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77845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77845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77845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778457/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778457/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778457/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778457/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778457/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集体备课课件ppt
展开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又称城镇化,是指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增长
④城市生活方式逐渐取代农村生活方式
世界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760-1851年为第一阶段,即世界城市化的兴起阶段;第二阶段是1851-1950年,欧洲和北美等发达国家基本实现城市化,这些国家城市人口比重达到51.8%;第三阶段是1950-1990年,世界广大国家向城市化迈进。 ----摘自凤凰网
1733—1851世界城市化兴起
1851—1950 西方发达国家基本实现城市化
1950—2007发展中国家世界城市化加快
材料:六十年至八十年以前,英国和其他任何国家一样,城市很小,只有很少而且简单的工业,人口稀疏而且多半是农业人口。现在它和其他任何国家都不一样了:有居民达250万人的首都,有巨大的工厂城市,有向全世界供给产品而且几乎全部都是用极复杂的机器生产的工业,有勤劳智慧的稠密的人口,这些人口有三分之二从事工业。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
①根本原因:工业革命的开展
思考: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原因?
①民族国家独立,奠定了基础
②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产业转移,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③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作用
④人口迅速增长,农村劳动力过剩,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①1851年,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50%的国家。之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加快了城市化步伐。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加快
③2007年世界城镇人口总占人口的50.14%
城市化成为衡量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1.中国近代城市化原因
①列强侵略下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
材料一: 在此期间,城镇人口由1843年的2072万人,至1894年增至2351万人,从占总人口的5.1%上升至6%。至1949年增至5766万人,从占总人口的5.1%上升至10.6%……从五口通商始,至甲午战争前,全国通商口岸34个。这些口岸一直是被迫开放的……中国各地工厂有外资工厂、官办和商办工厂、民族资本主义工厂三大类。 材料二: 时至今日,农村破产日益剧烈,农民痛苦日益深刻,……农民莫不纷纷离村,徙居城市。
③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商品经济活跃
④外资企业,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推动
2.近代中国城市化特点
②带半殖民地特征,畸形发展
③受西方工业文明影响大
3.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
鸦片战争后,上海、天津、广州等近代化工商业城市陆续出现、发展、壮大,吸引了大量乡村人口进城,开启了近代中国城市化的进程
①新中国的城市化进入新阶段
②1978年后城市化进程加快
③21世纪以来城市化迅猛发展
2.新时期城市化加速原因?
中国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提高到2017年的58.5%,城镇常住人口由1978年的1.7亿增长到8.1亿人,城市数量由193个增加到657个。
④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推进
传统乡村社会 现代城市社会
工业革命推动经济的发展
城市化成为衡量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①19世纪50年代美国人发明电梯
②19世纪70年代比利时首次使用钢筋混凝土技术
③20世纪以来,集中供暖和制冷得到推广,私人卫生间等快速普及
3.提供更便捷、丰富的生活服务
①社区服务功能增多:从慈善救济到教育、医疗、服务、娱乐
②商业设施功能整合:商场,超市,购物中心等出现
③公共设施增多:娱乐休闲场所,体育中心,公园,广场,城市绿化
④文化娱乐丰富: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体育场馆等
②城市规模的扩大以及功能的增加
①水网:钢铁管道用于水网建设,自来水与排水系统逐渐普及到百姓家中
②照明:煤气灯、电灯的出现,为居民提供照明,创造新的城市夜生活方式
19世纪末,第一条地铁线在伦敦问世,柏林、纽约等城市开始将铁路高架桥纳入交通网络20世纪以来,电车、汽车、自行车得到普及
④交通:呈现多样化、立体化趋势,便利了人们的出行
③通讯:电报、电话便利人们的通信联系
欧洲最古老的电车(里斯本的28路电车)
1.近代中国城市基础设施发展
①特点:主要集中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尤其是通商口岸
②表现:1864年,上海煤气公司成立。此后,自来水、电力、公路、电报、电话等事业逐渐发展
③问题:建设水平有限,且发展不平衡
2.现代中国城市基础设施发展
①原因:国家经济飞速发展
②表现:自来水、天然气等通到家家户户, 污水、垃圾处理标准化和环保化; 城市道路四通八达,人们可以乘坐多种交通工具出行
上述材料说明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对社会生活有哪些意义?
