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考化学专题:必修150个知识点快速检测(判断题)

    高考化学专题:必修150个知识点快速检测(判断题)第1页
    高考化学专题:必修150个知识点快速检测(判断题)第2页
    高考化学专题:必修150个知识点快速检测(判断题)第3页
    还剩2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化学专题:必修150个知识点快速检测(判断题)

    展开

    说明:这份资料主要用于高一下学考前的复习,像电解池这样的选考内容,虽然也在必修二里,是没有涉及的,如果有需要用于高三复习的老师,可以自行添加;这份资料只是抛砖引玉,若有些题目设计不合理,还请各位同仁自行修改;题型主要是判断题,有些地方会要求学生判断前半句话的对错,然后在后半句话给出的横线上填空,判断题是为了快速检测学生有没有掌握,填空是为了看学生到底掌握了多深,如果不喜欢这样的形式,还请自行将填空题改成判断题。 (    )11.分子晶体的熔沸点高低与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强弱有关,而范德华力的强弱与分子量有关(    )12.电子排布相同的简单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其半径越小(    )13.同主族的两种元素,其原子序数之差可能为16、26或36(    )14.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特点。因此我们可以在          附近寻找半导体材料,在          中寻找优良的催化剂、耐高温和耐腐蚀的合金材料(    )15.物质中直接相邻的原子或离子之间存在的强烈的吸引作用叫做化学键,常见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16.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强烈的相互作用称为共价键,共价键只存在于非金属原子之间(    )17.使带相反电荷的阴、阳离子结合的相互作用称为离子键,离子键只存在于金属与非金属元素之间(    )18.分子间存在着将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这种作用力称为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比化学键弱得多,一般只影响物质的熔沸点和溶解性(    )19.分子晶体的熔沸点除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还与非金属性强弱有关(    )20.分子晶体中一定存在共价键和分子间作用力,分子晶体在熔融时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而不破坏共价键(    )21.只有由分子组成的物质才能写出分子式,离子晶体、原子晶体都没有分子式(    )22.某晶体固态时不导电,熔融能导电,则其一定属于离子晶体(    )23.某分子中有氢原子和氮原子,则该分子间一定能形成氢键(    )24.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金刚砂均是常见的原子晶体(    )38.化学反应速率既可以用反应物来表示,也可以用生成物来表示,其比值等于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44.已知密闭容器中有一可逆反应,当反应体系的密度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时,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    )45.任何化学反应必然伴随着能量变化,这是由于断裂旧键吸收的能量和形成新键释放的能量不等所造成的(    )46.伴随着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47.所有燃烧反应、酸碱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即反应物中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48.化学反应中旧化学键的断裂一定需要吸收能量,新化学键的生成一定会放出能量(    )49.若新化学键形成时释放的能量小于旧化学键被破坏时吸收的能量,则该反应吸收能量,为吸热反应(    )50.化学键的键能越大,其键中蕴含的能量越高,稳定性越强(    )51.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55.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与物质的聚集状态有关,与是否添加催化剂以及化学反应速率也相关(    )56.贮氢合金可以让氢气以氢原子的形式依附在其表面,需要时再让氢原子重新变为氢气释放出来,合金贮氢的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    )57.