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新高考)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纠错笔记专题01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2份打包,含解析+原卷版,可预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新高考)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纠错笔记专题01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原卷版).doc
    • 解析
      (新高考)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纠错笔记专题01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含解析).doc
    (新高考)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纠错笔记专题01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2份打包,含解析+原卷版,可预览)01
    (新高考)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纠错笔记专题01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2份打包,含解析+原卷版,可预览)02
    (新高考)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纠错笔记专题01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2份打包,含解析+原卷版,可预览)03
    (新高考)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纠错笔记专题01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2份打包,含解析+原卷版,可预览)01
    (新高考)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纠错笔记专题01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2份打包,含解析+原卷版,可预览)02
    (新高考)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纠错笔记专题01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2份打包,含解析+原卷版,可预览)03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高考)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纠错笔记专题01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2份打包,含解析+原卷版,可预览)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纠错笔记专题01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2份打包,含解析+原卷版,可预览),文件包含新高考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纠错笔记专题0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含解析doc、新高考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纠错笔记专题0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1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易错点1 混淆物质分类的基本概念

    1.分类思想是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纯净物:水玻璃、干冰、液氯、水银 B.电解质:BaSO4、熔融NaCl、氢硫酸、石膏
    C.胶体:烟、淀粉溶液、稀豆浆、墨水 D.酸性氧化物:NO2、SO3、SiO2、Mn2O7

    【错因分析】SiO2能与NaOH溶液等强碱溶液反应,因此SiO2属酸性氧化物。SiO2能与HF溶液(唯一)反应,因此不能将其识别为两性氧化物。本题易误选D项。
    【试题解析】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A项错误;氢硫酸是硫化氢气体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B项错误;烟、淀粉溶液、稀豆浆、墨水是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的分散系,属于胶体,C项正确;NO2与NaOH反应生成NaNO2和NaNO3,有元素化合价变化,NO2不是酸性氧化物,D项错误。答案选C。
    【参考答案】C



    物质的分类内容涉及面广,但难度不大,多属于识记方面的内容。掌握一些高频考点考查的物质的类别或特殊物质,对快速解题很有帮助。
    (1)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O2与O3组成的气体时混合物,金刚石和石墨组成的是固体混合物。
    (2)同位素形成的单质混合在一起可以是纯净物,如H2和D2。
    (3)强碱都是离子化合物,盐不一定都是离子化合物,如AlCl3是共价化合物。
    (4)能电离出H+的物质不一定是酸,如NaHSO4属于盐;溶于水显碱性的物质不一定是碱,如NaCO3。盐中一定有酸根离子,有酸根离子的不一定为盐,如H2SO4。
    (5)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6)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
    (7)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如SiO2。

    1.我国古代文化蕴藏了很多化学知识,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
    B.“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
    C.“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D.“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描述的是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
    【答案】A
    【解析】青蒿素的提取用的是萃取,属于物理方法,A项错误;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属于胶体,有丁达尔效应,B项正确;铁置换铜属于湿法炼铜,Fe+Cu2+=Fe2++Cu,属于置换反应,C项正确;红色的硫化汞在空气中灼烧有Hg生成,反应为HgSHg+S。之后汞和硫继续反应,Hg+S=HgS,分别是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D项正确。答案选A。
    易错点2 常见物质的成分不清导致错误归类

    2.下列关于物质的分类中, 正确的是
    选项
    酸性氧化物



    混合物
    电解质
    A
    SiO2
    HClO
    纯碱
    明矾
    CuSO4·5H2O
    CO2
    B
    Na2O2
    HNO3
    生石灰
    NaHSO4
    盐酸
    Mg
    C
    SO3
    H2SiO3
    烧碱
    碳酸氢钠
    澄清石灰水
    NaCl
    D
    NO
    Al(OH)3
    熟石灰
    BaCO3
    液氯
    NH3

    【错因分析】误以为纯碱为碱而误选A项。
    【试题解析】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不是碱,硫酸铜晶体属于纯净物,二氧化碳属于非电解质,A项错误;Na2O2不是酸性氧化物,属于过氧化物,生石灰属于氧化物,不属于碱,金属镁属于单质,不是电解质,B项错误;SO3是酸性氧化物,H2SiO3是酸,烧碱是NaOH属于碱,碳酸氢钠是盐,澄清石灰水为混合物,NaCl为电解质,C项正确;NO不是酸性氧化物,属于中性氧化物,液氯为纯净物,氨气为非电解质,D项错误。答案选C。
    【参考答案】C


