,所以按照这个方法读书就可以达到“心术归于正”的目标。
三、(共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7题。
春日杂兴(其一)
[宋]王禹偁①
两株桃杏映篱斜,装点商山副使家。
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
【注释】①王禹偁:晚年因直言进谏贬居黄州,任团练副史。②春风:此处暗指君王
7.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句以“桃杏映篱”,既照应了标题中的“春日”,也交代了环境场景。
B.第二句中“装点”将首句的桃杏和篱拟人化,刻画了自己生活的悠闲富足。
C.第三句以“何事”设问,因进谏触怒皇帝遭贬却说不知原因,可见心中无比郁闷。
D.第四句以花喻己,“莺”借风势“折数枝花”,说明遭奸佞迫害,含蓄地表达内心的苦楚。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题。
曹参①被召,将行,属其后相:“以齐狱市为寄,慎勿扰也。”后相曰:“治无大此者乎?”参曰:“狱市所以并容也,今扰之,奸人何所容乎?”参既入相,一遵何约束,唯日夜饮醇酒,无所事事。宾客来者皆欲有言至则参辄饮以醇酒间有言又饮之。醉而后已,终莫能开说。惠帝怪参不治事,嘱其子中大夫窋②私以意叩之。窑以休沐归,谏参。参怒,笞之二百。帝让参曰:“与窋何治乎?乃者吾使谏君耳。”参免冠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上曰:“朕安敢望先帝?”又曰:“视臣能孰与萧何?”帝曰:“君似不及也。”参曰:“陛下言是也。高帝与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③,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帝曰:“君休矣。”
吏廨④邻相国园。群吏日欢呼饮酒,声达于外。左右幸相国游园中,闻而治之。参闻,乃布席取酒,亦欢呼相应,左右乃不复言。
【注释】①曹参:汉惠帝时为齐相,汉相国萧何死,参闻之,即备行装,言“吾且入相”。不久,使者果来召参为相。②窋:zhú。③捶拱:垂衣裳而拱双手,意为天下太平无事,可以无为而治了。④吏廨(xie):官署。
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属其后相 属:嘱托
B.帝让参曰 让:责备
C.参免冠谢曰 谢:谢罪
D.陛下言是也 是:这样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宾客来者皆欲有言至则参辄饮以醇酒间有言又饮之
宾客来者皆欲有言/至/则参辄饮以醇酒/间有言/又饮之
宾客来者皆欲有言至/则参辄饮/以醇酒/间有言/又饮之
C.宾客来者/皆欲有言/至/则参辄饮以醇酒间/有言又饮之
D.宾客来者/皆欲有言/至则/参辄饮以醇酒/间有言又饮之
10.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参入朝为相,临行前交代继任者要特别注意监狱和市场的管理。
B.当曹参儿子奉命劝说父亲要有所作为时,曹参怒斥并鞭打了儿子。
C.惠帝责怪曹参整日不理朝政,但在了解了原因后,让他好好休息。
D.曹参的侍卫们不再说话的原因,是曹参命令侍卫们和群吏饮酒欢呼。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
四、(6分)
11.将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狱市所以并容也,今扰之,奸人何所容乎?
