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王戎不取道旁李》(素材)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74759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素材)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74759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素材)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展开王戎不取道旁李重点知识讲解一停顿划分: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二易错字 zhé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折腾zhē 三 课文解析1 王戎为什么不去摘李子?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王戎认为那些肯定是很苦的李子 2王戎怎么知道的?他去尝了吗?“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李子树长在路边,过往的行人比较多,如果李子是甜的,早被路人摘光了,不可能多子折枝,因此,只有一种可能,这是苦李。3作者不是直接写王戎的聪明,而是先写别的小孩“竞走取之”,再写“唯戎不动”,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写作手法?这手法对表现王戎的聪明才智起到了什么作用? 对比 反衬了王戎的聪明过人 4理解实词和虚词【实词】是有实在意义且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的词语,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如,〔尝〕〔李〕〔游〕。【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如“不”“也许”“没有”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只能配合实词造句,表示种种语法关系。如〔然〕。 四 主题概括 本文描写了王戎小时候和朋友去游玩,看见道旁的李子( 多子折枝),朋友( 跑着去摘),只有王戎(不动),因为王戎认为(树在道边而 多子,此必苦李 ),表现了王戎(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优秀品质。五 类文练习宋濂嗜学宋濂余幼时即嗜(shì)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余因得遍观群书。1.古今异义。 (1)“走送之”中的“走”古义为 ,今义为 。 (2)“余幼时即嗜学”中的“余”古义为 ,今义为 。 2.“ 余 幼 时 即 嗜 学 ” 的 意 思是 。 3.找出能概括故事主要内容的句子,用“ ”画出来。 4.这个故事是怎样描述宋濂小时候特别喜欢读书的? 卧薪尝胆司马迁 吴既赦(shè)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日:“女(rǔ)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chóng)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史记·越王勾践世家》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赦 : 反 : 女 : 振 : 2.“ 卧 薪 尝 胆 ” 的 意 思是 。 3.“ 女 (rǔ )忘 会 稽 之 耻 邪 ?” 的 意 思是 : 。 4越王勾践是如何对待失败的? 《宋濂嗜学》【参考答案】 1.(1)跑 行走,走路 (2)我 剩下,余下 2.我小时候就特别喜欢读书 3.余幼时即嗜学。 4.没钱买书,借书抄书也要读书学习。天冷时,手指冻得不能弯曲、伸直,也不停止抄书。 《卧薪尝胆》【参考答案】 1.赦免 返回 你 救济 2.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前都要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奋发图强 3.“你已经忘记在会稽蒙受的耻辱了吗?” 4.越王卧薪尝胆,时刻提醒自己勿忘会稽之耻,休养生息,发展经济,积极备战,等待时机,发愤图强。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