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的叙事艺术 课件
展开第一人称只能局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与“有限视角”一样,会受到一定的叙述限制,但它能使小说显得真实亲切,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同时便于抒发感情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有限视角叙述者=人物,叙述者所知道的同人物知道的一样多,叙述者只借助某个人物的感觉和意识,从他的视觉、听觉及感受的角度去传达一切。由于叙述者进入故事和场景,一身二任,或讲述亲历或转叙见闻,其话语的可信性、亲切性自然超过全知视角叙事。
全知视角叙述者>人物,全知全觉。优势:1.视野无限开阔,适合表现时空延展度大,矛盾复杂,人物众多的题材,因此颇受史诗性作品的青睐。2.便于全方位(内、外,正、侧,虚、实,动、静)地描述人物和事件。另外,可以在局部灵活地暂时改变、转移观察或叙述角度,这既多少增加了作品的可信性,又使叙事形态显出变化并从而强化其表现力。3.叙事朴素明晰,读者看起来觉得轻松。
动物视角:以动物的眼光看世界,给读者一种崭新的体验,更有情趣;更客观冷静真实;动物展示出的心理活动,往往与人的心理活动交替进行,从而推动情节的发展;动物非人类,可见生活中的事物被漠视的程度之严重,引人深思;突出了作者要真正表达的主题思想。
女性视角:以女性敏锐的观察力,情感更加细腻,引人入胜。以其母性情感笔触,表达对弱者的同情,怜悯的情怀。或以女性口吻表达对强权的反抗,对自由的渴望。塑造了xxx女性形象,以其xxx的心理,展示心路历程,推动情节的发展。
儿童视角:即小说借助儿童的眼光或口吻来讲述故事,故事的呈现过程具有鲜明的儿童思维的特征。单纯的儿童视角更能触摸到生活的本质。更能反衬出成人世界的虚伪、冷漠与残酷。呈现天真有趣、温暖美好的一面,有利于形成活泼、诗性的表达风格。
视角的转换与多视角视角的转换是使小说叙述灵活、不板滞的一个重要手段。《红楼梦》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就是运用视角转换非常成功的例子:贾府中贾母及贾府中重要人物如王熙凤、贾宝玉等人的外貌和性格是通过林黛玉的视角来叙述的,而有关林黛玉的形容和表现则是通过王熙凤、贾宝玉等人的视角来观察的。这种转换视角比用单一视角叙述要生动得多,而且人物性格也被刻画得鲜明有力。
腔调:说话的声音、语气等。叙述腔调:叙述者流露出的感情色彩、年龄、性别、身份等个性化的特征;它或多或少带有作者的影子和烙印,与小说或作者的风格密切相关,甚至可说腔调即风格。例如,伍尔芙小说的睿智与抒情,海明威小说的内敛与沉潜,芥川龙之介小说的深刻与蕴藉,鲁迅小说的幽默与深刻,余华小说的冷峻与悲悯,老舍小说的幽默与睿智……
叙述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1)顺叙顺叙,按照时间发展的先后顺序依次叙述。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小说基本上采用的是顺叙。顺叙的优点是能将事件的来龙去脉交代得比较清楚,条理清晰,在故事情节的不断推进中,人物的性格也得以充分的展现;缺点是平铺直叙容易给人以平淡的感觉,从而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叙述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2)倒叙小说的开头就对某些发生较晚的故事情节或结局先作交代,然后再回过头来叙述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和发展过程。①凸显主题。如鲁迅的小说《祝福》就属于这一类倒叙,小说一开头就把样林嫂的悲惨结局写出来,在叙述样林嫂不幸的人生遭际。②使小说显得章法灵。③增强小说艺术效果,情节引人入胜,制造悬念,引起读者兴趣。如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开头:许多年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叙述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3)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根据表达的需要,暂时中断主线而插入对另外一些与中心事件有关的内容的叙述,叙述完插入的事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插叙的内容不影响主要事件的表达。(4)补叙也叫追叙,在行文中用两三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补充交代,使事件的整个过程更加清晰完整,若无补叙,就会影响故事的完整性。运用补叙,有助于更好地表达主题,使文章结构完整,行文跌宕起伏,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如莫泊桑《项链》在结尾时交代项链是假的,与前文的诸多细节形成呼应。
