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19 牧场之国教学设计
展开《牧场之国》教学方案
教材解析
《牧场之国》是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2篇主体课文,本文从“牧场之国”的角度来展现荷兰的独特风情的。课文为我们描绘了荷兰牧场白日的辽阔无际、宁静和谐和夜晚的祥和寂静、神秘含蓄,让我们看到了荷兰牧场和运河交错的独特地形,看到了畜牧业尤其是奶牛和奶制品在荷兰国计民生中的重要作用,更看到了荷兰蓝天、碧草、牛羊组成的优美迷人、自然和谐的景观,所以作者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既是作者在向人们介绍荷兰的特点,更是对荷兰的美景发出的赞叹。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学会“毡、犊、眺”等会认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书写“仪、眺”等会写字;正确读写“专注、飞驰、公爵、镶嵌、牲畜、极目远眺、膘肥体壮、辽阔无垠”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荷兰牧场风光的动、静之美,理解“真正的荷兰”的含义。
4.领会作者描写事物特点时使用的方法。
教学重点
领会抓住事物特点写的表达方法,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写作方法,领会作者抓住特点和把人的活动同事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荷兰牧场风光的动、静之美,理解“真正的荷兰”的含义。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生字词,搜集荷兰的相关资料,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1.出示多个国家特色的图片,一起领略世界风光。
牧场之国——荷兰;中欧花园——奥地利;佛教之国——泰国;孔雀之国——印度;千岛之国——印度尼西亚;绿色花园之国——新西兰;沙漠之国——利比亚;海上仙境——格林纳达;仙人掌之国——墨西哥;枫叶之国——加拿大……
2.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许许多多美丽的国家,每个国家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特色。有的气候宜人四季如春,有的景色美丽风景如画,有的风情独特让人难忘,有的历史悠久引人入胜。作家卡雷尔·恰佩克笔下的荷兰是什么样的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3.教师板书课题——牧场之国,学生齐读课题。
二、预习检测
1.介绍作者。
卡雷尔·恰佩克(1890~1938)捷克著名作家、剧作家、新闻记者、童话寓言家,著有大量长短篇小说、剧本、游记等。1920年恰佩克发表了科幻剧本《万能机器人》,发明了机器人这个词,此剧本已成为世界科幻文学的经典。
相关作品:科学幻想戏剧《罗素姆万能机器人》;科幻小说《鲵鱼之乱》《小狗杰西卡》《九个童话故事》;《牧场之国》被选入小学语文课本。
2.相关资料介绍。
荷兰:
人们常把荷兰称为“风车之国”“花之国”“运河之国”,荷兰三分之一的领土只高出北海海面1米,近四分之一低于海平面,地势非常平坦,但在东部和南部由几座山丘。西欧的三大河流莱茵河、马斯河以及斯海尔德河均通过荷兰境内入海。由于荷兰位居欧洲理想位置,素有“欧洲大门”之称。
2.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朗读时画出生字新词,注意读准生字字音。
3.检测字词预习情况。
(1)出示字词,指名认读,注意变色的字。教师纠正字音,学生识记生字和词语。
(2)多音字。
(3)重点字指导。
(4)词语解释。
三、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用文中的词句来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①白天,牛犊_________,老牛_________,骏马_________,绵羊_________。(仪表端庄、无比威严、膘肥体壮、悠然自得)
②傍晚,人们给_________的奶牛_________,这里一片________,挤奶的人更是_______。装满奶桶的船只在_________地行驶。满载着一罐一罐牛奶的汽车、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严肃沉默、挤奶、寂静、默默无言、舒缓平稳)
③夜晚,狗_________,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_________,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_________的牲畜,_________的低地,_________的夜晚,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_________的光芒。(不叫了、哞哞声、沉睡、无声、漆黑、微弱)(时间顺序)
2.小结:
仪表端庄的牛犊、无比威严的老牛、严肃沉默的奶牛、膘肥体壮的骏马、悠然自得的绵羊……动物们的自由王国,黄昏挤奶的劳作,寂静无声的夜晚,这一幅幅画面就组成了荷兰无限美丽的田园风光。
3.读了课文之后,说说“牧场之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
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四、课文研读
1.读第一自然段,思考:第一自然段写了什么?在文中有何作用?
写荷兰是水、花、和牧场的王国;这是一个总起句,句子紧扣课题,开门见山,点明了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后,强调了本文重点要描写的是荷兰独特的地形特点──“牧场之国”,因为荷兰三分之一的地区为牧场,所以这句话总领全文,下面就具体地描写了荷兰广阔无际的牧场和生活在牧场上的无忧无虑的家畜家禽。
2.再读课文。
五、课堂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并跟随作者卡雷尔•恰佩克一道欣赏了牧场之国的美丽风景,我想大多数同学可能都有一种冲动,就是想马上到牧场之国去看一看,去呼吸清新的空气,去仰望蔚蓝的天空。
六、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识记本课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1.荷兰的牧场风光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卡雷尔·恰佩克游览后,对它情有独钟。荷兰的牧场有哪些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作家?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寻找答案!
2.板书课题——牧场之国。
二、感悟课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荷兰牧场风光的动、静之美。
(1)动态美:
①花牛在碧绿的丝绒般的草原上低头吃草。
②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骏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
③绵羊悠然自得;猪群呼噜着;小鸡、山羊欣赏王国。
(2)静态美:
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草原一片寂静。
荷兰牧场风光动态美与静态美并存,朗读时,语调抒情,语气轻柔平缓,语速稍慢。要边读边感受荷兰牧场风光之美。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吧!
