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刷题08 气温变化与分布-【高频考点必刷题】七年级地理上学期高频考点高分必刷题
展开七年级地理上学期高频考点高分必刷题(人教版)
必刷题08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经典例题】
读某地气温日变化曲线图,完成1-2题。
1.该地当日气温日较差大约是( )
A.25℃ B.20℃ C.17.5℃ D.30℃
2.下列关于当日气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中午热,早晚凉 B.气温日变化很小
C.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左右 D.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答案】1.A 2.B
【解析】1.由图可知,当日最高气温大致为25℃,最低气温大致为0℃。因此当日气温日较差为25℃。A正确,故选A。
2.由图可知,14时左右气温最高,中午热,日出前后气温最低,且早晚的气温较低,A、C、D说法正确。该地气温日较差较大,B说法错误。故选B。
3.读“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世界1月平均气温从__________向__________逐渐降低,形成这种分布规律的因素是__________。
(2)南半球等温线比北半球__________(平直/曲折),是因为南半球的__________(海洋/陆地)面积大。
(3)AB两地1月平均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__,由此可知,同纬度地区冬季陆地气温比海洋气温__________。
(4)1月悉尼的平均气温约是__________℃,正值__________(季节)
【答案】(1)低纬 两极(高纬) 纬度因素
(2)平直 海洋
(3)A 低
(4)20 夏季
【解析】(1)结合所学可知,地球表面的热量来源于太阳辐射,低纬地区太阳辐射强,气温高;高纬地区太阳辐射弱,气温低。因此世界1月平均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形成这种分布规律的因素是纬度因素。
(2)读图可知,南半球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是因为南半球的海洋面积大。
(3)图中A地位于北太平洋,B地位于北美大陆,两地1月平均气温较高的是A地,由此可知,同纬度地区冬季陆地气温比海洋气温低,反之,夏季海洋气温比陆地低。
(4)图中1月悉尼的平均气温约是20℃。南北半球季节相反,1月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正值夏季,北半球是冬季。
【巩固训练】
一、选择题
1.想测量某地某日的温差大小,应选择的测量时间点是 ( )
①日出前后 ②12:00左右 ③14: 00左右 ④日落前后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一天之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二时(14:00)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气温日较差等于一天中最高气温减去最低气温。因此①③正确,故选C。
2.A地的海拔为400米,此时的气温是14℃,B地的海拔是1400米,则B地的气温是( )
A.3℃ B.12℃ C.8℃ D.9℃
【答案】C
【解析】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海拔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A地的海拔为400米,此时的气温是14℃,B地的海拔是1400米,则B地比A地海拔高1000米,气温低6℃,可算出B地气温为8℃,C正确、ABD错。故选C。
3.我国吐鲁番盆地有“早穿皮袄午穿纱”的说法,这说明当地比较大的是( )
A.气温年较差 B.气温日较差 C.日平均气温 D.年平均气温
【答案】B
【解析】由于中国大陆面积广阔,西部伸入亚洲内陆,因此中国的气候具有显著的大陆性特征。主要表现在气温的年变化和日变化较大,新疆的吐鲁番盆地地处内陆,气温冷热变化剧烈,“早穿皮袄午穿纱”是当地气温日变化大的生动写照。B正确,故选B。
4.四位同学根据表中数据分别绘制了一幅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其中最准确的是( )
时间(月)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气温(°C) | 25.3 | 25.2 | 24.8 | 22.0 | 19.4 | 16 | 13.2 | 15.0 | 18.1 | 19.8 | 23.4 | 25.4 |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从资料数据可以看出,该地7月份气温最低13.2°C,是冬季,该地1月份气温最高25.3°C,为夏季,此地应位于南半球,A、C错误;其中D选项为6月气温最低,与资料中7月份气温最低数字不符,D错误。所以,年变化曲线图B是正确的。故选B。
5.读某区域一月平均气温分布略图,造成甲、乙两地和乙、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因素、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
C.纬度因素、地形地势因素 D.纬度因素、海陆因素
【答案】A