叙述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5)平叙就是平行叙述,即叙述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所发生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通常是先叙一件,再叙一件,常称为“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平叙多用于篇幅较长的小说,如章回体小说。
时间(叙述频率、叙述节奏)
频率:叙述手法之重复与变化。重复:强调和突出某种特殊的意义 ; 重复中的变化:推进故事、塑造人物、表现主题如:《三国演义》如三让徐州、过五关斩六将、三顾茅庐、三气周瑜、七擒孟获、六出祁山、九伐中原;《牲畜林》朱阿一次又一次举枪,旁人一次有一次的劝阻;《活着》一次又一次的苦难;《桥边的老人》一次又一次说动物;《祝福》阿毛的故事:我真傻真的
频率:叙述手法之重复与变化。重复:强调和突出某种特殊的意义 ; 重复中的变化:推进故事、塑造人物、表现主题如:《老人与海》中鲨鱼的五次进攻重复中的变化:鲨鱼的数量越来越多,老人的工具越来越简陋,体力越来越衰弱,大马林鱼被咬掉的体积越来越作用:以鲨鱼接连不断的进攻,表现老人处境的艰难;在力量的悬殊对比中,凸显老人的坚毅和勇气。
《祝福》中对祥林嫂的三次肖像描写作用:1.表现祥林嫂的贫穷、驯顺、处境艰难。2.暗示祥林嫂的悲惨遭遇:精神受到刺激,极度悲伤以至精神枯竭至精神枯竭、濒于死亡。
节奏是叙事类作品产生特有的艺术魅力的重要因素,具体指的是叙述过程中起伏变化所产生的话语的音乐感和跌宕美。 节奏是一切艺术的灵魂。平铺直叙、波澜不惊的叙述是没有意味的。叙述需要详略得当,详细的东西需要放慢节奏,而简略的东西只需一笔带过。空白点和省略可以加快叙述的节奏。
节奏(1)加速和减速加速:次要情节,一笔带过。加速是“张”,是跳跃,是略写。减速:关键情节、精彩之处,浓墨重彩。减速是“弛”,是慢行,是工笔细描细绘。 小说的阅读魅力就是体现在加速与减速交织,一张一弛,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叙述与描写是控制小说速度和营造叙事波澜的法宝。
如《红楼梦》中“宝黛初会”的速度控制: 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贾母笑道:"更好,更好,若如此,更相和睦了。" 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那两个字?"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便问何出。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宝玉笑道:"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又问黛玉:"可也有玉没有?"众人不解其语,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故问我有也无,因答道:"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
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吓的众人一拥争去拾玉。贾母急的搂了宝玉道:"孽障!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宝玉满面泪痕泣道:"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如今来了这们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贾母忙哄他道:"你这妹妹原有这个来的,因你姑妈去世时,舍不得你妹妹,无法处,遂将他的玉带了去了:一则全殉葬之礼,尽你妹妹之孝心,二则你姑妈之灵,亦可权作见了女儿之意。因此他只说没有这个,不便自己夸张之意。你如今怎比得他?还不好生慎重带上,仔细你娘知道了。"说着,便向丫鬟手中接来,亲与他带上。宝玉听如此说,想一想大有情理,也就不生别论了。【以上减速】
当下,奶娘来请问黛玉之房舍……"每人一个奶娘并一个丫头照管,余者在外间上夜听唤。一面早有熙凤命人送了一顶藕合色花帐,并几件锦被缎褥之类。黛玉只带了两个人来:一个是自幼奶娘王嬷嬷,一个是十岁的小丫头,亦是自幼随身的,名唤作雪雁。贾母见雪雁甚小,一团孩气,王嬷嬷又极老,料黛玉皆不遂心省力的,便将自己身边的一个二等丫头,名唤鹦哥者与了黛玉。外亦如迎春等例,每人除自幼乳母外,另有四个教引嬷嬷,除贴身两个丫鬟外,另有五六个洒扫房屋来往使役的小丫鬟。当下,王嬷嬷与鹦哥陪侍黛玉在碧纱橱内。宝玉之乳母李嬷嬷,并大丫鬟名唤袭人者,陪侍在外面大床上。【以上加速】
①全文情节一波三折(摇摆、延迟)。②全文有线索贯穿(尤其注意双线索)③开头方式:悬念式/倒叙式/写景式/故事式/以……话题引入等④结尾方式:欧·亨利式、悲剧式、喜剧式、戛然而止式、写景式、首尾呼应式等⑤中间有:悬念、伏笔、铺垫、照应、暗示、误会、突转、对比、抑扬等诗化小说:没有完整的情节以及矛盾冲突,淡化人物形象,注重意境的营造以及特定情境下的心理状态和特有情绪的展示。小说的基本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欧·亨利式结局一般指的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结局,这种结局前文往往都能找到一定的“伏笔”,这便是欧亨利式结局“情理之中”的深层原因。