    (1)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概念外延为“组成固定”的物质,扩展了纯净物的范围,如结晶水合物的组成固定。从同分异构体角度考虑,分子式相同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因此学习概念时要了解基本概念的发展过程,用发展的观点看概念的内涵。
    (2)中学常见的“水”有食盐水、王水(浓盐酸、浓硝酸以体积之比3∶1混合,浓度不确定,组成不确定)、溴水、氨水、氯水等,它们均属于混合物。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也可能为混合物,如金刚石和石墨的混合物。
    常见的混合物:
    ①高分子化合物(如蛋白质、淀粉、纤维素、高聚物等)。
    ②分散系(如溶液、胶体、浊液等)。
    ③其他:a.天然水、水玻璃、福尔马林、盐酸、浓硫酸等;b.爆鸣气、水煤气、天然气、石油气、裂解气、空气等;c.钢、生铁、漂白粉、碱石灰、黑火药、铝热剂、水泥、玻璃、煤等;d.煤焦油、石油、油脂等。

    2.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分类不正确的是
    A.酸性氧化物:干冰、二氧化硫、三氧化硫
    B.同素异形体:活性炭、C60、金刚石
    C.非电解质:乙醇、四氯化碳、氯气
    D.碱性氧化物:氧化钙、氧化铁、氧化镁
    【答案】C
    【解析】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均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都属于酸性氧化物,A项正确;活性炭、C60、金刚石是碳元素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B项正确;乙醇、四氯化碳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属于非电解质,氯气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C项错误;氧化钙、氧化铁、氧化镁都可以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都属于碱性氧化物,D项正确。答案选C。


    易错点3 不能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3.下列有关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232Th转化为233U是化学变化
    B.有沉淀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C.将地沟油制成肥皂时化学变化
    D.石墨转变成碳纳米管为物理变化

    【错因分析】232Th转化为233U的过程是新元素的生成,很多考生误认为是新物质的生成而易错选D项。
    【试题解析】新元素、新原子的生成不属于化学变化,属于物理学的研究范畴,A项错误;胶体的聚沉现象为生产沉淀,属于物理变化,B项错误;地沟油通过皂化反应转变成肥皂,属于化学变化;石墨和碳纳米管互为同素异形体,其转化属于化学变化。故答案选C。
    【参考答案】C
    【误区警示】有颜色变化、有气体生成、有能量变化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有新元素(原子)生成的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物质变化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这两种变化有着本质的区别,但也有一定的联系。
    (1)两种变化的区别:物理变化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如酒精挥发(状态改变);化学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如铁生锈、食物腐烂等,化学变化中常伴随有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2)两种变化的联系:化学变化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而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易混概念辨析:
    (1)分馏、蒸馏与干馏:分馏、蒸馏过程只涉及物理变化,干馏过程涉及化学变化。
    (2)蒸发、升华与分解:蒸发和升华过程只涉及物理变化,而分解过程涉及化学变化。
    (3)液化:温度降低,气体变为液体——物理变化。煤的液化(液体燃料)——化学变化。
    (4)气化:温度升高,液体变为气体——物理变化。煤的气化(气体燃料)——化学变化。

    升华、萃取、分液、蒸馏(分馏)、吸附褪色、盐析、金属导电、焰色反应、电离等都属于物理变化,脱水、蛋白质变性、水解、同素异形体互变、电解、熔融盐导电、电解质溶液导电、干馏等都属于化学变化。同位素之间的转化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是核反应。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中的注意事项:
    (1)变化是在原子不变情况下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2)炭的吸附作用使有色物质褪色是物理变化,胶体加电解质发生聚沉现象是物理变化,煤的液化和气化有新物质生成,因此是化学变化。

    3.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①风化;②变色;③燃烧;④爆炸;⑤白磷转变成红磷;⑥工业制氧气;⑦久置氯水变成无色;⑧分馏;⑨NO2气体冷却后颜色变浅;⑩潮解
    A.①②③④⑦   B.③④⑤⑦  C.①③④⑦⑩  D.①③⑤⑦⑨
    【答案】D
    【解析】风化是指岩石经过日照、分吹、雨淋等发生的变化,实质上是与空气中的CO2、H2O等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反应;变色反应不一定是化学反应,如焰色反应、木炭吸附有色物质使之褪色等;燃烧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爆炸有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如自行车内胎气压过高会发生爆裂,属于物理变化;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工业制氧气是用压缩空气,使之液化,再利用蒸馏原理使氧气、氮气分离,属于物理变化;久置氯水变成无色是发生了次氯酸的分解反应以及氯气与水反应平衡的移动,属于化学变化;分馏是利用沸点不同分离混合物,属于物理变化;NO2气体冷却后颜色变浅是一部分NO2转化成了N2O4,属于化学变化;潮解属于物理变化。

