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3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专项练专题九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2023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专项练专题九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第1页
    2023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专项练专题九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第2页
    2023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专项练专题九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专项练专题九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专项练专题九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817年,清嘉庆帝规定,读如图,对其理解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A.社会经济多元发展B.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C.朝廷放松基层治理D.格物致知影响扩大
    2.墟,是我国南方农村进行贸易、时聚时散的场所。下表是清代广东潮州府墟市数目增长表。
    这反映出,当时潮州府( )
    A.村镇商业日趋活跃B.工商业市镇大量涌现
    C.抑商政策逐渐弱化D.农业的多种经营兴盛
    3.1817年,清嘉庆帝规定:“福建、安徽……所有贩茶赴粤之商人,俱仍照旧例,令由内河过岭行走。永禁出洋贩运,倘有违禁私出海口者,一经拿获,将该商人治罪,并将茶叶入官。”这一规定( )
    A.旨在限制中外贸易发展B.增加了茶商运营的成本
    C.表明闭关政策正式实施D.利于政府垄断茶叶市场
    4.有学者对古巴比伦时期的租赁契约进行梳理后发现,其基本模式主要包括对房屋的描述(房主、面积等)房屋租赁的双方当事人、租期、租金、证人、契约签订的时间等契约条款。这些契约( )
    A.推动了租佃关系的盛行B.避免了租赁双方的纠纷
    C.加速了社会阶层的分化D.适应了商业贸易的发展
    5.吐鲁番地区曾出土若干份唐代租佃契约,上面写有田主、租田人和知见人,还有租种期限、租田数目和田租数额,田租有分成制和定额租制。这种租佃契约( )
    A.阻碍了小农经济继续发展B.限制了地主对农民的盘削
    C.加强了地主对农民的控制D.利于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
    6.唐宋有关借贷契约法律对索债方式没有过多限制,甚至默许暴力抢夺方式。而清代法律规范了追债行为,并对追债过程中采取抢夺手段予以严厉打击,更加注重保护借贷方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这一变化( )
    A.维护了地主阶级利益B.说明清朝抑商政策松动
    C.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D.反映清朝法制已经完善
    7.15、16世纪以来,人类为建立全球统一的时间体系作出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到19世纪后期,以格列高利历(教皇历,也即公历)和格林威治本初子午线为基础的全球通用时间体系和时间标准基本形成,并逐渐被世界各国采用。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全球化进程的推动B.西方霸权体系的建立
    C.世界工业化的加快D.欧洲殖民扩张的加剧
    8.有学者认为,19世纪末的世界经济体可以分成核心区、边缘区和半边缘区三个部分,其中新兴工业国和现代工业文明国处于核心区,生产技术含量高、资本密集、高工资产品,传统农业国则处于边缘地带,被迫接受不平等的国际分工,呈现出低度发展和边缘性发展的状况。这反映出当时( )
    A.世界各国政治经济体系制度化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C.世界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D.世界各国间的依赖程度加深
    9.读如图,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
    A.美洲的白银经西欧全部流入中国B.世界贸易网络逐渐形成
    C.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占据主导地位D.印度洋贸易日渐走向衰落
    10.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埃及的亚历山大城等地曾经是货物的集散地和贸易中心。但16世纪后先后出现了里斯本,塞为尔,安特卫普,阿姆斯特丹,再后来是伦敦等城市成为国际贸易的中心。此变化( )
    A.推动了欧亚间新航路的开辟B.推动了股份公司的相继创立
    C.加速了欧洲价格革命的发生D.反映了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
    11.下图是1870年1913年主要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图。这反映出( )
    A.英法失去了大量海外殖民地B.德国的经济发展停滞不前
    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趋于平衡D.世界贸易逐渐形成新格局
    12.二战后,“拉丁美洲思想家们的志向,是和他们的亚非兄弟日益紧密地共同行动。穷国或穷洲没有力量单枪匹马地解决它们的问题,但通过合作,它们有可能克服自己的软弱和贫困。”而亚非拉人民则从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两条战线上开展了世界性经济发展运动。材料反映出( )