散文化、魔幻化、客观化、幽默化、对话式、独白式、讲述式、意识流式、交织式:历史与现实、真实与荒诞、叙事与写景意识流小说:内心独白、幻觉梦境、时空颠倒等;魔幻现实主义:隐喻、象征、预言、神秘、魔幻;荒诞派戏剧:夸张、变形、荒诞等。
1.以对话为主体,推进情节发展,使情节更加集中紧凑;(情节)2.大量的语言描写,有利于表现人物的个性和思想感情的变化,丰富人物形象;通过对话,某某”和某某的性格形成鲜明对比;(人物形象)3.某某某的论调,隐含了作者……,引起读者共情,引发读者的思考。(情感主题、审美感受)例文《古渡头》:作品是怎样叙述渡夫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①以“我”的视角来叙事,使事件显得真实可信;②以“钱’ 为话题,引入渡夫的故事,唤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③多用对话形式,以渡夫之口自述他的经历回,使叙事更加集中;④情景描写与渡夫讲述相结合,赋予渡夫的故事哀而不伤的诗意美。
例题:(2018年全国一卷《赵一曼》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简要分析。(四循环一读者)【答案】 ① 既能表现当代人对赵一曼女士的尊敬之情,又能表现赵一曼精神的当下意义,使主题内蕴更深刻; ② 可以拉开时间距离,更加全面地认识英雄,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③ 灵活使用文献档案,与小说叙述相互印证,使艺术描写更真实。 改编答案:答案:①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可以拉开时间距离,更加全面地认识英雄,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②对小说情节上,灵活使用文献档案,与小说叙述相互印证,使艺术描写更真实。③对小说主旨表达上,既能表现当代人对赵一曼女士的尊敬之情,又能表现赵一曼精神的当下意义,使主题内蕴更深刻;
【2019广州市一测】 《魔笛》:小说在描述朗风考场吹奏乐曲的同时,用大量篇幅写了他对梁老师的回忆,这样处理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案】 ① 通过现实和回忆的交织,写出朗风的考试经历和梁老师对他的教导(先要弄清楚现实和回忆写了什么内容),使小说情节更丰富完整; ② 既突出了梁老师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又塑造了他循循善诱的师长形象,使人物特征更鲜明; ③ 表达了朗风对梁老师的尊敬和怀念之情,使主题内涵更深刻。
例文《古渡头》:作品是怎样叙述渡夫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①以“我”的视角来叙事,使事件显得真实可信;②以“钱’ 为话题,引入渡夫的故事,唤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③多用对话形式,以渡夫之口自述他的经历回,使叙事更加集中;④情景描写与渡夫讲述相结合,赋予渡夫的故事哀而不伤的诗意美。
小说在谋篇布局方面很有特点,请简要说明。《水底的微光》答案:①运用插叙手法,插入主人公读书、讨薪等内容,交代事件的起因、人物的遭际(使情节的发生发展更合理)。②现实与回忆交织,把主人公在泳池里真实的感受与对故乡、大海、社区图书馆的回忆巧妙融合(巧妙推进故事情节,有利于展现人物心理,突出人物形象)。③时空集中,故事发生在“泳池”这一地点,“他”准备轻生到被工友救起这一时间段(情节紧凑)。④前后照应,如开头结尾都有对浅水区孩子们的描述,之前只能听见他们的说笑,后来看到了他们“明亮的面孔”。
新高考语文2022届高考一轮复习-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课件: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2022届高考一轮复习-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课件,共1页。
(新高考)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3.3.5《小说的标题与主题》(含详解):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3.3.5《小说的标题与主题》(含详解),共48页。
(新高考)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3.3.3《小说的形象》(含详解):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3.3.3《小说的形象》(含详解),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三小说的形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