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新高中地理高考第10章 第2讲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学案

    新高中地理高考第10章 第2讲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学案第1页
    新高中地理高考第10章 第2讲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学案第2页
    新高中地理高考第10章 第2讲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学案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高中地理高考第10章 第2讲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中地理高考第10章 第2讲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学案,共1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讲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交通运输方式变化的影响
    交通方式的变化
    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典例
    新的交通
    方式发展
    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嘉兴的城市形态随水路(江南运河)和陆路(沪杭铁路)运输的发展而变化
    某种交通
    方式的衰落
    影响聚落
    空间形态
    的演变 
    随着大运河的淤塞、海上运输的发展、京沪铁路的建成,沿运河城市发展缓慢,城市沿河伸展的空间形态基本保持不变

    2.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1)表现:聚落的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并以此为主要发展轴。
    (2)实例:株洲市主要沿京广铁路发展。武汉市位于汉江与长江汇合处,城市空间形态呈现沿江分布的特点。
    [易错提醒] (1)交通运输是影响聚落形态的重要因素。
    交通条件对聚落的形态影响很大,但并非起决定作用。因为聚落形态的形成受地形、河流、政策、城市规划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并非一个因素决定的。
    (2)并非各种交通运输方式都对聚落形态产生很大影响。
    公路、铁路、河运对聚落形态的影响很大,但航空、管道运输对聚落形态的影响较小,因为飞机场远离聚落,管道线路一般在地下。
    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1.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
    区域
    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商业网点密度
    山区
    地势起伏,交通运输线路稀少,运输方式单一

    平原
    交通便利,商业网点沿公路分布


    2.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
    (1)原因:商业网点的位置要求有便捷的交通,这样才能吸引大量购物者,即以交通最优为原则。
    (2)表现:很多商业网点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3.对商业中心的影响
    (1)大城市的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布局,与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变化密切相关。
    (2)集镇:在交通要道上发展起来,交通线路的改变常会引起集镇的繁荣或衰落。
    ,◎
    (2019·陕西咸阳模拟)下图为某市城区扩展图,其中箭头表示其城区随时间扩张的方向及范围。据此完成1~2题。

    1.该市古商业区利用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是(  )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海洋运输 D.内河运输
    2.影响该市城区扩展的主要因素是(  )
    A.交通 B.河流
    C.经济 D.地形
    答案 1.D 2.A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①②③④四地中,商业网点密度最小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4.拟在P地建立某大宗商品集散中心,主要考虑的区位条件有(  )
    ①地形 ②地租 ③市场 ④交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 3.A 4.C
    (2019·河北沧州模拟)如今的人们多数都会选择网购,网购量的增加,物流的需求也会加大,京东和菜鸟都研发出无人机物流配送(下图),让偏远地区的用户也能快速的收到货品。据此完成5~6题。

    5.农村电商物流配送成本高、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农村(  )
    A.地形崎岖,道路密度小 B.人口外流,缺配送人员
    C.交通拥堵,配送费时长 D.订单分散,人口密度小
    6.和传统的配送方式相比,无人机配送的优势有(  )
    A.运量大 B.人力成本低
    C.速度快 D.受天气影响小
    答案 5.D 6.B

    考点一 交通运输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影响聚落形态的变化

    [拓展延伸] 水路交通发展变化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巨大

    2.交通线的变化影响聚落形态和发展速度

    3.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影响
    对自然环
    境的影响
    不合理的交通线建设,会破坏地表水的分布,导致洪涝灾害;山区不合理的交通线建设,会破坏山区地表状况,导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对农业
    的影响
    交通线对商品农业的影响最明显,商品农业一般沿交通线分布;乳畜业、园艺业等产品容易变质,需要及时运输,也要沿交通线分布;自给农业对交通线分布要求较低。交通线的延伸,扩大了商品农业的销售范围
    对工业
    的影响
    交通线对工业的影响最明显。交通运输成本是工业的一项重要支出,因此,工业企业都要布局在主要交通线附近
    对城市
    的影响
    沿重要的交通线可以形成城市轴线;交通线交会处往往会形成新的城市;交通线的变化会影响城市的兴衰
    对商业
    的影响
    商业的发展离不开便利的交通。商业网点和商业中心都布局在重要交通线沿线
    对旅游业
    的影响
    交通通达度决定了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新的交通线的修建,可以带动沿线旅游业的发展