将植物的秸秆.枝叶.杂草和人畜粪便加入沼气发酵池中,在厌氧条件下经过细菌的作用,可以生成沼气,沼气属于一次能源(    )58.开发氢能的重要技术瓶颈在于如何安全地储存氢气,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多种潜在的贮氢材料,其中使用合金来储氢是一种物理变化(    )59.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厂把大量生活垃圾中的生物质能转化为了热能和电能,减轻了垃圾占地给城市造成的压力,大大改善了城市环境(    )60.为治理空气污染,应大力发展纯电动汽车,并建造火力发电厂为这些电动汽车供电(    )61.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电解池刚好相反,是将电能转化成化学能的装置(    )62.形成原电池需要两个活泼性不同的金属电极,除了电极外还要满足                        以这三个条件(    )63.原电池在工作时,电子从负极流出,经外电路流回正极,电解池在工作时,电子从阴极流回阳极(    )64.原电池中,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向负极移动,阴离子向正极移动;电解池中,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向阳极移动,阴离子向阴极移动(    )65.原电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解池阴极发生还原反应,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70.钢铁腐蚀最严重的部位和产生铁锈的部位是一致的(    )71.刷漆、洗净擦干、表面镀锌等方法均可以起到减缓钢铁腐蚀的效果(    )72.工业电解饱和食盐水时,氢气在阴极产生,氯气和氢氧化钠则在阳极产生(    )73.沼气、天然气、海底可燃冰的主要成分均是甲烷,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也是含氢量最高的有机物(    )74.质量相同的有机物完全燃烧,甲烷消耗的氧气一定最多(    )75.甲烷的性质较稳定,不与强酸.强碱以及强氧化剂反应(    )76.甲烷在光照下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实验现象为黄绿色变浅且瓶壁有油状液体产生,该反应历程不可控,因此副产物较多,一共能得到4种不同的产物(    )77.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均为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可作为良好的溶剂;二氯甲烷只有一种,这个事实可以证明甲烷的结构为正四面体,四个氢原子完全一致;三氯甲烷又名氯仿(    )86.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    )87.乙烯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有果香味的气体,密度略小于空气,为纯净物;聚乙烯是乙烯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加聚反应得到的,聚乙烯也为纯净物(    )88.石油是复杂的各种烃类的混合物,人们一般将     产量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89.煤主要是由碳单质组成的,即煤炭(    )90.石油的分馏属于物理变化,通过蒸馏的方式分离不同沸点的物质,如柴油、润滑油、植物油等,石油分馏所得的各馏分都是混合物,含有沸点相近的多种烃(    )91.石油的裂解是化学变化,目的是产生气态短链不饱和烃,目前已经成为生产乙烯的主要方法。石油裂解气可以使溴水和高锰酸钾褪色(    )92.石油的催化裂化属于化学变化,目的是使长链烃变成短链烃,过程中会产生不饱和烃,可以提高轻质油的产量和质量(    )93.煤的气化、干馏均是化学变化,只有液化是物理变化(    )94.煤经干馏可以得到焦炭、煤焦油、焦炉煤气的过程,并且能分离出苯、粗氨水等产品,干馏的具体操作是               (    )95.煤的液化是将煤转化为液体燃料的过程,将煤          后,再合成液态烃及甲醇等液体燃料(    )96.煤的气化是在高温下煤和水蒸气作用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    )97.苯是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液态烃,因为苯中没有不饱和键,因此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也不能发生任何加成反应(    )98.苯在空气中不易完全燃烧,因此燃烧时冒浓烈的黑烟(    )99.苯与液溴在铁粉的催化下,能够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溴苯是一种无色.