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地理总复习每日拔高练之月相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地理总复习每日拔高练之月相,共8页。
2023届高考地理总复习每日拔高练之月相【知识点】2021年10月16日(农历九月十一日)00:23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并顺利进入距地球约300多公里的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圆满成功。下图是摄影爱好者拍摄的火箭发射升空时“与月同框”的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与月同框”让火箭发射变得浪漫唯美,此时的月相为( )A.峨眉月 B.凸月 C.满月 D.下弦月2.神舟十三号飞船升空过程中,所经大气层( )A.气温逐渐降低 B.密度逐渐降低 C.气流对流增强 D.气温先降后升3.神舟十三号飞船预定轨道位于( )A.对流层顶部 B.平流层底部 C.高层大气 D.大气层外部2020年11月24日,我国在海南文昌成功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该探测器是我国首个实施无人月面取样返回的航天器。下面左图示意嫦娥五号探测器发射后,其与地球、月球的位置关系(图示阴影表示黑夜),右图为地球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图示时刻,在我国观测到的月相是( )A. B. C. D.5.对嫦娥五号探测器向地球传送信息易产生干扰的因素是( )A.月地距离 B.地球自转 C.太阳辐射 D.太阳活动6.嫦娥五号探测器从文昌发射升空过程中,在( )A.①层受天气影响最大 B.②层易遭受雷电影响C.③层受紫外线影响小 D.④层易出现结冰现象2022年9月10日恰逢我国传统节日中秋节,“赏满月”是节日期间的重要民俗。完成下面小题。7.根据月相的变化规律,在天气晴朗的夜空,2022年10月3日我们看到的月相最接近( )A. B. C. D.8.要在2022年10月3日晴朗的天空用相机记录月相的完整运行轨迹,适宜选择的时间段是( )A.子夜→清晨 B.清晨→正午 C.正午→日落 D.日落→子夜人们在地球上观测时,看到中国空间站快速地从月球表面掠过,这种现象被称为“凌月”。2022年8月20日(农历七月廿三),澳大利亚某天文爱好者捕捉到了天宫凌月的景象(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天宫凌月时,相关天体的位置关系是( )A.地球—月球—空间站 B.地球—空间站—月球C.太阳—月球—空间站 D.太阳—空间站—月球10.该天文爱好者拍摄的当夜的月相为( )A.上弦月 B.下弦月 C.蛾眉月 D.满月2021年9月7日(农历八月初一)11时01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遥四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高光谱观测卫星。完成下面小题。11.高光谱观测卫星( )A.发射起飞以后就成为天体B.进入预定轨道后成为自然天体C.与地球构成2级天体系统D.在轨运行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12.该日的月相为( )A.新月 B.蛾眉月 C.下弦月 D.凸月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某年宁波一舟山港年货物吞吐量再超10亿吨,继续保持世界唯一的超10亿吨超级大港的地位,港口排名实现全球“十连冠”;年集装箱吞吐量首超2600万标准箱,首次跻身世界港口排名前三名。材料二:某年9月27日(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迎来本年度最大的潮水。浙江省海宁市沿江一线盛景,共吸引了超过15.7万游客驻足观看。(1)轮船进出港时如何利用潮汐?(2)简述“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这一著名水文地理景观的形成原因。(3)试分析我国在杭州湾开发“潮汐能”的原因。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与月同框”让火箭发射变得浪漫唯美,此时是2021年10月16日(农历九月十一日)农历九月十五是满月,农历九月十一日是满月之前4天,月相应该是凸月,B正确,C错误;峨眉月一般是初三、初四,A错误;下弦月一般是农历二十二、二十三,D错误;故选B。2.答案:B解析: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升空过程中,依次经过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下降,平流层气温总体随高度增加而增加,高层大气气温随高度增加先降低后增加,AD错误:随着大气层高度升高,大气受地球的引力越小,空气密度不断降低,B正确;对流层随高度的升高对流运动不断减弱,C错误;故选B。3.答案:C解析:根据“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并顺利进入距地球约300多公里的预定轨道”可知,预定轨道高度为300多公里,根据大气垂直分层的高度可知,预定轨道所在高度位于地球大气垂直分层中的高层大气,C正确, ABD错误;故选C。4.