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2023学年上学期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期末必刷常考题之古诗词赏析(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2023学年上学期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期末必刷常考题之古诗词赏析(含解析)01
    2022-2023学年上学期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期末必刷常考题之古诗词赏析(含解析)02
    2022-2023学年上学期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期末必刷常考题之古诗词赏析(含解析)03
    还剩2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2023学年上学期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期末必刷常考题之古诗词赏析(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上学期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期末必刷常考题之古诗词赏析(含解析),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游山西村》,回答问题,古诗词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上学期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期末必刷常考题之古诗词赏析
    一.试题(共15小题)
    1.(2021秋•大兴区校级期末)阅读《游山西村》,回答问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舂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诗歌首联写出了农村丰收的年景,一个“①   ”字,写出了农家款待客人倾其所有的盛情。颔联和颈联则分别从风光和②   两个方面来描写山西村。
    (2)请展开想象,描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展现的画面,并分析诗人借此表达的情感。
    (3)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表达的哲理最相近的一项是    
    A.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B.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王安石《江上》)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D.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2.(2021秋•武冈市期末)古诗词阅读。
    秋词二首
    刘禹锡
    秋词其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词其二: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嗾sǒu,指使狗时发出的声音)
    (1)对两首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都是七言绝句
    B.首句都不押韵
    C.都是仄起平落
    D.都很讲究对仗
    (2)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自古逢秋悲寂寥”一句道尽了千古文人的共同心结,也反映了作者的心声。
    B.《秋词二首》一反前人悲秋情绪,是一曲昂扬乐观的秋的赞歌。
    C.其一赞秋气,其二咏秋色;两首合一,相得益彰。
    D.其一,志向远大,如一鹤冲天;其二,心地高洁,如明山净水。
    3.(2021秋•红花岗区期末)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请说说诗歌尾联采用怎样的表现手法?全诗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下面对诗歌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诗人伫立东皋之上,暮色中举目四望,难以名状的愁绪涌上心头,为中间四句的写景提供巧妙的铺垫。
    B.颔联运用对偶对远处景物进行描绘:夕阳余晖晕染下,每一棵树,每一座山,呈现着浓浓的秋意。
    C.颈联着力刻画山野放归的场景,“驱”“返”“带”“归”四个动词,为整个静谧的画面注入一股跳动的情致。
    D.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意境清新恬淡,一洗齐梁以来雕饰浮艳之气,开唐代绝句风气之先,历来为学者所重视。
    4.(2021秋•藤县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渔 家 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连用“接”“连”“转”“舞”四个动词,开篇即宏阔大气,画面感强,意象鲜明,意蕴朦胧,想象奇特,境界浪漫。
    B.“殷勤问我归何处”,天语问“归”,殷勤殷切,随后词人嗟叹,却道诗文何用,语藏艰辛苦闷,看似答非所问,实则意脉承接连贯。
    C.“九万里风鹏正举”用了《孟子》寓言中大鹏扶摇而上九万里的典故,词人想象自己乘着大鹏飞到三山,以大鹏翱翔表露雄阔胸襟。
    D.这首词以豪迈清空的意境,雄健矫拔的笔力,刻画了李清照的精神世界。梁启超曾评论说“此绝似苏辛派”,指出了此词豪放的特色。
    (2)在这首词中,词人着力描写梦境的作用是什么?
    5.(2021秋•弥勒市期末)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本诗颔联中“随”和“入”的妙处。
    (2)本诗尾联是否是写为朋友送行?这一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2021秋•赣州期末)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李上舍冬日书事①
    韩驹(宋)
    北风吹日昼多阴,日暮拥阶黄叶深。
    倦鹊绕枝翻冻影,飞鸿摩②月堕孤音。
    推愁不去如相觅,与老无期稍见侵。
    顾藉③微官少年事,病来那复一分心?
    【注释】①据吴曾《能改斋漫录》记载,这首诗是作者因获罪被贬分宁县令时所作。②摩:碰到,接近。③顾藉:顾念。
    (1)下列对诗的内容和赏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切题,写冬日的气候物色。这是一幅黯淡凄寒的冬暮图景,处处显得萧瑟残败。
    B.诗的前四句都是写景,但景中含情,满目暗淡萧瑟,哀凉孤苦,已或多或少流露了诗人的心境。
    C.颈联由写景转入议论,上半写得很绵密,下半风格随内容而变,转而虚疏。
    D.颈联诗人将愁与老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在调侃中带有无可奈何之意,写得很活,把寻常叹老诉愁语全都抹绝,有强烈的新鲜感。
    (2)诗中哪个字用得最生动?请结合诗句内容分析该字的表达作用。
    7.(2021秋•赣县区期末)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
    采桑子•彭浪矶①
    [宋]朱敦儒
    扁舟②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万里烟尘,回首中原泪满巾。
    碧山对晚汀洲③冷,枫叶芦根。日落波平,愁损辞乡去国人。
    【注释】①彭浪矶:在靖康之变后,词人离开故乡洛阳南下避难,经江西彭浪矶往两广途中创作该词。②扁舟:小舟。③汀洲:水中或水边的平地。
    (1)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写词人独驾扁舟,背井离乡,避难江南,回首中原战火纷飞,不觉涕泪沾巾。
    B.“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这两句融叙事、写景、抒情为一体,亦赋亦比亦兴,起得浑括自然。
    C.词人愁的主要原因是日落、夜冷。
    D.全词以景寄情,动静交错,色调苍暗。
    (2)这首词中词人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8.(2021秋•新化县校级期末)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内容。
    ①“   ,   ”写春天的花开鸟鸣反而使诗人生出忧国和思乡之情。
    ②“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绘了    的景象。
    (2)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格律严整,对仗工整,声情悲壮地,是杜甫律诗的杰出代表。
    B.“家书抵万金”,形容家中书籍的珍贵。此句写出了乱离中人共有的一种感受,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C.“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生动细致地描绘了诗人忧愁难解的情状,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这两首诗的三、四两句与五、六两句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语意凝练,节奏感强,富有韵律美,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
    9.(2021秋•光山县期末)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问题。
    渔家傲
    (李清照)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婉约派代表词人,她南渡后的词作大多沉痛愁苦,词风和早期的作品大相径庭。
    B.词作借梦境中与天帝的对话,表达了自己空有一身文学才华却屡遭丧乱,甚至连个人的幸福安定都无法保障的不满。
    C.词中“归”字是她经历了人生道路的流徙奔波之苦后,希望得到一个美好归宿的潜意识的具体体现。
    D.词人希望自己能像大鹏鸟一样高飞远走。她大声疾呼:大风啊,不住地吹吧,把我的小船吹到海外仙山去吧,这是一种消极避世的游仙思想。
    (2)这首词被评论为“李词中仅见的浪漫主义名篇”,请结合本词内容分析其浪漫主义风格特点。
    10.(2021秋•高邮市期末)诗歌阅读,完成问题。
    【甲】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乙】南湖早春①
    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蘋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注】①南湖:鄱阳湖分南湖、北湖,自星子县、瓮子口以南称南湖。元和十年(815)夏,宰相武元衡被人谋杀,忠直的白居易愤而上疏,请求朝廷缉捕凶手,被诬为越职言事,于是年秋被远贬江州。
    (1)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甲诗颔联所展现的画面。
    (2)分析甲、乙两诗尾联抒情方式和表达情感的不同。
    11.(2021秋•秦都区期末)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请赏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一句中“压”字的表达效果。
    (2)“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表达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感?
