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专用2023年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40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含解析统编版
展开课时规范练40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一、选择题
1.春秋战国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济水、泗水流域中有陶、曹、鲁等地,这一地区诸侯国众多,商品交易频繁。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
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
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
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
2.(2021湖北八省联盟新高考适应性测试)学者普林尼描述汉代对外经济:“赛里丝国人(中国)的举止的确是温和的……尽管乐于从事贸易,但他们是等着贸易找上门来,而不是主动去寻求它。”普林尼意在说明( )
A.汉政府的对外政策已经落伍
B.朝贡贸易占据对外经济的主导
C.汉代丝绸之路带有政治目的
D.汉代的对外贸易具有内敛性
3.(2021广东茂名二模)清朝中叶,交通运输仍以水运为主,近海航道、长江、运河、黄河等内河成为运输主干道,舟楫不通之处附以驿道等陆路运输,这样就形成了以水路运输为主、陆路交通为辅的全国性交通网络。为数众多,实力雄厚的商人结为商帮,活跃于全国各地。据此可知( )
A.全国性市场体系初步形成
B.交通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
C.南北方经济发展趋于均衡
D.传统的义利观念受到冲击
4.(2020北京卷)下图为唐代长安城商业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为“市”以外的商业区域。与“安史之乱”前相比,“安史之乱”后的长安城内( )
A.市以外经营行业的种类大大增加
B.商业活动日趋突破坊市功能的界限
C.官府对交易场所的限制更加严格
D.官府设市数量增加,坊的数量减少
5.(2021江西南昌检测)《苏州碑刻》中记载: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存货于斯,或客栖于斯,诚为集商经营交易时不可缺之所。”文中所述与下列哪一历史现象直接相关( )
A.四川民间出现纸币交子 B.徽商、晋商等商帮的形成
C.政府实行盐铁官营政策 D.海禁、闭关自守的实行
6.(2021广东梅州模拟)两宋时期,社会上陆续出现了便钱(类似银行汇票)、现钱公据(类似现金支票)、茶引(类似有价证券)、交子、会子等金融媒介,出现了质库、检校库、抵当所等借贷机构,形成了官私兼备、缓急阙乏的借贷市场。宋代借贷市场的形成( )
A.平衡了金融市场的竞争
B.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C.维护了政府的垄断经营
D.减轻了百姓的经济负担
7.英国东印度公司建立以后,逐渐从当地王公手中租得土地建筑圣乔治堡,从英王手中租得孟买,从莫卧儿皇帝手中买下加尔各答。经过17世纪一个世纪的活动,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东、西、南海岸都建立了军事和贸易的立足点。由此可知,东印度公司的建立( )
A.强化了东西方经济联系
B.促进了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
C.加速了欧洲社会的转型
D.导致了世界贸易中心的转移
8.(2021重庆检测)根据考古发现证实商代和西周墓葬中经常采用海贝作为随葬品,如殷墟一处墓中墓殉贝多达六千枚,可是到春秋晚期和战国时期贵族墓葬中很少用贝作为随葬品。这种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
A.人们审美观念的改变 B.分封制瓦解贵族没落
C.海贝的数量大量减少 D.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
9.明朝初期,官府命令百姓上缴铜料,百姓被迫都将家中铜料上缴官府熔铸,民间多怨愤;商人贸易需要货币流通,钱重路远,也非常不便。这些现象( )
A.促使了明朝发行纸币 B.终结了明朝的纪重钱
C.导致了白银成为货币 D.反映了重农抑商政策
10.明清时期,土地买卖形式多种多样,如下表所示。这反映了( )
类型 | 具体做法 |
活卖 | 契约上写明“卖活契”,卖方保留土地所有权,数年后可买回 |
找贴 | 卖方有权要求买主在地价上升后进行补偿,反复几次后,原主才完全失去土地 |
绝卖 | 通过立“绝卖契”等方式出卖土地,不允许赎回、找价 |
A.租佃制经营方式普及全国
B.土地兼并屡禁不止
C.明清时期法制观念的强化
D.商品经济日益繁荣
11.(2021湖北黄冈联考)有学者指出,尽管有这些(关税)保护措施,大工业仍使竞争普遍化了,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把所有的资本都变成为工业资本,从而使流通加速、资本集中;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对此最恰当的理解是( )
A.关税保护阻碍不了资本主义竞争
B.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C.交通工具扩大了工业文明的影响
D.自由竞争增强了工业资本的流通
12.(2021广东汕尾月考)据《阿拉伯通史》记载:巴格达城的码头,有好几英里长,那里停泊着几百艘各式各样的船只,有战舰和游艇,有中国大船。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石和燃料;从中亚突厥人的地区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织造品和奴隶;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毛皮;从非洲东部运来的金粉。这体现了阿拉伯帝国 ( )
A.商业贸易极其繁华
B.是东西方商路的中心
C.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体
D.推动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3.(2021安徽安庆联考)1933年1月,斯大林在“一五”计划的总结报告中指出:苏联工业总产值在1932年末增加到1928年水平的219%,而美国的工业总产值在同一时期降低到56%。据此可知( )
A.特殊时期苏联经济模式占有优势
B.美国比苏联更注重工业发展效益
C.苏联工业总产值已经超越了美国
D.苏联比美国的经济体制更有优势