    易错点4 不理解酸、碱、盐性质的一般性和特殊性

    4.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明矾和芒硝均具有净水作用
    B.氯水久置后,漂白性和酸性均增强
    C.SO2通入Ba(NO3)2溶液中有沉淀产生
    D.NH3通入AlCl3溶液至过量先沉淀后沉淀溶解

    【错因分析】本题的易错点为C,要注意硝酸根离子在酸溶液中具有强氧化性。
    【试题解析】A.明矾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具有吸附性,可以用来净水;芒硝的主要成分为硫酸钠,没有净水作用,不能用来净水,故A错误;B.新制氯水久置后为盐酸溶液,所以氯水久置后漂白性减弱、酸性增强,故B错误;C.硝酸具有强氧化性,SO2通入Ba(NO3)2溶液中,溶液中硝酸根离子在酸溶液中形成稀硝酸,能氧化二氧化硫为硫酸,硫酸根离子结合钡离子生成硫酸钡沉淀,故C正确;D.NH3通入AlCl3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氨水是弱碱,不能溶解生成的氢氧化铝沉淀,氨气过量后沉淀不溶解,故D错误;答案选C。
    【参考答案】C


    酸、碱、盐之间的转化条件
    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相互转化通常要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满足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即生成沉淀、气体或难电离物质等。
    (2)满足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条件,如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的相互转化要满足有中间价态的条件。
    (3)满足发生双水解反应的条件,能发生双水解反应的离子:Fe3+、Al3+与、、,Al3+与S2-、HS-等。

    一般来说,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下列情况例外:
    ①酸碱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如:3Fe(OH)2+10HNO33Fe(NO3)3+NO↑+8H2O。
    ②某些有机反应,如:HCOOH+2Cu(OH)2→Cu2O↓+CO2↑+3H2O。
    碱与盐反应一般生成新碱和新盐,但下列情况例外:
    ①碱与酸式盐转化成正盐,如:2NaOH+Ca(HCO3)2CaCO3↓+Na2CO3+2H2O
    ②过量强碱与铝盐反应转化成偏铝酸盐,如:4NaOH+AlCl3NaAlO2+3NaCl+2H2O

    4.分类法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
    ①Fe2O3、CaO、Na2O2都是碱性氧化物
    ②Na2CO3是正盐,NaHCO3 是酸式盐
    ③H2SO4与KHSO4均含相同的元素氢,故KHSO4也可以称为酸
    ④洁净的空气、纯净的盐酸都是混合物
    ⑤根据分散系能否产生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胶体、溶液和浊液
    A.只有①③⑤ B.只有②④
    C.只有①②④ D.只有②③⑤
    【答案】B
    【解析】Na2O2与水反应产生NaOH和O2,属于过氧化物,不属于碱性氧化物,①错误;Na2CO3是NaOH与H2CO3完全中和生成的盐,属于正盐;NaHCO3 是H2CO3电离产生的H+部分被NaOH中和产生的盐,属于酸式盐,②正确;KHSO4电离产生K+、H+和SO42-,阳离子不完全是H+,因此不能称为酸,③错误;洁净的空气(含有氧气、氮气等)、纯净的盐酸(溶质为氯化氢)中都含有多种构成物质的微粒,因此都是混合物,④正确;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胶体、溶液和浊液,⑤错误;综上所述可知:说法正确的是②④。答案选B。


    一、物质的组成

    1.原子、分子、离子的概念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一般分子由原子通过共价键构成,但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2.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
    (1)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2)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元素
    (4)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态
    ①游离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
    ②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
    (5)原子是怎样构成物质的?