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    )100.碳碳双键、碳碳三键、醛基、羧基、酯基均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101.芳香化合物、苯的同系物、芳香烃三者是包含的关系(    )102.在制备硝基苯时,先将浓硝酸加入浓硫酸中得到混合酸,待酸液冷却后向混合酸中逐滴加入一定量的苯,充分振荡,混合均匀;然后小心加热至50-60℃发生反应,直至反应结束(    )103.苯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有12个原子共面,甲苯中有7个碳原子共面(    )104.乙醇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具有特殊香味,因能形成氢键而与水任意比例互溶,医用酒精是质量分数为75%的乙醇溶液(    )105.酒精在实验台上着火时可以用水扑灭(    )106.可以通过直接蒸馏的方法,从含有少量水的酒精溶液中得到无水乙醇(    )107.乙醇在铜、银等催化剂存在时可以被氧化成乙醛,乙醛是一种有特殊香味的物质(    )108.醇羟基也可以与钠反应,反应剧烈程度比水和钠反应要弱,因此实验室中可以用无水乙醇来处理大量废钠(    )109.乙醇能被高锰酸钾、重铬酸钾等强氧化剂氧化,重铬酸钾可用于检验驾驶员是否酒驾酒驾,当重铬酸钾与驾驶员呼出的乙醇接触时被还原,由     色变为     (    )110.丙三醇又名甘油,是一种用途极其广泛的物质,乙二醇常用作      (    )111.甲醛是最简单的醛,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它的水溶液(又称福尔马林)具有杀菌、防腐的效果,故可用于食品防腐(    )112.油脂可以通过皂化反应得到对应的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113.乙醛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反应生成乙醇,在此过程中乙醛发生了还原反应(    )114.在工业生产中,可以采用催化氧化的方法用氧气直接氧化醇类物质,制取相应的羧酸(    )115.银氨溶液的化学式为,其配置方法为       (    )116.乙醛可以和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也可以和新制氢氧化铜反应,这两个反应都是在酸性条件下进行的(    )117.甲酸乙酯、乙酸甲酯均可发生银镜反应(    )118.葡萄糖可以发生银镜反应,请写出乙醛的银镜反应的方程式                         (    )119.葡萄糖也能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请写出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的反应方程式                    (    )120.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一定是醛类物质(    )121.乙酸是一种无色无味、易溶于水的液体,因酸性比碳酸强,故可用醋酸清洗水垢(    )122.乙酸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若仔细控制反应条件并防止有机物挥发,1mol乙酸与足量乙醇反应可以得到1mol乙酸乙酯(    )123.在制备乙酸乙酯时,浓硫酸仅作催化剂,实验需要用到乙醇、乙酸和浓硫酸,这三种试剂的加料顺序为                    (    )124.在制备乙酸乙酯时,导管要插入碳酸钠溶液中,碳酸钠作用有三条,分别                              (    )126.油和脂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127.有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分别为乙醛、乙酸、乙醇或乙酸乙酯中的一种,只用碳酸钠溶液可以区分这四瓶溶液(    )128.水果和花草中存在着有芳香气味的酯,白酒越陈越香的原因也是因为产生了乙酸乙酯(    )129.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最好的方法是蒸馏(    )130.石油裂解和油脂皂化都是高分子生成小分子的过程(    )131.油脂、糖类和蛋白质都能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    )132.木材纤维和土豆淀粉都属于糖类,淀粉遇碘水变蓝色(    )133.淀粉和纤维素都属于多糖,均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水解变成葡萄糖,且分子式均为,因此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134.