    A.亚非拉国家的团结合作缓和了世界矛盾
    B.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界限日益模糊
    C.第三世界崛起利于冲击国际经济旧秩序
    D.世界多极化日益依赖于经济全球化进程
    13.1947年10月30日,美国等23个国家在日内瓦签订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它的宗旨是通过削减关税和其它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中的差别待遇,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以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的生产与流通。关贸总协定的签订( )
    A.是美苏冷战的必然产物B.是基于经济危机的深刻反思
    C.建立起永久性多边贸易体制D.源自于凯恩斯主义理论指导
    14.下表是英国学者戴维·赫尔德在他的著作《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一书中统计的1820—1986年部分年份英美进口关税率(%)的变化情况。据此可知( )
    A.英国处于“世界工厂”地位
    B.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C.美国的经济远远落后于英国
    D.世界贸易的体系化制度化趋势加强
    15.根据下表可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
    A.大危机爆发前已经建立协调机制B.争夺制定世界经济秩序的主导权
    C.实施贸易保护主义诱发经济危机D.努力建立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宋初,全国设置榷货务管理机构6个,山场13个。种茶的百姓为园户,官府向国户提供种植本钱,园户则将所制之茶除租外全数交由政府收购。政府榷货机构根据收购茶叶的数量向商贾出售茶券(亦称茶51),商贾凭茶券到茶场提货(称为交引)。由于政府向客户以较低的价格收购,又以较高的价格批发给商贾,政府获取了丰厚的利润。至嘉祐(公元1056—1063年)中,由于主管官吏的官商作风,对园户的茶叶压级压价收购,影响了园户种茶的积极性,产量和质量逐年下降。导致产销脱节。加之管理不善,成本上升,使整个官卖制度经济效益下降。为了克服和改变这一情况,遂将全国茶的专卖改行通商法:茶商园户交易,则按质论价。这样既提高了园户生产的积极性,又减少了官府收购及调拨的环节,使茶叶交易趋于优质优价的经济原则,也减少了交易程序。《宋史》记载,行禁榷(即官卖法)时平均每年从茶利得到的财政收入109.41万贯,改行通商法后平均每年得117.75万贯,可见改通商法财政收入有了增加。
    ——屠振林:《我国古代茶叶专卖政策和茶税征收办法》
    (1)根据材料和所学的知识,指出宋朝茶叶管理政策经历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和所学的知识,概括宋朝茶叶管理政策改革的积极影响。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在唐代就出现了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柜坊是专营钱币存放与借贷的机构,已具有早期银行的某些雏形。飞钱是中国历史上早期的汇兑业务形式,经营者既有私商,也有政府部门。明朝中叶以后,钱庄已成为一种独立经营的金融组织,经营银钱兑换及放款业务。嘉庆年间,在平遥众多的商号中,有一家叫西裕成的颜料庄,在经营同乡、亲友少量汇兑银两的过程中,借鉴古代飞钱、便换的经验,克服账局只营货币借贷不经营汇兑的缺陷,将颜料庄改为专营银两汇兑和存放款业务的票号。1823年,正式成立了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日升昌票号成立后,解决了国家银行未出现前大宗银两往来的困难,并很快在全国40余个大中城市设立了分号,票号业务搞得红红火火。
    ——摘编自张郁兰《中国银行业发展史》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外商先后在中国设立银行,最早的是英商丽如银行。它们吸收中国的闲散资金,将它转化为资本。通过对清政府的放款,以期掌握中国的财政大权。外商银行在中国的设立和发展,激发了中国人的自办银行思想。洪仁环在《资政新篇》中首次提出“兴银行”的主张。清末中国人自办的银行包括商业银行、国家银行及地方银行。中国自办的第一家银行是1897年创办的中国通商银行,督办铁路公司事务的盛宣怀指出:“西人聚举国之财,为通商惠工之本,综其枢纽,皆在银行。中国亟宜仿办,勿任洋人银行专我大利。”他主张银行商办,“用人办事,悉以汇丰章程为准”。法、奥两国领事先后找盛宣怀商谈,要将中国通商银行并入法、奥商银行,“均经外务部严词竣拒之”。之后,清政府又考虑成立国家银行。1908年清政府颁行《大清银行则例》,大清银行成立,其资金达1000万两,分为10万股,由国家认购5万股,其余限本国人购买。1908年奏定的《殖业银行则例》规定:殖业银行以放款于农工为宗旨,长期放款以房屋、田地、工业实产作抵。
    ——摘编自叶世昌《中国古近代金融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金融业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中国近代银行的主要变化及影响。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全球化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传播基督教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满“内在动力”的帆船运载着奴隶、黄金、香料,也播洒着诸如“地球是圆的”等进步光芒。