    (2019·安徽六安模拟)河南省安阳市地处豫、晋、冀三省交界处,地处太行山向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既有较早修建的京广铁路线、107国道线从中穿过,也有近年来修建的京珠澳髙速公路和京广高铁线从东部经过,这些交通线路对安阳市的城市空间形态和区域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下图为河南省安阳市主要交通线分布图。据此完成1~2题。

    1.推测安阳市未来城市空间发展的主体方向是(  )
    A.向西发展      B.向北发展
    C.向南发展 D.向东发展
    2.京广高铁线对安阳市城市发展的影响主要是(  )
    ①提高了区域的城市等级 ②推进城市化进程 ③缩短了人们的出行时间 ④扩大了城市的行政范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D 2.B [第1题,新的交通方式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由材料“近年来修建的京珠澳髙速公路和京广高铁线从东部经过”可知,受交通条件的影响未来城市将向东发展,D正确。第2题,高铁可缩短人们的出行时间,推进城市化发展,B正确;城市等级划分的依据是城市人口规模,高铁的修建不会提高城市等级和城市行政范围。]
    3.(安徽卷)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福建省1982年和2005年交通与城市发展示意图。改革开放后,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福建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由1982年的117.81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6 554.69亿元,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1)简述福建省交通运输网的变化特点。
    (2)说明交通条件改善对福建省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解析 第(1)题,本题考查交通运输网的变化。交通运输网由交通运输的线和点组成,共同形成不同形式和层次的交通运输网。结合图中图例和图中信息不难作出描述。第(2)题,本题考查交通运输变化的影响。促进区域城市化进程主要从城市数目、城市等级、城市规模、城市人口数量及所占比重等方面考虑。交通运输也加强了区域联系,促进了人口迁移。
    答案 (1)交通运输线路里程增加,站点增多,密度增大;高速公路从无到有,沿海地区及其与中西部之间的交通线明显增多,交通布局更加合理;形成了以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为主的省级综合运输网。
    (2)加强了区域内外联系;促进了经济发展,推动了工业化进程和产业结构调整,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城市数量增多,规模扩大,等级提升,布局合理,沿海地区城市密集,城市等级体系更加完善。
    考点二 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1.交通运输对商业中心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易错提醒] (1)交通干线沿线并不一定都是商业网点密集。
    商业网点的集聚既追求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也追求广阔的消费市场,有些交通干线沿线人口稀疏,自然条件较差,商业网点也较为稀疏,或往往是交通干线的节点位置才会聚集商业网点,如高铁沿线的商业网点只出现在高铁站附近。
    (2)平原地区的商业网点密度不一定大于山区。
    一般来讲,山区商业网点的密度较小,平原地区商业网点的密度较大。但在热带、寒带的平原地区,由于气候恶劣,人口密度小,商业网点的密度也很小。
    2.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选址的影响
    商业网点的分布一般是遵循市场最优原则,分布在城市的几何中心处,但更多的是遵循交通最优原则,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如下图所示:

    3.商业网点区位的判读方法
    看城市
    地价高低
    在地价最高处,可能是城市中心商务区,在次高峰处,可能布局次级商业区
    看城市路网密度
    城市路网密度大的地区,人流、物流量大,商业网点密集
    看城市道
    路网格局
    城市干道与市区环路交会处,交通便利,便于人员流动和商品货物集散,成为合理布局商业网点的理想区位
    看建筑的密度
    建筑物高大稠密的地区地价高,可能是城市中心商务区
    看车流量
    白天车流量大、停车频率高,夜晚相反,可能是商业密集地区


