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
展开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检测题
(时间:70分钟 满分:70分)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如图所示,蒙巴萨-内罗毕铁路是我国用中国技术,按中国标准帮肯尼亚修建的标轨铁路。列车从蒙巴萨出发,以120 km/h的速度运行4 h后可到达内罗毕,行驶的过程中,以列车为参照物,路旁的建筑物是运动(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2.如图所示,小华和小明在公园骑双人自行车游玩,站在地面上的小明认为小华是运动的,则小明是以自己(或地面)为参照物。
3.有甲、乙、丙、丁四位同学,他们的步行速度分别是3.2 km/h、110 cm/s、67 m/min、1 m/s,那么他们中步行速度最快的是丙同学。
4.甲、乙两辆车同时向东行驶,它们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所示,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西(选填“东”或“西”)行驶。
5.甲、乙、丙三个物体通过相同的路程时,所用时间之比为1∶2∶3,则它们的速度之比为6∶3∶2。
6.如图是某实验小组做“测量平均速度”实验的情形,小车从位置A出发开始计时,到位置B时,所用时间如图所示,小车从A到B的平均速度是0.0072m/s。
7.小王开车去上海,在平直的公路上,轿车匀速行驶,速度表如图甲所示,小林某一时刻看窗外,恰好看到如图乙所示的交通标志牌,则从标志牌到上海还需90min。
8.某同学进行跑步训练,通过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6 m/s,通过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4 m/s,则该同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4.8m/s。
9.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同方向运动,其路程—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根据图像在8 s时甲与乙相距0.8m。
10.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正式开通运营后,家住市内的小明同学放学后,可选择乘坐地铁2号线回家。平时他从家到学校坐公交车以40 km/h的平均速度大约需要36 min,假如地铁的平均速度为60 km/h,则他坐地铁比坐公交车可节省时间12min。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1.一个正常运动的物体速度约为5 m/s,该物体可能是(C)
A.蜗牛 B.步行的人 C.自行车 D.汽车
12.据报道,“驴友”钱某与他的朋友们开着重型机车去云南、西藏等地自驾游,13天跨越50城。当钱某突然向前开动机车时,与之并排在路旁的朋友感觉自己在向后退,则钱某的朋友选择的参照物是(A)
A.钱某 B.自己 C.路灯 D.地面
13.两列火车如图所示,西子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东行驶,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静止
B.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也向东行驶
C.若西子号静止,则和谐号可能向西行驶
D.若两车都向西行驶,则西子号行驶得较慢
14.甲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某时刻经过乙车旁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乙车和地面上的树木都向东运动。由此可判断(C)
A.甲、乙两车一定向东运动
B.甲、乙两车一定向西运动
C.甲车一定向西运动,乙车可能向东运动
D.甲车一定向东运动,乙车可能向西运动
15.由匀速直线运动公式v=可知,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D)
A.与路程成正比 B.与时间成正比
C.随路程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D.与路程和时间无关
16.(新疆中考)冰壶运动是冬奥会比赛项目之一。如图所示,冰壶被运动员掷出后,在冰面上减速滑行到停下的过程中,冰壶的平均速度与冰壶被掷出时的速度成正比,冰壶的滑行时间也与冰壶被掷出时的速度成正比。若冰壶以1.6 m/s的速度被掷出时,在冰面上滑行了8 m,则冰壶以3.2 m/s的速度被掷出,在冰面上滑行的距离为(D)
A.8 m B.16 m C.24 m D.32 m
17.甲、乙两小车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正确的是(C)
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车的速度为10 m/s,乙车的速度为2 m/s
C.经过6 s,甲、乙两车相距2 m
D.经过5 s,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0 m
三、简答题(共4分)
18.在体育比赛中,接力赛是最精彩的,运动员在交接棒时,应保持怎样的运动状态才能不掉棒、不影响比赛成绩?
答:运动员进行交接棒时,接棒的运动员与交棒的运动员两者的位置应保持相对不变,即相对静止时最不易出现失误,这就要求两人的速度完全相同。
四、实验题(第19小题4分,第20小题8分,共12分)
19.图像是数据处理的重要方法,如图所示:
(1)此图像为B(选填“A”或“B”)。
A.路程-时间图像 B.速度-时间图像
(2)聪明的小燕发现,一段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刚好等于这段时间的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图形面积(如图阴影部分),这一猜想在老师那里得到了证实是正确的。根据这一规律,请你计算乙在前4 s内通过的路程为6m。
20.某同学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请你帮助该同学完成以下问题。
(1)该实验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v=。
(2)实验中使用的斜面的倾角较小,其目的是增加(选填“缩短”或“增加”)测量时间,以减小测量时的误差。
(3)小车通过A、B、C三个位置时停表对应的时间如图所示,全过程的平均速度vAC=0.24m/s。如果记时操作不熟练,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得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大(选填“大”或“小”)。
五、计算与推导题(第21小题5分,第22小题7分,第23小题8分,共20分;解答要有必要的公式和过程)
21.在一次爆破中,用一条76 cm长的导火索来引爆钻孔里的炸药,导火索的燃烧速度是0.8 cm/s,点着导火索以后以5 m/s的速度跑开,他能否在爆炸前跑到离爆炸点400 m以外的安全区?
解:由v=可得,导火索的燃烧时间:t1===95 s;
人跑到安全区所用的时间:t2===80 s;
因为t1>t2,所以能跑到安全区以外。
答:他能在爆炸前跑到离爆炸点400 m以外的安全区。
22.小刚上午9点出发骑车前往相距12 km的外婆家,动身前他打电话告诉外婆他到达的时间,他先以15 km/h的正常速度骑了12 min,因在路边书摊买书用了6 min,为了不迟到,他随后以18 km/h的速度骑行,最终按时到达外婆家。求:
(1)小刚从书摊到外婆用的时间;
(2)小刚在全程的平均速度。
解:(1)小刚买书前走的路程为 s=vt=15 km/h× h=3 km,
小刚买书后走的路程为s1=s总-s=12 km-3 km=9 km,
买书后从书摊到达外婆家所用时间为
t1===0.5 h=30 min;
(2)那么小刚在全程的平均速度:
v2====15 km/h。
答:(1)小刚从书摊到外婆家用了30分钟;
(2)小刚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15 km/h。
23.小刚从家中出发到达鼓楼广场后,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路程与时间的图像如图所示。则:
(1)骑车的是图中哪一段?
(2)小刚骑车的速度是多少?
(3)小刚从家到鼓楼广场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解:(1)从图像上来看,AB段比OA段倾斜度大,所以骑车的是AB段;
(2)AB段的路程:sAB=3 600 m-1 800 m=1 800 m,
时间:tAB=30 min-25 min=5 min=300 s,
小刚骑车的速度:vAB===6 m/s;
(3)整个路程s=3 600 m,时间t=30 min=1 800 s,
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v===2 m/s。
答: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