    3.同素异形体
    (1)概念: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叫同素异形体。
    (2)形成方式
    ①原子个数不同,如O2和O3;
    ②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
    (3)性质差异
    物理性质差别较大,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
    4.原子、分子、离子、原子团
    从微观上看,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离子、原子团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种类
    概念
    构成
    性质及分类
    原子
    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
    由原子核及核外电子构成,呈电中性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变,只有核外电子发生变化
    分子
    能够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由原子构成,呈电中性
    具有一定的物理化学性质;根据所含原子数可分为单原子分子、双原子分子、多原子分子
    离子
    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由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构成
    具有一定的化学性质;可分为阳离子、阴离子
    原子团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原子构成的原子集团,在化学反应中通常以整体参加反应
    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构成
    具有一定的化学性质
    二、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物质变化过程中的“三馏”、“ 四色”、“ 五解”和“十九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三馏
    ①蒸馏
    ②分馏
    干馏
    四色
    焰色反应
    ①显色反应
    ②颜色反应
    ③指示剂变色反应
    五解
    潮解
    ①分解
    ②电解
    ③水解
    ④裂解
    十九化
    ①熔化 ②汽化
    ③液化 ④酸化
    ①氢化(油脂的硬化)
    ②氧化 ③水化 ④风化 ⑤炭化⑥钝化 ⑦催化 ⑧皂化 ⑨歧化⑩卤化 ⑪硝化 ⑫酯化 ⑬裂化⑭橡胶老化 ⑮磺化
    三、物质的分类
    1.基本概念
    (1)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称为混合物,如空气、海水等。
    (2)纯净物:由同一物质组成的称为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如氧气、金刚石、硝酸钾、氯化钠等。
    (3)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单质,包括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
    (4)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化合物,包括酸、碱、盐、氧化物等。
    (5)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电解质
    非电解质
    定义
    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相同点
    都是化合物
    可溶于水,可不溶于水
    不同点
    在一定条件下能电离
    不能电离
    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
    离子化合物和部分共价化合物
    全是共价化合物
    与常见物质类别的关系
    通常为酸、碱、盐、典型金属氧化物、H2O等
    通常为非金属氧化物、某些非金属氢化物、绝大多数有机物等
    (6)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定义
    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只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溶液中微粒的存在形式
    离子,不存在强电解质分子
    离子和弱电解质分子
    电离过程
    不可逆,不存在电离平衡
    可逆,存在电离平衡
    电离方程式
    用“”
    用“”



    1.纯净物和混合物
    (1)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O2和O3,金刚石和石墨。
    (2)含水的物质不一定是混合物。
    物质含水时一般是混合物,如CuSO4的水溶液。但物质含结晶水就不是混合物而是纯净物,如CuSO4·5H2O。
    2.氧化物
    (1)氧化物通常可分为三类:
    ①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SO2、CO2、SO3、N2O5、P2O5等;
    ②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Na2O、CaO、CuO、Fe2O3、FeO等;
    ③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Al2O3。
    (2)氧化物类别的辨析
    酸性氧化物不一定为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为酸性氧化物,如CO;碱性氧化物一定为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为碱性氧化物,如Al2O3为两性氧化物,Mn2O7为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一定为酸酐;酸酐不一定为酸性氧化物,如乙酸酐[(CH3CO)2O]不属于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如SiO2、CuO。
    2.物质的分类
    (1)分类的一般步骤确定分类依据选择分类方法正确分类
    分类法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可通过分类法理解物质分类的标准,尤其是氧化物、酸、碱、盐的多种分类方法。如酸可分为强酸和弱酸,可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和多元酸,可分为可溶性酸和难溶性酸,可分为易挥发性酸和难挥发性酸,可分为有机酸和无机酸等;又可将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如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等。
    (2)物质的分类

    3.常见的分类方法
    (1)交叉分类法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同一物质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在对物质进行分类时,采用交叉分类法能从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较全面的分析。例如:

    (2)树状分类法
    根据对象的共同点和差异,将对象分为不同的种类,而且形成具有一定从属关系的不同等级系统的一种分类方法。应用树状分类法可以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如物质的变化可从不同
    角度、按不同层次进行多种分类:


    1.[2020新课标Ⅲ]宋代《千里江山图》描绘了山清水秀的美丽景色,历经千年色彩依然,其中绿色来自孔雀石颜料(主要成分为Cu(OH)2·CuCO3),青色来自蓝铜矿颜料(主要成分为Cu(OH)2·2CuCO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保存《千里江山图》需控制温度和湿度
    B.孔雀石、蓝铜矿颜料不易被空气氧化
    C.孔雀石、蓝铜矿颜料耐酸耐碱
    D.Cu(OH)2·CuCO3中铜的质量分数高于Cu(OH)2·2CuCO3
    【答案】C
    【解析】字画主要由纸张和绢、绫、锦等织物构成,为防止受潮和氧化,保存古代字画时要特别注意控制适宜的温度和湿度,A项正确;由孔雀石和蓝铜矿的化学成分可知,其中的铜元素、碳元素和氢元素均处于最高价,其均为自然界较稳定的化学物质,因此,用其所制作的颜料不易被空气氧化,B项正确;孔雀石和蓝铜矿的主要成分均可与酸反应生成相应的铜盐,因此,用其制作的颜料不耐酸腐蚀,C项错误;因为氢氧化铜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高于碳酸铜,所以Cu(OH)2∙CuCO3中铜的质量分数高于Cu(OH)2∙2CuCO3,D项正确。答案选C。
    2.[2020浙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
    B.用水煤气可合成液态碳氢化合物和含氧有机物
    C.煤的液化属于物理变化
    D.火棉是含氮量高的硝化纤维
    【答案】C
    【解析】天然气是由远古时代的动植物遗体经过漫长的时间变化而形成的,储量有限,是不可再生能源,A项正确;水煤气为CO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合成液态碳氢化合物和含氧有机物(如甲醇),B项正确;煤的液化是把煤转化为液体燃料,属于化学变化,C项错误;火棉是名为纤维素硝酸酯,是一种含氮量较高的硝化纤维,D项正确。答案选C。
    3.[2019新课标Ⅰ]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
    B.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
    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
    D.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
    【答案】A
    【解析】陶瓷是以天然粘土以及各种天然矿物为主要原料经过粉碎混炼、成型和煅烧制得的材料的各种制品。陶瓷的传统概念是指所有以黏土等无机非金属矿物为原料的人工工业产品。氧化铁为棕红色固体,瓷器的青色不可能来自氧化铁,A项错误;秦兵马俑是陶制品,陶制品是由粘土或含有粘土的混合物经混炼、成形、煅烧而制成的,B项正确;陶瓷的主要原料是取之于自然界的硅酸盐矿物,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与水泥、玻璃等同属硅酸盐产品,C项正确;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硅酸盐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具有不与酸或碱反应、抗氧化的特点,D项正确。答案选A。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化学与生活的联系,把握物质性质、反应与用途为解答的关键。
    4.[2019新课标Ⅱ]“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C.“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
    D.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
    【答案】D
    【解析】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A项正确;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项正确;“蜡炬成灰”指的是蜡烛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属于氧化反应,C项正确;高级脂肪酸酯不属于高分子聚合物,D项错误。答案选D。
    【名师点睛】高中化学阶段,常见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有:淀粉、纤维素、蛋白质。
    5.[2019新课标Ⅲ]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
    B.铝合金大量用于高铁建设
    C.活性炭具有除异味和杀菌作用
    D.碘酒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
    【答案】C
    【解析】硅是半导体,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A项正确;铝合金硬度大,可用于高铁建设,B项正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除异味,但不能杀菌消毒,C项错误;碘酒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D项正确。答案选C。
    6.[2019天津] 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事实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A.利用废弃的秸秆生产生物质燃料乙醇
    B.利用石油生产塑料、化纤等高分子材料
    C.利用基本的化学原料生产化学合成药物
    D.利用反渗透膜从海水中分离出淡水
    【答案】D
    【解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秸杆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利用废弃的秸秆生产生物质燃料乙醇,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A项错误;利用石油生产塑料、化纤等高分子材料,产生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B项错误;利用基本化学原料生产化学合成药,产生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C项错误;海水中的水淡化成淡水,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D项正确。答案选D。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7.[2018天津卷]以下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几个事例,运用化学知识对其进行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四千余年前用谷物酿造出酒和醋,酿造过程中只发生水解反应
    B.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
    C.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士
    D.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该过程包括萃取操作
    【答案】A
    【解析】谷物中的淀粉在酿造中发生水解反应只能得到葡萄糖,葡萄糖要在酒化酶作用下分解,得到酒精和二氧化碳。酒中含有酒精,醋中含有醋酸,显然都不是只水解就可以的,A项不合理;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属于青铜器,青铜是铜锡合金,B项合理;陶瓷的制造原料为黏土,C项合理;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是利用青蒿素在乙醚中溶解度较大的原理,将青蒿素提取到乙醚中,所以属于萃取操作,D项合理。答案选A。
    【名师点睛】萃取操作有很多形式,其中比较常见的是液液萃取,例如: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实际应用中,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萃取形式是固液萃取,即:用液体溶剂萃取固体物质中的某种成分,例如:用烈酒浸泡某些药材。本题的选项D就是一种固液萃取。
    8.[2018新课标Ⅱ卷]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
    B.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
    C.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
    D.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
    【答案】D
    【解析】碳酸钠水解溶液显碱性,因此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A项正确;漂白粉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B项正确;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能与酸反应,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C项正确;碳酸钡难溶于水,但可溶于酸,生成可溶性钡盐而使蛋白质变性,所以不能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应该用硫酸钡,D项错误。答案选D。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判断,题目难度不大。平时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并能灵活应用即可,注意碳酸钡与硫酸钡的性质差异。
    9.下列关于物质的分类中,正确的是