    12.(2021秋•汨罗市期末)阅读唐代王驾的《社日》,回答下面问题。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注】社日:古代祭祀土神法人日子。鹅湖:在江西省铅山县。粱:古代对粟的优良品种的通称。豚栅:小猪猪圈。鸡栖:鸡舍。扉:门。桑柘:桑树和柘树。影斜:树影倾斜,太阳偏西。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的“肥”字,传神地写出了庄稼的喜人长势,使丰收的景象跃然纸上。
    B.农人家“半掩扉”,“半掩”可见民风的淳厚;同时它又暗示出村民家家参加社日,巧妙地将诗意向后联过渡。
    C.“醉人”这个细节传神地表现出丰收过后农民的无所事事和喜好喝酒的风俗。
    D.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赞美,对农人辛勤劳动带来的富足生活的赞美。
    (2)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叫社日,整首诗没有一字描写社日祭祀的情景,但我们却能感受到祭祀的气氛,这是运用了    的写法。“家家扶得醉人归”中“醉”是表象,“   ”才是村民真正的心境(用一个字回答)。
    13.(2021秋•阜宁县期末)【学以致用】
    黄鹤楼
    唐•贾岛
    高槛危檐势若飞,孤云野水共依依。青山万古长如旧,黄鹤何年去不归。
    岸映西山城半出,烟生南浦①树将微。定知羽客②无因见,空使含情对落晖。
    注释:①南浦:南面的水边。②羽客:这里指仙人。
    请你用上述小浦总结的学习诗歌的方法,从A、B中选择一词,完成“青山万古长如旧,黄鹤何年去不归”诗句赏析。
    A.黄鹤
    B.落晖
    14.(2021秋•华容县期末)古诗词赏析。
    纳 凉
    秦观〔宋代〕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①。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注】①倚胡床:坐靠胡床。倚,坐靠。胡床,即交椅,可躺卧。
    (1)诗的前两句中“   ”字表达了诗人寻觅清凉之地的愿望。“倚”字写出了诗人    的心境。
    (2)诗的后两句运用了哪些感官展开了对纳凉时美妙景色的描绘,请举例说明。
    15.(2021秋•襄州区期末)古诗词赏析。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对该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雁门太守行”是乐府曲名,“行”是古诗体裁,本诗借用它作诗题写当时战事。
    B.颈联“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此句中“不起”指的是战士们在这样沉重的鼓声中无力击鼓,斗志难振。
    C.尾联“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引用典故,表达了守城将士们誓死报效君王的决心。
    D.全诗共八句,既有声音的描写,也有色彩的描写。
    (2)“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中的“满”极具表现力,请赏析。

    2022-2023学年上学期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期末必刷常考题之古诗词赏析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试题(共15小题)
    1.(2021秋•大兴区校级期末)阅读《游山西村》,回答问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舂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诗歌首联写出了农村丰收的年景,一个“① 足 ”字,写出了农家款待客人倾其所有的盛情。颔联和颈联则分别从风光和② 民风 两个方面来描写山西村。
    (2)请展开想象,描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展现的画面,并分析诗人借此表达的情感。
    (3)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表达的哲理最相近的一项是  B 
    A.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B.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王安石《江上》)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D.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考点】诗;词句赏析;内容理解;主旨情感;山水田园.
    【分析】这是一首纪游抒情诗,抒写江南农村日常生活,诗人紧扣诗题“游”字,但又不具体描写游村的过程,而是剪取游村的见闻,来体现不尽之游兴。全诗首写诗人出游到农家,次写村外之景物,复写村中之情事,末写频来夜游。所写虽各有侧重,但以游村贯穿,并把秀丽的山村自然风光与淳朴的村民习俗和谐地统一在完整的画面上,构成了优美的意境和恬淡、隽永的格调。此诗题材比较普通,但立意新巧,手法白描,不用辞藻涂抹,而自然成趣。
    【解答】(1)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解答此题需理解诗句的意思。“丰年留客足鸡豚”的意思是丰收的年景农家待客菜肴非常丰盛。“足”是充足、丰盛的意思,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箫鼓追随舂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意思是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此句表达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之情。
    (2)本题考查对诗句画面的描绘以及情感的理解。第一问结合实际意思“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进行描绘,可以加上自己的想象和联想,运用优美的语言描写出来即可。第二问:此句描写了山村的绿树环绕,鲜花怒放之景,表现作者对乡村景色的喜爱之情。
    (3)本题考查对诗句哲理的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表达的哲理:表明在困境中坚持下去,终会豁然开朗,迎来希望。
    A.不相近,此句暗含“登高望远”之意。
    B.相近。
    C.不相近,此句含有“奉献”之意。
    D.不相近,此句阐述“新事物蕴含在旧事物之中”的道理。
    故选:B。
    答案:
    (1)足 民风
    (2)一座座山,一道道水,怀疑会无路可行的时候,忽然看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又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诗人穿行于山峦、溪流之间,山径依稀难辨迷惘之中,眼前忽然柳暗花明,豁然开朗。此句表现作者对乡村景色的喜爱之情。
    (3)B
    译文:
    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的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点评】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二、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三、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领悟诗词意境。四、探究诗词中人、事、景、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句。
    2.(2021秋•武冈市期末)古诗词阅读。
    秋词二首
    刘禹锡
    秋词其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词其二: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嗾sǒu,指使狗时发出的声音)
    (1)对两首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A.都是七言绝句
    B.首句都不押韵
    C.都是仄起平落
    D.都很讲究对仗
    (2)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A.“自古逢秋悲寂寥”一句道尽了千古文人的共同心结,也反映了作者的心声。
    B.《秋词二首》一反前人悲秋情绪,是一曲昂扬乐观的秋的赞歌。
    C.其一赞秋气,其二咏秋色;两首合一,相得益彰。
    D.其一,志向远大,如一鹤冲天;其二,心地高洁,如明山净水。
    【考点】词句赏析;内容理解.