    (2017·北京卷)下图为107国道邯郸-武汉段及其附近区域简图。读图,回答下题。

    该段国道能够(  )
    ①增加沿线商业网点数量 ②促进沿线地区人口流动 ③缓解陇海铁路运输压力 ④促使省会城市空间形态呈带状分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素养解读] 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综合思维素养。运用综合思维分析出该段国道能增加沿线商业网点数量,促进沿线地区人口流动。
    [解题流程] 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自主尝试] A

    (2019·安徽马鞍山模拟)图书借阅为社会公益事业,传统公共图书馆要求读者必须在规定的开放时间进行图书借阅并到同一借阅点归还图书,24小时自助图书馆则可以让读者像在ATM机上存取钱一样,在任何时间、任意一台设备上自助申办借书证、查询、借书、还书。二者系统各自独立。下图为武汉市24 小时自助图书馆分布密度图(颜色越深密度越大)。据此完成1~2题。

    1.形成图示分布格局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交通       B.河流
    C.技术 D.生态
    2.将来新建24小时自助图书馆应(  )
    A.尽可能靠近现有传统图书馆
    B.着重考虑新建点附近的居民素质
    C.与传统图书馆图书保持配套
    D.选择人流量大,通达性强的地区
    1.A 2.D [第1题,24小时自助图书馆属于商业网点,其布局深受交通通达度的影响,据图可知,越靠近武汉市的市中心,交通通达度越高,24小时自助图书馆的密度越大,因此形成图示分布格局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交通。第2题,结合上题的分析可知,将来新建 24 小时自助图书馆应选择流量大,通达性强的地区。]
    (2019·湖北省八市联考)当前电子商务物流模式主要有“自营”和“第三方”两种模式:“自营”是指电商拥有自主经营的物流体系,“第三方”是指电商将物流活动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中国某著名电商J集团自创立始就以“自营”物流模式为主,随后又推出了“夜间配”(配送员当日晚间19:00~22:00送货上门)等举措。据此完成3~4题。
    3.推测J集团早期遇到的主要困难是(  )
    A.技术不高 B.配送员短缺
    C.货源不够 D.资金不足
    4.“夜间配”这一举措主要可以(  )
    A.降低配送成本 B.加大卖货力度
    C.提高用户粘性 D.延长产业链条
    3.D 4.C [第3题, J集团自创立始就以“自营”物流模式为主,电子商务物流,不需要太高技术,A错;我国劳动力充足,配送员充足,B错;厂家提供的货源充足,C错;推测J集团早期规模小,遇到的主要困难是资金不足,故选D。第4题,“夜间配”这一举措主要可以方便白天工作不在家的用户,提高用户粘性,C对;夜间送货,可能增加配送成本,A错;是送货时间的差异,对卖货影响不大,B错;没有延长产业链条,D错。]

    图表专攻(十六) 聚落及商业网点分布图的判读

    聚落及商业网点分布图是考查影响聚落及商业网点因素的主要方式,常见的主要有聚落分布图、城市扩展图等,主要考查分布特点、影响分布因素及不同区域分布密度的差异等。


    图1 华北地区聚落分布图

    图2 沪宁交通走廊及城市扩展关系图

    图3 福建某地区聚落及商业网点分布图

       


