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第7单元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376058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第7单元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376058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第7单元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376058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第7单元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
展开八年级生物第7单元检测题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盐城中考)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A.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唯一的证据
B.越新近形成的地层中的化石越简单、越低等
C.生物进化遵循从低等到高等、从陆生到水生的规律
D.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进化
2.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A.米勒的模拟实验证明了有机小分子可生成无机小分子
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非常重要的证据
C.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
D.达尔文用自然选择学说来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
3.下列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理解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B )
A.生物繁殖的子代个体数与亲代基本相同
B.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C.生物产生变异的原因是适应环境变化的需要
D.环境对生物变异的选择是不定向的
4.(眉山中考)某种农药对杀灭东亚飞蝗有独特的效果,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防治效果越来越差,可用达尔文进化观点解释为( C )
A.造假非常严重,农药的质量越来越差
B.蝗虫为了生存产生了抵抗农药的变异
C.经农药选择导致蝗虫抗药性逐年增强
D.蝗虫抗药性形成是农药的不定向选择
5.观赏鸽是古往今来专供人们观赏的鸽子。经数千年的变异和选择,目前全世界多达1 500 余种。观赏鸽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B )
A.自然选择的结果 B.人工选择的结果
C.家鸽自我进化的结果 D.家鸽适应环境的结果
6.在森林古猿进化成人的过程中,发生最显著变化的是( A )
A.直立行走 B.使用劳动工具
C.群居生活 D.脑容量增加
7.在人类进化发展的四个阶段中,最先会用火和身穿兽皮衣的分别是( D )
A.南方古猿、直立人 B.智人、直立人
C.能人、智人 D.直立人、智人
8.关于生物分类单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B )
A.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B.分类单位越大,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越多
C.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
D.对绿色开花植物进行分类的重要依据是花、果实和种子
9.人若进入含有钉螺的水域,就很可能被感染血吸虫病。那么血吸虫、钉螺所属的动物类群分别是( D )
A.腔肠动物、环节动物 B.扁形动物、节肢动物
C.线虫动物、扁形动物 D.扁形动物、软体动物
10.如图所示是一张二分叉检索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以体温是否恒定进行分类的是丙
B.以受精方式不同进行分类的是乙
C.以有无飞行能力进行分类的是丁
D.以有无脊椎骨进行分类的是甲
11.下列哪一项不是单细胞生物的特点( D )
A.整个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
B.身体微小,结构简单
C.能依靠一个细胞完成一系列的生命活动
D.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生物界中的高等生物
12.海带是生活在海水中的一种大型藻类,有“长寿菜”之称。下列有关海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A.海带可食用部分是叶
B.海带依靠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C.海带是多细胞藻类植物
D.海带呈褐色,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小张家附近新建了一个化工厂,两年后他发现原来生活在阴湿环境中的一些植物消失了,这些消失的植物类群最可能是( B )
A.蕨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藻类 D.种子植物
14.卷柏是一种矮小的蕨类植物,因其平日枯槁,遇水而荣,枯荣相继,也被叫做九死还魂草。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C )
A.卷柏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
B.水可通过输导组织运输到卷柏的茎、叶
C.卷柏靠种子进行繁殖
D.卷柏的枯荣相继体现了它对环境的适应
15.生物圈中有许多绿色植物,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C )
A.水绵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B.绿色开花植物就是被子植物
C.银杏具有花、果实、种子三大生殖器官
D.贯众用孢子进行繁殖
16.下列选项中可以作为区分下列两图片依据的是( A )
A.身体是否分节 B.是否有口
C.身体的形状 D.是否有肛门
17.下列哪项不是蜘蛛、蜈蚣、虾、蟹的共同点的是( D )
A.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
B.体表有外骨骼
C.足和触角分节
D.它们生活在陆地上利用口器获取食物
18.(江西中考)下列有关鲸与鲨鱼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
A.鲸和鲨鱼都用鳃呼吸
B.鲸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属于哺乳动物
C.鲸与鲨鱼有相似的体型,是对水生环境的适应
D.鲨鱼属于鱼类,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19.(广州中考)如图描述的是4种不同动物的特征,这4种动物①、②、③、④分别是( B )
A.家兔 蝗虫 家鸽 蚯蚓 B.家兔 家鸽 蝗虫 蚯蚓
C.家鸽 蝗虫 蚯蚓 家兔 D.蚯蚓 家鸽 蝗虫 家兔
20.如图是脊椎动物类群的代表动物,有关动物特征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A.①和②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B.③的生殖发育摆脱了水的限制,是真正的陆生动物
C.④体温恒定,身体呈流线型
D.⑤胎生、哺乳提高后代成活率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8分)某化石采集队在甲、乙、丙三个不同地层内挖掘到许多化石,记录如表:
地层 | 形成化石的生物 |
甲地层 | 恐龙蛋、始祖鸟、龟 |
乙地层 | 马、象牙、犀牛 |
丙地层 | 三叶虫、乌贼、珊瑚 |
(1)化石是研究生物 进化 最直接的证据。
(2)分析表格可知: 丙 地层地质年代最远,因为该地层中形成化石的动物都比较 低等 (选填“低等”或“高等”)。
(3)由此可以初步推断这些地层按地质年代由远到近的排列应是__丙、甲、乙__。
22.(9分)如图是动植物进化的大致历程(进化树),请据图分析回答。
(1)进化树的树根A处表示 原始生命 ,它生活在 原始海洋 中。
(2)图中C表示 裸子植物 。
(3)从进化树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生活环境由 水生到陆生 ,结构由 简单到复杂 ,分类地位由低等到高等。
(4)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非常重要的证据。例如,通过对 孔子鸟 化石的研究可以推断鸟类可能是由古代的 爬行类 进化来的。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是 自然选择 。
23.(6分)将若干只家蝇按一定的雌雄比例分成A、B两组。A组家蝇用一定浓度的DDT处理,B组家蝇不用DDT处理,喂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并比较,发现A组家蝇的后代比B组家蝇的后代抗药性强。
(1)该实验中的变量是 DDT的有无 。
(2)A组家蝇抗药能力强的原因是:A组使用DDT处理,淘汰一部分家蝇, 有抗药性家蝇存活下来并将这种有利变异遗传给后代。
(3)在实验中,家蝇群体中个体抗药性的差异体现了生物变异的方向是 不定向的 。
(4)按照达尔文的观点,家蝇抗药性增强,是通过 自然选择 实现。
(5)A、B两组分别用了一对家蝇做实验,你认为可行吗?为什么?