    【分析】这是两首抒发议论的即兴诗。诗人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表达深刻的思想,既有哲理意蕴,也有艺术魅力,发人思索,耐人吟咏。刘禹锡这两首《秋词》所展现的不只是秋天的生气和素色,更有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获得深刻的美感和乐趣。
    【解答】(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A.正确;
    B.有误,其一中的“寥”“朝”“霄”押韵,其二中的“霜”“黄”“狂”押韵;
    C.有误,一声、二声是平声,三、四是仄声。其一中“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不是“仄起平落”,“晴”是二声,是平起,“霄”是一声,是平落;其二中也不全是“仄起平落”,“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中“山”是一声,是平起,“黄”是二声,是平落;
    D.有误,两首诗都不讲究对仗。
    故选:A。
    (2)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与赏析。
    A.有误,根据后一句“我言秋日胜春朝”可知,作者的心声和一般的人不一样;“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意思是:自古以来的文人墨客每到秋天就悲叹寂寞萧条,而我却要说秋天胜过春天。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赞颂了秋天的美好,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
    BCD.正确。
    故选:A。
    答案:
    (1)A
    (2)A
    译文
    自古以来,人们每逢秋天就悲叹秋天的寂寞萧索,我却觉得秋天远远胜过春天。
    秋日天高气爽,晴空万里,一只白鹤推开云层直冲云霄,把我的赋诗情趣也带到了碧蓝的九霄。
    秋天了,山明水净,夜晚已有开始降下白霜;满树的叶枝现在已经有红有黄。
    如果你不相信秋景是这样清雅美丽,可试上高楼一望,顿时会让你感到彻骨的清澈,心境澄静,怎会像繁华浓艳的春天那样让人轻狂。
    【点评】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二、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三、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领悟诗词意境。四、探究诗词中景、事、人、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句。
    3.(2021秋•红花岗区期末)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请说说诗歌尾联采用怎样的表现手法?全诗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下面对诗歌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D 
    A.首句诗人伫立东皋之上,暮色中举目四望,难以名状的愁绪涌上心头,为中间四句的写景提供巧妙的铺垫。
    B.颔联运用对偶对远处景物进行描绘:夕阳余晖晕染下,每一棵树,每一座山,呈现着浓浓的秋意。
    C.颈联着力刻画山野放归的场景,“驱”“返”“带”“归”四个动词,为整个静谧的画面注入一股跳动的情致。
    D.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意境清新恬淡,一洗齐梁以来雕饰浮艳之气,开唐代绝句风气之先,历来为学者所重视。
    【考点】诗;内容理解;主旨情感;表达技巧;山水田园.
    【分析】这首诗写的是山野秋景。全诗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首联,景中含情,景中有人。颔联,写秋天山林之静景,从正面进一步渲染作者的孤寂苦闷的心绪。颈联,写傍晚时分人的活动,从反面衬托诗人的郁闷孤单的心境。尾联,直抒胸臆。抒发自己隐逸山林之志。
    【解答】(1)本题考查对诗歌表现手法及情感主旨的理解。“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的意思是: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只能咏一曲长歌来怀念古代采薇而食的隐士。采薇:薇,是一种植物。相传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古时“采薇”代指隐居生活。“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直抒胸臆。诗人从美好而热闹的场景中回过神,又回到了起始的心境之中了,更加平添了一种茫然若失、孤独无依、苦闷惆怅的心绪。尾联运用典故,意在表明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身边没有一个相识的熟人和朋友,没有人能够分担这份寂寥,只能向先贤那里寻找慰藉,怀念古时的隐者伯夷和叔齐。诗人唱着《采薇》之歌,抒发自己隐逸山林之志。
    (2)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
    ABC.正确。
    D.有误,此诗为五言律诗,不是绝句。
    故选:D。
    答案:
    (1)尾联运用典故,意在表明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抒发了诗人在现实生活里苦闷孤独的心情,表达其避世退隐的愿望。
    (2)D
    译文:
    黄昏的时候伫立在东皋村头怅望,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每棵树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都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放牧的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骑着马带着猎物各自随愿而归。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点评】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二、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三、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领悟诗词意境。四、探究诗词中景、事、人、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句。
    4.(2021秋•藤县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渔 家 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开头两句连用“接”“连”“转”“舞”四个动词,开篇即宏阔大气,画面感强,意象鲜明,意蕴朦胧,想象奇特,境界浪漫。
    B.“殷勤问我归何处”,天语问“归”,殷勤殷切,随后词人嗟叹,却道诗文何用,语藏艰辛苦闷,看似答非所问,实则意脉承接连贯。
    C.“九万里风鹏正举”用了《孟子》寓言中大鹏扶摇而上九万里的典故,词人想象自己乘着大鹏飞到三山,以大鹏翱翔表露雄阔胸襟。
    D.这首词以豪迈清空的意境,雄健矫拔的笔力,刻画了李清照的精神世界。梁启超曾评论说“此绝似苏辛派”,指出了此词豪放的特色。
    (2)在这首词中,词人着力描写梦境的作用是什么?
    【考点】词;词句赏析;内容理解.
