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语言文字运用—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揭秘高考原题【新高考】
展开(7)语言文字运用—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揭秘高考原题【新高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语言表达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节日期间,无论是家人团圆,还是老友欢聚,“吃”往往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节后很多人会增添新的烦恼,那就是“节日肥”“过年肥”,减肥也就提到日程上来。事实上,生活中你会发现,有许多整天嚷嚷着要减肥或者正在减肥的人,其实根本不胖,反而是一些真正应该减肥的人对此却毫不在意,那么,怎么判断是否需要减肥呢?从医学角度来说,身材是否肥胖, ① 。体质指数是用体重千克数除以身高米数之平方而得出的数字,国人的健康体质指数为18.5~23.9,如果低于18.5,就是偏瘦,不需要减肥,而高于23.9,就可以考虑减肥了。
提到减肥,不少人都为之“奋斗”过,节食、跳绳、跑步都是常用的减肥方法。临床中还发现,很多人用不吃晚饭来减肥,这种方式不但难以长期坚持, ② ,有人就因此得了严重的胃病。而且,如果以后恢复吃晚饭, ③ ,甚至比以前更胖。不仅如此,不吃晚餐,营养素供给不足,蛋白质供应下降,肌肉量也会随之减少,体重反弹后,在同样的体重下,体脂率反而会比减肥前更高。因此,减肥一定要讲究科学。
1.下列句子中的“你”和文中画横线处的“你”,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你要觉得这段话对深化文章的主题没什么帮助,就删了吧。
B.听了老师的话,三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吭声了。
C.他是个非常用功的同学,尤其是钻研精神叫你不得不佩服。
D.请你选三名学生参加今年五月的“青春和梦想”演讲比赛。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虎耳,生阴湿处,人亦栽于石山上……叶大如钱,状似初生小葵叶及虎之耳形。”《本草纲目》中对虎耳草的描述,不仅介绍了虎耳草的习性, ① 。虎耳草属物种的生存环境跨度非常大,以能在山石和岩峦裸露处以及岩缝石隙中生长而著称,( )。虎耳草属(Saxifraga)的拉丁文来自拉丁词根“石”(saxum)和“打破”(fraga),意为“ ② ”。
虎耳草性微苦、辛、寒, ③ :一般肺热咳嗽可采鲜全草100克煎服;对风湿疹、皮肤瘙痒症,可采鲜草50克浸酒服用;采鲜草捣烂绞汁,加冰片少许滴入耳内可治疗急性中耳炎。还有治痔疾烫伤之药效:选干全草烧烟熏或煎水可治痔疮;治烫火伤,可用鲜全草捣汁抹涂于烫伤处,效果颇佳。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虎耳草被《边城》描写,就生长在悬崖半腰处
B.《边城》里描写的虎耳草就生长在悬崖半腰处
C.《边城》里的虎耳草生长得特别好,生机勃勃的
D.《边城》里写到的悬崖半腰处就生长着虎耳草
3、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语言之变,过去主要来自知识阶层有意识的书写与提炼,这些在现在的网络语言中也有体现,不过更多则是 ① 。成语可以找到明确的出处,但 ② ,广泛分布的网民、灵机一动的创意,就如风行草上一般,一下便刷新了文化景观。网络语言一个难以回避的尴尬在于,很多用语的文化意蕴比较单薄,它们被经典化的概率很低。不过,记录网络用语依然是有意义的,它是网络世界曾经“活过”的证据。将这些词语“打捞”出来,( )。
孔子曾说:“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文献不足,让孔子苦于难以捕捉历史真实。今天我们记录下网络语言, ③ 。千百年后的人,如果想知道我们当今的生活点滴、心曲衷肠,网络语言,或许会提供一个极好的视角。
4、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也就是记录普通民众的日常,勾勒时代宏大背景之下的细节
B.也就是勾勒时代宏大背景之下的细节,记录普通民众的日常
C.也就是普通民众的日常被记录,时代宏大背景之下的细节被勾勒
D.也就是时代宏大背景之下的细节被勾勒,普通民众的日常被记录
5、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北斗已经构成了一个环绕地球的导航星座,由30颗北斗三号卫星、15颗北斗二号卫星以及多颗试验卫星和备份星共同在轨组成。人们发现,北斗导航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科技理论,而是 ① ,使用北斗导航的场景几乎无处不在。每颗北斗卫星都装载着高精度原子钟,实施精准授时。在每小时350公里的最高速度下,依托 ② ,京张高铁才能够实现运行、故障、通信和自动化程序的时间同步。如今,北斗系统已全面服务交通运输、救灾减灾、城市治理等各行各业,融入电力、金融、通信等国家核心基础设施建设,( ),不断开拓发展之路,创新应用场景,将许多美好的想象变为了现实。近年来,随着系统的完善,北斗不仅服务中国, ③ ,为人类的幸福与安康贡献中国力量。
6、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新一代通信、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之深度融合
B.与新一代通信、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深度融合中发展
C.与新一代通信、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深度融合
D.新一代通信、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之在深度融合中发展
7、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张謇常说,一个人办一个县的事, ① ;办一省的事,要有一国的眼光。( )。他从来就不满足于现有的事业,一直在不断扩展事业的规模。
在兴办实业时,张謇认识到“穷”和“愚”是阻碍近代中国发展的两大顽疾,应振兴实业以济穷, ② 。他提出了著名的“父实业、母教育”理念,开始了“实业、教育迭相为用”的实践。