14.(2021广东深圳中学期末)丝绸之路指从古代开始逐渐形成的,遍及欧亚大陆甚至包括北非、东非在内的长途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线路的总称。新航路则是在15、16世纪之交,西欧各国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开辟的通往印度和北美等地的航路。二者同属于( )
A.文明交汇之路 B.商贸互惠之路
C.友好交往之路 D.殖民扩张之路
15.(2021北京海淀检测)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年里,国际货币体系分裂成几个相互竞争的货币集团,各国货币在竞相贬值的同时实行贸易保护,造成国际贸易萎缩。为扭转这一局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 )
A.设立国际经济组织协调关系
B.抢占殖民地,拓展商品市场
C.建立福利国家缓解社会矛盾
D.发起社会运动,实现人人平等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从17世纪初开始,东印度公司的商人就开始对充满异国情调的布料感到好奇,特别喜欢印花棉布。起初,棉布进入英国市场用作地毯、窗帘、挂毯等装饰,后来,印花棉布逐渐被英国人喜爱,成为最时尚的服饰材料。印花棉布的进口量从17世纪30年代每年进口1万匹,增加到17世纪末的125万匹。这相当于所有的男人、女人、小孩都有14码布。仅1684年就有上百万匹棉布被运输到英格兰。17世纪末期,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棉布贸易要占进口总额的60%—70%。1719年,一个作家描述说所有奴仆都穿上了棉布服饰。由于毛纺织商人不断向议会请愿,从17世纪末期开始,议会多次通过法案,禁止从印度、中国等国进口印花棉布,并严禁使用彩色印花棉布,但收效甚微。议会没能有效地抑制英国人消费棉布的热潮,也不能有效阻止毛纺织业的衰退,反而进一步刺激了英国本土棉纺织业的发展,为英国本土仿制印度棉布创造了条件。
——摘编自王洪斌《18世纪英国服饰消费与社会变迁》
根据材料,指出从17至18世纪棉布的进口给英国带来的变化,并对上述变化作出合理的历史解释。
17.(2021河南五县市部分学校第二次联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2年,英国废除了制成品的特别出口税,并降低了海关税则上多个税目的进口税,再次开征所得税以弥补预期的收入损失。1845年英国取消数百种关税,并废除其余原料进口税。1846年废除了直接损害工厂主利益的《谷物法》。1860年,英、法签订了一项自由贸易条约,条约规定两国互享最惠国待遇,减免双方重要商品的关税。此后,英国又与许多国家订立了带有自由贸易性质的通商条约。
——摘编自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 现代很多国家,经济发展主要是依靠国际贸易,因此,国际贸易自由化对各国的经济发展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国际贸易自由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但是因为世界各个国家间的科学水平有非常大的差别,每个国家参与到国际贸易中程度也有很大的差别,对此国际贸易自由化为各国带来的利益也有非常大的不同。为获得更大的利益,通常各个国家会聚在一起商讨对策,进行多边规则谈判,使得国际贸易自由化更加深化。面对这样一个大的国际贸易自由化的背景环境,我国在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市场上,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制度体系,以便企业能够更好地进入国外,同时还需要制定完善的贸易惯例体制,规范市场上各个企业的贸易行为。
——摘编自杨建国《论国际贸易自由化及中国的对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废除或降低关税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自由化发展的特点并指出中国采取的对策。
课时规范练40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1.A 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两人成为巨富,这与两人活动的区域位置有关。陶、曹、鲁位于济水、泗水流域,均为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相对发达,而且这一地区诸侯国众多,有利于商贸发展,故A项正确。两人成为巨富不能决定地方经济实力高低,且交通也不是地方经济发达与否的决定因素,故C项错误。题干信息无法体现争霸战争的影响,也不能反映城市规模扩大,故排除B、D两项。
2.D 解析:据材料“尽管乐于从事贸易,但他们是等着贸易找上门来,而不是主动去寻求它”可知,汉代对外贸易具有内敛性,故选D项;汉代乐于从事贸易,并不是封闭自守,排除A项;材料主要展示了汉代对对外贸易的态度,未提及贸易方式,排除B项;材料描述了汉代对外贸易的特点,未涉及丝绸之路开辟的目的与作用,排除C项。
3.A 解析:清朝中叶,全国性交通网络初步形成,商人活跃于全国各地,说明当时全国性市场体系初步形成,故选A项;这一时期仍是以人力、畜力、自然力为主的旧式交通,“根本变革”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自南宋以后,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地区,“趋于均衡”的说法错误,排除C项;交通网络建设状况与义利观念之间无必然联系,排除D项。
4.B 解析:通过对比题干中两幅示意图可知,“安史之乱”后的长安城内“市”以外的商业区域明显增多,说明商业活动日趋突破“市”的限制,坊市功能界限日趋被打破,故选B项;示意图并未显示“安史之乱”后市以外经营行业的种类大大增加,排除A项;根据“安史之乱”后的示意图可知,“安史之乱”后“市”以外的商业活动区域明显增加,交易活动没有完全限制在“市”内,说明官府对交易场所的限制有所放松,排除C项;题干中的示意图仅显示“安史之乱”后“市”以外的商业区域增多,并未显示“安史之乱”后官府设坊和市数量的变化,排除D项。
5.B 解析:题干材料说的是明清时期会馆的功能,这和明清时期的商帮有直接联系,故选B项。
6.B 解析:由材料“出现了便钱(类似银行汇票)……金融媒介,出现了质库……缓急阙乏的借贷市场”可知,宋代这种借贷市场的形成是出于商品经济发展的需求,它的出现反过来会促进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故选B项;宋代这一借贷市场的出现是为了迎合商品经济发展的需求,而不是为了平衡金融市场的竞争,排除A项;宋代的这种借贷市场是官私兼备的,它不是以政府为主导的,不能体现出其维护了政府垄断经营,排除C项;宋代的这种借贷市场可以帮助人们暂时度过生活的困难,但不能直接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排除D项。