    【分析】《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此词写梦中海天溟蒙的景象及与天帝的问答,隐寓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失望,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作者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以浪漫主义的艺术构思,梦游的方式,奇妙的设想,倾述隐衷,寄托情思。全词打破了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或情景交错的惯常格局,以故事性情节为主干,以人神对话为内容,实现了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用典巧妙,景象壮阔,气势磅礴,音调豪迈,充分显示了作者性情中豪放不羁的一面。
    【解答】(1)本题考查对词作的赏析。
    ABD.正确。
    C.有误,“词人想象自己乘着大鹏飞到三山,以大鹏翱翔表露雄阔胸襟”有误,应为词人想象自己借着托起大鹏的狂风,乘坐蓬舟直往传说中的三座仙山而去,从而表现了自己的雄阔胸襟。
    故选:C。
    (2)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词一开头“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展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写天、云、雾、星河、千帆,景象已极壮丽,其中又准确地嵌入了几个动词,则绘景如活,动态俨然。“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而“转”“舞”两字,则将词人在风浪颠簸中的感受,逼真地传递给读者。所谓“星河欲转”,是写词人从颠簸的船舱中仰望天空,天上的银河似乎在转动一般。“千帆舞”,则写海上刮起了大风,无数的舟船在风浪中飞舞前进。船摇帆舞,星河欲转,既富于生活的真实感,也具有梦境的虚幻性,虚虚实实,为全篇的奇情壮采奠定了基调。因为这首词写的是“梦境”,所以接下来有“仿佛”三句。这三句写词人在梦中见到天帝。“梦魂”二字,是全词的关键。词人经过海上航行,一缕梦魂仿佛升入天国,见慈祥的天帝。在幻想的境界中,词人塑造了一个态度温和、关心民瘼的天帝。“殷勤问我归何处”,虽然只是一句异常简洁的问话,却饱含着深厚的感情,寄寓着美好的理想。“我报路长嗟日暮”句中的“报”字与上片的“问”字,便是跨越两片的桥梁。“路长日暮”,反映了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经历,然亦有所本。词人只用“路长”“日暮”四字,便概括了“上下求索”的意念与过程,语言简净自然,浑化无迹。其意与“学诗谩有惊人句”相连,是词人在天帝面前倾诉自己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著一“谩”字,流露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词人在现实中知音难遇,欲诉无门,唯有通过这种幻想的形式,才能尽情地抒发胸中的愤懑,怀才不遇是中国传统文人的命运。据此分析提炼概括即可。
    答案:
    (1)C
    (2)词人借梦境把天上和人间作了一个鲜明的对照,充分表现了她对现实的不满及人生际遇坎的感怀。(或:词人借虚幻梦境表达对自由的渴望,对理想人生的追求,其非凡才能和美好愿望在实现生活中不可能实现,因此只有把它寄托于梦中仙境,在这梦境中寻求出路。)
    译文:
    天蒙蒙,晨雾蒙蒙笼云涛。银河欲转,千帆如梭逐浪飘。梦魂仿佛又回到了天庭,天帝传话善意地相邀。殷勤地问道:你可有归宿之处?我回报天帝说:路途漫长又叹日暮时不早。学作诗,枉有妙句人称道,却是空无用。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风啊!请千万别停息,将这一叶轻舟,载着我直送往蓬莱三仙岛。
    【点评】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二、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三、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领悟诗词意境。四、探究诗词中景、事、人、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句。
    5.(2021秋•弥勒市期末)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本诗颔联中“随”和“入”的妙处。
    (2)本诗尾联是否是写为朋友送行?这一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考点】诗;词句赏析;主旨情感;送别抒情.
    【分析】《渡荆门送别》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
    【解答】(1)本题考查诗歌的炼字。“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意思是:青山渐渐消失,平野一望无边。长江滔滔奔涌,流入广袤荒原。从炼字角度考虑:一“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这句给人以流动感与空间感,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来。后句著一“入”字,写出了气势的博大,充分表达了诗人的万丈豪情,充满了喜悦和昂扬的激情,力透纸背,用语贴切。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2)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尾联中“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诗人不说自己,反过来从故乡的水说起,“我”离家越远,故乡的水对“我”依依不舍,送“我”到万里之外,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之情。诗中主要描写出蜀时沿途景色,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所以并无送别朋友之意。
    答案:
    (1)“随”表现出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写出空间感和流动感;“入”写出了气势的博大,充分表达了诗人的万丈豪情,充满了喜悦和昂扬的激情,力透纸背,用语贴切。
    (2)并无送别朋友之意。尾联写故乡的水对“我”依依不舍,送“我”到万里之外,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之情。
    译文:
    渡荆门送别
    我乘舟渡江来到遥远的荆门外,来到战国时期楚国的境内游览。山随着平坦广阔的原野的出现逐渐消失,江水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中奔流。江面月影好似天上飞来的明镜,云层缔构城外幻出海市蜃楼。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不远万里来送我东行的小舟。
    【点评】古诗词鉴赏时要抓住诗歌的诗眼、炼字和意象等。诗眼是理解诗歌的一把钥匙,抓住了诗眼,明白了主旨,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解题。
    6.(2021秋•赣州期末)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李上舍冬日书事①
    韩驹(宋)
    北风吹日昼多阴,日暮拥阶黄叶深。
    倦鹊绕枝翻冻影,飞鸿摩②月堕孤音。
    推愁不去如相觅,与老无期稍见侵。
    顾藉③微官少年事,病来那复一分心?
    【注释】①据吴曾《能改斋漫录》记载,这首诗是作者因获罪被贬分宁县令时所作。②摩:碰到,接近。③顾藉:顾念。
    (1)下列对诗的内容和赏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首联切题,写冬日的气候物色。这是一幅黯淡凄寒的冬暮图景,处处显得萧瑟残败。
    B.诗的前四句都是写景,但景中含情,满目暗淡萧瑟,哀凉孤苦,已或多或少流露了诗人的心境。
    C.颈联由写景转入议论,上半写得很绵密,下半风格随内容而变,转而虚疏。
    D.颈联诗人将愁与老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在调侃中带有无可奈何之意,写得很活,把寻常叹老诉愁语全都抹绝,有强烈的新鲜感。
    (2)诗中哪个字用得最生动?请结合诗句内容分析该字的表达作用。
    【考点】诗;词句赏析;内容理解.
