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齐桓晋文之事 课件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72335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2 齐桓晋文之事 课件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72335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2 齐桓晋文之事 课件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72335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2 齐桓晋文之事 课件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723355/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2 齐桓晋文之事 课件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723355/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2 齐桓晋文之事 课件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723355/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2 齐桓晋文之事 课件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723355/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2 齐桓晋文之事 课件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723355/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2* 齐桓晋文之事课文ppt课件
展开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这是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转型时期。虽说已是“礼乐崩坏”的局面,但周王室的精神统治力量尚存,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孔子追求“以礼治国”,提出“克己复礼”的主张。 但战国时期,社会局面发生了转变,尚武力,重攻伐,战争不断,出现“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局面,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处于这样的社会背景,同为儒家学派的孟子,治国理念与孔子又有何不同呢?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____,字____,____国(今山东邹城)人。________(哪一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并称“孔孟”,在儒家学派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他继承孔子的学说,在政治上提倡____,提出____________的民本思想,反对诸侯之间的兼并战争。曾游说齐宣王、梁惠王,但始终未被重用。
《孟子》是记录________的著作,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等人共同编著的,现存七篇。《孟子》属于以____为主的对话体____,其编纂沿袭了《论语》的体裁,其主要特点是多________,气势磅礴,________,既尖锐机智,又从容舒缓,对后世的散文产生了深远影响。
①性本善。(凡人都可以为尧舜) 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 ③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封建时代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 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国君傲然视之) ⑤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
1.自读课文,疏通文意,分清齐宣王和孟子各自的语言。2.分角色对话表演,找出两人各自的提问。
阅读课文,走进孟子和齐宣王的聊天室,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1.齐宣王和孟子聊天的真正目的各是什么?
提示1:两人聊天的目的:
齐宣王:想实行“霸道”,完成霸业,希望从孟子口中了解齐桓公和晋文公是如何称霸的。
孟子:想推行自己的“仁政”“王道”主张,希望齐宣王能够采用自己的主张,实行“王道”。
这是先秦时代一对相对的概念。“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霸道”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
2.假如你是孟子,请你结合课文内容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王道”思想包含哪些内容? 你是如何一步步说服齐宣王采纳你的主张的。
第一部分(开头至“是以君子远庖厨也”),提出“保民而王”的主张,分析齐宣王“保民而王”的可能。
第三部分(“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从揭出齐宣王之大欲,论证其不可能实现,指出应当反本而行王道。
第四部分(“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到篇末),归结到“保民而王”的主张,并举出实现这一主张的根本措施。
第二部分(“王说,曰……”至“王请度之”),论述齐宣王之“不王”是不为而非不能。
1.这一部分双方对话的流程是什么?
2.在本次的谈话中,孟子采取何种应对策略?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孟子提出“仁术即不忍”
肯定善心取得信任。举例论证:“以羊易牛”
孟子提出“不为与不能”
巧设比喻指出问题。比喻论证:“一羽之不举、舆薪之不见”比喻“百姓之不见保”对比论证:恩足以及禽兽VS功不至于百姓。不能挟太山以超北海VS不能为长者折枝。推恩足以保四海VS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引用论证:《诗经》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孟子揭露王之大欲并指出错误
步步紧逼陈述利弊。比喻论证:缘木求鱼。类比论证:邹人与楚人战——齐国以一服八。假设论证:今王发政施仁……
孟子提出“恒产恒心”、“制民之产”和“驱而之善”。
正反对比有理有据。对比论证:明君制民之产VS今也制民之产。
探究一:提炼孟子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
政治主张:“保民而王”或者说“王道”、“仁政”
社会理想:百姓自给自足,社会稳定有序,道德完备的和谐社会。
探究二:本文以王的九次提问引出孟子的一系列仁政治国主张。看似是王的提问推动了对话,其实除了第一问,王其他的提问都是在孟子的诱导下问出的。孟子一共七次抛出设问,引导王的思维,使王认识到问题,认同孟子的思想。试着说说孟子的说话艺术体现在哪里?
1.善于通过表扬来获取对方信任2.善于通过提问来引导对方思维3.善于通过比喻来阐述抽象道理
语文必修 下册1.2* 齐桓晋文之事课堂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下册1.2* 齐桓晋文之事课堂教学课件ppt,共1页。
高中语文1.2* 齐桓晋文之事示范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1.2* 齐桓晋文之事示范课ppt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春秋五霸成就霸业,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一说比喻论证,假设论证,引用论证,行霸道,统一天下,求之不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2* 齐桓晋文之事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2* 齐桓晋文之事教学ppt课件,共1页。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8799326979f03b68cbfed985436f7611.png)