五、(26分)
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节选部分,完成12、13题。
选段一
陆军医院的青年医生尼娜·弗拉基米罗夫娜正坐在小桌子旁边,翻看她那本厚厚的淡紫色的日记本,里面是她用秀丽的斜体字所作的简短纪录:
1920年8月26日
今天,救护列车送来了一批重伤员。一个头部受伤的红军战士被安置在病房靠窗的床位上。他只有十七岁。人们把一个纸口袋交给我,里面放着从他衣袋里找出的证件和医生诊断书。他的名字叫作保尔·安德烈耶维奇·柯察金。证件有:一本磨破了的乌克兰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九六七号团证,上面记载着入团时间是1919 年;一本残破的红军战士证明书;还有一张红军团长给他嘉奖令的摘录,上面写着“对英勇完成侦察任务的红军战士柯察金予以嘉奖”。此外,还有一张显然是他亲笔写的字条:
拜托诸位同志,如果我牺牲了,请通知我的家属:谢佩托夫卡镇机车库钳工阿尔焦姆·柯察金。
这个伤员从8月19日被炮弹片炸伤以后,一直处在昏迷状态。明天阿纳托利·斯捷潘诺维奇将给他做检查。
选段二
保尔目不转睛地看着她,紧紧地皱着眉头,低声回答说:
“冬妮娅,这件事我们已经谈过了。当然,你知道我曾经深爱过你,而且即便是现在,我对你的爱还可以恢复,不过你必须跟我们一起。我已经不是从前的那个保夫鲁沙了。那时候我可以为了你的眼睛从悬崖上跳下去,现在回想起来,感到十分惭愧。如果是现在,那我说什么也不会去跳。可以拿生命冒险,但不应该是为了姑娘的眼睛,而应该是为了别的事情,为了伟大的事业。如果你认为我首先应该属于你,然后才属于党,那我不会成为你的好丈夫。我首先是属于党的,其次才是属于你和其他亲人的。”
读选段一,说说表现了保尔怎样的精神? (2分)
13.读选段二,说说保尔的思想经历了怎样的转变。 (4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7题。
无法设计的人生
①由于职业关系,许多朋友希望我能够为他们孩子的教育问题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专业性咨询意见。问题不外乎是上哪个学校最好?是出国读书好还是在国内读书好?如果要出国,什么时候出去最好,等等。可以看出,每个家长都竭尽全力想为孩子设计出一条最好的教育路线。其隐含的逻辑是,最好的教育意味着未来更大的成就或更好的生活。但我反问的第一个问题往往令他们难以回答:“孩子的想法是什么?”
②中国的父母往往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想什么,孩子越大越不知道。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通常情况下,爸爸都太忙,既没有时间也不善于和孩子进行平等坦诚的交流。妈妈虽然和孩子待在一起的时间比较长,但常常局限于生活上的照料而缺乏思想和情感上的沟通,或者失之于琐碎唠叨,叮嘱教训多而倾听分享少。另一方面,中国的父母总是认为,孩子懂什么,只要按照大人为之设计好的路线图付出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一个璀璨的前程和美好的人生。孩子的任务是付出自己的全部努力,家长的任务是尽一切可能为之创造最好的条件,内因和外因完美结合在一起,还有什么理由不能取得成功呢?
③吊诡的是,即使是按照最完美的路线教育出来的孩子,当他们走上工作岗位、结婚生子之后,不成功不如意的人似乎越来越多。拿到了美国顶尖大学的博士学位却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在国家机关努力工作了十多年却连个副处也没混到;唱歌跳舞琴棋书画无所不精的高学历女生却一心要嫁给只有高中学历的同学;工作上发展顺利的人没承想天天闹着要离婚……许多人心力交瘁地问我,当初为孩子费尽心思的设计有意义吗?
④教育过程可以设计,但人生不行。米兰·昆德拉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没错,生活仿佛特别喜欢和人开一些不大不小甚至是残酷的玩笑。你越想追求的就越得不到,你拼命想躲开的却常常鬼使神差地找上门来。除了学习和学术——甚至有时候学术界也不例外——之外,“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简直就是骗人的鬼话。最常见的情况是,你付出了百分之百的努力,却往往连百分之一的收获都得不到。有多少人禁不住为此愤愤不平,牢骚满腹,总觉得老天不公,社会不均,却很少能够静下心来想一想,我一开始的设计和追求对吗?