    【分析】《和李上舍冬日书事》是北宋末南宋初江西诗派诗人韩驹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是一首和作。首联写冬日的气候物色,描绘出一幅黯淡凄寒的冬暮图景,处处显得萧瑟残败。颔联续写冬夜倦鹊、飞鸿的活动,倦鹊与飞鸿象征着贬谪中的诗人孤孑无依的身世。颈联写想要排遣愁绪但愁却像故意来寻找自己,硬是摆脱不掉。尾联进一步抒写老来的心境,说眷念微官是少年时的事,如今老病交加,怎能为此挂心呢。诗抒写了一个困顿失意的士人在阴冷凄寒的冬日愁病交加的境遇与心情。
    【解答】(1)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
    ABD.正确;
    C.有误,应为由写景转入抒情。
    故选:C
    (2)本题考查诗歌炼字。寻找极富表现力的字词,可以优先选择动词,往往这类词能够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事物的特质,传达诗人的情感特点。确定好词语后,以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为依托,借助修辞、描写手法、描写角度等方法,紧扣情感主旨来回答。本诗中可以选择“拥、倦、绕、堕、推、侵“等词;示例:最生动的是“侵“字,侵是“侵略”“入侵”的意思,诗人将自己的老去说成是时间对自己的侵略、入侵,传达出诗人因为年
    华老去的哀愁、无可奈何,衬托出诗人自己哀戚、愁苦的心境。
    答案:
    (1)C
    (2)示例1:最生动的是“拥“字,拥是“拥满”堆满“之意,是说被北风吹落的秋叶深深地堆满了台阶前。在首联中作者描绘的是北风吹得白昼晦暗无光,日暮时分满阶的落叶堆积在一起,给人一种萧瑟的感觉,进而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惆怅凄凉之意。
    示例2:最生动的是“倦“,不但描绘出觅枝的乌鹊困惫的情态,而且表现出其长时间求栖息却无枝可依,翻飞绕枝的孤凄处境。
    示例3:最生动的是“堕”,从听觉角度着力刻画,不但描绘出声音自高而下,而且传出听者心惊情凄的感受。
    译文:
    北风呼啸,吹走雪花,白天也是阴沉沉;傍晚了,阶前吹拢的黄叶,又堆高了几分。
    那乌鹊也疲倦了,冒着寒冷,绕着树飞着,它的影子在空中翻腾;飞往他乡的大雁,高高地几乎要碰到月亮,不时传来几声凄凉的鸣声。
    我想排解紧紧缠绕的愁怨,可它总是自己寻觅到我心上;原本与老年没有约定,它却不知不觉地向我入侵。
    做官啊,立功建勋啊,这些都是少年时的梦想;如今又老又病,再也没有一分利欲名心。
    【点评】诗词鉴赏理解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二、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三、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领悟诗词意境。四、探究诗词中景、事、人、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句。
    7.(2021秋•赣县区期末)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
    采桑子•彭浪矶①
    [宋]朱敦儒
    扁舟②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万里烟尘,回首中原泪满巾。
    碧山对晚汀洲③冷,枫叶芦根。日落波平,愁损辞乡去国人。
    【注释】①彭浪矶:在靖康之变后,词人离开故乡洛阳南下避难,经江西彭浪矶往两广途中创作该词。②扁舟:小舟。③汀洲:水中或水边的平地。
    (1)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上片写词人独驾扁舟,背井离乡,避难江南,回首中原战火纷飞,不觉涕泪沾巾。
    B.“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这两句融叙事、写景、抒情为一体,亦赋亦比亦兴,起得浑括自然。
    C.词人愁的主要原因是日落、夜冷。
    D.全词以景寄情,动静交错,色调苍暗。
    (2)这首词中词人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考点】词;词句赏析;内容理解;主旨情感;羁旅思乡.
    【分析】这首词全篇以景寄情,动静交错,色调苍暗。用“扁舟”、“旅雁”、“孤云”、“汀洲冷”、“枫叶芦根”等典型的深秋景物,烘托出诗人的凄楚情怀,同时也流露出了对国事的忡忡忧虑,唱出了时代的悲凉之音。
    【解答】(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ABD.正确;
    C.有误,词人愁的主要原因是:羁旅他乡,中原失守。
    故选:C。
    (2)本题考查表达的感情。
    全篇以景寄情,动静交错,色调苍暗。用“扁舟”“旅雁”“孤云”“汀洲冷”“枫叶芦根”等典型的深秋景物,烘托出诗人的凄楚情怀,同时也流露出了对国事的忡忡忧虑,唱出了时代的悲凉之音。
    答案:
    (1)C
    (2)国破家亡之痛,去国离乡之愁,流落他乡之孤。
    译文:
    乘舟避难江南,就像失群的大雁,孤独的浮云。穿梭在连绵的烟尘之中,回国中原已泪满襟。
    碧山对着水边的平地有丝丝凉意,看着枫树叶和芦苇根。太阳落山了水波平静了怨恨离开了家乡。
    【点评】如何鉴赏诗歌:一要知人论世。读懂一首诗,首先要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作家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二要把握形象。诗是通过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感情,阅读、鉴赏诗歌就要通过认真分析、品味,理解和把握这种形象。三要理解情感。感情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只有很好地体会诗人在诗中的感情和基调,才能准确理解诗歌的主旨。
    8.(2021秋•新化县校级期末)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内容。
    ①“ 感时花溅泪 , 恨别鸟惊心 ”写春天的花开鸟鸣反而使诗人生出忧国和思乡之情。
    ②“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绘了  国都残破,乱草丛生 的景象。
    (2)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格律严整,对仗工整,声情悲壮地,是杜甫律诗的杰出代表。
    B.“家书抵万金”,形容家中书籍的珍贵。此句写出了乱离中人共有的一种感受,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C.“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生动细致地描绘了诗人忧愁难解的情状,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这两首诗的三、四两句与五、六两句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语意凝练,节奏感强,富有韵律美,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
    【考点】词句赏析;内容理解;形象意境.