答案:B解析:据左图分析,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月球围绕地球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据地球和月球位置可知,地球上的地点由白天进入黑夜时,看到的月球大约是半个亮面,且亮面朝西,B图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5.答案:D解析:太阳活动强烈时会导致地球无线电短波中断,影响对嫦娥五号探测器向地球传送信息,D正确。月地距离、地球自转、太阳辐射均对嫦娥五号探测器向地球传送信息基本没有影响,ABC错误。故选D。6.答案:A解析:①层是对流层,天气变化均发生在这一层,嫦娥五号探测器从文昌发射升空过程中,在①层受天气影响最大,A正确。②层是平流层,雷电发生在对流层,B错误。平流层臭氧吸收紫外线,②层受紫外线影响小,C错误。④层上部温度在0℃以上,不易结冰,D错误。故选A。7.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2022年9月10日恰逢我国传统节日中秋节,那么2022年10月3日为农历的八月初八,为上弦月,C正确,A为满月,B为凸月,D为娥眉月,ABD错误,故选C。8.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2022年9月10日恰逢我国传统节日中秋节,2022年10月3日为农历的八月初八,为上弦月,在上半夜能看到,所以适宜选择观测的时间段为日落→子夜,D正确,ABC错误,故选D。9.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人们在地球上观测时,看到中国空间站快速地从月球表面掠过,这种现象被称为凌月”可知,此时人们在地球上,空间站位于地球和月球之间经过,由此可知,此时相关天体位置为地球—空间站—月球,B正确,ACD错误。故选B。10.答案:B解析:结合材料可知,此时为农历七月二十三,只能看到月亮东侧,为下弦月,B正确;上弦月一般在农历初七左右出现,A错误;蛾眉月一般出现在月底或月初,C错误;满月一般出现在农历初十五,D错误。故选B。11.答案:D解析:卫星发射以后还没有脱离地球大气层,因此还没有成为天体,A错误。卫星进入预定轨道之后成为人为天体,B错误。卫星与地球并不构成2级天体系统,C错误。卫星在轨道运行时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太阳辐射,D正确,故选D。12.答案:A解析:由于2021年9月7日是农历八月初一,此时天空中只能看到小小的月牙,是新月的月相,所以A正确。BCD错误。故选A。13.(1)答案:进港、出港时选择高潮位;进港时,应选择潮汐上涨时;出港时,应选择潮汐回落时。解析:潮汐是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形成的海水周期性涨落现象,在白天的称潮,夜间的称汐,一般每日涨落两次。轮船进港、出港时应选择高潮位,此时航道较深,有利于航行;进港时,应选择潮汐上涨时,出港时,应选择潮汐回落时,以便充分利用潮汐涨落,既节省燃料,也有利于航行安全。(2)答案:农历八月十八处于天文大潮时期,引潮力大,潮差较大;杭州湾呈喇叭形,口大内小,当潮水从外海涌来时,被不断推高;夏秋季节东南季风盛行,加强了潮势;(夏秋季节河流入海径流多,推高潮势)。解析:根据材料和已学知识分析,农历八月十八日时日、地、月三者一线,太阳的引潮力和月球的引潮力以及地球自转的离心力的叠加,处于天文大潮时期,引潮力大,潮差较大;根据图示,杭州湾呈三角形(喇叭形),口大内小,当潮水从外海涌来时,水位被不断推高,在近岸湾口处推起的潮位高;夏秋季节降水丰富,径流量大,水位高,杭州湾潮水受河水的顶托作用强,从而抬高潮位;夏秋季节盛行东南季风,风将潮水推向杭州湾,加强了潮势。(3)答案:杭州湾潮汐能丰富;沪宁杭常规能源短缺,且能源市场需求量大,开发潮汐能,有利于缓解能源紧张状况;潮汐能属于清洁能源,有利于保护环境;开发新能源产业,能带动经济发展。解析:杭州湾潮汐能开发的原因可从资源、市场、资金、技术、环境等方面分析。由图可知,杭州湾(入海口)呈喇叭口状,当潮水从外海涌来时,水位不断推高,可蓄积大量海水,潮汐涨落幅度大,潮汐能蕴藏量大;杭州湾临近沪宁杭地区,是我国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人口与城市密集,常规能源短缺,对能源需求量大,故潮汐发电的市场广阔;本区社会经济发达,资金、人才充足,技术先进;开发新能源产业,能带动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潮汐能属于清洁能源,开发潮汐能,能缓解能源缺乏的状况,有利于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考天津专版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专题板块练 45中国地理分区,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省界,浙赣运河修通后,将会,祁连山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是,“小老树”反映了该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地理总一轮复习每日拔高练第5练人口正三角形坐标统计图,共8页。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地理总复习每日拔高练之中国四大地区,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