    1.读图名,定位置
    根据图名和图中地理事物定位置:如图1中为华北地区,南部临海;图2中图名显示为沪宁交通走廊,即为上海到南京的交通线路分布;图3为福建某地区聚落及商业网点分布图,说明位于我国东南地区。
    2.看分布,析因素
    (1)从图例、注记中提取聚落信息,观察聚落的分布特点;(2)联系图中交通线路、等高线等特点,分析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如图1中聚落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丘陵地区,多分布在河谷地区,多沿公路分布,影响因素为地形和交通;图2中城市多沿高速公路及铁路线分布,规模较大城市有飞机场,城市不断向外扩展;图3中A处聚落沿公路线扩展,B处聚落沿河流伸展。
    3.比差异,找趋势
    (1)对比分析不同位置聚落及商业网点密度差异;
    (2)预测分析未来的发展及扩展方向。如图1中A处平原地区聚落密度大于丘陵地区,聚落沿公路将会呈东北—西南方向扩展;图2中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展,会导致城市连片发展,形成城市群或城市带;图3中受地形影响,C处聚落及商业网点密度远大于D处;E处因泥沙淤积,导致河港废弃,会引起商业网点密度减小,城市保持原来沿河分布的特征。

    (重庆卷)阅读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咖啡是世界主要饮品之一。世界某咖啡连锁企业的原料实行全球化采购,我国云南的小粒种咖啡也是其原料之一。小粒种咖啡树适宜生长在海拔800~1 800 m、年均温19~20℃、土壤排水良好等环境中。下图是某城区用地示意图。

    该企业拟将图中A、B两处作为咖啡店的备选地,请分别说出A、B处的两点区位优势。(要求:两处回答的区位优势不重复,每处回答超过两点的按前两点计分)
    [解题指导] 由图示可获取以下信息

    [自主尝试] A处:交通便利;人流量大;消费能力强。B处:租金便宜;环境优美;交通便利。

    (2019·河北邯郸模拟)读位于平原地区的我国南方某城市示意图,完成(1)~(2)题。

    (1)与1980年比较,2017年该城市(  )
    A.交通发展促使城区面积向东大规模扩展
    B.城区发展和交通建设不受河流影响
    C.多层次的立体交通网络尚未形成
    D.老商业中心服务范围变小
    (2)2017年,该城市新建商业中心(  )
    A.沿河流两岸分布 B.沿环线高架路分布
    C.位于城市交通干线交会处 D.围绕老商业中心均匀分布
    (1)A (2)C 第(1)题,比较不同年份的城市示意图可知,城区面积扩大且向东延伸,故A项正确。第(2)题,据图可知,商业中心数量增加且多分布于交通干线交会处,地铁、公路、航空立体交通网络已形成,故C项正确。
    课时作业(二十五)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1小题,共44分)
    (2019·江西赣州模拟)梧州位于桂江、浔江和西江汇流处,自古便是“岭南重镇”“两广咽喉”。清代被辟为通商口岸,以航运打头,工商业迅速发展,1905年前后成为广西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后来,西江航运的优势节节衰减,梧州的辉煌渐渐远去。据此完成1~2题。

    1.梧州早期工商业兴起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        B.地形
    C.河流 D. 劳动力
    2.梧州工商业衰落的直接原因是(  )
    A.消费市场要缩 B.土地资源短缺
    C.科技创新不足 D.陆上交通冲击
    1.C 2.D [第1题,结合图文材料可知,梧州位于桂江、浔江和西江汇流处,自古便是“岭南重镇”“两广咽喉”。清代被辟为通商口岸,以航运打头,工商业迅速发展,因此梧州早期工商业兴起的主导因素是河流。故选C。第2题,结合材料可知,西江航运的优势节节衰减,说明受陆地交通冲击,梧州工商业衰落,故选D。]
    (2019·湖南长沙模拟)读京杭运河古、今通航图,完成3~4题。