    【分析】《春望》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这首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对仗精巧,声情悲壮,表现了诗人爱国之情。
    【解答】(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①“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意思是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写春天的花开鸟鸣反而使诗人生出忧国和思乡之情。
    ②“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意思是国都遭侵但山河依旧,长安城里的杂草和树木茂盛地疯长。山河依旧,可是国都已经沦陷,城池也在战火中残破不堪了,乱草丛生,林木荒芜。诗人记忆中昔日长安的春天是何等的繁华,鸟语花香,飞絮弥漫,烟柳明媚,游人迤逦,可是那种景象今日已经荡然无存了。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又令人满目凄然。描绘出安史之乱后长安城里荒芜破败,人烟稀少,草木杂生的景象。
    (2)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辨析。
    ACD.正确。
    B.有误。“‘家书抵万金’,形容家中书籍的珍贵”有误,“家书抵万金”,意思是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家书”指得是家信。
    故选:B。
    答案:
    (1)①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②国都残破,乱草丛生。
    (2)B
    【参考译文】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点评】诗歌赏析句子的切入点:
    1、抓关键词语赏析句子;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3、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句子;
    4、从表达的情感角度赏析句子;
    5、从蕴含的哲理角度赏析句子。
    9.(2021秋•光山县期末)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问题。
    渔家傲
    (李清照)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婉约派代表词人,她南渡后的词作大多沉痛愁苦,词风和早期的作品大相径庭。
    B.词作借梦境中与天帝的对话,表达了自己空有一身文学才华却屡遭丧乱,甚至连个人的幸福安定都无法保障的不满。
    C.词中“归”字是她经历了人生道路的流徙奔波之苦后,希望得到一个美好归宿的潜意识的具体体现。
    D.词人希望自己能像大鹏鸟一样高飞远走。她大声疾呼:大风啊,不住地吹吧,把我的小船吹到海外仙山去吧,这是一种消极避世的游仙思想。
    (2)这首词被评论为“李词中仅见的浪漫主义名篇”,请结合本词内容分析其浪漫主义风格特点。
    【考点】词句赏析;内容理解;语言风格.
    【分析】《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此词写梦中海天溟蒙的景象及与天帝的问答,隐寓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失望,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作者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以浪漫主义的艺术构思,梦游的方式,奇妙的设想,倾述隐衷,寄托情思。全词打破了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或情景交错的惯常格局,以故事性情节为主干,以人神对话为内容,实现了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用典巧妙,景象壮阔,气势磅礴,音调豪迈,充分显示了作者性情中豪放不羁的一面。
    【解答】(1)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
    ABC.正确;
    D.有误,表现了她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这是一种消极避世的游仙思想”错误。
    故选:D
    (2)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赏析。这首词是婉约词派李清照的作品,风格为豪放派。开头两句写景展现一幅辽阔、壮美风景。这样的境界开阔大气。写天、云、雾、星河、千帆,景象壮丽,其中“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一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而“转”“舞”两字,则将词人风浪颠簸中的感受,逼真地传递给读者。“千帆舞”有梦境的虚幻性,虚虚实实,为全篇的开阔壮美奠定了基调。“九万里风正举”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更有一种浪漫主义的想象融在内,虚实结合。
    答案:
    (1)D
    (2)想象奇特:词人大胆想象拂晓时分,云雾海涛混沌一片、银河闪烁、千帆竞舞的奇特景象;示例2:神奇幻想:词人在梦中幻想自己时而魂飞太空遨游,时而与天帝共语,甚至像大鹏鸟一样乘风高飞,奔向仙山,追求光明与自由,实现理想。
    译文:
    天蒙蒙,晨雾蒙蒙笼云涛。银河欲转,千帆如梭逐浪飘。梦魂仿佛又回到了天庭,天帝传话善意地相邀。殷勤地问道:你可有归宿之处?
    我回报天帝说:路途漫长又叹日暮时不早。学作诗,枉有妙句人称道,却是空无用。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风啊!请千万别停息,将这一叶轻舟,载着我直送往蓬莱三仙岛。
    【点评】如何鉴赏诗歌:一要知人论世。读懂一首诗,首先要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作家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二要把握形象。诗是通过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感情,阅读、鉴赏诗歌就要通过认真分析、品味,理解和把握这种形象。三要理解情感。感情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只有很好地体会诗人在诗中的感情和基调,才能准确理解诗歌的主旨。
    10.(2021秋•高邮市期末)诗歌阅读,完成问题。
    【甲】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乙】南湖早春①
    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蘋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注】①南湖:鄱阳湖分南湖、北湖,自星子县、瓮子口以南称南湖。元和十年(815)夏,宰相武元衡被人谋杀,忠直的白居易愤而上疏,请求朝廷缉捕凶手,被诬为越职言事,于是年秋被远贬江州。
    (1)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甲诗颔联所展现的画面。
    (2)分析甲、乙两诗尾联抒情方式和表达情感的不同。
    【考点】诗;内容理解;主旨情感;表达技巧.
    【分析】《钱塘湖春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描写西湖春景的七言律诗。此诗通过对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钱塘湖风景的喜爱,更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
    《南湖早春》此诗,令人不得不叹服白居易选景之新,造语之巧。烟波浩淼的 鄱阳湖,传统地以湖边的 星子县、瓮子口为界,将其分为南北二湖,诗题中即以南湖指代整个鄱阳湖。
    【解答】(1)本题考查描绘诗歌画面。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
    解答此题要紧紧抓住甲诗颔联“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主要意象“莺”“树”“燕”“泥”,根据这些景物的特征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洁形象的语言描绘画面即可。
    示例:早春的野外生机勃勃,在几个地方,早出的黄莺们唱着歌,上下翻飞,正在争抢着朝阳的树枝,刚从南方飞回的燕子,不知来自谁家,在精神抖擞地啄衔春泥,它们正忙着筑巢。
    (2)本题考查抒情方式和情感。
    甲诗尾联“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的意思是: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游览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最爱”一词直接写出了诗人对湖东沙堤的喜爱,属于直抒胸臆,表达出诗人对钱塘湖早春的喜爱之情;
    乙诗尾联“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的意思是:不是说江南的春天不好,而是身心一年年衰老,我的兴致也减少了。春色虽好,但作者想到自己又老又病,不禁情绪低落,内心苦闷。江南美丽的春光和作者衰病惆怅的心情形成反衬,倍增其哀,属于以乐景衬哀情。结合注释“元和十年(815)夏,宰相武元衡被人谋杀,忠直的白居易愤而上疏,请求朝廷缉捕凶手,被诬为越职言事,于是年秋被远贬江州”看,表达了诗人被贬后抑郁消沉的情绪。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答案:
    (1)莺是春的歌手。在明媚的春光中,几只早莺争先恐后地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不知谁家的新燕已开始啄泥衔草,筑建新巢。(几处早早飞来的黄莺争着挤在向阳的树上,不知谁家刚飞过的燕子忙着啄泥筑巢。)
    (2)甲诗运用直抒胸臆的手法,抒发了作者对钱塘湖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乙诗运用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以南湖早春景色的生机勃勃、明媚可爱,反衬诗人遭贬后的衰病不堪,抒发了诗人面对美景却无心欣赏的消沉郁闷的心情。
    【参考译文】
    钱塘湖春行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低垂,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阳光温暖的树木上栖息,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泥在筑巢。
    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总观赏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
    南湖早春
    春风吹散云雾,骤雨初歇,天气刚刚放晴,阳光重新照在湖面上温暖又明快。
    漫山遍野的山杏,碎红点点;新生的绿苹,整整齐齐铺满了水面。
    白雁身上雨水未干翅膀沉重,只得低空飞行;黄鹂的舌头也颇有些生涩,不听使唤。
    不是说江南的春天不好,而是渐渐的体弱多病我的兴致也减少了。
    【点评】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
    一、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
    二、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
    三、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领悟诗词意境。
    四、探究诗词中人、事、景、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句。
    11.(2021秋•秦都区期末)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请赏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一句中“压”字的表达效果。
    (2)“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表达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感?