2.作者眼中的“真正的荷兰”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反复强调“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课文的第2——6自然段共四次出现“真正的荷兰”,即课文从四个方面介绍了作者眼中“真正的荷兰”,认真阅读这四个自然段,分别概括出其主要内容,也就是作者眼中“真正的荷兰”的样子。
(1)“真正的荷兰”是安静和谐的奶牛的天堂。
(2)“真正的荷兰”是自由驰骋的骏马的世界。
(3)“真正的荷兰”是悠然自得的牲畜的王国。
(4)“真正的荷兰”是祥和寂静的美好世界。
3.课文中的牛、马、羊等动物都别有一番情趣,找出有关的句子,同桌互相交流,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吧!
(1)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牛犊的模样像贵妇人,仪态端庄。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威严。极目远眺,四周全是碧绿的丝绒般的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①颜色美:牛儿的颜色与草原的绿色相映衬的色彩美。
②情景美: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牛群吃草的专注,牛犊端庄的仪态,老牛的无比威严,使得牧场上的动物情趣盎然。
③用上拟人的修辞手法写一写奶牛吃草的样子。
例:这只白色的奶牛地正在低头慢慢吃草,只见它神态安详,悠闲自在,偶尔用慈爱的地回望身后的小奶牛。
④小结:这段描写了牧场上各种牛儿悠闲生活的场景,描绘出了和谐静美的画面,让人感受到“真正的荷兰”充满着宁静的美。
(2)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成群的骏马,匹匹膘肥体壮。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着的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们飞驰到远方。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
①生机勃勃的美: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成群的骏马,匹匹膘肥体壮。
②粗犷的美: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着的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们飞驰到远方。
③自由的美: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
④说说对“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一句的理解。
没有牧人的吆喝,没有食物的纷争,没有强敌的进攻,马儿是这无边草原尊贵的主人,作者面对骏马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生活,目睹它们在草原上无拘无束的自在和任意驰骋的英姿,感叹着草场与骏马的和谐。
⑤小结:这是牧场上难得感受到的奔涌飞腾的粗犷之美,骏马成群,飞驰而去,和以上描写中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在这份无拘无束的奔腾之中,让我们品味到“自由王国”的意蕴。
(3)在绿色的草原上,白色的绵羊悠然自得。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像是对什么表示赞许。成千上万的小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绿草地上,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①羊──有天堂般的绿色草地,羊当然什么也不愁,完全一幅悠然自得的神态。有一个字来形容羊。(羊闲)
②猪──“赞许”什么呢?(牧场的美丽景色。)如果也请你用一个字来形容猪的这种神态,你会选择什么呢?(猪乐)
③鸡──连平日里很胆小的鸡,在这样的环境里也是显得非常安闲。
这段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动物们的悠然自得、安闲自在:白色的绵羊悠然自得;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成千上万的小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绿草地上,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原来,荷兰的牧场是这样的,连这些小动物都把自己封为牧场的主人,作者不禁再次感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4.通过阅读和交流,我们了解到,白天,在荷兰辽阔的绿色草原上,牛羊、小鸡、马群、黑猪是这儿的主人,它们在自己的王国里自由自在,悠闲自得。那么随着夜幕降临和晚上的到来,荷兰又会出现怎样的景象呢?
(1)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运河之中,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平稳地行驶。满载着一罐一罐牛奶的汽车、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
①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牛静)
②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人静。)
③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车船的到来与离去反衬出了草原的寂静。(以动衬静)
(2)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静态的美:晚霞消逝,夜幕降临,牲畜沉睡,一切都显得无声无息,只有远处的灯塔像瞌睡人的眼闪着昏黄暗淡的光,这是多么安然与宁静的境界,作者由衷地发出赞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5.作者为什么要在文中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在这句话中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大家再次回顾课文,结合课文插图,静下心来想一想。
(1)“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是一条清新柔和的线索,将课文各个自然段的内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句看似简单的话却表达了作者对牧场之国最淳朴、最真挚的情感,通过一再出现强化读者心目中的印象“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2)作者反复强调“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被称为“牧场之国”的荷兰的深深的喜爱与赞叹。这句话分别出现在不同的自然段中,作者所赞叹情象又各不相同。
三、课堂小结
荷兰之所以能拥有如此天堂般幽雅洁净、风景宜人的环境,是因为荷兰人民由衷的热爱和保护,他们的付出同样也得到了自然的回报,使他们能在这片优美、独具景致的土地上自由安闲地生活。课后,我们可以继续搜集更多有关荷兰的风景、风情,更立体地了解这个美丽的国度。
本文围绕荷兰牧场白天的辽阔无际、宁静和谐与夜晚的祥和寂静来写,展现了荷兰蓝天白云下牛羊成群的优美迷人、自然和谐的景观,表达了作者对荷兰的喜爱之情和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
四、拓展延伸
美丽、迷人的荷兰不仅“牧场之国”这一个美称,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风车之国:
郁金香之国:
运河之国:
低洼之国:
五、作业布置
1.课外利用课余时间收集荷兰“四宝”的相关资料,领略荷兰的美。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课文中再次感受牧场之国的迷人风光。
3.完成相应课时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