    3.“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这是古人对扬州的赞誉与向往。历史上的扬州曾经是全球十大繁华都市之一,地位堪比今天的纽约、巴黎。下列关于造成扬州地位下降的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类的过度开垦使环境恶化 B.洪水淹没了原来的扬州
    C.环境污染严重 D.交通运输线路的发展变化
    4.下列关于扬州城市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发展速度加快 B.目前城市形态沿运河伸展
    C.城市形态变化缓慢 D.历史上城市形态多方向发展
    3.D 4.C [第3题,在历史上,扬州由于靠近京杭大运河,交通便利,发展较快,城市沿运河扩展;随着清末大运河的淤积,加之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扬州发展的速度减慢,地位下降,故D项正确。第4题,由于交通运输线路的变化和京杭大运河的衰落,扬州发展速度较慢,故A项错误;古代水路运输便利,城市形态往往沿运河发展,故B、D项错误;扬州地位的下降,发展速度的放缓,使得城市形态变化缓慢,故C项正确。]
    (2018·安徽芜湖二模)古代芜湖得两江交汇、舟楫之利,经济比较发达。如今,历史遗留下来的“芜湖古城”部分巷道仍保持着明清时期的整体格局。下图为芜湖市主城区地理位置及主要公路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芜湖古城”最可能位于(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6.芜湖市主城区大型批发市场更多地集中于城市主干道附近而非高速公路沿线,这主要是因为相对于高速公路,城市主干道(  )
    A.运输速度更快 B.运输更加机动灵活
    C.路面更加宽阔 D.附近地价更加低廉
    5.C 6.B [第5题,古代芜湖得两江交汇、舟楫之利,经济比较发达,说明处于在河流的交汇处,从图中看丙地处于在长江和青弋江交汇处,故选C。第6题,芜湖市主城区大型批发市场更多地集中于城市主干道附近而非高速公路沿线,这主要是因为相对于高速公路,城市主干道运输更加机动灵活,方便货物的流动;城市主干道运输速度没有高速公路快,路面也不比高速公路宽阔,附近地价更高,故选B。]
    (2018·安徽蚌埠二模)最后一公里物流是配送的最后一个环节。它的优势是可以实现“门到门”,按时按需地送货上门。已成为我国目前物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下图是我国某网上商城自建物流体系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7.关于该网上商城物流体系叙述正确的是(  )
    A.长三角地区是物流中心最密集地区
    B.青藏地区目前应多建一级物流中心
    C.位于成都的物流中心为省内服务
    D.物流中心等级越高,数量越少,距离越近
    8.最有利于解决该网上商城最后一公里物流问题的是(  )
    A.加快交通路网建设 B.提高地区信息化水平
    C.增加城市配送站数量 D.提高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7.A 8.C [第7题,根据图例信息可知,长三角地区是物流中心最密集地区;青藏地区目前城市配送站都没有,不适合多建一级物流中心;位于我国西南地区成都的物流中心为一级物流中心,我国西南地区只有一个一级物流中心,所以成都的物流中心不仅为省内服务,还会为整个西南地区服务。第8题,最后一公里物流是配送的最后一个环节,“门到门”,按时按需地送货上门,这就要求城市配送站点增多,每个站点里配送目的地距离减少,所以增加城市配送站数量最有利于解决该网上商城最后一公里物流问题。]
    (2019·广东模拟)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总规模已经达到了705.8亿元人民币,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达96.7%。下图示意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份额构成。据此完成9~11题。

    9.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蓬勃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
    A.物流通达性增强 B.餐饮行业质量的提升
    C.流动人口增加 D.互联网技术发达
    10.与传统餐饮门店相比,互联网餐饮外卖门店(  )
    A.服务范围更大 B.食品种类更丰富
    C.投资成本更低 D.投资风险更高
    11.互联网餐饮外卖门店最佳的选址应临近(  )
    A.中心商务区 B.大型居住区
    C.大学校园区 D.工业园区
    9.D 10.C 11.A [第9题,随着互联网兴起,外卖市场蓬勃发展,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为便利的送餐服务。借助外卖服务的兴起,传统餐饮业也在此风口中得以转型升级。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蓬勃兴起的主要原因是互联网技术发达。故D项正确。第10题,传统餐饮门店可以吸引来更远地区的顾客,服务范围应该远远大于互联网餐饮外卖门店,A项错误;两者食品种类应该相差不大,B项错误;与传统餐饮门店相比,互联网餐饮外卖门店主要借助互联网进行订餐和物流配送,顾客不需要进入门店,使得传统餐饮不需要租用大量门店进行经营,投资成本大大降低,投资风险降低, C选项正确,D项错误。第11题,结合图示可知互联网餐饮外卖门店市场份额最高的是白领商务市场,而白领阶层主要分布商务区。白领上班时间紧凑,选择外卖数量较多,因此A项正确。]
    二、综合题(共56分)
    12.(2019·湖北联考)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28分)
    隋唐以后,我国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逐步转移到南方,在长达1 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江浙地区的经济发展翘楚中华。以稻米、桑蚕生产为代表的农业,以丝绸、陶瓷为代表的手工业名扬天下。下图为沪宁杭地区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分布图。