    ——摘编自[英]巴勒克拉夫《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学》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以来的国际分工主要是垂直分工,即由英国等先进国家出口制成品,销往落后国家和殖民地,而后者出口原料供应前者。前者成了世界大机器生产的中心,后者成为其附庸。到1900年左右,世界终于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世界经济的增长及生产力的上升达到史无前例的水平。1860—1913年世界工业生产增长了不止6倍,1851—1913年世界贸易总额增长12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伊比利亚半岛国家远航对世界市场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世界贸易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形成上述特点的历史条件。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明清时期‘义利相和’的主张渐成主流,商贾‘聚财货’的行为被认为与‘百职居官’‘学者进德’‘农成佳禾’,是值得肯定的”可知,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人们对工商业的认识发生转变,社会经济多元发展,A项正确;重农抑商政策直到甲午战后才松弛,排除B项;材料不属于基层治理的内容,排除C项;格物致知影响扩大材料并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
    2.答案:A
    解析: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墟,是我国南方农村进行贸易、时聚时散的场所”和表格中“墟”数据变化可知,清代潮州府墟的数量整体呈增加趋势,这反映出潮州府村镇商业日趋活跃,A项正确。B项“工商业市镇”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说法与所学知识不符,排除;材料信息未涉及农业的经营方式,D项排除。
    3.答案:A
    解析:材料“永禁出洋贩运,倘有违禁私出海口者,一经拿获,将该商人治罪,并将茶叶入官”体现了限制中外贸易发展的思想,故A正确;材料只是强调不准出海贸易,和增加了茶商运营的成本无关,排除B;清初就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排除C;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A。
    4.答案:D
    解析:由材料信息可以分析出,契约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公平、平等,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D项正确;租佃关系指的是地主把部分或全部土地出租给农民耕种,收取地租作为收益,称为租佃土地经营方式,他们与佃农就形成租佃关系,排除A项;避免了说法太绝对,契约避免不了租赁双方的纠纷,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社会阶层的分化,排除C项。故选D项。
    5.答案:B
    解析:A.租佃契约涉及的是地主与佃农的关系,不能说明它阻碍了小农经济的发展,故A项错误;B.依据题干“租佃契约,上面写有田主、租田人和知见人,还有租种期限、租田数目和田租数额,田租有分成制和定额租制”可知,说明契约对地主剥削奴役有限制,故B项正确;C.租佃契约减弱了地主对农民的控制,故C项错误;D.是无关项,应排除。故选:B。
    6.答案:C
    解析:材料体现唐宋到清朝借贷契约法律的进步,这规范了借贷行为,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C项正确;材料主旨不是维护地主阶级利益,排除A项;材料反映清朝法律加强对借贷行为的规范,无法体现出抑商政策的松动,排除B项;清朝法制已经完善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
    7.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15、16世纪以来,人类为建立全球统一的时间体系作出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可知新航路开辟的推动,世界逐渐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形成,A项正确;材料不能得出西方的霸权体系,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全球化进程,未涉及工业化加快,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欧洲殖民扩张的加剧,排除D项。故选:A。
    8.答案:D
    解析:据材料“新兴工业国和现代工业文明国处于生产技术含量高、资本密集、高工资产品所在的核心区,传统农业国则被迫接受不平等的国际分工,呈现出低度发展和边缘性发展的状况”,可知19世纪末世界市场的不断发展,国际分工越来越明显,世界各地区连结为一个整体,世界各国间的依赖程度加深,故选D项;A项表述材料无从体现,故而不选;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世界经济的构成,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就已经出现,并不属于巨大变化,排除C项。
    9.答案:B
    解析:这一个时期美洲是白银的主产地,通过贸易流入中国,16到18世纪一个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形成,B项正确;16到18世纪美洲生产的白银大部分流入中国,全部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大西洋贸易、太平洋贸易和印度洋贸易齐头并进,排除C项;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0.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以看出,16世纪后,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D项正确;贸易中心的转移是新航路开辟的结果而非原因,排除A项;股份公司的出现以及价格革命的出现与贸易中心转移无关,排除BC项。故选:D。