张謇一方面大力兴办教育,为东南沿海地区的实业培养了各种有用人才。另一方面,他大力投资南通的市政基础建设,使南通被现代建筑学家吴良镛先生誉为“中国近代第一城”。张謇 ③ ,也是全中国人的骄傲。
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种思想,自始至终贯穿在他兴办实业的过程中
B.这种思想,在他兴办实业的过程中自始至终贯穿
C.他自始至终将这种思想贯穿在兴办实业的过程中
D.他自始至终在兴办实业的过程中贯穿了这种思想
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一场成功的网络美术直播,对于艺术机构而言,既可以带动藏品和展览的推广,又可以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同时,借助直播,专业美术可以成为社会美育热点话题,被更多的受众认知和讨论,收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① ,通过直播在家中观看一场有趣的美术展览,进入艺术家画室展开一场充满创造力的漫谈,与世界各地网友进行云端“雅集”,都可谓是新鲜的艺术体验。通过触手可及的智能设备,人们可以 ② ,实时参与艺术现场,身临其境地感受画家或策展人如何勾画艺术图景。这种网络时空中的直播互动,为更多观众带来一种富有现场感的审美体验。
网络直播以简明的形式,让美术的丰富审美内涵呈现在公众视野之中。(_________),都可能借助这股力量注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诚然,直播的形式非常便利,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 ③ 。无论是直播平台,还是主播,都需要在前期进行精心的策划和安排,最大限度地发挥直播媒介在信息传播上的优势。
10、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艺术思辨力迸发智慧火花,文化创造力提供新鲜血液
B.具有文化创造力的智慧火花,具有艺术思辨力的新鲜血液
C.文化创造力提供新鲜血液,艺术思辨力迸发智慧火花
D.具有艺术思辨力的智慧火花,具有文化创造力的新鲜血液
1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参考答案
1、答案:1.C
2.①可以通过体质指数判断;②还会损害健康;③体重就会反弹
解析:1.人称代词用法;文中画横线处的“你”是泛称,只有C项中的“你”用法与横线处的“你”用法相同,A、B、D三项中的“你”表示特称。
2.补写句子;第①处,前文中说“怎么判断是否需要减肥呢?……身材是否肥胖”,由此可分析出横线处应填写身材是否肥胖、是否需要减肥的判断标准。根据后文对“体质指数”和“国人的健康体质指数”的标准区间的介绍,可知此处应填“可以通过体质指数判断”之类的内容。第②处,前文说“不吃晚饭来减肥,这种方式不但难以长期坚持”,后文说“有人就因此得了严重的胃病”,由此可知此处是说不吃晚饭的减肥方式有害健康,同时前文有“不但”这一关联词,故此处应填写一个与之相对的关联词,由于后文出现“而且”,为避免重复,此处可用“还”,故应填“还会损害健康”之类的内容。第③处,前文说“如果以后恢复吃晚饭”,后文说“甚至比以前更胖”,可知此处是说恢复吃晚饭对体重的影响,根据后文“体重反弹后”的提示,可知此处应填“体重就会反弹”之类的内容。拟写答案时,注意字数限制。
2、答案:B
解析:根据语境,此处应当以“虎耳草”为描写对象,D项陈述主体变成“悬崖半腰处”,与前句的陈述主体不一致,排除;C项写虎耳草生长情况,与前句“山石和岩峦裸露处以及岩缝石隙中”内容衔接不当,排除;A项“被《边城》描写”不合情理,描写虎耳草的是作家沈从文,排除。
3、答案:示例:①而且说明了其形状(或“名字的来源”);②生在岩石上使岩石破裂(或“破岩者”);③有止咳除痒消肿(炎)之功效
解析:
4、答案:A
解析:从前文“将这些词语‘打捞’出来”可知,此处用的是主动语态,所以括号内的句子也应是主动语态,排除C、D两项。同时,根据逻辑顺序,应先说“记录普通民众的日常”,后说“勾勒时代宏大背景之下的细节”,排除B项。
5、答案:示例:①自下而上的无意识创作;②网络用语很多不知作者;③或许也是在补充文献
解析:
6、答案:C
解析:括号前有主语,“与”应放在开头,使括号中的陈述对象与前文保持一致,衔接更紧密,排除A、D两项;“在深度融合中发展”与后文语意重复,排除B项。故选C。
7、答案:示例:①处处可见的生活应用;②北斗卫星的精准授时;③还服务世界
解析:
8、答案:A
解析:前文“张謇常说”所述的是张謇的思想、看法,与前文衔接,应把“这种思想”放在句首,排除C、D两项;下文“他从来就不满足于现有的事业,一直在不断扩展事业的规模”说的是张謇的事业,为与下文衔接,应把“兴办实业”放在后面,排除B项。故选A。
9、答案:示例:①要有一省的眼光;②发展教育以治愚;③不仅是南通人的骄傲
解析:
10、答案:D
解析:根据后文“都可能借助这股力量注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可推断填入的应该是名词性短语,排除A、C两项。“思辨力”属于思想,只能和“智慧火花”搭配;“创造力”侧重于行动,只能和“新鲜血液”搭配,排除B项。
11、答案:示例:①对于受众而言;②打破地域限制;③滥用直播资源
解析:
高考语文复习--语言文字运用(原句与改句效果比较题):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复习--语言文字运用(原句与改句效果比较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修辞手法,词语分析,长短句与整散句,倒装句,特殊句式,结构安排,语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语文202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备考:2022年高考语言文字运用新题演练(含答案):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202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备考:2022年高考语言文字运用新题演练(含答案),共8页。
(8)作文—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揭秘高考原题【新高考】: 这是一份(8)作文—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揭秘高考原题【新高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