①为工业发展创造条件,促进了城市规模的扩大,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
②为人们出行提供便利,缩短时空的距离,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四 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
①空气污染:城市化早期,城市集中了大量工厂,烟尘不断排放到大气中;随着汽车的普及,汽车尾气也造成空气污染。
②水污染:工厂沿河而建,没有污水处理设施。生活与工业废水排进合流,造成城市水污染
③白色污染:塑料垃圾遍地
2.贫富差距悬殊,社会矛盾尖锐
①社会财富聚集在少数资本家手中,工人阶级生活贫困。
②工人住房拥挤昏暗,条件恶劣,缺乏基本的生活设施和干净水源
①城市的居住区与工作区分开,为解决远距离出行问题,人们依赖城市公交汽车;②私人汽车普及加剧交通拥堵;③交通道路建设滞后;④交通法规不健全;⑤交规意识淡薄;⑥交通管理不善会导致交通拥堵
材料:美国1950年城市公路里程为32.3万英里,到2000年达到85.9万英里,但新拓出的道路很快就被汹涌的车流淹没。2011年美国单位车辆平均年拥堵时间达到38小时
4.犯罪率,失业率增加
材料1:2005年居住在平民窟的人口比例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达到62%,在南亚达43%。人口拥堵、贫富差距的悬殊,伴随的还有犯罪率的上升、失业者增加等社会问题。
材料2:人口数量增长过快,会引起犯罪率上升。当人口数量增长超过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承受能力,社会就不能为日益增加的人口和劳动力提供充分的就学机会、就业机会和充裕的物质生活资料,而失业、缺乏教养和生活条件的恶劣是社会不安定的因素,是犯罪的温床
① 分散城市职能、建卫星城,开发新区,有效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② 改善城市交通设施和居住条件,缓解城市交通和住房压力;③ 加强城市的绿化和美化,综合治理城市环境,维护城市生态平衡④对城市合理规划,加强对城市的管理⑤建设生态城市与智慧城市,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思考:你怎样看待城市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
①城市化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②近代以来的城市化与工业革命密切相关,近代的城市是工业经济发展的产物。伴随着工业经济发展,人口从乡村大量流向城市,城市规模越来越大,设施不断完善,城市化得到不断发展。③城市化的发展改变了人口的结构、社会结构和人类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体现了人类发展文明成果,是衡量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指标④城市化发展也带来了环境污染,贫富分化,交通拥堵,犯罪率上升等问题。⑤城市化的发展,必须与工业化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科学决策、统筹城乡规划,以人为本,改善人居环境。城市化中出现的问题终将得到解决。
课堂练习
(1)1830 年,英国正式启用第一条商业铁路,十年后公布火车时刻表。因为火车比马车快太多,所以各地时间的微小差异就造成了巨大困扰。1880 年,英国首次立法规定全国的时刻表都须以格林尼治时间为准,这就要求人们依据人工的时钟而非依据当地日升日落周期来过生活。这段材料重在说明( )A.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生活的变化B.技术发展对人类生活有所制约C.时间的精确成为日常生活的必要D.统一的时间有利于国家管理
(2)下表呈现了中国近代后期城市化发展的状况。对此解读正确的是,中国A.城市化未引起社会关注B.缺乏城市化的物质基础C.民国时期研究结论失实D.城市化受阻于政治环境
(3)下表是关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图表。对图表信息的解读最为准确的是A.1949-1960年城市发展集中在沿海地区B.1960-1965年因政府政策出现逆城市化C.1978年至今我国已经完成城市化的进程D.1949年以后中国城市化的进程极为迅速
(4)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各地霍乱多发,人们意识到城市的水质关乎居民的生死。1846—1865年间-共有51个市政府新建或购买了供水公司,取代了原有的私人水公司;在1866年到1895年,又有176个城市提供市营自来水。这表明英国A.工业革命推动民众消费观念更新B.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受到严重挑战C.公共事件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D.观念更新助推生产与资本的集中
(5)1935年,英国政府组建田园城市审核评估委员会,提出开发“卫星新城”的政策建议;1940年,英国政府一专门委员会出台报告指出,应疏散伦敦中心区的工业和人口;1943年编制的《伦敦郡规划》,从交通、住房及市郊化等方面为伦敦的重建提出了解决方案。这些政策建议,意在( )A.应对日益严重的战争危机B.解决工业时代的大城市病C.扩大基建规模以刺激内需D.改变自由放任政策的积弊
(6)如表为1843年和1893年中国的城市化率(%)。结合所学,这一时期我国城市化( )
A.始终处在持续发展中B.区域分布不平衡加剧C.全都集中于政治中心D.受洋务运动失败的影响
(7)如图是1949年﹣1978年辽宁城市化率与全国比较图。据图分析可知,辽宁城市化( )A.缺乏良好的发展基础B.水平低于全国平均值C.受经济政策影响明显D.与工业化进程不一致
(7)如表是二战后西方国家的新城开发统计表,据此可知,这些新城的开发( )
A.说明了逆城市化成为新趋势B.缓解了中心城市的压力C.促进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D.改善了人们的居住环境
材料1 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固然是开天辟地的,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得到空前的变革和发展。……工业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动了城市化。英国城市人口飞速增长,随之而来的还有英国城市环境的恶化……(这个)“自由国度”的环境观念普遍歪曲甚至空白。中等阶层……不顾城市环境和大众的生存,盲目放肆地开发,贪婪地消耗着地球上的不可再生资源和人们宝贵的生命。—摘编自汤艳梅《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城市环境观念及其影响》
根据材料1,概括指出19世纪英国城市化问题产生的原因。
①城市人口增长迅猛②工业化推动城市化带来的环境污染③环保观念缺乏④资产阶级盲目开发,破坏环境
历史人教统编版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课前预习ppt课件: 这是一份历史人教统编版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课前预习ppt课件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集体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集体备课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历史解释,城市化的演进,西方城市化进程,乡村人口向城市转移,1原因,学思之窗P64,中国城市化进程,居住条件的改善,建筑技术的革新,基础设施的发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教案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教案配套ppt课件,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概念辨析,城市化的演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