    11.答案:D
    解析:题干呈现了l870年和1913年资本主义国家贸易占比饼状图,英法贸易占比降低,美俄贸易占比上升,反映了世界贸易逐渐形成新格局。
    1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亚非拉新兴民族国家的发展。根据材料信息“拉丁美洲思想家们的志向……通过合作,它们有可能克服自己的软弱和贫困”“亚非拉人民从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两条战线上开展了世界性经济发展运动”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推知,第三世界崛起有利于冲击国际经济旧秩序,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相关亚非拉国家团结合作缓和世界矛盾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界限日益模糊,排除B项;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没有必然联系,D项表述本身错误,且与史实不符,故排除。
    13.答案:B
    解析: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促使各国提高关税,加强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造成国际贸易的萎缩,深刻的教训使各国开始认识到国际贸易协调合作的必要性,从而才有1947年“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签订,故答案为B项;关贸总协定是国际贸易合作的产物,不是美苏冷战的产物,排除A项;关贸总协定是一个临时性的多边贸易协定,排除C项;凯恩斯主义强调国家干预经济,关贸总协定作为国际贸易协定与其无关,排除D项。
    14.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820—1986年部分年份英美进口关税率变化明显,特别是在二战后下降的更为明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主要是由于二战后关贸总协定的建立,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使得世界贸易的体系化制度化趋势加强,D项正确;英国处于“世界工厂”地位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材料体现国际贸易税率的下降,而不是强调贸易的发展,排除B项;美国的经济实力高于英国,排除C项。故选D项。
    15.答案:B
    解析:A、与材料“世界经济会议召开,再次讨论取消对外贸易限制等问题,但未达成协议”说法冲突,排除;B、材料“伦敦世界经济与货币会议召开,英法力图左右国际经济秩序,未能得到美国响应”“美国财政部颇问怀特受命考虑战后货币安排问题”“美苏英法中等44国召开布雷顿森林会议”体现的是当时英法美等大国在争夺世界经济秩序的主导权,这主要和国家的经济实力发展有关,显然最后美国获胜,B正确;C、与材料无关,排除;D、当时资本主义国家显然想要建立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国际经济秩序,并不合理,D排除。故选:B。
    16.答案:
    (1)变化:从专卖制度转变为通商法。原因:专卖制度下政府垄断茶叶贸易,与民争利,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主管官吏的官商作风,挫伤茶农的积极性;管理不善造成经济效益下降。
    (2)积极影响:激发了园户生产茶叶的积极性,有利于茶叶产量和质量的提高;提高了茶叶管理的行政效能;促进了宋朝商品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解析:(1)变化:由材料“将全国茶的专卖改行通商法”得出,宋朝茶叶管理政策从专卖制度转变为通商法;原因:由材料“由于政府向园户以较低的价格收购,又以较高的价格批发给商贾,政府获取了丰厚的利润”得出,宋朝茶叶管理政策变化的原因是专卖制度下政府垄断茶叶贸易,与民争利,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由材料“由于主管官吏的官商作风,对园户的茶叶压级压价收购,影响了园户种茶的积极性,产量和质量逐年下降”得出,主管官吏的官商作风,挫伤茶农的积极性;由材料“加之管理不善,成本上升,使整个官卖制度经济效益下降”得出,管理不善造成经济效益下降。(2)影响:由材料“将全国茶的专卖改行通商法:茶商园户交易,则按质论价这样既提高了园户生产的积极性,又减少了官府收购及调拨的环节,使茶叶交易趋于优质优价的经济原则,也减少了交易程序”得出,宋朝茶叶管理政策改革激发了园户生产茶叶的积极性,有利于茶叶产量和质量的提高;提高了茶叶管理的行政效能,促进了宋朝商品经济的发展;由材料“《宋史》记载,行禁榷(即官卖法)时平均每年从茶利得到的财政收入109.41万贯,改行通商法后平均每年得117.75万贯,可见改通商法财政收入有了增加”得出,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17.答案:(1)特点:资金力量薄弱;业务范围较小;经营模式较单一;有官营,但以私营为主;功能不断增强,由存取款、放贷到汇兑。
    (2)变化:受外资人侵的刺激而兴办,具有明显的民族主义色彩;受外资影响,经营管理日趋近代化;资金来源多样化;业务范围不断扩大;银行体系初具规模。影响:一定程度上抵制外资的侵略;促进了金融业的近代化;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扩大了政府的财源。