    酸性氧化物


    混合物
    电解质
    A
    SiO2
    HClO
    烧碱
    CuSO4·5H2O
    CO2
    B
    Na2O2
    HNO3
    NaHSO4
    漂白粉
    Mg
    C
    SO3
    H2SiO3
    纯碱
    水玻璃
    NaCl
    D
    NO
    Al(OH)3
    BaCO3
    水泥
    NH3
    【答案】C
    【解析】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酸性氧化物;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为酸;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为盐;不同物质组成的为混合物;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A.烧碱为氢氧化钠属于碱,CuSO4·5H2O为纯净物,CO2为非电解质,A项错误;Na2O2为过氧化物不是酸性氧化物,Mg是金属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B项错误; SO3属于酸性氧化物,H2SiO3属于酸,纯碱是碳酸钠为盐,水玻璃为硅酸钠的水溶液为混合物,氯化钠溶于水导电属于电解质,C项正确;NO和碱不反应属于不成盐氧化物,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氨气为非电解质,项错误。答案选C。
    10.下列关于物质分类及胶体性质描述正确的是
    A.“血液透析”和“静电除尘”分别利用了胶体的不同性质
    B.纳米材料粒子直径一般从几纳米到几十纳米,因此纳米材料属于胶体
    C.熟石灰、烧碱、纯碱都是碱
    D.明矾、漂白粉、硫酸铜均为纯净物
    【答案】A
    【解析】血液属于胶体,“血液透析”利用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烟尘属于胶体,“静电除尘”利用胶体的电泳,A项正确;胶体属于分散系,即胶体属于混合物,B项错误;熟石灰化学式为Ca(OH)2,烧碱的化学式为NaOH,熟石灰和烧碱都是碱,纯碱的化学式为Na2CO3,纯碱属于盐,C项错误;明矾化学式为KAl(SO4)2·12H2O,属于纯净物,硫酸铜的化学式为CuSO4,属于纯净物,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CaCl2和Ca(ClO)2,属于混合物,D项错误。答案选A。
    11.“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 nm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具有的性质有
    ①是溶液 ②是胶体 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④能透过滤纸 ⑤不能透过滤纸 ⑥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①③④⑥
    【答案】C
    【解析】 “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 nm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得到的体系属于胶体。具有胶体的性质。①错误,②正确;③一束光能够胶体,从光的侧面看到一条光的通路,产生丁达尔效应;③正确;④胶体粒子可以通过滤纸,④正确,⑤错误;⑥胶体体系属于较稳定的体系,不会发生析出黑色沉淀,⑥错误;综上②③④正确。答案选C。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氯化钠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
    B.溶于水后能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C.二氧化碳溶于水能导电,故二氧化碳属于电解质
    D.硫酸钡难溶于水,但硫酸钡属于电解质
    【答案】D
    【解析】氯化钠溶液中本身存在钠离子和氯离子,其电离过程不需要电流作用,A项错误;溶于水后能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酸,如硫酸氢钠溶于水后能电离出氢离子,属于盐类,B项错误;二氧化碳溶于水能导电,是因为生成了碳酸,二氧化碳本身不导电,属于非电解质,C项错误;硫酸钡难溶于水,但是熔融状态下,能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D项正确。答案选D。
    13.科学防护对预防病毒感染非常重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冠状病毒粒子直径约60-220 nm,介于溶液和胶体粒子之间
    B.制作防护服和口罩的无纺布是有机高分子材料
    C.免洗手消毒液的成分活性银离子、乙醇均能使蛋白质变性
    D.二氧化氯泡腾片可用于水处理
    【答案】A
    【解析】溶液分散质直径小于1nm,胶体分散质直径在1nm-100nm,浊液分散质直径大于100nm,冠状病毒粒子直径约60-220 nm,介于胶体粒子和浊液之间,A项错误;无纺布是有机高分子材料,B项正确;银离子、乙醇均能使蛋白质变性,C项正确; 二氧化氯是常见的杀菌消毒剂,可用于水处理,D项正确。答案选A。
    14.《黄帝内经》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以上食物中富含糖类、蛋白质、油脂等营养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 B.葡萄糖和蔗糖均为还原性糖
    C.天然油脂具有固定的熔、沸点 D.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A
    【解析】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反应生成肽链,肽链最终按照特定方式组合生成蛋白质,所以蛋白质水解最终产物是氨基酸,A项正确;葡萄糖含有醛基具有还原性,蔗糖由一分子葡萄糖的半缩醛羟基与一分子果糖的半缩醛羟基彼此缩合脱水而成,没有醛基,不具有还原性,B项错误;油脂是油和脂肪的统称,从化学成分上来讲油脂都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自然界中的油脂是多种物质的混合物,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C项错误;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有机物互称同分异构体,纤维素和淀粉分子式都为(C6H10O5)n中, n值不同导致其分子式不同,所以淀粉和纤维素不是同分异构体,D项错误。答案选A。