【解析】根据图中的等温线分布,可以看出,该区域位于赤道以南,地处南半球,越朝南,气温越低。甲、乙两地的纬度大致相同,但此时甲的气温高于乙,这是由于夏季时,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受海陆因素的影响;乙地和丙地都在南太平洋上,两的气温是乙地高于丙地,这是由于两的纬度不同,乙地纬度低、气温高。故选A。
下图是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读图,完成6-7题。
6.七大洲中,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大洲是( )
A.非洲 B.亚洲 C.大洋洲 D.南极洲
7.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是( )
A.气温从低纬度向两极递减 B.气温南半球高于北半球
C.沿海气温高于内陆气温 D.大陆气温高于海洋气温
8.影响世界气温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人类活动
【答案】6.D 7.A 8.A
【解析】6.由图可知,非洲绝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气温都在20℃以上,世界上最炎热的大洲。南极洲绝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气温低于-10℃,是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大洲。D正确,故选D。
7.受纬度因素影响,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逐渐递减,A说法正确。南半球的气温不一定高于北半球,B说法错误。在同纬度地区,夏季沿海气温低于内陆,冬季沿海气温高于内陆,C、D说法错误。故选A。
8.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规律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和地形地势及人类活动等。从总体上看,世界气温分布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递减。纬度位置影响了获得的太阳辐射量的多少,纬度越低,正午太阳高度越大,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越多。因此决定气温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纬度因素。A正确。故选A。
下图为北半球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读图,完成9-10题。
9.北半球年平均气温( )
A.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递减 B.同纬度海洋低于陆地
C.同纬度大陆东岸均高于西岸 D.北极圈内均低于-10℃
10.甲区域年平均气温较周边地区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答案】9.A 10.C
【解析】9.由图可知,赤道附近地区气温高,越往北极地区气温低,因此年平均气温分布由低纬向高位逐渐递减,A正确。同纬度海洋气温高于陆地,B错误。大陆东西两岸没有明显的气温差异,C错误。部分北极圈内年均温高于-10℃,D错误。故选A。
10.甲区域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因此甲区域年平均气温低于周边地区,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因素,C正确。纬度位置因素对气温的影响是纬度越高气温越低,A错误。海陆位置因素对气温的影响是在同一纬度地区,海洋上气温和陆地上气温不同,B错误。甲区域气温较低与人类活动无关,D错误。故选C。
2020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活动主题是“保护红树林,保护海洋生态”,红树林生长在受到潮水周期性浸淹的海岸地带,图为世界红树林海岸分布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图中( )
A.年平均气温自北向南逐渐增加 B.同纬度地区海洋比陆地气温高
C.相较于北半球,南半球等温线较平直 D.30°S~60°S之间海洋面积最小
12.红树林( )
A.分布区域北界的纬度高于南界 B.集中分布于等温线密集的海岸地区
C.广泛分布于大陆东岸的海岸地区 D.多分布在年均温20℃以上的海岸地区
【答案】11.C 12.D
【解析】11.图中年平均气温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故A错误。同纬度地区冬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故B错误。相较于北半球,南半球等温线较平直,因为海洋占了绝大部分,地表更均匀,故C正确。从图中可看出,30°S~60°S之间海洋面积较大,故D错误。故选C。
12.读图可知,红树林分布区域北界在北纬30°左右,而分布区域南界已远超过南纬°,因此南界纬度高于北界;故A错误。红树林集中分布在等温线稀疏的海岸地区;故B错误。大陆东岸海岸和大陆西岸海岸均有分布;故C错误。红树林多分布在年均温20°C以上的海岸地区,故D正确。故选D。
下图为欧洲1月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完成13-15题。
13.影响甲、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洋流
C.地势 D.海陆位置