淀粉在稀硫酸催化下可以水解,若要检验淀粉是否还有剩余:可以取水解液于试管中,先加入足量NaOH溶液来中和过量的硫酸,再加入碘液观察是否变蓝(    )135.淀粉在稀硫酸催化下可以水解,若要检验淀粉的水解产物:可以取水解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新制悬浊液,加热并观察是否出现砖红色沉淀(    )136.工业上使用淀粉或纤维素为原料制造酒精,淀粉或纤维素在一定条件下水解成葡萄糖,后者在酒化酶的作用下能转化为酒精(    )137.一般的植物油外观呈淡黄色,向植物油中滴加碘水,发现植物油转变为白色固体,这是因为碘将植物油氧化成了其它物质(    )138.葡萄糖、蔗糖因含有醛基而属于还原性糖,淀粉、纤维素属于非还原性糖,因此不能与新制反应(    )139.食用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可以通过催化加氢转变为人造黄油,熔沸点升高(    )140.高级脂肪酸通常指C6~C26的一元直链羧酸,因能和水形成氢键,因此基本是溶于水的,常见的有硬脂酸、软脂酸等(    )141.甘油不是油,油脂不是酯(    )142.皂化反应时,加入乙醇能加快反应速率。皂化反应形成脂肪酸盐和丙三醇,此时加入饱和氯化钠溶液,可以降低脂肪酸盐在溶液中的溶解度,促进其析出(    )144.天然氨基酸又称为α-氨基酸,其结构通式为          (    )145.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浓硫酸铜溶液,可观察到蛋白质发生凝聚,再加入蒸馏水,振荡后蛋白质又发生溶解(    )146.大豆中富含蛋白质,制作豆浆的过程中蛋白质会变性,冷却后无法复原;在强酸、强碱、紫外线、福尔马林、酒精作用下,蛋白质也会变性(    )147.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蚕丝燃烧有烧焦羽毛气味(    )148.蛋白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因分子太大而不溶于水(    )149.橡胶、纤维素、淀粉、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糖类物质中的单糖.二糖均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150.天然纤维、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光导纤维均为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和解析1. F 氕、氘、氚属于不同的核素2. F 氢原子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3. T4. T5. F “两性”遵循的是对角线原则,即铍和铝具有两性6. T7. F 非金属性越强的元素,其气态氢化物的酸性越弱8. F 氢键不影响热稳定性9. F 氟无正价,氧的最高正价也不是+6价10. T11. T12. T13. T14. T 非金属与金属交界处、过渡金属15. F 化学键是一种相互作用,而不单单是吸引作用16. F 氯化铝、氯化铍是共价化合物17. F 氯化铵,你懂的18. T19. F 分子晶体的熔沸点一般与非金属性无关20. F 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无共价键21. T22. T23. F 氢键的通式为其中X、Y为氮、氧、氟原子,也就是说必须要有与氮、氧、氟直接相连的氢原子,才能形成氢键24. T25. T 氟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只能和硅形成一个单键,因此不可能无限延伸形成原子晶体,而氧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可以和两个硅原子各形成一个单键,因此二氧化硅就可以在空间上无限延伸,形成原子晶体26. F 化学性质有相似之处,物理性质非常不相似,一个是原子晶体,一个则是分子晶体27. F 这个不用多说了吧?就是一个陷阱28. F 球棍模型中的小球也是按比例的29. F 30. F 是用浓度的变化量来表示的31. T32. F 若加入粉末状碳酸钙,则可以加快反应速率33. F 可逆反应要求在“统一条件下”可逆,这俩明显不是同一条件34. F 酸碱中和速率极快,除了放点热无明显现象35. F 速率只有正值,和物理里的定义一样36. T37. F 毫无联系38. T39. F 一个典型的陷阱,必须时才行40. T41. F万一A是个催化剂呢?42. T43. F 殊途同归,不同的反应方式,理论上热效应是一样的44. F 只有特定情况下才能靠这个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45. T46. F 物理变化往往也伴随着热效应47. T48. T49. T50. F 一个常见的理解误区,键能越大反而说明越不稳定,毕竟能量越低越稳定啊,况且键能的定义也不是这个51. F 典型的理解误区,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差,而要不要加热,取决于活化能的大小52. F 