    【点睛】淀粉和纤维素都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较大,分子式为(C6H10O5)n,n的数值不同,故它们不能成为同分异构体。
    15.化学与中华古文化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馨”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粘土
    B.雾霾天气会危害人类的健康,“雾” 和“霾”的分散质微粒不同
    C.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D.煎炸食物的花生油和牛油都是可皂化的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答案】D
    【解析】陶瓷以黏土为原料,A项正确;雾霾天气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雾”和“霾”的分散质微粒不相同,雾是粒度较大的液滴,霾是粒度较小的固体颗粒,B项正确;电热水器内胆一般是不锈钢或铜制成的,Mg较活泼,当发生化学腐蚀时Mg作负极而被腐蚀,从而阻止内胆被腐蚀,属于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C项正确;花生油是植物油,植物油是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牛油是动物油,是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D项错误。答案选D。
    16.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硅酸盐陶瓷化学性质稳定, 耐氢氟酸、 碱的腐蚀
    B.“冰, 水为之, 而寒于水”, 说明等质量的冰和水比较, 冰的能量更低
    C.飞沫传播病毒存在气溶胶, 飞沫中有直径为 1nm~100nm 的粒子
    D.核酸检测是确认病毒类型的有效手段, 核酸是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A
    【解析】硅酸盐陶瓷化学性质稳定,但能与氢氟酸、 碱反应,A项错误;“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等质量的冰和水比较,冰的温度更低,冰的能量更低,B项正确;飞沫传播病毒存在气溶胶,属于胶体,飞沫中有直径为 1nm~100nm 的粒子,C项正确;核酸是由许多核苷酸聚合成的生物大分子化合物,核酸是高分子化合物,故D项正确。答案选A。
    1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食品袋中放入盛有硅胶的透气小袋,可防止被盛装食品受潮
    B.淀粉可用于制取葡萄糖、乙醇、乙酸
    C.化妆品中添加甘油,具有保湿效果
    D.使用75%的酒精、0.1%的次氯酸钠和1%的食盐水均可以快速高效杀死新冠病毒
    【答案】D
    【解析】在食品袋中放入盛有硅胶的透气小袋,硅胶(具有吸湿性)能吸收水分,A项正确;淀粉水解可以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发酵生成乙醇,乙醇氧化生成乙酸,B项正确;甘油分子中含亲水基,具有吸湿性,添加到化妆品中有保湿作用,C项正确;75%的酒精、0.1%的次氯酸钠均能使病毒的蛋白质变性失活,则可用来杀死新冠病毒,而1%的食盐水不能杀灭病毒,则不能用1%的食盐水杀死新冠病毒,D项错误。答案选D。
    18.中华诗词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关于诗词的分析错误的是
    A.“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中的“翠色”来自氧化铜
    B.“嫘祖栽桑蚕吐丝,抽丝织作绣神奇”中的“丝”不耐酸碱
    C.“手如柔荑,肤如凝脂”中的“脂”能够水解
    D.“墨滴无声人水惊,如烟袅袅幻形生”中的“墨滴”具有胶体的性质
    【答案】A
    【解析】来自氧化铜是黑色粉末,外观不可能呈“翠色”,A项错误;蚕丝的成分是蛋白质,在酸性或碱性下会水解,B项正确;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中的“脂”是脂肪,能够水解,C项正确;“墨滴”是碳分散在水中形成的胶体,具有胶体的性质,D项正确。答案为A。
    19.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将84消毒液和医用酒精混合使用,能更有效地杀死环境中的新冠病毒
    B.医用外科口罩的核心功能层聚丙烯熔喷布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C.疫苗必须冷藏存放,其目的是避免疫苗蛋白质变性
    D.“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该过程不属于升华
    【答案】A
    【解析】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NaClO,ClO-水解形成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医用酒精是75%的酒精,乙醇具有还原性,两者混合使用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降低杀菌消毒的效果,同时还会产生有毒气体Cl2,A项错误;聚丙烯熔喷布通过丙烯加聚反应制得,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B项正确;疫苗中含有蛋白质,蛋白质在温度较高时容易变性,所以一般应该冷藏存放,C项正确;“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即HgS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水银,S与Hg化合再生成HgS,此过程是化学变化,而升华是物理变化,D项正确。答案选A。
    20.化学与科技、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N95口罩的原材料聚丙烯是一种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汉代烧制的“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土