14.根据等温线的分布特征,推测丙地山脉的走向为( )
A.南北走向 B.东西走向
C.东北—西南走向 D.西北—东南走向
15.甲、乙两地之间等温线较稀疏,说明甲、乙两地之间( )
A.水平方向气温变化较大 B.水平方向气温变化较小
C.垂直方向气温变化较大 D.垂直方向气温变化较小
【答案】13.A 14.C 15.B
【解析】13.根据图中等温线数值可知,该地由南向北,气温随着纬度的升高而降低,甲地纬度比丙地纬度低,所以甲地气温远远高于丙地气温,由此可见,影响甲、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A正确;甲、丙两地都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B错误;甲、丙两地都位于平原地区,地势差异不大,C错误;甲、丙两地都位于沿海地区,D错误。故选A。
14.由图可知,丙地等温线沿东北——西南方向延伸,说明该地山脉走向为东北—西南走向,C正确,故选C。
15.由图可知,甲、乙两地在同纬度地区,水平方向的等温线稀疏,说明水平方向的气温变化较小,B正确,A、C、D错误。故选B。
读某地等温线图,同纬度 AB 两点,A点为陆地,B点为海洋,据图完成16-17题
16.图中所示半球是( )
A.北半球 B.南半球 C.东半球 D.西半球
17.判断该图中所表示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答案】16.A 17.B
【解析】16.北半球越向北温度越低,图示半球为北半球,A正确;南半球越向南温度越低,B错误;东西半球无法判断,CD错误。故选A。
17.根据图中的等温线可读出,A点温度大于20℃,B点温度小于20℃,夏季陆地升温快,气温比海洋高,可判断出为夏季,B正确;春季和秋季海陆温度差别不大,冬季陆地降温快,气温比海洋低,ACD错误,故选B。
图示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18-19题。
18.①处与④处的相对高度是( )
A.100米 B.300米 C.500米 D.700米
19.若②处气温为10℃,则③地气温为( )
A.11.2°C B.8.8°C C.9°C D.10°
【答案】18.C 19.A
【解析】18.根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判断,该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距为100。因此,①处海拔高度为400米,④处海拔高度为900米,①处与④处的相对高度为500米,C正确。故选C。
19.读图可知,②处海拔高度为900米,③处海拔为700米,③处海拔高度比②处低200米。根据“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③处海拔比②处低200米,气温高1.2℃,若②处气温为10℃,③处气温为11.2℃,A正确。故选A。
20.一年中,北半球和南半球陆地上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的月份分别是( )
A.1月和7月 B.2月和8月 C.7月和1月 D.8月和2月
【答案】C
【解析】世界气温年变化中,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北半球大陆上出现在7月,海洋上出现在8月,南半球大陆上出现在1月,海洋上出现在2月;月平均气温最低值北半球大陆上出现在1月,海洋上出现在2月,南半球大陆上出现在7月,海洋上出现在8月。根据题意。故选C。
21.下列关于气温变化与气温分布的一些叙述,错误的是( )
①世界气温总的分布规律是低纬度高,高纬度低。
②同纬度地区,高山、高原气温高,平原、盆地气温低。
③一天当中,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正午(1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午夜(零时)。
④陆地月平均气温的最高月北半球出现在7月,南半球出现在1月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世界气温总的分布规律是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①对;同纬度地区,高山、高原气温低,平原、盆地气温高(一般来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②错;一天当中,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1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③错;陆地月平均气温的最高月北半球出现在7月,南半球出现在1月,④对。故选A。
读下图(某地区等温线图),回答22-24题。
22.图中①区是一个
A.低温中心 B.高温中心 C.干旱中心 D.低压中心
23.解析图中②、③地区等温线的疏密情况,可知
A.②地温差小 B.②地温差大 C.③地温差大 D.一样大
24.图中①处的地形是
A.盆地 B.平原 C.山谷 D.山顶
【答案】22.A 23.B 24.D
【解析】22.从某地区等温线图可看出,①点四周气温高,中间气温低,因此①点是一个低温中心.
23.气温的水平分布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在等温线图上,同一条等温线上的各点气温值相等,一般情况,等温线密集,温差较大,等温线稀疏,温差较小,读图可知,②地等温线稠密,温差大.
24.从图中看出,甲地气温较低,说明海拔较高,四周气温较高,说明海拔较低,因此甲地海拔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应为山顶,故选D.
