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中国历史纲要上第六课从隋唐到五代十国课件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中国历史纲要上第六课从隋唐到五代十国课件第1页
    中国历史纲要上第六课从隋唐到五代十国课件第2页
    中国历史纲要上第六课从隋唐到五代十国课件第3页
    中国历史纲要上第六课从隋唐到五代十国课件第4页
    中国历史纲要上第六课从隋唐到五代十国课件第5页
    中国历史纲要上第六课从隋唐到五代十国课件第6页
    中国历史纲要上第六课从隋唐到五代十国课件第7页
    中国历史纲要上第六课从隋唐到五代十国课件第8页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课文内容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课文内容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你的大唐印象,隋的统一,杨广继位是为隋炀帝,隋炀帝被杀隋朝灭亡,二代而亡,随国公,国号来源,京杭大运河和仓库,隋修建洛阳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本课主要叙述隋唐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变迁,即国家由统一到繁荣强盛再到分裂的过程,旨在使学生认识到历史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有历史的必然性,也有曲折性,从而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唐朝堪称中国的“黄金时代”,它在商业、宗教和文化,尤其是文学创作上所达到的成就,远非其他朝代所能匹敌。作者在唐帝国疆域扩张到极限时选择西方读者对于中国历史较为关注的问题,站在中国的外围来观察和描述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唐朝作为世界性帝国的诸层面,重点从商业(海陆贸易)、宗教和文化(文学、绘画、陶瓷等)等面向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充满浪漫气息的盛极一时的帝国景象。——《哈佛中国史03•世界性的帝国:唐朝》
    “开皇十三年,有司上言,府藏皆满,无所容,积于廊庑。”帝曰:“朕既薄赋于民,又大经赐,何得尔也?”对曰:“入者常多于出,略计每年赐用,至数百万段,曾无减省,于是更辟左藏院,以受之。” ——《资治通鉴》卷一七八
    杨坚代周称帝,建隋,定都长安
    南北分裂结束,杨广灭陈
    京杭大运河 隋炀帝于605年至610年开通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连成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向北到涿郡,向南到余杭,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000多千米,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
    (隋炀帝)大业元年“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大业元年开始)营建东都“每月役丁二百万人”。大业三年七月“发丁男百余万筑长城”。四年正月“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 ——诸祖煜:《隋炀帝时期民役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思考】从多角度看修建开通大运河的利弊。
    利:①大运河贯通南北,对巩固统一、促进南北经济交流以及运河沿岸城市发展,起了重要作用;②促进了中原与南北方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弊:①过度役使民力,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沉重的徭役负担;②促阶级矛盾被激化,开凿过程中滥用刑法,引起民众不满,推动了起义的爆发。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贾谊《过秦论》
    恃才矜己,傲狠明德,内怀险躁,外示凝简,盛冠服以饰其奸,除谏官以掩其过。淫荒无度,法令滋章,教绝四维,刑参五虐,锄诛骨肉,屠剿忠良,受赏者莫见其功,为戮者不知其罪。骄怒之兵屡动,土木之功不息。频出朔方,三驾辽左,旌旗万里,征税百端,猾吏侵渔,人不堪命。乃急令暴条以扰之,严刑峻法以临之,甲兵威武以董之,自是海内骚然,无聊生矣。 ------《隋书》
    公元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随后,逐步消灭各地割据,统一全国。
    太宗李世民即位后,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劝课农桑,知人善任,虚怀纳谏,史称“贞观之治”。
    高宗在位时,武则天便参与朝政,并称二圣。公元690年,武则天废唐称帝,建国号为周。她当权期间,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武周政权结束后,政局混乱,唐睿宗之子脱颖而出,是为唐玄宗。他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改革兵制,将唐朝推向全盛时期。
    归纳:唐朝盛世的出现原因
    法律制度的坚实保障 基本国策的稳固延续 各族百姓的共同创造
    开明君主的知人善用 统治集团的居安思危
    辽阔疆域众多民族如何应对?
    据课本33-35页,概括唐朝对诸少数民族的政策措施。
    在少数民族地区,唐政府则允许保留原有的奴隶制,允许在本地区或本民族内部有自主权,实行不同于内地的羁縻府州制度。在这些地区,行政建署名义上虽然相同,但与内地的府州在实质上有很大的不同。这些羁縻府州的建署大多以各少数民族的部落为单位,不同于内地的以地理为划分,府州官不由朝廷派遣,多由其首领担任,实行世袭制,一般不征收赋税,他们只是定期向朝廷贡纳一定的财物。这样,唐政府于内地州府实行郡县制,在少数民族地区保留奴隶制度,这就构成了唐朝的“一国两制”。——《唐代羁縻府州研究》
    魏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民族迁徙+争战割据+各族同化
    唐朝的民族交融:统一政权+政令措施+友好往来上层归附+经贸往来+文化影响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杜甫《无家别》
    (2)过程 755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发动叛乱,历时八年,763年被唐平定。
    ①政治腐败:唐玄宗统治后期,沉于享乐,怠于政事;②边疆危机:边疆形势随着版图的拓展日益紧张;③军事失当:任用胡人担任节度使;兵力外重内轻。
    (3)影响:唐朝由盛转衰
    ①迫使大量北方民众南迁,破坏北方经济,但促进了江南地区的进一步开发;②中央集权被大大削弱,参与平叛的许多将领拥兵自重,割据一方;边防空虚也导致少数民族趁机侵扰,边疆告急。
    763年,历时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终于被平定。但是,在平叛过程中,唐军许多将领拥兵自重,中央集权被严重削弱。从此,唐朝由盛转衰。安史之乱后,各地陆续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持续了一百多年,严重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
    五代十国后期,后周世宗柴荣顺应当时形势,努力革除五代的弊政,实力逐渐增强,为后来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走向再一次统一奠定了基础。
    公元581年,隋朝建立。公元589年,隋朝南下灭陈,陈朝灭亡,结束了南北朝数百年的对立,完成了统一。
    公元618年,杨广在江都被杀。随后,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隋朝灭亡。
    公元907年,黄巢旧部朱温覆灭唐朝,建立后梁,五代十国开始。
    公元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宋朝,五代十国结束。
    历史时间轴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