典型的理解误区,形成新键要放热,放热为负,而断裂旧键要吸热,吸热为正,因此应该用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53. F 不用多解释54. F 物理变化也伴随着热效应55. F 与催化剂、反应速率无关56. F 氢气变成氢原子这个过程肯定是吸热的57. F 天然沼泽里的沼气确实属于一次能源,但是一般不方便利用,这个描述明显是二次能源58. F 合金吸收氢气后,一般要转变为金属氢化物,都变成不同物质了肯定是化学变化59. T 看起来好像有问题,其实没什么问题60. F 后半句明显就错了61. T62. F 首先电极可以是不同一金属一非金属的,或者两个非金属电极,其次还需要满足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形成闭合回路、有导电介质这三个条件63. F “电子不下水,离子不上岸”,不多解释64. F 说反了65. T66. T67. T 镀铜没什么问题,只要能均匀在外层镀上一层铜,起到隔绝空气、水的作用,就能保护钢铁,当然如果铜镀层有破损,就会形成原电池加速钢铁的腐蚀68. F 生铁里含碳量较高,形成原电池的几率也越大69. F 铁只能失2个电子变成70. F 什么叫腐蚀?金属失电子变成离子就叫腐蚀,腐蚀最严重的地方肯定是负极,而铁锈产生的地方是正极和负极的交界处,此处也可用半截泡在盐水里的铁钉来讲解71. T72. F 氯气和氢氧化钠明显不能共存,不可能从一个地方产生73. T74. T75. T76. F 4种不同的取代物,算上氯化氢就是5种产物77. F 一氯甲烷在常温常压下不是液体78. F 符合的也可能是环烷烃79. F 新戊烷,不解释80. F 挖好的陷阱,应该用乙烯和溴化氢加成81. T82. F 不解释83. F 应该是明亮的火焰84. F 明显不同,溴乙烷不溶于水,因此加成后溶液分层,而溴乙烷和四氯化碳是互溶的,加成后溶液不分层85. F 乙烯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得到的甲烷还是不纯86. T 苯虽然不与溴水反应,但是能萃取87. F 高聚物是聚合度不同的混合物88. T 乙烯89. F 煤炭是复杂的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绝不是碳单质这么简单90. T91. T92. T93. F 液化也是化学变化94. T 隔绝空气加强热95. T 先转变为氢气和一氧化碳96. T97. F 可以和氢气加成,得到环己烷98. T99. T100. F 羧基、酯基不能和氢气加成101. F 芳香烃包含了苯的同系物102. F 写了一大段都是为了迷惑学生,应该将浓硫酸加入浓硝酸中,酸入水而不能水入酸103. T104. F 典型的错误,酒精用的是体积分数而不是质量分数105. F 找死106. F 酒精和少量水形成共沸混合物,因此要先加入氧化钙除去水分后再蒸馏107. F 偷换概念,应该是刺激性气味108. F 这个反应虽然不剧烈,但也是放热的,同时还会产生危险的氢气,因此只能用于处理少量废钠109. T 橙色、绿色110. T 汽车防冻液111. F 肯定不能用于食品112. F 皂化反应是碱性条件下水解,得到的是脂肪酸盐113. T114. T115. T 向硝酸银溶液中滴加氨水,至沉淀恰好溶解为止116. F 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117. F 甲酸酯具有醛基的性质,乙酸酯并没有118. T 方程式略119. T 方程式略120. F 也可以是甲酸、甲酸酯、糖类121. F 醋是什么味道的?122. F 说了一堆就是为了挖个陷阱,酯化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123. F 浓硫酸还作吸水剂,加料顺序一定是向乙醇中加入浓硫酸,最后加入醋酸124. F 不能插入液面下,否则会倒吸,作用分别为①吸收挥发出来的乙醇;②与挥发出来的乙酸反应;③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盐析)125. F 碱性条件下!126. F 脂(肪)是饱和的,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127. F128. T129. F 蒸馏明显不是最好的方法130. F 石油和油脂都不是高分子131. F 单糖不能水解132. T133. F 淀粉和纤维素都是n值不同的混合物,因此更无同分异构体一说134. F 和下题对照,你加了碱,碘都被反应完了怎么变蓝,所以不能加碱135. F 和上题对照,你不加碱,酸性条件下都被溶解了,怎么反应?所以要加碱136. T137. F 其实是发生了加成反应138. F 蔗糖不是还原糖!!139. T140. F 高级脂肪酸基本是不溶于水的,羟基固然亲水,但是亲脂的烷基太大了141. F 油脂还真的是酯,甘油三酯142. T143. T144. T 通式略145. F 重金属离子会让蛋白质变性146. T 这也是常用的消毒原理147. T148. F 有些蛋白质是可以溶于水的,例如145说的鸡蛋清溶液149. F 油脂也不是高分子化合物150. F 光导纤维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