25.地理老师课堂上设计了一个实验:同时加热烧杯中同质量的水和沙土(如图),观察二者升温速度的差异,实验结果如表所示。用该实验可以说明的地理现象是( )
A.昼夜温度差异 B.冬夏温度差异 C.海陆温度差异 D.不同海拔温度差异
【答案】C
【解析】根据图中的温度计的数据,可以看出水和沙土的起始温度相同,都为19℃,加热5分钟后,解析得出沙土的温度升高快,水的温度升高慢,在海边太阳照射下,白天沙子温度升高快,水的温度升高慢,所以实验是为了验证海陆温度差异的,故C正确。故选C。
二、解答题
26.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上图可知,世界年平均气温从赤道向南、北两极_____(递增、递减),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地形、纬度、海陆)的差异。
(2)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______(平直、弯曲),是因为南半球的______(陆地、海洋)面积大。
(3)上图中年平均气温高于20 ℃的地区主要分布在_____(纬线)和_____(纬线)之间,该地区属于五带中的______带。
(4)下图中某地区正值1月,下列关于A、B两地所处的海陆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____)
A.都在海洋 B.都在陆地 C.A在陆地,B在海洋 D.A在海洋,B在陆地
【答案】
(1)递减 纬度
(2) 平直 海洋
(3)北回归线(或23.5N) 南回归线(或23.5°S) 热
(4)D
【解析】
(1)读图可知,世界年平均气温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递减.由于纬度越高,太阳辐射越弱,获得的太阳光热越少,气温越低,故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纬度的差异。
(2)由于在海洋和陆地的受热情况不同,海洋受热慢散热漫,陆地受热快散热快;在海陆交界处等温线弯曲程度大,南半球的海洋面积大,故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稀疏、平直。
(3)图中年平均气温高于20℃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之间,这地区属于五带中的热带。
(4)图中的气温向南递减,为南半球,南半球的1月是夏季,同纬度地区,其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图中B地气温高于A地,故B是陆地,A是海洋;故D符合题意,选D。
27.今年“五一”长假期间,外出旅游的王先生登山到甲地,通过GPS卫星定位确定了自己所在的位置(如图),请你帮助王先生判断。
(1)甲地位于________(东、西)半球。
(2)由甲地前往乙地,沿途可能会遇到河流吗?为什么?________。
(3)王先生到达乙地时,测得气温是18℃,此时山顶气温最低不低于________℃。(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4)若甲、乙两地图上距离2厘米,则他们的实际距离是________(垂直距离忽略不计)
(5)本地政府想在此地建一个造纸厂,你觉得A、B两地哪一处合适?________。
【答案】
(1)东
(2)可能;途中经过山谷,可能形成河流。
(3)14.4
(4)400米
(5)B(地)
【解析】
(1)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20°W东侧是东半球,西侧是西半球;160°E东侧是西半球,西侧是东半球。据图可知,甲地位于110°E经线上,所以甲地位于东半球。
(2)图中乙地的等高线弯曲部分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山谷处容易形成河流,所以由甲地前往乙地,沿途可能会遇到河流。
(3)由图可知,山顶的海拔在800米—1000米之间,乙地的海拔为400米,所以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为400米——600米。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所以山顶比乙地的气温低(400米——600米)÷100米×0.6℃=2.4℃——3.6℃,已知乙地的气温是18℃,所以山顶的最低气温部低于气温不低于18℃-3.6℃=14.4℃。
(4)根据图中比例尺可知,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200米,已知甲、乙两地图上距离2厘米,则他们的实际距离是2×200米=400米。
(5)A地位于河流上游,对河流污染较大;B地位于河流下游,对河流污染较小,所以如果建造纸厂,B地比A地更合适。
28.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和甲、乙、丙三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回答问题
(1)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年平均气温一般在________℃以上,属五带中的________带。
(2)图中A地的气温比周围同纬度地区气温低10℃以上,这主要是因为该地________。
(3)甲、乙、丙三地位于南半球的是________地,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________地。
(4)图中B地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甲、乙、丙三地的气温与B地年平均气温相符合的是________地。