⑤没有人会觉得自己最初的目标不对,否则就不会追求。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当我们开始设计路线图的时候,我们不自觉地把追求的结果当成了人生的目标和全部。结果当然是我们所追求的,但如果仅仅只是为了结果而追求,我们就有可能走上人生的歧途。
⑥老实本分的农民很少会抱怨。他们在春天播种,夏天耕耘,满怀希望等待着秋天能够有一个好收成。但是,当秋天到来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把所有的农作物都毁掉了。农民所能做的是什么呢?他们总是默默地做好该做的事,来年春天,继续播撒希望的种子。在农民看来,天气不是自己能够控制的。因此,重要的是做好每天自己能够控制的事情,深耕、浇水、除虫,等等,至于结果如何,就由老天决定吧。
⑦过程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你可以享受其中。在过程中,你有思考,有体验,有感悟,也有收获和进步。这些本身就充满了乐趣。结果之所以和过程相比不那么重要,是因为它只是一个时点的结果。你不可能永远处于那个时点上。就像登山一样,登顶的结果固然壮观,但你终究是要下山的。而登山途中所欣赏到的不同景致,滴下的汗水,都会让你由衷体会到由内到外的乐趣和舒服。
14.第②段中,父母不知道自己孩子在想什么的原因有哪些? (6分)
15.第③段中,作者举的那些“不成功不如意”的例子可以概括为哪两种情况?(4分)
16.第④段开头为什么说人生不能“设计”?(4分)
17.阅读⑤—⑦段,分条表述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人生? (6分)
六、(8分)
根据要求完成18、19题。
【材料一】“全球增绿的四分之一来自中国”,植树节当天的这则消息成为过去几年国土绿化行动最好的证明。“一树新栽益四邻”,每棵种下的树苗,都是对自然的许诺,对人类赖以生存共同家园的尊崇。“纤纤不绝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愿山河年年添新绿,更愿美丽中国的壮丽画卷不断铺展。
【材料二】今年的3月12日是我国第43个植树节。这些年,海南省林业部门鼓励公众通过现场购买、网上捐款、银行转账、邮局汇款等多种方式,向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捐款“购买”碳汇,履行植树义务。很多人认为,足不出户就可以履行植树义务,这种捐款植树的方式为公众提供了多种选择,值得提倡。
18.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我国国土绿化行动卓有成效,作为中学生的你,也想为这一行动添砖加瓦,试拟三条具体行动建议。 (3分)
19.在班会上,你们围绕“通过网络履行植树义务值得提倡吗”这一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请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100~120字)。(5分)
七、作文(5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沙粒进入蚌体内,蚌觉得不舒服,但又无法把沙粒排出。好在蚌不怨天尤人,而是逐步用体内营养把沙包围起来,后来这沙粒就变成了美丽的珍珠。
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类似的痛苦与磨难,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呢?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或叙述生活经历,或论述其中道理,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①
湖北省武汉市七一华源中学2020~2021学年度八年级下学期语文三月试题答案
一、选题题
1-5 AACDB 6-10 DBADD
11、狱市这些行为,是善恶并容的,如果您严加干涉,坏人在哪里容身呢?
12、表现了保尔甘于奉献、勇敢、坚强的精神
13、从把党放在第二位转变为把党放在第一位。从“那时候我可以为了你的眼睛从悬崖上跳下去,现在回想起来,感到十分惭愧。如果是现在,那我说什么也不会去跳。可以拿生命冒险,但不应该是为了姑娘的眼睛,而应该是为了别的事情,为了伟大的事业。”可以看出保尔的精神境界变得崇高,把革命事业看得高于爱情,觉得党比冬妮娅重要。
14、父亲缺少与孩子沟通的时间并不善于交流,母亲缺乏思想和情感上的沟通或更多为叮嘱教训。中国的父母认为孩子应该按照父母给他们规划好的路线生活,这样就能取得成功。
15、努力求学工作但结果不如意;学历工作优异但不会处理人际关系。
16、人生具有不确定性,付出与收获有时不成正比。
17不要只是为结果而追求,做好自己能够控制的事情,享受过程。
18、(1)①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在荒山荒地以及荒废受损山体营造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②在沙区营造沙地锁边林和防风固沙林。③在雪域高原建起一道道“绿色围墙”,可以极大提升水源涵养能力,有效治理沙漠化,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构建起功能完善的区域性生态防护体系,巩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2)我认为通过网络履行植树义务的方法值得提倡。绿化是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不能只重视栽种的社会义务,更应强化护树、护绿的社会责任.捐款植树,可以让专业人员进行植树护林.有专人帮种,帮管,很省心.这样一来,不仅仅履行了植树义务,而且确保了植树的质量和效率,同时也避免出现植“数”造“零”的现象。
19、材料一主要信息是:不怨天由人,结局:沙粒变成呢个了美丽的珍珠。材料二主要信息:面对吸血的困境,野马因暴躁而死。据此立意:①学会以平和的心态看待生活或生命中的问题困难等;②忍受;③包容;④直面痛苦,不怨天由人;⑤人生不如意事情常八九。写作时注意体裁,写一个出彩的题目。
湖北省武汉市七一华源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七一华源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共5页。
2023届湖北省武汉市七一(华源)中学中考语文猜题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届湖北省武汉市七一(华源)中学中考语文猜题卷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倾听,根据课文默写,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有关问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阅读文段,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武汉市七一华源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5月调考九年级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七一华源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5月调考九年级语文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湖北省武汉市七一华源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5月调考九年级语文试题docx、湖北省武汉市七一华源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5月调考九年级语文试题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