    C.利用酒精的强氧化性可以灭活新型冠状病毒
    D.“纷纷灿烂如星陨,㸌㸌喧豗似火攻”描述了钠、铁等金属的焰色反应
    【答案】B
    【解析】聚丙烯是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不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A项错误;陶瓷为硅酸盐材料,其主要原料为黏士,B项正确;酒精可以使蛋白质变性,但不具有强氧化性,C项错误;铁元素的焰色反应发出的光在可见光范围之外,D项错误。答案选B。
    21.2020年春节,口罩成为急需品。下列有关口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世界上最先使用口罩的是中国,古代侍者为防止气息传到皇帝的食物上使用丝巾做成口罩遮盖口鼻,丝巾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医用口罩由口罩面体和拉紧带组成,其中口罩面体分为内、中、外三层,中层为隔离过滤层,由超细聚丙烯纤维熔喷材料构成,是一种有机高分子材料。
    C.一次性防尘口罩虽不具备过滤细菌的作用,但可防气溶胶,烟、雾都是气溶胶,但分散剂不一样。
    D.有大量氯气泄漏时,及时戴上用小苏打溶液润湿过的口罩,并迅速离开现场
    【答案】C
    【解析】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所以丝巾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A项正确;聚丙烯为丙烯加聚而成的有机合成材料,是一种有机高分子材料,B项正确;雾、烟都是气溶胶,分散剂都为空气,C项错误;碳酸氢钠溶液呈碱性,可以吸收氯气,D项正确。答案选C。
    22.中国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纸上得来终觉浅”中“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B.古代造纸工艺中常利用石灰的碱性来分离植物中含酸性官能团的木质素
    C.现代造纸工艺中用二氧化硫漂白纸张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D.废旧纸张的回收利用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再利用
    【答案】C
    【解析】 “纸上得来终觉浅”中“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A项正确;古代造纸工艺中利用酸碱中和反应,因此常利用石灰的碱性来分离植物中含酸性官能团的木质素,B项正确;现代造纸工艺中用二氧化硫漂白纸张,是二氧化硫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该过程属于化学变化,C项错误;废旧纸张的回收利用可以减少树木等职务的砍伐,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再利用,D项正确。答案选C。
    23.下列有关生活中常见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涤纶衬衣、PC 塑料、牛皮鞋均是由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构成的
    B.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成了氨基酸
    C.高锰酸钾溶液、酒精、双氧水能杀菌消毒,都利用了其强氧化性
    D.垃圾分类中,易拉罐、厕纸属于可回收垃圾,剩饭剩菜、果皮等属于厨余垃圾;荧光灯管、过期药品属于有害垃圾
    【答案】A
    【解析】涤纶、PC 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是由有机高分子构成的,牛皮鞋的构成材料为蛋白质,属于高分子化合物,A项正确;豆浆煮沸是蛋白质发生了变性,并没有水解成氨基酸,B项错误;酒精不具有强氧化性,渗入细胞中使蛋白质发生变性从而达到杀菌消毒的效果,高锰酸钾溶液、双氧水能杀菌消毒与强氧化性有关,C项错误;厕纸不属于可回收垃圾,D项错误。答案选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试卷

    (新高考)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纠错笔记专题02 化学用语及常用物理量(2份打包,含解析+原卷版,可预览):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纠错笔记专题02 化学用语及常用物理量(2份打包,含解析+原卷版,可预览)

    (新高考)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纠错笔记专题12 有机化学基础(2份打包,含解析+原卷版,可预览):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纠错笔记专题12 有机化学基础(2份打包,含解析+原卷版,可预览),文件包含新高考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纠错笔记专题12有机化学基础含解析doc、新高考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纠错笔记专题12有机化学基础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纠错笔记专题11 物质结构与性质(2份打包,含解析+原卷版,可预览):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纠错笔记专题11 物质结构与性质(2份打包,含解析+原卷版,可预览),文件包含新高考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纠错笔记专题11物质结构与性质含解析doc、新高考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纠错笔记专题11物质结构与性质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7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新高考)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纠错笔记专题01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2份打包,含解析+原卷版,可预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