    (1)“水巷小桥多,人家尽枕河。”(参见图中照片)简析该区域内众多古城形成这种聚落景观的地理原因。(12分)
    (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简析隋唐以后扬州成为我国古代著名商都的区位条件。(16分)
    解析 第(1)题,读图,该区域位于河流下游或河口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水网密布,陆上交通不便。傍水而居,水运便利,用水方便。所以多是临水聚落。第(2)题,隋朝开凿了京杭大运河,扬州位于长江和京杭大运河这两条重要的古代交通线交汇点附近,交通方便,服务范围广。扬州地处当时的全国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经济发达、人口众多,有稳定的商品来源和销售区,便于商业贸易往来,所以成为商都。
    答案 (1)该区域地势低平,水网密布,陆上交通不便;傍水而居,水运便利,用水方便。
    (2)扬州位于长江和京杭大运河这两条重要的古代交通线交汇点附近,交通方便,服务范围广;地处当时的全国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经济发达、人口众多,有稳定的商品来源和销售区。
    13.(2019·四川攀枝花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8分)

    “茶马互市”是中国西部地区历史上汉藏民族间一种传统的以“以茶易马”或“以马换茶”为中心内容的贸易往来。雅安是古代中国最重要的“茶马互市”交易点,素有“川西咽喉”和“雨城”之称,其周边地区山川秀美,河流众多。如图示意古代雅安及周边地区。
    (1)分析雅安成为“茶马互市”交易点的原因。(16分)
    (2)概括古代进行“茶马互市”的意义。(12分)
    解析 第(1)题,根据商业网点形成的条件进行分析。一是要有稳定的商品来源和销售区,二是要便于商品集散。雅安地处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交界处,西部靠近藏区,是茶叶的巨大消费市场和马匹生产地;东部和南部靠近茶叶生产基地和马匹使用市场。第(2)题,古代进行“茶马互市”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加强区际联系,促进沿线经济和城市发展、文化交流、民族团结等方面。
    答案 (1)地理位置优越;雅安地处山区(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交界处(位于四川盆地西缘);西部靠近藏区,是茶叶的巨大消费市场和马匹生产地(向西可进入西藏,西藏是茶叶的巨大消费市场和马匹生产地);东部和南部靠近茶叶生产基地和马匹使用市场(向东可到我国中东部地区,向南可入云南,这些地区是茶叶生产基地和马匹使用市场)。
    (2)加强了雅安东西地区(四川盆地和山区)的区际联系(联系交往);促进经济发展、文化交流、民族团结;促进了牧业和茶树种植业的发展;促进了沿线市镇的形成和发展。

    相关学案

    新高中地理高考第18单元 第2讲 中国的地形:

    这是一份新高中地理高考第18单元 第2讲 中国的地形,共1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特别提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中地理高考第17章 第2讲 中国地理分区:

    这是一份新高中地理高考第17章 第2讲 中国地理分区,共2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北方地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中地理高考第16章 第2讲 世界重要的地区和国家:

    这是一份新高中地理高考第16章 第2讲 世界重要的地区和国家,共27页。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