    解析:(1)根据材料一“柜坊是专营钱币存放与借贷的机构”得出经营模式较单一;根据材料一“钱庄已成为一种独立经营的金融组织,经营银钱兑换及放款业务”得出业务范围较小;根据材料一“经营者既有私商,也有政府部门”得出有官营,但以私营为主;根据材料一“借鉴古代飞钱、便换的经验,克服账局只营货币借贷不经营汇兑的缺陷,将颜料庄改为专营银两汇兑和存放款业务的票号”得出功能不断增强,由存取款、放贷到汇兑。(2)第一小问“变化”,根据材料二“外商银行在中国的设立和发展,激发了中国人的自办银行思想”得出受外资入侵的刺激而兴办,具有明显的民族主义色彩;根据材料二“督办铁路公司事务的盛宣怀……主张银行商办,‘用人办事,悉以汇丰章程为准’”得出受外资影响,经营管理日趋近代化;根据材料二“其资金达1000万两,分为10万股,由国家认购5万股,其余限本国人购买”得出资金来源多样化;根据材料二“殖业银行以放款于农工为宗旨,长期放款以房屋、田地、工业实产作抵”得出业务范围不断扩大;根据材料二“1908年清政府颁行《大清银行则例》,大清银行成立”得出银行体系初具规模。第二小问“影响”,可以从对内(对中国金融业的近代化、民族工业的发展、政府财政收入角度)、对外(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两个角度作答。
    18.答案:(1)影响: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汇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2)特点:世界贸易总额大幅度增长;英国等先进国家居于中心地位。
    条件:欧美工业革命迅猛发展;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加剧(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形成(世界发展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交通和通信技术的发展进步等。
    解析:(1)影响:结合材料“……怀揣着传播基督教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可分析出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汇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结合所学知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2)特点:结合材料“世界经济的增长及生产力的上升达到史无前例的水平。1860—1913年世界工业生产增长了不止6倍,1851—1913年世界贸易总额增长12倍。”可分析出世界贸易总额大幅度增长;结合材料“即由英国等先进国家出口制成品,销往落后国家和殖民地,而后者出口原料供应前者。前者成了世界大机器生产的中心……”可分析出英国等先进国家居于中心地位。条件: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可分析出条件有欧美工业革命迅猛发展;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加剧或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形成或世界发展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交通和通信技术的发展进步等。
    康熙时墟市数
    乾隆时墟市数
    潮阳县
    5
    17
    揭阳县
    5
    26
    海澄县
    5
    10
    惠来县
    2
    11
    饶平县
    3
    19
    大埔县
    3
    20
    国别
    年份
    1820
    1875
    1913
    1926
    1931
    1952
    1965
    1986
    英国
    45—55
    0
    0
    4
    17
    17
    6
    1.7
    美国
    34—45
    40—50
    33
    20
    53
    9
    6.7
    3.5
    时间
    事件
    1921年
    英国规定高额进口税。此后,法、德、意等国也提高了进口税率。
    1927年
    世界经济会议召开,再次讨论取消对外贸易限制等问题,但未达成协议。
    1933年
    伦敦世界经济与货币会议召开,英法力图左右国际经济秩序,未能得到美国响应。
    1941年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交“战后货币政策”;美国财政部顾问怀特受命考虑战后货币安排问题;《大西洋宪章》,英美两国提出促进国际经济合作问题。
    1944年
    美苏英法中等44国召开布雷顿森林会议。

    相关试卷

    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单元专练--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一轮复习:

    这是一份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单元专练--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一轮复习,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天圣元汗务,禁民私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43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43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复习特训卷课时练32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和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复习特训卷课时练32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和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共18页。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