    【考点】词句赏析;内容理解;主旨情感.
    【分析】《雁门太守行》是唐代诗人李贺运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描写战争场面的诗歌。此诗用浓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奇异的画面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万变的战争风云。首句写景又写事,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并借日光显示守军威武雄壮;第二句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第三句写部队夜袭和浴血奋战的场面;最后一句引用典故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全诗意境苍凉,格调悲壮,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艺术魅力。
    【解答】(1)本题考查诗歌的炼字。“黑云压城城欲摧”意思是: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城墙仿佛将要坍塌。“压”字本义为“逼近”“压迫”,这里形容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
    (2)本题考查作者的情感态度。“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玉龙”是宝剑的名字,代指宝剑。依据“提携玉龙为君死”可知,诗人借此诗句赞扬了将士们为报效国家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也表达了诗人的报国之志。
    答案:
    (1)“压”在这里形容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渲染出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情势,衬托守军将士士气高昂,严阵以待。
    (2)赞扬了将士们为报效国家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也表达了诗人立志报国的决心。
    译文:
    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城墙仿佛将要坍塌;我军严待以来,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秋色里,响亮军号震天动地;黑夜间战士鲜血凝成暗紫。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只为报答君王恩遇,手携宝剑,视死如归。
    【点评】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二、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三、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领悟诗词意境。四、探究诗词中人、事、景、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句。
    12.(2021秋•汨罗市期末)阅读唐代王驾的《社日》,回答下面问题。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注】社日:古代祭祀土神法人日子。鹅湖:在江西省铅山县。粱:古代对粟的优良品种的通称。豚栅:小猪猪圈。鸡栖:鸡舍。扉:门。桑柘:桑树和柘树。影斜:树影倾斜,太阳偏西。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第一句的“肥”字,传神地写出了庄稼的喜人长势,使丰收的景象跃然纸上。
    B.农人家“半掩扉”,“半掩”可见民风的淳厚;同时它又暗示出村民家家参加社日,巧妙地将诗意向后联过渡。
    C.“醉人”这个细节传神地表现出丰收过后农民的无所事事和喜好喝酒的风俗。
    D.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赞美,对农人辛勤劳动带来的富足生活的赞美。
    (2)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叫社日,整首诗没有一字描写社日祭祀的情景,但我们却能感受到祭祀的气氛,这是运用了  侧面描写 的写法。“家家扶得醉人归”中“醉”是表象,“ 乐 ”才是村民真正的心境(用一个字回答)。
    【考点】词句赏析;表达技巧.
    【分析】此诗写了鹅湖山下的一个村庄社日里的欢乐景象,描绘出一幅富庶、兴旺的江南农村风俗画。全诗虽没有一字正面描写社日的情景,却表达出了社日的热闹欢快,角度巧妙,匠心独运。
    【解答】(1)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
    ABD.正确。
    C.有误,“醉人”这个细节可以使人联想到村民观社的兴高采烈,畅怀大饮。并非是“丰收过后农民的无所事事”。
    故选:C。
    (2)本题考查诗歌写作手法的运用。后两句写“社日”正题,虽没有一字正面描写社日的情景,却通过写社散后的景象,表达出了社日的热闹欢快,角度巧妙,匠心独运。这是运用了侧面描写的写法。“醉”是表象,乐才是村民的真正心境。诗末写社日的热闹与欢乐场面,却选取高潮之后渐归宁静的这样一个尾声来表现它,是颇为别致的。它的暗示性很强,读者通过这个尾声,会自然联想到作社、观社的全过程。“醉人”这个细节可以使人联想到村民观社的兴高采烈,畅怀大饮,而这种欣喜之情又是与丰收分不开的。
    答案:
    (1)C
    (2)侧面描写 乐
    译文
    鹅湖山下稻梁肥硕,丰收在望。牲畜圈里猪肥鸡壮,门扇半开半掩。
    西斜的太阳将桑柘树林拉出长长影子,春社结束,家家搀扶着醉倒之人归去。
    【点评】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二、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三、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领悟诗词意境。四、探究诗词中景、事、人、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句。
    13.(2021秋•阜宁县期末)【学以致用】
    黄鹤楼
    唐•贾岛
    高槛危檐势若飞,孤云野水共依依。青山万古长如旧,黄鹤何年去不归。
    岸映西山城半出,烟生南浦①树将微。定知羽客②无因见,空使含情对落晖。
    注释:①南浦:南面的水边。②羽客:这里指仙人。
    请你用上述小浦总结的学习诗歌的方法,从A、B中选择一词,完成“青山万古长如旧,黄鹤何年去不归”诗句赏析。
    A.黄鹤
    B.落晖
    【考点】词句赏析;内容理解.