不可行、实验材料不能太少,以避免偶然性带来的误差太大(2分)。
24.(12分)如图所示的是五种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各异的植物,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这五种植物分为两类,一类是 水绵、肾蕨、葫芦藓 (填写植物名称),另一类是 玉米、银杉 (填写植物名称),分类的依据是能否产生 种子 。
(2)A、B、D三种植物中,没有根、茎、叶等器官分化的是 A (填字母)。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的是 D (填字母)。B肾蕨属于 蕨类 植物,这类植物有 根、茎、叶 的分化。
(3)小麦是我国北方主要的农作物,它和图中 玉米 (写植物名称)的共同特征最多。它们属于 单子叶 (选填“单子叶”或“双子叶”)植物。
(4) 银杉 (填写植物名称)被称为“植物中的大熊猫”。
(5)以上五种植物由低等到高等的排列顺序是 A→D→B→E→C(2分)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25.(5分)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7个不同的等级,其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种 。
(2)根据动物体内有无 脊柱 ,动物可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
(3)请从“藻类植物、被子植物、单子叶植物、肾蕨、马尾松”中选三种名称填在下面对应的方框①、②、③中,完善有关植物分类的概念图。
26.(9分)下列分别是蜗牛、鸽子、青蛙、蝴蝶、鲤鱼5种动物,请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
(1)A的身体柔软,具有贝壳,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 软体 动物;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将上述动物分成两组,与A同组的有 D (用字母表示)。
(2)动物生活环境不同,呼吸器官也有所区别。如E用 鳃 呼吸;C用 肺 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3)上述动物中,进行完全变态发育的是 C、D ;体温恒定的是 B 。(用字母表示)
(4)鸽子会飞,蝙蝠也会飞,但蝙蝠却属于哺乳动物,因为蝙蝠繁殖和哺育后代的方式具有 胎生哺乳 的特征。
(5)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是 基因 的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是 建立自然保护区 。
27.(11分)大鲵,俗名娃娃鱼(因其叫声酷似婴儿啼哭而得名),是世界上现存两栖类动物中体形最长、寿命最长的古老动物,有“活化石”之美称。自20世纪50年代起,由于过度收购,非法捕杀,食物链断裂和栖息地丧失等原因,我国野生大鲵数量急剧减少。目前,大鲵已被收录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名录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进化角度看,两栖动物是从水中生活的 鱼类 动物演化为真正陆栖 爬行 动物之间的过渡类型。
(2)大鲵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变态发育,表现为幼鲵用 鳃 呼吸,成体用 肺 呼吸,同时还需要借助湿润的 皮肤 进行气体交换。
(3)有研究者开展三种不同养殖模式(工厂化养殖模式、仿生态养殖模式、原生态养殖模式)下大鲵的生长、成活及繁殖效果等方面的比较研究,获得的相关数据见表。
组别 | 性别 | 数量 (尾) | 均重 (千克/尾) | 产卵 (精)率 | 出苗率 |
工厂化 养殖 | 雌 | 5 | 2.5 | 60% | 27.37% |
雄 | 5 | 2.72 | 80% | ||
仿生态 养殖 | 雌 | 5 | 2.66 | 100% | 58.17% |
雄 | 5 | 2.76 | 80% | ||
原生态 养殖 | 雌 | 5 | 2.58 | 75% | 56.16% |
雄 | 5 | 2.68 | 50% |
①据表可知,为了保证实验中只有 养殖模式 这一个变量,实验开始前选择了 数量 相等、 大小 相似、性别比例为 1∶1 的大鲵作为实验材料。
②研究中,不仅仅计算大鲵的产卵(精)率,还可以借助 显微镜 (工具)观察卵和精子的形态结构,判断生殖细胞的质量。
③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最好采用 仿生态 养殖模式,达到保护大鲵、增加大鲵数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