7.B 解析: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建立军事及贸易立足点目的是加快对印度的殖民侵略,不是加强经济文化联系,排除A项;依据题干信息“经过17世纪一个世纪的活动,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东、西、南海岸都建立了军事和贸易的立足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印度公司获得了英国皇家的许可,拥有在印度贸易的特权,具有垄断性,其在印度的东、西、南海岸都建立了军事和贸易的立足点有利于英国在印度的殖民扩张,B项正确;材料未强调对欧洲社会转型的作用,排除C项;新航路开辟导致了世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排除D项。
8.D 解析:商代和西周墓葬中经常采用海贝作为随葬品,而到春秋晚期和战国时期贵族墓葬中很少用贝作为随葬品。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海贝在商代和西周是作为货币使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金属货币取代海贝,故选D项。
9.A 解析:根据材料“商人贸易需要货币流通,钱重路远,也非常不便”可知,材料凸显了商品经济发展中金属货币沉重,不利于交换,从而促使了明朝政府下令发行宝钞作为法定货币,故选A项;明政府虽发行纸币,但纪重钱在明朝并未退出历史舞台,排除B项;白银本身也是金属货币,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重农抑商政策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D项。
10.D 解析:表格中的土地买卖形式多样,说明当时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涉及土地买卖的相应类型也就有相对较为细致的区分,故选D项;题干说到的是土地买卖关系,而不是土地租佃关系,排除A项;题干中土地买卖的形式多种多样,说明不抑制土地兼并,排除B项;题干反映了土地买卖的契约形式多样,并不是法制观念强化的范畴,排除C项。
11.B 解析:由题目中的信息“大工业仍使……”“大工业创造了……”“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可知,材料强调了大工业即工业革命的影响,故选B项。
12.A 解析:材料“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石和燃料”“从中亚突厥人的地区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织造品和奴隶”体现的是阿拉伯帝国商业贸易十分繁荣,A项正确;材料无法得出阿拉伯帝国是东西方商路的中心,排除B项;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体,排除C项;D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排除。
13.A 解析:1929年到1932年末包括美国在内的资本主义世界正在发生严重的经济危机,而此时苏联因为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所以没有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也就出现了材料中所述现象,故选A项。
14.A 解析:从地理范围看,新航路和丝绸之路二者都开辟了东西方交流的新纪元,推动了先进生产方式的传播,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汇,A项正确;新航路的开辟并非“互惠”和“友好”之路,而是建立在对非洲、美洲人民掠夺的基础上的,排除B、C两项;D项仅仅符合新航路,排除。
15.A 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国际金融领域处于一种无序状态,为改变这一局面,战后成立了关贸总协定、布雷顿森林体系等国际经济组织,促进了世界金融和贸易体系的稳定,使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故选A项。
16.参考答案:变化:丰富了英国的服饰材料,刺激了英国棉纺织业的发展;改变了英国的外贸结构;冲击了英国的等级观念和传统的毛纺织业。
解释:新航路开辟后,随着英国对外殖民扩张的加剧和世界联系的不断加强,世界市场不断扩大,使棉布输入英国成为可能;与英国传统的毛纺织品相比,棉布具有价格便宜、穿着舒适等许多优势,因此其输入英国的数量不断增加;棉布的输入冲击了英国的传统等级身份界限,逐渐改变了英国人的观念,同时也为工业革命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17.参考答案:(1)原因:工业革命的完成;自由贸易的需要;英国工业资产阶级抢占海外市场和掠夺原料的需求。
(2)特点:国际贸易自由化进程加快;地区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多边谈判规则的增多。
对策:建立健全贸易法律体系;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贸易管理体制;积极推动区域和多边贸易的谈判。
广东专用2023年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43医疗与公共卫生含解析统编版: 这是一份广东专用2023年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43医疗与公共卫生含解析统编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专用2023年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42交通与社会变迁含解析统编版: 这是一份广东专用2023年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42交通与社会变迁含解析统编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专用2023年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32政治制度含解析统编版: 这是一份广东专用2023年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32政治制度含解析统编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