    【分析】黄鹤楼悠久的历史和美丽的传说出现在诗人脑海,但终归是物是人非,抒发了诗人岁月不再、世事茫然的空幻之感;远去的仙人注定无法相见,只能脉脉含情,赋予落日余晖,这样的意象描写给尾联营造出一种荒凉之感,字里行间充满了忧愁,情景交融地抒发了诗人惆怅、落寞的心情。
    【解答】本题考查诗词鉴赏的能力。
    A处可用“寻典悟情“的方法,“黄鹤”运用了仙人乘鹤归去的典故,与崔颢《黄鹤楼》中的“黄鹤一去不复返”一样,黄鹤楼悠久的历史和美丽的传说出现在诗人脑海,但终归是物是人非,抒发了诗人岁月不再、世事茫然的空幻之感;
    B处运用“循象探情”的方法,“落晖”即落日的余晖,远去的仙人注定无法相见,只能脉脉含情,赋予落日余晖,这样的意象描写给尾联营造出一种荒凉之感,字里行间充满了忧愁,情景交融地抒发了诗人惆怅、落寞的心情。
    答案:
    选择A处:运用“寻典悟情”的方法,此处使用了仙人乘鹤归去的典故,与崔颢的《黄鹤楼》有异曲同工之妙,黄鹤楼久远的历史和美丽的传说在诗人眼前浮现,但终归是物是人非、鹤去楼空,这一典故含蓄有致地抒发了诗人岁月难再、世事茫然的感慨;
    选择B处:运用“循象探情”的方法,“落晖”这一意象画面感极强,夕阳余晖下的诗人面对黄鹤楼发出与仙人无法相见的遗憾之叹,营造出一种荒凉的氛围,给读者一种孤独之感,不仅有言已尽意无穷的效果,同时情景交融,抒发了诗人怅惘、落寞的心情。
    参考译文:
    登上黄鹤楼,看见楼高擔危、云天接水,望大江涛涛、大河茫茫,苍茫云水间,黄鹤楼孑然而立,翼然若飞。黄鶴楼附 近的青山万古不变、依然如旧,然而黄鹤楼中的黄鶴又在哪一年飞去、至今不返呢?江岸旁水中倒影,映岀半城山色,大江的 南头水气缠绕,江旁树木依稀可见。远去的仙人,注定无法相见.只能脉脉含情,赋予落日余晖。
    【点评】本题考查了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和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做这类试题的关键在于对诗歌内容正确的理解,理解到位,才能做对。理解诗歌要看题目、看作者、看诗句、看注释。
    14.(2021秋•华容县期末)古诗词赏析。
    纳 凉
    秦观〔宋代〕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①。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注】①倚胡床:坐靠胡床。倚,坐靠。胡床,即交椅,可躺卧。
    (1)诗的前两句中“ 追 ”字表达了诗人寻觅清凉之地的愿望。“倚”字写出了诗人  悠闲自在 的心境。
    (2)诗的后两句运用了哪些感官展开了对纳凉时美妙景色的描绘,请举例说明。
    【考点】诗;词句赏析;内容理解;写景咏物.
    【分析】《纳凉》是一首描写景物的短诗。从字面上看,可以说没有反映什么社会生活内容。但是,透过诗句的表面,却隐约地表现出:诗人渴望远离的是炙手可热的官场社会,这就是他刻意追求一个理想中的清凉世界的原因。秦观是一个有用世之志的诗人。他对官场的奔竞倾夺表示厌弃,力求远避,此诗表达的就是这种感情。这种把创作念图隐藏在诗句背后的写法,读者应着意体会。
    【解答】(1)本题考查字词赏析能力。这句连用“携”“来”“追”三个动词,把诗人携杖出户后的动作,分出层次加以表现。其中“追”字更是曲折、含蓄地传达出诗人追寻理想中的纳凉胜处的内在感情。诗人选好了目的地,安上胡床,“倚”其上,尽情纳凉。因此,“倚”字写出了诗人的悠闲自在。
    (2)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描写手法的分析。诗歌大意:携杖出门去寻找纳凉圣地,画桥南畔,绿树成荫,坐靠在胡床之上惬意非常。寂寂明月夜,船上的笛声在耳边萦绕不绝,晚风初定,池中莲花盛开,幽香散溢,沁人心脾。其中“月明”采用了视觉描写;“船笛”采用了听觉描写;“池莲、自在香”采用了嗅觉描写。
    答案:
    (1)追;悠闲自在
    (2)月明(视觉)、船笛(听觉)、池莲自在香(嗅觉)。
    译文:
    诗人携杖出户寻觅纳凉胜地,画桥南畔,绿柳成行,月明之夜,笛声参差而起,在水面萦绕不绝。晚风初定,池中莲花盛开,幽香散溢,泌人心脾。
    【点评】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二、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三、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领悟诗词意境。四、探究诗词中人、事、景、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句。
    15.(2021秋•襄州区期末)古诗词赏析。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对该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B 
    A.“雁门太守行”是乐府曲名,“行”是古诗体裁,本诗借用它作诗题写当时战事。
    B.颈联“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此句中“不起”指的是战士们在这样沉重的鼓声中无力击鼓,斗志难振。
    C.尾联“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引用典故,表达了守城将士们誓死报效君王的决心。
    D.全诗共八句,既有声音的描写,也有色彩的描写。
    (2)“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中的“满”极具表现力,请赏析。
    【考点】诗;词句赏析;内容理解;戍边征战.
    【分析】这是一首描写战争场面的诗歌。首联写景又写事,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并借日光显示守军威武雄壮;颔联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颈联写部队夜袭和浴血奋战的场面;尾联引用典故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
    【解答】(1)本题考查诗歌理解分析。
    ACD.正确;
    B.有误,“不起”指战鼓声低沉不起,战士们是斗志昂扬的。
    故选:B。
    (2)本题考查炼字。“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的意思为:秋色里,响亮军号震天动地;黑夜间战士鲜血凝成暗紫。“角声满天”就是号角的声音震天;“凝夜紫”指在夜晚的朦胧中战士的鲜血凝成了紫色。这些词语的运用突出了战斗的惨烈。
    答案:
    (1)B
    (2)一个“满”字,扩大了激战的场面,反映出边防将士英勇杀敌的冲天气势。
    【点评】诗歌炼字技巧:
    1.体悟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看是否运用修辞手法。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思考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相关试卷

    2022-2023学年上学期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期末必刷常考题之基础字词(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上学期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期末必刷常考题之基础字词(含解析),共14页。

    2022-2023学年上学期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期末必刷常考题之古诗词赏析(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上学期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期末必刷常考题之古诗词赏析(含解析),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诗词赏析,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阅读古诗,完成问题,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小题,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问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上学期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期末必刷常考题之古诗词赏析(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上学期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期末必刷常考题之古诗词赏析(含解析),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诗文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诗歌鉴赏,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问题,阅读诗歌,完成问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2-2023学年上学期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期末必刷常考题之古诗词赏析(含解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