【答案】
(1)20 热
(2)海拔高,气温低
(3)甲 甲
(4)温带季风气候 乙
【解析】
(1)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可知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大部分位于图中南北两条20℃等温线之间,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五带的划分: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北回归线至北极圈之间为北温带,南回归线至南极圈之间为南温带;北极圈以北为北寒带,南极圈以南为南寒带。
(2)读图可知,图中A地为我国青藏高原地区,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因此气温比周围同纬度地区气温低10℃以上。
(3)读甲、乙、丙三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可知,甲、乙、丙三地中,甲地最热月为1月,最冷月为7月,位于南半球;乙、丙两地最热月均为7月,1月气温均较低,位于北半球。图中,甲地的气温年变化曲线高低起伏最小,即气温年较差最小。
(4)读图可知,图中B地位于中纬度地区亚欧大陆东岸,其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读甲、乙、丙三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可知,甲地终年气温较高、乙地夏季高温冬季寒冷、丙地终年气温较低,所以乙地与B地年平均气温相符合。
29.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由A地与C地气温比较可知,纬度越高,气温越 。
(2)B地气温比A地 。可见同纬度地区的海洋和陆地气温 (相同、不同)。
(3)比较D、E可知,地势越高,气温越 ,一般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 (上升、下降)0.6℃。
(4)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地区绝大部分分布在 (纬线)之间。
(5)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的等温线 (平直或弯曲),主要原因是:南半球 。
(6)最炎热的大洲是 ,最寒冷的大洲是 。
【答案】(1)低
(2)高 不同
(3)低 下降
(4)南北回归线
(5)平直 海洋面积广阔
(6)非洲 南极洲
【解析】(1)世界上气温分布的规律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降低,故由A地与C地气温比较可知,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2)纬度相同的地方,在夏季,海洋上气温低些,陆地上气温高些.在冬季,陆地上气温低些,海洋上气温高些.在中纬度地区,海洋和陆地地区月平均气温最高和最低的月份一般也不相同。
(3)地势对气候的影响表现在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4)读图可知,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在地球五带中属于热带,这些地方年平均气温一般在20℃以上.
(5)气温分布主要受纬度、海陆、地势等因素的影响.南半球由于海洋面积广大,主要受海陆因素的影响,故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
(6)非洲全称阿非利加洲.“阿非利加”(Africa)是“阳光灼热”的意思.非洲3/4的面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绝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气候普遍暖热,因而被称为“热带大陆”;南极洲面积约140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350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最寒冷的大洲.南极洲98%的陆地为冰雪所覆盖,冰层平均厚度达1 720米。
必刷题13 聚落-【高频考点必刷题】七年级地理上学期高频考点高分必刷题: 这是一份必刷题13 聚落-【高频考点必刷题】七年级地理上学期高频考点高分必刷题,文件包含必刷题13聚落-高频考点必刷题七年级地理上学期高频考点高分必刷题解析版docx、必刷题13聚落-高频考点必刷题七年级地理上学期高频考点高分必刷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必刷题11 人口分布与人口问题-【高频考点必刷题】七年级地理上学期高频考点高分必刷题: 这是一份必刷题11 人口分布与人口问题-【高频考点必刷题】七年级地理上学期高频考点高分必刷题,文件包含必刷题11人口分布与人口问题-高频考点必刷题七年级地理上学期高频考点高分必刷题解析版docx、必刷题11人口分布与人口问题-高频考点必刷题七年级地理上学期高频考点高分必刷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必刷题10 世界气候-【高频考点必刷题】七年级地理上学期高频考点高分必刷题: 这是一份必刷题10 世界气候-【高频考点必刷题】七年级地理上学期高频考点高分必刷题,文件包含必刷题10世界气候-高频考点必刷题七年级地理上学期高频考点高分必刷题解析版docx、必刷题10世界气候-高频考点必刷题七年级地理上学期高频考点高分必刷题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